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失意,放荡齐赵
杜甫漫游吴越,一游就是四年。直到开元二十三年(735),他才回到东都洛阳。因头一年玄宗来东都,这一年的进士科考试就在东都崇业坊福唐观举行。主考官是考功员外郎孙逖。
史书上说孙逖,文思敏捷,词理典赡,衡文选人,都颇有眼光。选贡士两年,为朝廷选拔了很多优秀人才。许多有识之士都在那次考试中中举,唯独享誉后世的大诗人杜甫落选了。
其实也不奇怪。杜甫以诗艺傲啸诗坛,且那还是以后的事。科举考试看诗才,也看文才,从杜甫流传下来的文章来看,他的文远不如诗。他似乎对那次考试也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别人在埋头苦读,认真复习时,他正在江南,打马看花,潇洒得不亦乐乎。
落榜成了必然。这对24岁的杜甫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他在洛阳待了不到一年,又兴致勃勃地背上行囊,离开家门。这一次,他不再去山青花欲燃的江南,而是奔向齐鲁大地。
彼时,杜闲正任兖州司马。杜甫旅游加探亲,一举两得。
开元二十四年(736),杜甫开始了另一段不同寻常的旅程。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
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
射飞曾纵鞚,引臂落鹙鸧。
苏侯据鞍喜,忽如携葛强。
如今来读《壮游》中的这一节,诗人当年的青春活力还会迎面扑来。
杜甫彼时还未谈婚论嫁,父亲的官俸足以让他着裘骑马。落第的阴影已然远去,他第一站来了邯郸。在这里,杜甫认识了一位志同道合的好朋友苏预。
苏预,后改名源明,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县)人,自小父母双亡。他自强用功,曾在泰山闭门苦读,后考中进士。
彼时,苏预已在山东一带做监门胄曹,生活境况有所好转。两个人如何相识不清楚,一见如故却是事实,且那份友谊绵延终生。苏预也成为杜甫晚年最为信任的两个朋友之一(另一个是郑虔)。杜甫晚年创作《八哀诗》,其六就是专为哀苏预而作。
诗中,杜甫深情回忆:苏预少年时期长期住在泰山读书,因生活困苦,要不时下山到莱芜县去背点口粮回去。夜里点不起灯,要点着柴火照着读书,衣裳没的换洗,上面都起了霉斑。这些他丝毫都不在意,依旧专心读书。
有这样一个励志又豪爽的朋友相伴,一起谈书论诗,一起出游打猎,让杜甫的那趟旅程更增快意。
春日的高天流云下,杜甫和苏预一起登上战国时赵王兴建的丛台,引吭高歌,尽抒怀古之意。冬天的齐鲁大地,山寒水瘦,一派萧瑟,正是打猎的好时节。二人骑马穿过皂枥丛林,在彤云笼罩、白雪皑皑的山岗上呼啸而过。杜甫箭起鹙落,乐得身边的苏预哈哈大笑。他想起了晋朝的大将山简,说,杜甫简直就是他经常相携出游的爱将葛强。
“过路的人往往看见一行人马,带着弓箭旗枪,驾着雕鹰,牵着猎狗,望郊野奔去。内中头戴一顶银盔,脑后斗大一颗红缨,全身铠甲,跨在马上的,便是监门胄曹苏预。在他左首并辔而行的,装束略微平常,双手横按着长槊,却也是英风爽爽的一个丈夫,便是诗人杜甫。”闻一多展开他诗人的丰富想象力,在《唐诗杂论·杜甫》中用他的妙笔还原了当时诗人打猎的场景。
让人想起几百年后的另一大诗人苏东坡。在密州,苏东坡“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东坡是太守,太守出行,百姓倾城相随。苏预一个小小的监门胄曹是否有这种气势,不得而知,亦不必深究。从文中来感受青年杜甫的那份英姿与豪气,即足够。
从开元二十四年(736)春天直至开元二十八年(740),杜甫一直都在齐赵间漫游。在这里,他除了结识了苏预之外,还认识了高适和张玠。
高适比杜甫大10岁,开元二十三年,高适游长安,开元二十七年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开元二十七至二十八年间,他可能曾至山东,杜甫得以与他相遇于汶水之上。
“汶上相逢年颇多,飞腾无那故人何!”杜甫晚年在成都草堂作《奉寄高常侍》,前句即说的是早年定交事,后句是对高适仕途亨通的称赞。高适后官至淮南、剑南节度使,最后任散骑常侍,进封渤海县侯,仕途上比杜甫成就大得多。在齐赵与杜甫相遇时,高适已创作出他的名篇《燕歌行》。杜甫这个小弟,以仰望的姿势抬头看高适,也不无可能。
与张玠的相识,见于杜甫的《别张十三建封》诗,此诗作于大历四年(769),诗中曰:“相逢长沙亭,乍问绪业余。乃吾故人子,童丱联居诸。”诗中提到的张建封,正是故人张玠的儿子。据史书载,张玠与杜甫的父亲杜闲相识,杜闲时任兖州司马,杜甫极有可能在兖州认识张玠。
江南的山水古迹,曾激起杜甫无限的浪漫情怀。来到齐赵,他的视野胸襟又大不一样。齐赵大地粗犷的民风与在这里结识的人,让诗人深埋心底的诗情呼之欲出。
杜甫来山东之后,写的最早的一首诗是《登兖州城楼》,时间即是他初来兖州的时候: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余。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杜甫在这首诗的开头说得清清楚楚:来兖州探望我父亲的日子,我初次登上城南楼纵目远眺。
东郡,即指兖州。趋庭,见《论语·季氏》孔子教子的故事,意为子承父教。
诗的首联和颔联写了登上城楼,远眺浮云与渤海、泰山相连,平野向东与青州交界,向南进入徐州之境,一片苍茫。颈联点出境内有峄山秦始皇的颂德刻石和鲁恭王的灵光殿等古迹。尾联则直抒胸臆,发悠古之情。
在杜甫的所有作品中,这首诗算不得上乘之作,却因是传世作品中较早的一首,也就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有细心的读者,把这首诗与他的祖父杜审言的一首《登襄阳城》对照起来读: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只旧台。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前四句亦是登高远眺,颈联描写古迹,尾联抒怀古之情。
从章法结构上,两首诗如出一辙。说杜甫作诗恪遵家法,不是无根据的。
如果说,登上兖州城楼时,杜甫还有刻意模仿祖父的痕迹,等他登上泰山后作的一首《望岳》,若杜审言再世,想必也会惊叹不已。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14岁时在东都洛阳,唐玄宗带着豪华的车马队经洛阳前往泰山封禅,这件事给杜甫的印象太深了。帝王的威仪,皇家的气派,泰山的神秘、伟大、崇高,早已深植他年少的心田。而今终于亲临其境,面对泰山的雄奇磅礴,齐鲁大地的苍茫之美,他的豪情壮志,如沉睡已久的地下岩火,不可遏制地喷发了。
自古描写泰山的诗文不计其数,又有哪一个能如杜甫一样,仅用“齐鲁青未了”五个字就囊括数千里的雄阔风光,从此给齐鲁大地留下一张永久的名片?让杜甫思念了一生的李白,登上泰山,一连写下六首诗,也写了泰山雄浑壮丽之美,也写了自己的济世报国之志,却终究无法与此诗相媲美。
这首诗“立意之高超,用字之精警,句法之老练,都已达到很高的境界。更重要的是诗人通过‘望岳’,表达了自己远大的理想,以及敢于攀登绝顶、俯视群山的雄壮气概。这是一个可喜的征兆:杜甫这个盛唐诗坛的后起之秀,终将突过前人攀上诗国中的顶峰!”《杜甫诗选》中这一段评价,道尽此诗之妙。
此诗作于开元二十八年(740),杜甫那年28岁。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登泰山而一跃登上大唐的诗坛。当他傲立于泰山之上,俯视脚下的齐鲁大地,昂首长啸:“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泰山上的一石一碑、一草一木何等有福气,见证了一位旷世大诗人意气风发地登上中国诗坛的雄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