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负平衡——成功减肥的基础
能量的摄入和消耗是把握能量平衡的重要途径,能量的正负平衡,直接影响着体重变化。
体重数值往往是人体各个部分的重量之和。从组成上看,人体包括肌肉、脂肪、骨骼、器官四大部分,而其中的脂肪又分为必需脂肪和非必需脂肪两种。
必需脂肪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女孩太瘦,体脂肪率达不到必需脂肪的下限,很有可能会影响毛发、月经、免疫力等,甚至会影响生育。
成年男性和成年女性身体内各成分的比例大致如下图所示。
图1-3 成年男性和女性体内各成分的大致比例
[本图数据参考:弗朗西斯·显凯维奇·赛泽,埃莉诺·诺斯·惠特尼.营养学:概念与争论(第13版)[M].王希成,王蕾,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如果经常测量体重会发现,体重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体重是反映个人近期营养状况的敏感指标之一,体重的阶段性稳定反映了能量摄入和能量支出的相对平衡。能量摄入和能量支出失衡会导致体重变化,遵循的规律也很简单,如下。
当人体能量摄入>能量消耗时,多余的能量会以脂肪的形式存储,体脂肪率增加,体重上升。
当人体能量摄入<能量消耗时,身体会使部分体脂肪氧化而来弥补“能量缺口”,这也会使得体重下降。
图1-4 能量天平: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
(图片来源:作者自制。)
实际上,市面上各类花里胡哨的减肥方法,大多基于“能量负平衡”原理。
形象地讲,可以以“能量天平”来表示,能量天平是保持体重相对平衡的重要核心,天平的两边分别是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只有能量摄入小于能量消耗的情况出现时,人体才会动用自身的脂肪储备,体重才会下降。那么,人体的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分别有哪些途径呢?
1.人体能量的来源
食物可以给人体提供能量,而能量主要来源于其中的产能化合物,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三种,这三者在人体中被消化吸收后所产生的能量并不相同。除此之外,食物中的酒精、膳食纤维和有机酸也可以提供能量。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脂肪在某些情况下也是能量的来源,蛋白质更多的功能在于合成机体组织、激素、抗体、运输载体等,提供能量是其次要功能。
三种产能营养素在人体内被吸收利用产生的能量,被称为能量系数,也叫作卡价,这个值我们以后会反复用到,希望大家牢记。
每1克碳水化合物在体内被吸收利用,产生4千卡能量。
每1克脂肪在体内被吸收利用,产生9千卡能量。
每1克蛋白质在体内被吸收利用,产生4千卡能量。
除此之外,每1克酒精在体内被吸收利用会产生7千卡能量,膳食纤维在肠道中被微生物分解利用,每1克产生2千卡热量。
营养师小课堂
学会计算和查询食物的营养价值
当你了解了食物中每种产能营养素的数量,就可以计算出该食物的能量。食物所含有的能量,等于该食物的所有产能营养素的能量之和,计算方法如下:食物的能量(千卡)=碳水化合物( 可利用)×4千卡 +蛋白质×4千卡+ 脂肪×9千卡+酒精×7千卡+膳食纤维×2千卡。
大家可以直接通过预包装食品的“营养成分表”查询食物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一般性的食物如果没有营养成分表,可以在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和中国营养学会共同发布的“食物营养成分查询平台”上查询。
表1-6 某预包装食品的营养成分表
2.人体能量消耗的途径
(1)基础代谢
成年人能量消耗的方式包括基础代谢、体力活动、食物热效应三方面。
基础代谢(Basal Metabolism,BM)是人体维持最基础的生命活动所进行的能量消耗,是每天最主要的能量消耗途径,大约占每日消耗的总能量的60%~70%。
测量基础代谢必须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测量前一晚8点后不能吃东西(排除食物消化对能量消耗的影响),在第二天清晨清醒后,躺在床上,保持肌肉和精神放松,这样测出来的能量消耗才是基础代谢。另外,测量全程需要恒温(一般为22℃~26℃),尽量减少温度对基础代谢值的影响。
图1-5 成人每日能量消耗的三大途径
(图片来源:作者自制。)
基础代谢往往反映着全身在一段时间内的能量消耗值,单位时间内每千克体重的基础代谢值被称为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sm Rate,BMR)。
营养师小课堂
你的基础代谢被这些因素影响着……
不同个体之间的基础代谢值差别很大,这与许多因素有关。
●年龄: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朋友说“哎,年纪大了,代谢能力也差了”,这句话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婴幼儿阶段是代谢最活跃的阶段,30岁后,每10年人体的基础代谢率大约会下降2%,50岁以后下降得更多。
●身体组成:人体中的肌肉组织代谢旺盛,而脂肪大多为惰性组织,所以通常肌肉比例高的人基础代谢较高。
●体表面积:体表面积越大意味着散热面积越大,通常情况下,高个子的人基础代谢更旺盛。
●性别:在相同年龄相同体表面积的情况下,女性的基础代谢率通常低于男性,这主要是由于女性身体有更高的脂肪比例。
●内分泌:激素分泌也可能会影响人体的基础代谢。比如,甲亢人群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旺盛,基础代谢会明显升高,使得能量消耗增多,体型更容易消瘦。
●环境温度:过冷或者过热都会增加基础代谢率。
●其他情况:如身体发热会增加基础代谢率,而饥饿/禁食/营养不良等都会降低基础代谢率。
那么,如何计算并估算基础代谢值呢?
我们一般认为,成人的体重数值和基础代谢率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都建议按照体重计算基础代谢值。
表1-7 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基础代谢计算公式(单位:千卡/天)
当然,如果你觉得计算麻烦,或者没有现成的公式可用,也可以采取下面的公式简单估算基础代谢值:
男性(千卡/天)=体重(千克)×24
女性(千卡/天)=体重(千克)×23
(2)体力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
顾名思义,体力活动消耗就是每天的身体活动所带来的能量消耗,通常占总能量消耗的15%~30%。
一方面,运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主要来源于肌肉和骨骼活动,体重越重或者肌肉量越大的人在运动时的能量消耗越大;另一方面,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还与运动种类、强度、时间以及运动频率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比如,吃完晚饭后一家人出去散步,步行(5千米/小时)1小时可能仅有200千卡的能量消耗,如果是慢跑(8千米/小时),能量消耗则可以达300千卡,这种能量消耗的差距基本上来源于运动强度的差异。
当然,身体活动又包括运动、工作、学习和休闲,每一项都有可能会增加总能量消耗,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思路:想要消耗能量,不要总想着没时间运动,其实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可以增加能量消耗的方法,千万不要忽略。
那么,我们该如何评估身体活动消耗的能量?考虑到不同类型身体活动的能量消耗不同,国际上选择代谢当量(MET)进行评估,也就是常说的“梅脱值”。我们把1MET作为参考标准,即成人在静态下每千克体重在每小时内所消耗的能量(约为1.05千卡),而其他的活动强度以相对静态作为参考,比如,静坐时为1MET,而打牌时约为1.5~2MET,拖地时则为7.7MET。
根据MET值的不同,我们将常见的身体活动进行分级如下(见表1-8)。
表1-8 常见身体活动强度分级
(3)食物热效应(Thermic Effect of Food,TEF)
吃饭的时候,我们会有越吃越热的感觉,这也代表着进餐过程中有能量消耗。在营养学中,食物热效应指人在进食过程中造成的能量额外损失。
食物热效应能额外消耗多少能量呢?大约是基础代谢的10%(也有人认为是能量消耗的10%)。举个例子,如果基础代谢为1400千卡,那么全天膳食的食物热效应所造成的能量损失约为140千卡。
食物热效应,与我们吃进去的食物营养组成有关。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三种营养素的食物热效应差别非常大,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热效应为5%~6%,脂肪的食物热效应为4%~5%,而蛋白质的食物热效应高达20%~30%!
换句话说,即使进食相同能量的食物,含蛋白质比例更高的食物能够额外消耗更多的能量,这也是科学减脂的一个重点。所以在日常膳食中要多吃高蛋白食物,或者适当增加全天膳食中蛋白质摄入的比例,从而达到“高蛋白膳食”,这样有利于增加能量消耗。
3.吃能量高的食物,饱腹感就一定强吗
答案是否定的,但必须承认的是,饱腹感和能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减肥过程中,饥饿往往是最大的“敌人”,吃什么不容易饿也是朋友们问的最多的问题。那么,到底什么是饱腹感?能量高的食物饱腹感是不是一定更强?或者说,哪些因素影响着饱腹感?
为什么饱腹感这么重要?
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停止进食。人体好似一台精密的仪器,在进食方面有一整套调节系统,当我们距离上一次进食的时间比较长时,身体会通过饥饿感来提醒我们“该吃东西了”。当我们进食时,身体也不可能让我们一直吃,为了给出“禁止继续进食”的信号,人体会产生饱腹感。
饱腹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进食和能量摄入,如果没有“饱腹感”这个信号,我们可能会吃很多 !
饱腹感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嘴巴不停地咀嚼,促使身体产生饱腹感。
●当食物进入胃部,胃部膨胀后,会产生饱腹感。
●营养物质进入小肠后,会通过激素传递给下丘脑摄食信息,告诉大脑“我们已经吃过了”。
●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会给大脑传递信息,产生饱腹感。进食后,血糖水平上升使得饱腹感持续。
知道以上这些原理后,大家最关注的就是“如何在控制能量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加饱腹感”,在此,有四条原则分享给大家。
(1)不要迷信“极低能量带来的饱腹感”
饱腹感来自必要的营养素摄入,只有一定数量的营养素才可以给予人体饱腹感的信号传递!如果你还相信番茄、黄瓜、白菜既低能量又有很强的饱腹感,那就大错特错了。
这些低能量食物大多含水量很高,接近90%以上,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使得胃部膨胀,但其中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含量极低,无法完全欺骗大脑给出已经进食的信号。
这些水分含量高的食物,刚进食后有一定的饱腹感,但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让你再次感到饥饿,这种很快满足又很快消失的感觉被大家称为“水饱”。
(2)细嚼慢咽,放慢进食速度有利于产生饱腹感
相对硬质且需要更多时间咀嚼和吞咽的食物,饱腹感更强,这就使得细嚼慢咽比狼吞虎咽更能延长相同一顿饭带来的饱腹感,放慢进食速度有利于传递信号,避免出现大脑已收到“吃饱了的信号”后仍额外进食的情况。
(3)不同营养素带来的饱腹感不相同
通常情况下,同等能量下的蛋白质,相比于其他营养素(如碳水化合物、脂肪)在饱腹感方面的表现更好,我们应该在每餐中都保证蛋白质的摄入。
复杂碳水化合物(源于全谷物、豆类、蔬菜、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由于其消化吸收速率相对较慢,相比于来自饮料、果汁、蜂蜜中的简单碳水化合物的饱腹感更强。
膳食纤维在提供饱腹感方面也十分出色。一方面,膳食纤维可以延缓胃排空的速率,延长食物在消化道存储的时间;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维持血糖平稳增加饱腹感。
说到脂肪,虽然其胃排空速率较慢(尤其是呈现固态的饱和脂肪),但在同等重量下,脂肪提供能量的效率比蛋白质高得多,只是高脂肪食物很容易导致暴饮暴食,所以并不提倡进食高脂肪食物以维持饱腹感。
(4)食物的性状、体积、重量影响饱腹感
1995年9月,《欧洲临床营养杂志》刊登了悉尼大学研究人员的一篇文章。为了探寻食物和饱腹感的关系,研究人员为测试人员提供了38种不同种类但等能量的食物,然后记录他们进食这些食物后的饥饿感。结果发现,食物重量与饱腹感关系更密切,换句话说,等能量下最重的食物,有着更强的饱腹感。
此外,固体状食物比液体状食物的饱腹感更强,更黏稠的液体比普通液体有着更强的饱腹感;经过研磨、膨化、压片、切碎等各种物理加工的食物,在肠道中与各种消化酶的接触更直接,所以消化吸收速率更高,如米饭的饱腹感高于米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