第60章 纸 (求追读~)
“纸?”
这陌生的字眼让赵王丹一时有些茫然,他环顾四周,见众臣也是一头雾水的样子,便知他们也是一无所知。
“父王,还是先宴饮吧。”赵煦提醒道,“纸的事,待宴后儿臣再报予父王。”
大殿中人多眼杂,而关于纸这种文化传播大杀器的处置,赵煦自己也有些拿不准。
方才虞卿他们三人所争论的也是这件事。
赵王既见如此,想了想也同意了赵煦的请求,一抬手,接着奏乐接着舞,大殿中恢复了热闹。
可是众大臣的目光却总是不自觉地向太子、虞相等人的方向瞥去,心里猫挠似的痒痒。
“书写载文”之物,这四个字让他们浮想联翩。
载文之物自古至今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
从最早的龟甲、兽骨,到后来的金属、器皿,再到如今的竹、木简,丝帛,可谓是种类繁多、各有优劣。
也不知道太子这所谓的“纸”又是何物,自己是不是能从其中分得一些好处?
每个人心思各异,连宴会中的气氛都有些古怪起来,以至于最后赵王丹瞪了装作无辜的赵煦一眼,草草宣布宴会结束。
华夏的四大发明中,按出现的时间来看,纸大概是排在第二位的。从后世出土的文物来看,最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有了麻纤维纸的存在。
后人更熟知的,大概是东汉宦官蔡伦改进古造纸术后,质量更高、成本更低的蔡侯纸。
而赵煦这种历时两年才由少府的工匠们造出来的东西,不论是触感亦或是质感,都和前世熟悉的纸相去甚远。
纸薄如蝉翼却又脆弱得仿佛轻轻一碰就会破碎,摸上去粗糙得像未打磨的砂纸,轻轻一折便发出令人揪心的脆响,造价更是昂贵得让人咋舌。
以赵煦看来,眼前这东西根本不能称之为纸,跟他想要的相差太远了。
可是在赵王丹、虞卿等人看来,这仍然是一件了不得的宝贝!
尤其当善书的虞卿以赵字写下一句“赵国万年、大王万年”后,墨迹虽有晕染但是字迹清晰可辨,赵王更加开怀。
他小心翼翼地拿起写有字的纸张,像捧着什么稀世珍宝一样细细观看,可怎么看也看不够。
赵煦心里悄悄吐槽:好你个浓眉大眼的虞卿,你也会拍马屁?!
不过吐槽归吐槽,他还是为赵王的眼光赞叹。
虽然赵王有许多这个时代贵族常见的毛病,甚至因为他的地位会导致很多不可预料的后果,但是不得不说,赵王还是有过人之处的。
“此物造价几何?”
赵王小心地将纸铺在案几上道。
“回禀大王,少府工匠历经两年多轮尝试,依太子所传之法,耗费钱十万余,终得此物百二十张。”
一旁负责业务跟进的吕不韦答道。
“十万?”
赵王显然被吓了一跳。
“回大王,这十万包括两年来购买材料所需、给工匠的赏赐等支出,昨日少府新制一沓二十张,耗费五百钱。”
吕不韦在一旁解释道,果见赵王眉头舒展开来。
其实用五百钱仅得三尺见方的纸张二十张,还是非常昂贵了,但是因为有“十万”在前,赵王下意识又觉得非常划算。
尤其跟丝帛相比。
他赞许道:“吕相之功,寡人必有恩赏。”
吕不韦连忙下拜道:“臣不敢居功,是太子提议、少府承制,臣只不过做了一些小事而已,不敢求赏。”
赵王笑道:“话虽如此,你的功劳也不能抹去,虞卿,你来负责吧,太子、吕相、少府皆要赏赐。”
“唯!”
虞卿领命,赵煦、吕不韦自谢恩不提。
可是很快,方才在殿中争论的问题又摆了出来。
按赵煦的想法,目前的成品实在太过于差劲,不论是质量还是成本都是不能接受的,需要继续研发。
可是虞卿和吕不韦都不同意。
尤其是虞卿,作为曾经负责处理全国政务的假相,他太知道那种每天动辄数百斤的竹简搬来搬去,还不得不一卷一卷翻看的恐怖了。
在这一点上,或许未来的秦始皇会跟他有共同语言。
史料记载,秦始皇每日处理公文,“衡石量书”,按秦国的度量衡,一石约100-120斤重,成捆成捆的竹简堆积如山,祖龙也得累的够呛。
而吕不韦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考量,他认为这种便于书写、携带的东西,虽然造价比较昂贵,但是天下不计较成本的贵人太多,赵国完全可以借此牟取暴利!
他作为负责税收、支出,掌握财库的假相,又曾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的嗅觉非常灵敏。
况且,以他掌管财库这些年所见,赵国的经济压力非常大!迫切需要进项来支持赵煦跟他提过的各种想法。
而赵煦,则完全是从质量的角度来考虑的。
以他的眼光,这种“麻纸”虽然已经有了简便的特性,但是质量太差,稍稍保存不当就会完全毁掉。
用以承载诸子百家的学说、助他网罗各方人才,还是稍显不足。
他觉得,最好还是先密不示人,少府根据现在的经验再优化一下流程,看能不能造出质量更好、成本的纸,再进行下一步。
三个人各执一词,但是显然虞卿和吕不韦是站在一边的。
赵王丹沉吟片刻,看着眼前泛着淡黄色的“纸”以及上面已经渐渐干涸的字迹,也有些拿不准。
赵国的历代君王,似乎都有同样的问题:容易被说服。
如果君王身旁都是贤臣,那么对于国家会是一个大好事!
但是如果君王身边的声音太多,或者有奸佞在侧,那君王要么拿不定主意,要么很容易做错事从而酿成恶果。
赵王丹此刻也拿不定主意,在他看来面前三个人各有各的说法,但是都说的很有道理,让他难以抉择。
最终他还是选择将决定权交给赵煦。
“煦,此物是以你的想法所制,接下来如何利用,你来决定。”
赵煦眉头微蹙。
从理智来说,他赞同虞卿和吕不韦的想法。
虽然现在的纸还很简陋,但是能满足政务需要,量产以后也能获得丰富的收益。
但是…
他看着案几上,那张粗糙到后世用来擦屁股都嫌弃的纸,沉吟片刻,道:“不如这样,少府那边造纸工匠分开,大部分熟练工人日夜以旧法造纸,先满足国内需要。等有了余力,再销往国外。”
“一小部分人,在原有基础上继续研发,双管齐下。”
“可!”
吕不韦率先赞同。
既然已经决定了,赵煦也不再纠结,越俎代庖道:“在少府成立造纸局,专管此事。另外再成立货殖司,吕相负责日后售卖事宜。”
“唯!”
赵煦这才道:“父王,您看如此处置,可乎?”
(今天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