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国有九氏
华历3852年,楚武公在伐随的途中去世,其子熊赀继位,是为楚文公,在其任内,灭申,息,权三国,破蔡伐黄,彻底占据宛地,始建方城,并将国都从北方汉江与丹江交汇处的丹阳,南迁到长江北岸,建立郢都。
华历4036年,吴唐蔡湘联军打败楚赣镇海联军,攻入郢都,将楚国军事力量摧毁九成。
楚君逃到随国,求得巴秦的援军,巴秦击败吴军后。
楚国君臣以为就此复国,却不想湘公与巴公密谋,共分楚国之地,楚国就此灭亡。
巴国东出巫山,占据楚国之地,也以郢都为东都。
为了消除楚国遗族的影响,和更好的治理原楚国百姓。
在宗亲分封制的基础上,以血缘为联系,设立九大公族。
世人皆知郑有七穆,晋有六卿,鲁有三桓,而巴有九氏。
九氏中分辅守镇三职,各有三氏,执行不同的任务,承担不同的责任。
三辅负责拱卫郢都,辅佐巴君,封地在江汉平原。
闻氏在闻邑(封地在松滋),权氏在权邑(今当阳),郧氏在郧邑(今安陆)。
三留守封地在巴地,分别负责防守汉,允等势力。
賨氏在賨城(今土溪城坝),卢氏在江阳(今泸州),合氏在合阳(今合川)
最后是三镇守,巢氏在巢邑(今合肥)镇守淮南到长江,防御越国,镇海府。
谯氏在谯邑(亳州)镇守淮河以北,防御泗水诸侯与宋齐。
邓氏在(今邓州)镇守宛地,防御三晋与秦国。
三辅民众少地位高,三镇守赋予其灵活的军事调动的权利,三留守维系着巴国旧地。
巴国就是依靠这套宗亲分封制度,勉强在大变革时代,维持住了这庞大的疆域。
但是在面对变法之三晋,其劣势和落后就暴露无疑。
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只要面对国家困境,总会有一批人谋求解决之道,分化为守旧和变法两股势力的交锋,巴国统治阶级在朝堂上的短暂争论后,以确立了以公子嘉为新任国君为信号,标志守旧贵族取得完全的胜利。
所以当权匄的使者来到北津时,楠嘉既是高兴又是忧愁。
高兴他终于获得巴国之君的地位,可以报仇雪恨。
忧愁的是,这意味着他的变法之路将比预想中的更加困难。
车涛也是纠结的想到这些关节,最后想到公子的性格,变法多半要半途而终,看着这些兴奋的门客,无奈想到他们的结果,最好就是被驱逐。
唯有宋渊面不改色的恭贺楠嘉。
一行人带着各种心思被北津的守军护送着,顺着汉江河谷南下,前往长江北边的郢都。
郢都按照益州的习惯,被巴人修成正方形,四边长4公里,墙高十米,远远的望着,像一个巨大的印章被天神摆在江畔。
看着东城门大开,巴国的卿大夫列队迎接,在车上的楠嘉突然哑然失笑,回头看到同在车内的宋渊脸上的不解,就回道:“郢都东北南三方各有两座城门,而西方却只有一座,我之前的夫子讲,西城门只有巴公举行慎重的仪式,和迎接天使才会大开,这是对天子的恭敬。”
楠嘉摇头笑道:“当时我年少,信以为真,现在想来其实也是虚妄。”
宋渊问道:“这是为何?”
楠嘉感叹道:“这郢都被我祖先夺了后,又改造为方形,还特意在天子所在的西方留了一道门,看起来很敬重天子。
但是祸乱整个益州的起因,不正是因为巴湘分楚?”
宋渊联想到勾结苴公入天府,又唆使允公架空天子的罪魁祸首,不正是改建郢都的巴公田吗。
笑道:“盈则溢,物必反,这就是道。
天下的诸侯就是这样反对本来有利于自己的秩序,一方面对抗自己的君主,如郑庄射王,导致周王堕威严,然后很多诸侯都被自己的臣子反抗甚至杀害。
文帝以来的秩序已经无法恢复了,就像人肯定会有死去的那一天,也没有永恒不变的制度。
而儒者还想为这具发烂发臭的尸体披上华丽的衣裳,而不是为即将长大的小孩找件衣服穿上。”
楠嘉这段时间也算是大概知道阐家的主张是什么了。
俩人谈笑间,就来到城门口,权匄带着大臣们迎接到了楠嘉。
看着楠嘉身后几十位士子,巴国大臣中有的露出不屑,有的敌视。
而权匄完全无视他们,见礼后,就把楠嘉往里迎。
宋渊等人要跟上去,一位武官拦着诸门客,拱手道:“诸位无职无位,请往这边。”
“唉!你……”
“我等是公子的门客,平时公子都对我们有礼,你们……”
“就是。”
宋渊张开双臂,众人顿时止声,就听他冷静道:“诸位稍安勿躁,我们确实无职无位,先听他们安排,等待公子召见。”
众人也意识到这是巴国贵族给他们警告,而他们能依靠的只能是来自继位后的巴公。
于是沉默后,来到大臣们给他们的准备好的馆驿。
进去后,有的人就挑三拣四。
“这就是为我等准备的房间?”
“如此简陋,还不如在西河的庭院。”
“难道公子忘了对我们的承诺了吗?”
宋渊检查一番后,见他们怨气积累,连忙安抚道:“确实不如西河,但是也比一般士族院子好了。
而且诸位想一想,公子还没继位,即便继位后,朝堂还是被那些贵族大臣们操控着。
但是只要继位,召见我们的权力还是有的。
到时就是施展我们才能的时候了。
难道我们就能心安理得的享受公子对我们的车马服饰,住宅仆人?
更重要的是,公子逃难都没有亏待我们,与我们同吃同住,难道他继位掌权了,对我们还不如以前?”
众人发完牢骚后,听宋渊如此一讲,也明白确实不是公子安排的,都羞愧不已。
此时的士人风气,都是轻生重义,为知己者死。
一位士子脸涨得通红,气愤道:“是啊,公子不以我为卑贱,赏识我的才能,现在不过是环境差一点,而且又不是公子安排的,我怎么能说出如此的话!”
说完,还不等他人反应,就挥剑砍断自己的一根手指,忍着疼痛道:“非是我贪生,而是我要留着性命,用我所学,辅佐公子完成他的大业。
以指为誓!”
其他说了怨言的士子见状,都纷纷效仿,皆断一指,共有十三指。
宋渊见状,又连忙把手指包起来,大声道:“此事不可张扬!
现在朝堂还是被大臣们掌控,我们还是要示敌以弱。
如果被大臣们知道诸位的能力和胸怀,就是扰乱公子的大业了。”
众人都急忙点头,连忙包扎好伤口,在宋渊的组织下,开始分配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