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礼”新说
做人要讲道理,对此大家都会赞同。如果谁要说,人不讲“礼”就不堪为人,在当下“免礼、免礼,不必客气”的影响下,恐怕不少人会不敢苟同,认为言之过重。其实,“理”和“礼”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非常重要,正如《礼记》所言:“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礼”对人们来说为什么这么重要?这要从古人对“礼”的朴素理解说起。古代思想家曾经拿禽兽的皮毛与人的仪表仪态相比较,认为禽兽没有了皮毛,就不能为禽兽;人失去仪礼,也就是不成为人了。“礼”起源于保证人类生存繁衍的现实生活,是人类精神特性的产物。古老的中国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古老的礼仪,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仪式庄重,体系完整,被称为“三礼”的《周礼》《仪礼》《礼记》最具代表性。对这些老“礼”,现在我们没有必要再去全部挖掘,逐个恢复,一一效仿,让人们都来“作揖、鞠躬、跪拜、穿汉服”,等等。而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坚持正确的礼仪观念,弘扬有积极性、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容仪有整等,以此来提升人们的文明素养,协调和谐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老礼”如何新传承,笔者认为,至少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倡导自觉,养成习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尊老要讲“礼数”。所谓“礼数”,是指礼貌、礼仪的等级。在家敬父母,在外敬长者,是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千百年文化传承的是长者为尊。因此,在所有的礼节当中,尊老的礼节应是最高等级。《礼记》记载:“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意思是说,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不必亲往打猎,但在分配猎物时要得到优厚的一份。一些古籍对于同长者说话时的声量,也做了明确的要求。如《养蒙便读》说:“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弟子规》又说:“低不闻,却非宜。”如今,人们的日子越来越好过,生活越来越富裕,对老年人讲“礼数”,应从过去重物质关怀转变为多给予精神上的慰藉。在家庭中,有的人对父母的吃穿、娱乐、健康等关心得比较多,而讲“礼数”不太注意,表现为:该向父母问安的不问安,让其感到很不关心;该和父母聊聊天的不聊天,总以忙为借口说话很少,让其感到很失落;该心平气和地跟父母讲话的不耐心,“你”怎么着怎么着地大声嚷嚷,甚至大发脾气顶撞父母,让其感到很气恼;该给父母祝寿的不祝寿,对孩子的生日记得清清楚楚,生日过得喜气洋洋,欢欢乐乐,而对父母的生日早已忘在脑后,让其感到很无奈;等等。在社会上,有的人对老年人不尊重,该让座位的不让座,旁若无老人;该优先的不优先,非让老人和年轻人一样排长队;该扶助的不扶助,生怕遭到老人的讹诈;该尊称的不尊称,甚至人前人后出言不逊,称“老东西”“老糊涂”等。这些对老人的失“礼”行为,都是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格格不入的,凡有此种行为的人,都应扪心自问,你也有老的时候,这样做对吗?天地不容,众人不恭,子孙后代为耻。大家应在“老礼”中学礼、懂礼、用礼,真正做到在家礼敬父母,在外礼敬长者。
幼教要讲“礼仪”。“礼”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社会风尚、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人的思想觉悟、文化修养、精神风貌的主要体现。一个人要做到彬彬有“礼”,不是一两天就能养成的,需要从小教育培养,一点一滴地积累,长期进行自我修养。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应重视对少年儿童文明礼仪的教育培养,这是最好的关心和爱护。要让孩子们跳出“唯我独尊”的小天地,培养尊重长辈的意识,养成礼让长者观念,学会基本的礼仪,诸如学会温柔,学会聆听;说话多用“您”“请问”这样的敬词,多用“麻烦您”“打扰了”“实在很抱歉”之类表示歉意的词;出门拜访别人,主人送你时,一定要说:请留步,不用送了;公共场合,手机铃声、信息提示音调得轻一些,最好是振动;不要插队,使其懂得争取到的只是等待的那几秒,但失去的却是别人对你素质的否定等。作为家长,在舍得为孩子补习数理化、学习琴棋书画等智力投资的同时,也应让孩子有机会参加礼仪方面的培训和实践,在这方面花点钱是值得的。一个懂礼貌有教养的孩子,在学校肯定会受到同学们的尊敬、老师们的喜欢,有利于搞好学习;孩子长大了,走上工作岗位后,有助于和同事们搞好团结,做好本职工作。如果有更多的孩子能够懂“老礼”,学会讲“新礼”,那么就能为全社会增添文明和谐的积极因素。
交往要讲“礼貌”。人与人交往,在家中也好,单位里也罢,全体社会成员都应讲“礼貌”,这是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任何一个文明民族都十分看重的。当下,一些人不讲礼貌的现象还是比较常见的,我们每个人都会举出许许多多鲜活的例子来,在这里就不必一一赘述了。那么,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做到讲“礼貌”?总的来说,就是要重视遵循礼规,礼貌待人。《礼记》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意思为如果表面上恭敬热情,而内心虚伪,或是仅仅内心尊敬,而毫无表情,都是不够的。应该表里一致,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摩擦,进而互敬互爱,友好相处。具体来讲,语言要讲“礼貌”,和他人讲话,要做到尊重、有信,不巧言令色、讽刺挖苦嘲笑,该说的说,不该讲的不讲,正如孔子所言:“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举止要讲“礼貌”。外在形象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弟子规》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如果一个人衣冠不整,鞋袜不正,往往会使人产生反感甚至恶心,有谁会亲近这样的人呢?每个人的审美观念不同,衣着打扮很难有统一的标准,只要适合自己的职业、年龄、生理特征、相处的环境和交往对象的生活习俗,就是一种“礼貌”的选择。形体上应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不摇头晃脑,不抓耳挠腮,不敞胸露背,不轻浮造作,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感恩要讲“礼貌”。人们在日常交往中,离不开相互帮助,报达恩情必不可少,礼节上会有来有往,这是讲“礼貌”实实在在的表现。正可谓:“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当今社会需要注意的是,要勤俭节约,不能铺张浪费;要量力而行,不能给生活带来负担。特别是对于公务人员来讲,一定要严守规章,千万不要触碰纪律的“红线”,避免在礼尚往来中受到党纪国法的惩处。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我们应从老祖宗关于“礼”的学说和仪式中汲取有益的营养,让“老礼”焕发新活力,形成“人人重礼仪、人人讲礼貌”的良好氛围,为社会和谐增添一抹抹光彩。
(发表于2019年9月17日《中国劳动保障报》公众号、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