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建设西安!抵御寒潮!
占据了西安之后,常心开始迅速收拢人手,募集百姓进行工程修建。
为什么要选择西安,而不是北京?
原因无他,北京距离多尔衮实在是太近了。
如果他扎驻北京城,一旦山海关被破,自己跑都跑不赢,并且武昌的粮草也难以供给而来。
现在即便攻破了北京城,在北京城搞建设,没多久,战乱就会将其摧毁。
要说以他现在的实力,能把多尔衮按在地上锤吗?
常心认为还差不少。
建奴人同样有着生产火炮的能力,如今的红夷大炮数量至少在八十门以上。
因为根据常心前世所翻阅的历史,大清依仗着强力的火炮,约四十门重型红夷炮,上万斤火药,以及大量骑兵,直接攻破了山海关,一路打到北京。
对于守山海关,常心并没有完全信心,而且他也没有必要去强守。
此时以攻代守反而是最有用的策略。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是需要休养生息一段时间。
打完襄阳后,太多的粮草、百姓、军备需要安置和处理。
襄阳城里,龙乾野已经派人将之前被李自成损坏的铁轨重修修复,现在已经能够正常通车。
随着火车的修复,作为终点站的西安,也迎来了来自襄阳源源不断的补给。
武昌、九江粮食丰收,每一趟便可朝西安输送约千万斤粮食。
同时,也向西安运送来了许多的工匠和人才。
常心的武昌——九江——襄阳——陕西一线工程,彻底落实到位。
之所以要将粮食往陕西输送,最大的一个原因还是为了要解决饥荒问题。
北地百姓数百万,在旱灾、冻灾面前,死伤无数,彻底失去了耕种能力。
而南方今年丰足,恰好可以救济陕西。
大明不赈灾,藩王袖手旁观,但是他常心却不能。
人民是一切的基础,虽然现在各方面的条件都未能成形,要想弄教育、抓思想是不可能的,那就先抓住他们的肚子。
喂饱百姓,收拢民心。
在西安,他首先安抚民众,首先解决掉土地兼并问题,和民众建立了一定信任后,开始大力推进生产制造业的发展。
他有人口,有粮食,那就必须让这些老百姓动起来。
陕西的矿产十分丰富,挖矿、冶铁,这是绕不过去的弯,有铁才能有武器,有工具。
冶铁厂的规模是武昌的几倍之多。
在陕西冶铁,比起武昌而言,效率更高。无他,陕西煤炭资源足够丰富,可以支撑起冶铁所需的燃料。
除此之外,手工制造,譬如制衣厂、烧砖厂也在常心的引领下逐步发展。
“将军,苏州来信。”
十月中旬,常心收到了来自翁羽鸣的信件。
翁羽鸣在苏州不断扩张自己的商业势力,基本上已经成为了苏州有名的豫商,在苏州有了自己的班子。
随着这封信一同抵达的,还有从苏州走水路运到襄阳,再转运而来的大量银锭和绵绸,约莫有五十万两白银和十万斤绸缎。
并且,他还广交苏州文人,为常心在苏州写话本宣传常家军事迹,扩大常家军的影响力。
苏州、南京一带,文人甚多,并且都有报国之志,常心的出现,就像他们心里的一盏明灯。
“等忙完西安的部署,也该去一趟苏州了。”
若想抓文化、思想,那就必须先从这帮读书人开始,包括后续处理崇祯,造势,都需要这帮人。
十月末,秋风已寒,北地百姓的片衣已然支撑不住北风吹袭。
好在武昌有种植棉花,并且有高效的制衣厂,给陕北运送来了一大批保暖衣物。
棉花在南北朝时候就引入了华夏,但是到了宋末元初才被广泛种植,明初时候,已有棉花产业。
但是这种舶来品,对于百姓而言还是奢侈。
陕北百姓身上穿着的,皆是麻衣、褐衣,也就是用麻草搓线制成的粗衣。
夏天或许还足够凉快,但是到了冬天,便是如同裸露身体一般,穿多少件也感受不到温暖。
一斤棉布便可制成一件衣服,而翁羽鸣送来的十万斤棉布,以及从武昌运来的一万多件冬衣,足以让西安的百姓过一个温暖的冬天了。
常心有意将陕西的百姓聚拢到西安周边,以此发放棉衣、木炭等保暖物件。
可别小看了寒潮,这明末的寒潮可是真的能把人活生生冻死的。
西安街上,常家军秩序俨然,在城门口发放着一件又一件棉衣,排队领取的百姓排着队,在寒风中打着哆嗦。
有的手里拿着从窑灶刚烧好的红薯,一边啃着,一边缩成一团。
“谢谢,谢谢你们!”
“红绳军的兵可都是大好人,还给咱发衣服。”
“还是棉衣!好暖和!”
城中百姓,对于刚领到的棉衣,左看右看,怎么看都看不够,喜欢得很。
“娘,我们将军给我们这些当兵的,一人发了两套,我穿一套就够了,这一件,你拿回去给弟弟妹妹穿。”
城郊附近,一些本是大西军的士兵,回到陕西,也将家眷接入了城内,此时发放衣物,皆带回给家人。
“好啊,在常将军手上当兵,为娘为你感到高兴。”
“你要好好干,报国杀敌,当个好兵。”
老妇人热泪盈眶,嘱咐道。
常心就在街外静静地看着这些百姓领取衣物。
虽然这些衣服也是一大笔钱,但说实话,他并不心疼。
他来到这个时代,上天又给他一个系统,不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中吗?
加上,供养百姓,一定程度上也是在供养生产力,要想发展,离不开百姓。
而他的民心值,经过这个月的沉淀,也已经来到了19W点,但是常心还没有进行兑换。
“常将军,老夫收回对你的偏见。”
“我误会你了。”
秦王府街外,与常心并肩行走的,还有一位老头。
比起孙传庭来说,他年龄更大,背已佝偻,一身长衫,二品官服,沧桑至极。
“巡抚大人若能理解我,那便最好。”
“我在救民、济民,这些百姓的境遇,在北京城的陛下,并不能感同身受。”
“他们说我跋扈嚣张也好,说我是大明叛贼也好,我都不在乎。”
“我想要做得更好,那就必须摆脱朝廷,甚至反抗朝廷。”
面对甘肃巡抚王家桢,常心的话铿锵有力。
常心的说辞,和王家桢的儒学有悖,但却又字字珠玑,让王家桢的面色很是复杂。
“巡抚大人,你真的觉得,在大明治下的百姓日子过得很好吗?”
“你乃甘肃巡抚,对民生再清楚不过了。”
王家桢沉默了。
甘肃比起陕西,只会更加凄惨、恶劣,他竭尽全力却也根本救不了任何人。
而也就在二人交谈之际,东面,风沙中,缓缓驶来一支马车车队。
显然,是朝廷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