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理论精要与案例解析(第4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1 项目和投资项目与项目管理概述

1.1.1 项目的概念与特点

项目一般指人们所说的临时性、一次性的活动,泛指一个特殊的目的(目标)明确的将被完成的有限任务。广义的项目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一系列特定目标的多项相关工作(或动作)的总称,即围绕某一目的(如“为了……”)和给定标准(目的所希望或可能达到的程度)而要在某种条件下做的事情;狭义的项目是指目标载体(有目的或特定性质的事)在一定资源约束条件下所完成的一次性任务(责任和义务)。这里的目标载体即那些有目的性要求或将此要求能按某种标准或达成程度体现于发展过程中的事物,而其中的一定资源常包含时间、空间、人力、资金、技术、信息和物力等基本要素。项目一般具有以下几大特征。

目标性。项目由成果性目标(如预期的项目结束后所形成的“产品”或“服务”)和约束性目标(如费用限制或进度要求)两类具体目标构成其总目标。前者是明确的项目终极目的,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被分解为项目的功能性要求,是项目实施全过程的主导目标;而后者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条件(常常被视为限制条件),是实现成果性目标的客观条件和人为约束,即资源的统称,由此才成为项目管理的主要目标。而项目的总目标实际是多维空间的一个点,如图1-1所示。

任务性。作为有责任和义务去做到或完成的事情,每一个项目的特殊性使得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项目,即目标不同的两个项目肯定不同,而目标相同的两个项目也各有其特殊性。例如,同一设计在同一地点只能建设唯一的工程项目。否则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项目。一般而言,不同程度的用户化是目标载体的意义所在,是所有项目的特点,且建设项目通常较开发项目更程序化一些。

约束性。任何项目都要受到资源条件的约束和限制。这些资源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但最基本的还是人、财、物、时空、信息等五大约束条件。其中,项目管理工作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更是直接以质量、进度和费用作为限制和约束其实现管理目标三大基本管理资源标准的基本要素。

图1-1 项目的多目标属性及其关系

一次性。某些著述中所说的“临时性”,是指针对某一项目整体具有在其单一进行(实施)过程中不再重复使用资源的特殊规定性。这是由上述任务性中的特殊性和约束性中时间资源的限制条件所决定的。因为在不同时间条件下完成的、即使同一目标要求的项目也不可能是原来有限资源约束条件下完全相同的那个项目了,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而使之成为两个项目。例如,建设工程项目中经常遇见的同一目标项目的拟建、在建、复(翻)建、续建、改建、扩建等项目,按目标要求每做一次,从时间上看实际都是在做一个新的项目。

表现形式的多样性。项目的外在表现千奇百怪、多种多样,可以任何形式出现。大到人类登月、探索外太空甚至域外文明,小到开个生日聚会、吃顿好点的饭菜和健身散步等有目标和资源约束的一次性事(任)务均可看作或转化为项目。其中有些是人们业已习惯且自觉进行的,有些则是人们不熟悉且需认真对待的。正如美国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委员会主席保罗·格里斯(Paul Grace)所言:“在当今社会中,一切都是项目,一切也将成为项目。”

此外,项目还有其他一些特征,如唯一性、成果性、约束性、目标并存的多目标性、由产生到消亡(历经启动、开发、实施、结束全过程)的生命周期属性和进行过程中与其他工作或项目相互作用的相互依赖性与冲突性等。

1.1.2 项目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标准可对项目的表现形式做出不同的分类。如按视域和层次的不同可分为宏观、微观和中观项目;按行业和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建筑项目、农业项目、服务项目、电子项目等。这里从管理的本质看问题,以其最重要的特征——资源约束性标准为视角,选择最具代表性和最有典型意义的如下两类项目划分方法做一个系列的简要介绍。

工程项目和非工程项目。这是按项目知识体系的要求,以一次性项目的不同性质为区分的基础,以不同性质项目所在行业为中心,从划分标准的范围最大化,而将属于不同性质、不同行业的项目进行的两大类划分。由工程项目和非工程项目可得项目的各种表现类型,如工程类建筑业的施工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非工程类的教学项目、科研项目等。每种类型的项目都有其自身在管理上的特点。为突出代表性,本书均以形成固定资产的工程建设项目为例来加以说明。

非投资项目与投资项目及工程建设项目。如果仅仅考虑项目的经济性,即其所具有的价值问题,我们还可以从广义上按照资源投入的形式不同,将项目划分为有资金(或货币)等资源投入的投资项目和与之相对应的非资金性资源投入的非投资项目,如形成固定资产的工程建设项目通常就被认为属于前一类投资项目。从狭义上,将投资项目特指为投入一定资金、以获取预期效益为目的、在规定的期限内和特定的物质技术条件下为实现某项开发目标而实施规划投资、政策措施及组建机构等内容的一整套经济技术的系列活动,是一个属于工程项目管理范畴的、独立的整体活动。在项目管理中,有重要基础性作用的工程项目,就是在一定的资源约束下为创造独特工程产品而进行一次性努力的投资项目。

虽然从现代项目管理的观点来看,广义上说,几乎由任何目标载体所形成的具有资源约束性的一次性(管理)任务都可被视为项目或投资项目(二者仅区别于资源投入与产出的形式中价值形态的表达不同),事实上,二者的区别并非绝对,只是在人们有按需要是否强调货币资金这一特定标准的差异时才有意义。即使如此,如需深究,即狭义的理解,总是可以把原来非货币资金资源的各种投入按照一定的标准(或其体系)转化成资金性(货币)资源投入来判断项目投入资源的价值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的项目(包括可以转化为项目的原来属于非项目的事务)其实都是投资项目。如此一来,进行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特别是搞好其中的经济性分析就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分析所揭示的项目经济性方面的一般规律往往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而此研究与分析的难点恰恰在于有关构成项目约束条件的资源的价值该如何用某种标准化的货币(或资金)来定量表达的问题。

为规范起见,本书所论述的投资项目,选择的主要是作为固定资产投资兴建的工程建设项目为代表,简称建设(或投资)项目。它以形成固定资产为明确的实体目标,按照规划、决策、设计、施工、投产、经营等一系列规范的程序和规定的建设工期,实现投入资源后有关目标预算和质量标准的要求,具有相当典型的意义。至于其他非工业投资项目,实际上也都可在做好简化处理后参照有关的分析原理开展类似的可行性分析,并能获得所需的同样效果。

1.1.3 产品、项目及其来源——市场(需求)

商品是用作交换的劳动产品,市场是用于交换商品(产品)的场所和满足需求的交换平台。所谓项目来源,是指项目为何物的问题,对于不了解项目概念及其自身内涵要求是什么的人看来,项目要么是上天(或上级领导)指定或给定(或争取来)的,要么是自己想做(有需要)的。至于为什么是项目就不甚了解了。实际上,按照项目本身的定义——在一定资源约束条件下,围绕特定目标完成的一次性任务的事(务)就应该是项目。故而可知,项目既不是天然既存的,也不会凭空拍脑袋形成,一定是在后天由于实际存在的客观需要,为满足特定需求(市场)的目的而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要做的事情中产生和形成的!

分析上述有关产品或商品与(市场)需求的关系和项目概念及其内涵的特点,可以看出,任何产品都是由目标(的)所附着的载体在一定资源约束下以一次性出现的形式所表达的项目产生的(或生产出来的)。换句话说,凡有项目的地方必有产品(满足需求的载体),反之亦然。可见,在一定条件下,应该说项目和产品互为各自的表达方式,但二者并非完全等同的。通常,项目由有市场需求(目标)的要满足和可满足的载体——产品引出,是制造或生产、形成产品的过程,而产品则是项目存在和发展的最终成果,或者说项目本身即某种类型(形式)的产品。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需求决定着项目的生存与发展,项目有无市场和能否实现市场需求管理的目标是项目能否存在或是否可行的前提条件和关键所在,是项目立项与存在的基础,投资项目及其管理活动必定要以市场为中心,项目的生命力只能来自投资者对市场的正确认识与把握。

限于篇幅,此处不对由于市场需求引出的市场资源投入形成的项目在有关其市场需求管理的问题上做进一步的介绍。本书也只在有关章节中以提要和案例精选加解析的方式做出简要说明。至于有关由市场需求引致项目发生与发展及对之进行有效项目管理的更为专业的知识与理论体系的内容,特别建议有兴趣或有这方面需求的读者方便时去更多地关注或参阅书末所附参考文献中的其他相关著作和文章。

1.1.4 项目管理与项目化管理

如前所述,基于来源于市场需求的众多项目,无论是否已自成体系,要提高其效率和增加其效益,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都必须对项目进行管理。尤其是对有特殊资源投入的项目,搞好以实际投入为主的前期管理,这是项目管理最为基础的工作,就更加具有特殊的意义。

项目管理的概念。所谓项目管理,是贯穿于项目生命周期、运用既有规律及经济的科学理论与方法以项目为对象对项目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以实现项目立项时确定的目标的管理方法。具体来说,项目管理是一个通过临时性的专门柔性组织实现对项目全过程进行系统有效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的、迄今为止人类发现和总结出来的在管理领域效率最高和效益最好的极为重要的现代管理模式。

能够成为项目管理业务的活动,通常是那些技术上较复杂、工作量较繁重、不确定性因素很多的任务或项目。所以实际工作中的项目管理,常常是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按垂直结构的任务而非平行结构的职能组织起来的目标管理。其主要任务(日常的项目管理活动)通常围绕项目计划、项目组织、质量管理、费用控制和进度控制五项内容展开。

当今时代,项目管理已经发展到由时间、知识和保障三大基本要素构成的三维管理时期,即把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划分为由若干阶段进行阶段管理的时间维管理,针对项目说明周期各个不同阶段采用和研究不同管理技术、方法进行阶段管理的知识维管理,以及对项目人、财、物、技术、信息等进行的保障维管理。本书主要以时间维管理为主,在理论部分为让读者了解投资要素的全貌,略去了保障维管理的内容介绍,但全书的主体(第1篇第2章到第3篇)部分,都是按照把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具体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来进行管理的项目,做出有关在前期以市场需求管理为基础和经济性为中心,逐步展开规范的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论证各环节操作要求的。

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与特点。通常,项目管理涉及五大基本要素:一是资源要素,这是项目形成和实施最根本的保证,二是来自(各类)市场的需求要素,三是包括需求和期望需求引出的目标要素,四是组织要素——其柔性和组织结构对于项目管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五是环境要素——主要有政治和经济环境、自然和社会环境、文化和意识及规章和标准等环境。

好的项目管理工作通常具有下列七大基本特点:①管理对象为项目或能被当作项目来管理(简称项目化管理的作业);②管理的全过程都贯穿着系统工程的思想(把项目视为一个完整的、可依据“整体—分解—综合”的系统论原理将其分解为若干责任单元,由责任者分别按要求完成目标后再汇总成最终成果的系统,且在其完整的生命周期过程中,部分对整体极端重要);③管理的组织无论是时间上(具有临时性)、结构上(柔性可变),还是职能上强调其协调与控制所体现的特殊性;④管理体制是一种基于团队管理的个人负责制;⑤管理方式是一种多层次的目标管理;⑥管理的要点在于创造和保持一种能使项目顺利进行的环境;⑦管理的方法、工具和手段具有开放性和先进性。

项目化管理及其与项目管理的关系。通常,在项目管理中存在两个基本的管理层次:一是作为一般项目管理范畴的项目管理,二是作为企业层次的项目管理,即所谓的项目化管理,或称企业项目化管理,也有将类似可进行企业式项目化管理的众多事务转化和称为项目化管理。其实质是在项目管理主导思想的指引下,在更高层面上关注企业所有的或类似可以作为企业化管理的所有事务的共同的项目目标的实现,其管理的重点在于建立项目管理的组织架构和项目经理职业化发展与制度体系。

所谓项目化管理,通俗地说,就是把管理对象(围绕目标要做的事情或诸事务)当成或转化为有目标的项目来进行的管理活动,即项目化管理是把所要管理的对象或所涉及的内容,按照项目管理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在明确项目目标的前提下,通过履行项目计划、设置项目组织形式(如可以采用树状、矩阵型或网络型散装典型的项目组织形式)和执行项目论证/评价与控制职能,创造和保持一种被管理对象或内容能够顺利运行的环境,从而有效达到目标的管理活动。换言之,项目化管理即按照项目管理的要求,将原来分散繁杂也不成体系、虽各具特点但又不无内在联系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依据项目管理的规律,在所找寻出来的统一管理目标引导下,将有关工作或业务内容所涉及的管理资源与基本要素,经不断地梳理和分类划归后,逐步转化为符合有特定目标、有时间和非时间资源约束与一次性任务要求等项目管理特点的目标管理业务(工作)。如很多企业经常从事的产品促销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业务等即如此。这样的项目化管理工作,无论是工农业生产还是政法社会事业等,其实都是可以因有目的实施而实现将事务性工作转化为项目来做的,即所谓项目化管理。如此的项目化管理,大到可以是整个企业的日常运营或国家(国际)间政府或机构的特定社会事务管理,小到具体的业务项目活动,均可按照项目管理的要求进行,结果都必然以能够求得高效快捷实现目标和最大程度地节约或利用资源为宗旨。

项目管理和项目化管理的关系。从本质上看,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对资源的约束的刻画程度不同和对其中过程管理实施的强度有差异而已,但因有作为相同的联系——在通过做事达成同一目标的过程中都能便捷有效地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提升对事务的管理效益,故而,在一定条件下,项目管理和项目化管理可以实现(或进行)相互的转化。

项目化管理的意义。项目化管理可以使许多繁复的(日常)业务工作内容(如多项目管理等)更加规范和高效。目前,项目化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较多的是企业项目化管理,也叫按项目管理(Management by Projects,MBP)或企业项目管理(Enterprise Project Management,EPM),是一种以长期性组织为对象的管理方法和模式,它是伴随着项目管理方法在诸如政府部门等长期性组织中的广泛应用而逐步形成的,早期基于项目型公司提出的概念,是指管理整个企业范围内的项目(着眼于企业层次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对企业中的诸多项目实施管理。实际上,企业项目管理已成为不局限于企业组织的一种长期性组织管理方式的代名词,是一种以“项目”为中心的长期性组织管理方式,其主导思想是“按项目进行管理”,其核心是基于项目管理的组织管理体系。企业项目管理或项目化管理可使长期性组织的管理由原来的面向职能和过程的管理转变为面向项目(对象)的管理。它正在成为项目管理发展到组织层级的一种高级管理模式。总之,企业项目管理、按项目管理、多项目管理和企业化项目管理或企业项目化管理等都应视为动态角度的企业项目化管理。即使本书介绍的作为项目时间维所划分的前期管理的可行性分析或其中的经济性论证工作,也可以按照项目化管理的方法进行规范以加强管理,提高其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作为项目管理的效率。

1.1.5 项目周期与前期论证——项目可行性分析评价工作

项目周期。如同世间万物基本上都要经历一个由产生、发展到终结的循序发展的过程一样,项目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即项目周期。项目周期是一个投资项目从需求概念的设想提出开始,经立项、决策、设计、开发、建设、施工等活动,至项目竣工透彻为止所进行的生产活动和总结评价的全过程。通常,一个完整的投资项目周期从项目开始规划到项目完成,一般需要经过如图1-2所示的7个工作阶段。这些阶段是相互联系并遵循一定逻辑程序不断发展的渐进过程,各阶段的工作既相互衔接又相互制约,上一阶段的工作作为下一阶段工作的基础和先导,下一阶段的工作又成为上一阶段工作的延续和发展。一个项目的结束往往会导致一个新项目的开始,从而使项目周期的内容不断得到更新。

图1-2 项目周期示意图

项目前期管理。一般来说,项目管理以形成固定资产实体的工业投资项目为代表,从全过程看,通常可基本划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时期。从投资的角度看,相应项目周期的过程通常又可以分为投资前期、投资时期和生产时期三个时期。在项目全过程管理中,一般以投资决策前的投资前期为主的项目前期各个环节的业务管理活动称为项目前期管理(当然也有一些实际工作者习惯以正式进入施工阶段为界,将此前所有项目管理环节所涉及的活动内容,如目标设计与可行性分析论证、投资决策、签约设计和计划、施工准备等都算在内)。事实上,此时期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进行基础的对拟建项目可行与否的科学论证,以便为正确的投资决策提供来自市场和实际资源(当然,应该考虑完整的最好是全资源要素)约束的前期研究成果(如项目可行性分析和评估报告等),之后才可能进行合同签约、工程设计和施工准备等工作。

可见所谓的项目前期管理,从操作上讲,实际是指已经或将自成体系的项目,尤其是那些拟议中将会有一定规模的资源投入型建设项目,在正式进入主要资源的投入阶段(如项目启动设计或施工建设,即人们常说的“上马”或“开工”)之前,围绕项目是否可行或能否立项获得资源所有者或投入方的批准,就最初市场需求引发的项目概念及其内涵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展开以模拟未来实际可能投资建设的项目来做有关该项目的业务管理活动。其本质是为未来真实可操作的项目建设及其管理活动提前探究有关资源管理与效率和效益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前寻找出基本的解决方案,探究各种可能的有效路径,并以此为该项目提供是否决策/批准立项的依据,使其成为正常进行建设项目投资与项目建成后运营管理的基础性参照。可见,项目前期管理在项目管理或项目化管理活动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先导性和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对项目的产生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意义。

实际上,项目前期管理也是一种项目管理,至少是一种可以转化为项目管理的业务活动(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本书有关参考文献提供的具体内容)。

项目前期论证与可行性分析评价工作。鉴于项目前期管理在投资业务活动中的极端重要性,为做好项目前期基础性的业务管理工作,给项目投资打下坚实的根基,需将投资过程的每个时期进一步按照其内容和要求的不同再细分成若干个工作阶段。

在此,将投资周期全过程按三个时期,每个时期再细分为不同的主要工作阶段,以方便对项目前期主要工作内容,尤其是项目论证和可行性分析的地位与作用等做出说明。如此,就有了投资前期以项目提出与论证为主的4个阶段;投资时期则是指项目实施阶段;生产时期可划分成项目投产经营和项目评价总结两个具体的工作阶段。其中,各个时期的每个工作阶段均包含许多不同的工作和活动,如投资前期包括项目设想阶段的机会研究、初选阶段的初步可行性分析、准备阶段的可行性分析和评估与决策阶段的论证评价等内容;项目实施阶段主要有谈判和签订合同、工程项目设计、施工安装和试车投产等工作和活动;生产运营时期则是在交竣工验收后进入项目投产经营阶段后需对项目做总结评价等。每个阶段的各项工作活动形成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工作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项目逐渐形成。图1-3表明了项目建设全过程中各个时期开展的工作及其相互关系,其中,“投资决策”和“交(竣)工验收”是各个时期的分界线。

图1-3 项目建设全过程各时期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对以形成固定资产的工程建设项目所代表的项目,在前期开展的业务管理活动(项目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对有关构成项目所涉各种资源及其约束性进行的可行性分析或在此基础上再做的重点问题研究,即所谓项目评估,通称为项目论证。所谓在前期对(投资)项目做的可行性分析与评价(项目论证或可行性分析)实际是围绕构成项目的资源约束条件中有关市场需求、物质技术状况、项目经济上值得与否、社会效果和环境效益等五大主要的基本方面存在问题展开的调查分析和具体研究,目的是判断项目在需求基础、实现条件、经济价值、社会效果与环境影响等对策的合理性,以使投资者或项目管理人能够获得将拟议中原来存在于人们头脑里作为愿望或概念的项目变成真实、可靠和可信的方案。在图1-4中,给出了论证项目可行与否时各资源要素评价情况的相互关系。市场是前提和基础,物质技术条件是手段,经济性是项目存在的关键和核心,而社会效果和环境效益则是现代社会进行项目建设和投资必须兼顾的在实现全资源要素投入中两个约束性最强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图1-4 现代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论证的基本过程

对于项目论证中的项目评估工作,在实际操作中为能更有效准确地给投资者或项目管理者提供(经营)决策的依据,还可按项目评估在不同阶段所起的不同作用,进一步分为前期的项目前评估、实施阶段的项目跟踪评估和项目完成后的项目后评估以突出项目评估的意义。此三类不同效果的评估对项目投资与经营决策所产生影响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图1-5给出了项目论证与评估和项目决策相互之间关系的示意。本书内容仅研究项目前期作为可行性分析论证所涉及的投资项目如何在前期进行可行性分析与前评估中相关的分析与决策问题。

图1-5 项目周期各阶段分析论证(评估)与决策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