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敌后抗日根据地!
陈政并没有一股脑的把敌后抗日全部塞给三人,而是让他们慢慢消化,思想的转变其实非常困难,需要慢慢灌输。
“你们回去仔细琢磨琢磨,不着急,咱们有的是时间。”
会议解散,陈政叫住王洪昌:“咱们暂住着村民的房子不是个事儿,总归需要自己的住所,此外还需要操场用来练兵,战士们有士气是好事儿,可打仗不是光凭借士气,武器、战术、后勤等等方方面面。”
王洪昌略微沉思,问道:“团长,你所说的敌后抗战可否给我详细说一说。”
陈政凝视王洪昌,沉吟片刻,问了一句:“你可知道苏维埃?可知晓苏区?可知晓南方剿共?”
王洪昌点头,表情略微一凝,“团长可是红党的人?”
陈政摇头:“我不是红党的人,却信奉他们的思想,我认为能够挽救中国的,唯有红党,我是国军的人,因此我深知国军是个怎样的军队,中国四万万人,百分之九十的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国党却放弃他们,代表地主和资本,与国情违背,国党走不远。”
王洪昌定了定神儿,难以置信的说道:“可如今的红党已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国党派出大军多次围剿苏区,据说接近成功。”
陈政笑着说,“一旦农民的思想开始觉醒,那便是燎原之势,一个苏区倒下,会有千千万万个苏区站起来,况且,我也不认定国党能够成功。”
王洪昌愕然。
陈政继续说:“我们想要留在敌后,就要走群众路线,什么是群众路线,那就是深入千千万万个石头村,和农民‘打’成一片。”
王洪昌忽然觉得,陈政所讲的东西,明明都是浅文字,可他却听不懂。
一缕红阳落在远处的山尖白雪,映照一片火红。
袅袅炊烟在村子间升腾。
一大早,李老汉、韩老汉带着石头村村民,把做好的早饭放在一营的院子里。
陈政一宿没睡,把有关根据地的建立计划完善差不多了,打了个哈欠,准备上个厕所,再回屋补觉,刚出门,就看到村民们带着热腾腾的饭菜来到一营院子。
“老乡们,你们这是......”
“陈长官,这是乡亲们给大伙准备的早饭,你们的事情俺们大伙知道了,石头村不能输在民族大义上,你们保家卫国,俺们大伙应该做点什么。”
韩老汉拄着杖,苍老的脸上布满认真。
“这是我们石头村的一点心意。”李老先生紧随着说。
“多谢乡亲们厚爱,我陈政在这里向大家表率,只要陈政活一天,我就会为赶出侵略者这个目标而奋斗!”陈政走上前,声音铿锵有力。
“有陈长官这句话,老朽甚是欣慰,可死而瞑目。”韩老先生声音颤巍。
“韩老先生可曾上过学?”陈政走上前问道。
“曾读过私塾,可以识文断字,深知那侵略者可恶至极。”韩老先生盯着陈政的眼睛一阵,“陈长官,那老朽先行告退。”
陈政一脸敬意,目送乡亲们离开。
难怪石头村对外来人如此包容,且思想觉悟如此之高,原来韩老先生曾上过私塾,加之韩老先生在村子德高望重,村民们颇受其影响。
王洪昌早就被惊醒,站在门口看着这一幕,心头有一种莫名的情绪翻涌。
他的脑海里响起陈政的话。
人民是我们的后方,他此前没有理解这句话,可如今看到石头村村民为救国军战士准备早饭,王洪昌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他走到陈政身边,说道:“你是对的,人民才是我们的后方!”
“其实,你总有一天会理解我这句话的,不过是早晚问题,我没想到韩老先生会带着石头村的乡亲们给我们做早饭,我们不能让他们吃亏。”陈政认真道:
“我打算在敌人的后方,建立抗日基地,我称之为敌后抗日根据地。而敌后根据地的建立,离不开千千万万如石头村这般的村民,你要记住一句话,他们可以把你捧起来,也能把你摔在地上。”
王洪昌仔细回味这句话。
“好了,叫大伙起来吃饭,咱们继续开会!”陈政转身回屋。
外面战士们热火朝天,屋子里火堆烧热红旺。
经历村民送饭的事情,王洪昌总算明白陈政所言‘一旦农民的思想开始觉醒,那便是燎原之势’的含义。
“团长,你说一说抗日基地的建立吧。”王洪昌通过陈政之口,了解了一星半点的苏区思想,可正是这一星半点的苏区思想,仿佛充满着迷人的魅力,使得他一发不可收拾。
他极为迫切的想要更为深入的了解。
“好!”
陈政扫了眼吴杰、汪启丰,说道:“敌后抗日根据地,顾名思义,就是我们在敌后同日伪军作战的一个安全区、大后方、补给站,同时也是我们养兵蓄锐的地方。”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离不开生活在敌占区的人民,他们是我们建立根据地的唯一依靠。”
“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我们就有了兵源,在各个村镇建立情报站、民兵队,我们就有了掌握敌人的动向的渠道,绘制军事地图,了解大凌河以东地形,我们就有了迂回场地,严寒的天气又为我们套上一层保护。”
“天时、地利、人和。”
“如此,我们便立于不败之地!”
“一旦我们大凌河东部抗日根据地成功,可总结经验,发展大凌河西部抗日根据地,甚至是热河抗日根据地,所谓遍地开花就是这个道理,到时候有日本鬼子头疼的。”
王洪昌惊叹于陈政大胆的计划,又对他所讲的内容充满幻想,可现实无情,他仔细思考陈政口中的‘发动群众,组织抗日’,便问:“我们又该如何发动群众,一旦我们做的事情暴露,面临的可是灭顶之灾!”
“只要我们有了群众支持,何来灭顶之灾一说?”陈政笑着反问,“救国军不就是发动群众的结果,只不过换了个对象而已。”
“这或许可行!”王洪昌醍醐灌顶。
救国军组建地在北河省,有工人、学生、义士等等,现在不过是把对象换成了村民,这方面他们是有一定经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