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就好像嫉妒不存在
预示一下本书的一个主要论点: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中,无论是私人(Privatleute),还是政治权力的持有者,如果都能表现得好像没有嫉妒这种东西,那么经济增长和总体创新的数量就会更高。最能充分、不受限制地发挥人类创造力(经济、科学、艺术等方面)的社会氛围,是一个在正式的规范体系、习俗、宗教、常识和公共舆论方面基本达成共识的环境,即使忽略嫉妒者,它也能发挥作用。这种观念由这样一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员所共享,使他们能够以现实的态度,去应对人与人之间明显存在的差异,而且相对不受嫉妒影响;实际上,这种态度使立法者和政府能够为社会成员的不平等成就提供平等的保护,有时甚至为他们提供不平等的优势,以便从长远来看,社会能够从一开始可能只有少数人能够达到的成就中受益。
在现实中,这些促进增长和创新的最佳条件从未完全实现过。另一方面,关于“良好社会”或完全“公正的社会”的许多善意的建议,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它们是基于一个错误的前提,即这个社会必须是一个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让人嫉妒的社会。这种情况永远不可能发生,因为正如已经证实的,人们总是不可避免地会发现新的嫉妒对象。在乌托邦社会里,我们所有人穿着相同的衣服,甚至拥有相同的面部表情,但一个人仍然会嫉妒另一个人,因为人们总是会设想,在这个外表平等的面具之下,别人可能拥有一些独特的内心情感和思想,而这,正是他们嫉妒的根源。[4]
*“葡萄园劳工的寓言”(Arbeitern im Weinberg),出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是耶稣讲述的一个故事,关于一位葡萄园主人雇佣工人的情景。在一天的不同时间,他雇佣了不同的工人。当一天结束时,葡萄园主人付给所有工人相同的工资,无论他们工作了多长时间。那些从早上开始工作的劳工看到后期加入的劳工也得到相同的工资,感到愤怒和嫉妒。这个寓言强调了上帝对所有人的慷慨和公正,以及人们可能因此产生的嫉妒心理。——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