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烽火传讯
“是楚先生告诉我的。”李世民回道。
听到这个答案,魏征眼中掠过一抹厌恶之色。
他是太子党的人,也是当年极力劝诫太子全力打压秦王的一员,甚至他还参与了刺杀秦王的计划制定。
只是没想到秦王先下手为强,如今他们这些太子党的官员树倒迷糊散。
而坊间传闻,秦王之所以突然警觉并且反杀成功,最大的功劳便是这位深藏功与名的楚先生。
没有楚先生,他魏征只待太子登基以后,便能加官进爵,甚至能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
所以说魏征对于楚先生心中不恨那是假的。
同时魏征也在心里不认为楚先生是什么高深莫测之辈。
同样是人,他魏征自幼也饱读诗书,为东宫中重要的一员,就连太子也对他言听计从,本就是一代天骄,又怎肯承认自己不如他人!
“这位楚先生认为突厥会趁机入侵我中原大地!”
“那我魏征则认为突厥不会!”
“不知秦王殿下还有诸位文武百官,你们是信我还是信一介山野村夫!”
魏征目不斜视,直勾勾的盯着秦王,没有一点退让的意思。
他向来就是刚正不阿的性子,哪怕常常会因为说一些实诚话得罪人,但他也不在乎,只要对江山社稷有用,他魏征万死不辞!
李世民有些头疼的看着眼前的魏征。
对于眼前这位太子爷曾经的一员,李世民是又爱又恨。
恨的是太子在世的时候,这魏征没少出过阴谋诡计,让他大吃苦头。
爱的是魏征的确有才华,还有着冒死直谏的性格。
自古以来忠言逆耳,李世民知道有时候魏征说的话虽然难听,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江山社稷,并没有针对他的意思。
他想要开创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盛世,那么魏征这样的官员虽然讨厌,但还是多多益善!
“我赞同魏征的看法。”
“请殿下停止劳民伤财之举!”
“附议!”
一时之间,朝堂百官绝大多数都站出来支持魏征。
魏征虽然官职不大,但那是因为他是太子洗马,一旦太子登基,必将问鼎权力巅峰。
毕竟魏征的才华,众人是有目共睹的,曾经给太子献计平定刘黑闼,为李家一统中原立下过汗马功劳。
在场的众人唯有秦王一脉的人不为所动。
外人对于楚先生的才华或许只是有些许耳闻,有些怀疑是正常的。
但他们可亲眼看过楚先生对于玄武门之变的谋划,事无巨细,一丝纰漏都没有,实施的过程中,太子党一方的反应就如同提线木偶一般,完全按照楚先生的预想所走。
就在朝堂上群臣争论不休的时候,外面忽然传来一声急切的喊叫声。
“报!”
“十万火急!”
“烽火传讯!”
只见一名传讯兵,三步并做两步,无视一位位宫中护卫,直接就是闯进了朝堂上。
“哪来的毛头小子,朝堂诸公在此,谁允许你进来的!”一名官员立马呵斥道。
“是我允许的。”李世民淡淡说道。
在拿到楚先生回信的第一时间,李世民就已经派遣人在边境线上巡逻,一旦发现突厥大军的踪迹,那么立马燃起烽火传信长安!
“报!”
“前方烽火传讯,突厥大军来袭!”
“烽火持续时长两炷香的时间,按照事先约好的暗号,突厥已经集结数十万大军侵扰我朝边关之地!”
“烽火从泾州和泾阳方向而来,推测突厥大军兵分两路,从这两个地方发起进攻,目标直指长安城!”
短短几句话,朝堂上这些许多大风大浪的文武百官们,一个个全都惊呆了。
突厥人居然敢真的集结二十万大军南下,这可是他们突厥几乎全部的兵马啊!
同时他们也是弥漫起一股寒意。
眼下他们李唐内部,尚未稳定,太子党还有余孽兴风作浪。
太上皇尚未退位,许多老臣子心中依然不服通过弑兄囚父夺位的李世民。
前些日甚至有御史不顾生命危险,在朝堂上当着诸公的面唾骂秦王!
一瞬间,他们都是觉得天快塌下来了。
魏征也是呆了。
他此前也推算过突厥人可能会趁机南下,但没想到突厥人会如此果断,居然会集结二十万大军。
他本以为突厥人会像以前那样,侵扰边关,打完秋风以后便会自行离去。
眼看着朝堂上乱做一团,长孙无忌轻咳一声,道:“诸位不必惊慌。”
“突厥虽然来势汹汹,但我等也并非完全没有准备!”
“尉迟敬德将军已经率领一路大军,镇守泾阳,此路入侵的突厥大军不会有什么问题。”
“有威胁只有颉利可汗亲率的数十万大军,不过我们也有应对的办法,定要叫那颉利可汗有来无回!”
长孙无忌的话,像是给众人吃了一颗定心丸一般。
是啊,这些天秦王殿下摄政的时候,颁布过许多针对突厥入侵的政令。
方才他们还在魏征的带领下,攻击秦王殿下劳民伤财,但转眼间就被全部打脸了,只觉得脸颊火辣辣的疼。
一瞬间,包括魏征在内,对于楚先生此人有了全新的认识。
先前他们只是听闻楚先生在玄武门之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并没有放在心上,只是认为楚先生出了几道不错的计谋罢了。
但今日一看,突厥人还没有动向的时候,楚先生便已预料到了,并且连突厥人动用的兵马数量以及进攻方向全部预料中了。
此番能力简直就是料敌千里之外,算无遗策,颇有当年诸葛武侯借东风,谈笑间大败曹魏八十万大军的风范!
李世民看着这一幕,只觉得有趣,道:“诸位,现在你们对楚先生有意见么?”
“微臣没有意见!”
“高手在民间!”
“这楚先生虽然没有一官半职,但当年的诸葛武侯不也是如此,安居在南阳乡下的一所茅庐中,仅凭聪明才智,便能看到天下大势!”
诸多大臣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魏征也是一脸羞愧,道:“殿下,请代我向楚先生道歉,此前的确是我见识太多,对天下大势的判断不够准确,这才闹了一些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