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中英文版(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创新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中医护理学的发展简史

中医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伴随着中医药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作为中华瑰宝的中医药学,在几千年的实践锤炼中已融入了大量的护理学实践经验。自古以来,中医治病集医、药、护于一身,我国传统医药学中一直都包含丰富的中医护理内容。虽然中医护理在历史上没有形成专门的学科,但是许多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都散在记录于历代医学文献中。

护理学的起源先于针药治疗,这是医学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早在远古时期,原始人类在生活与劳动过程中偶然受伤,便设法涂裹包扎,身体疼痛不适便揉捏按压,天气变化则趋避寒温。原始人类这些本能的保护自身、减轻痛苦的自疗和互助活动,即是医护的开始。当人们发现一些方法具有预防疾病和康复的作用,从而有目的地去实施,即形成了护理学的萌芽。

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就论述了疾病护理、饮食护理、生活起居护理、情志护理、养生康复护理、服药护理以及针灸、推拿、导引、热熨、洗药等护理技术。比如在饮食起居调理方面,《黄帝内经》提出“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在心理护理方面,《黄帝内经》认为患者的精神状态对疾病的发展、预后有着很大影响,指出“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并告诫医护人员应了解患者各方面的喜恶,量其所宜,随顺调之,对骄恣纵欲、不遵守疾病禁忌的患者,应耐心开导,使其消除疑虑,遵守禁忌,服从治疗。《黄帝内经》的“顺四时而适寒暑”理论,指出了四时养生起居的规律,也是人与天地相应的整体观的体现。对五脏病证的护理,《黄帝内经》指出:“病在脾……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病在肺……禁寒饮食寒衣。”在饮食护理方面,《黄帝内经》中亦有具体的论述:“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春食凉,夏食寒以养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阴。”这些内容指出,饮食要有节,食物的寒凉温热要与季节相适应。在情志护理方面,《黄帝内经》强调不良的情志刺激可导致人体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能诱发和加重病情,如“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以及“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等。

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论述了对疾病的辨证施护理论和措施,开创了辨证施护的先河。《伤寒杂病论》在护理操作技术方面有详细的论述,首创了多种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如蜜煎导方、猪胆汁灌肠法、熏洗法、含咽法、烟熏法、坐浴法等。在急救护理方面,《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了救治猝死、自缢死、溺水死患者的具体措施,发明了口对口呼吸救治自缢者的方法,具体方法与现代人工呼吸、体外心脏按压法极其相似。在服药护理方面,《伤寒杂病论》对煎药方法、服药注意事项、服药后观察反应及饮食禁忌等方面都有具体的介绍。如桂枝汤方后注明“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药后应“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并加盖被子,观察汗出要以微有汗为佳,不可大汗淋漓,否则病必不除。在服药后的饮食禁忌方面,《伤寒杂病论》主张服桂枝汤后要“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在饮食护理上,《伤寒杂病论》也有详细论述,指出饮食的辨证:“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注意五脏病食忌、四时食忌、冷热食忌、妊娠食忌,在饮食卫生方面应注意“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梅多食,坏齿”,“猪肉落水浮者,不可食”,“肉中有米点者,不可食”等。

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以发明麻醉术而闻名于世。在养生健身方面,他认为锻炼可以帮助消化,疏通气血,增强体质,减少疾病。他倡导的“五禽戏”在古代导引方法的基础上,模仿虎、鹿、猿、熊、鸟五种动物的姿态动作,是一种把体育与医疗护理结合起来的保健方法,也是最早的康复护理方法。

到了晋代,中医护理有了新的进展。王叔和在《脉经》一书中阐明了脉理,并比较了脏腑各部的生理、病理脉象,分析了各种杂病及妇女、小儿的脉证,同时改进了寸、关、尺的诊脉方法,使脉诊法成为临床护理的重要手段,为运用中医护理手段观察患者病情提供了依据。针灸学家皇甫谧根据《灵枢》并结合临证经验,编著了《针灸甲乙经》,发展了针灸疗法,阐述了针灸治疗的针刺和灸法的操作技术,使中医学说更为丰富,护理工作也随之增加了新的内容。

五代时期是我国医学发展的辉煌阶段,也是中医护理向纵深发展的时期。这时期治疗疾病的方法逐渐形成了以针药为主、以护理为辅的特点,从而使护理形成了独立学科。

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以高尚的医德和高明的医术流芳百世,他在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中强调:“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书中“大医习业”与“大医精诚”两篇专论医德,谆谆告诫医护人员告诫要一切为患者着想,对患者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一视同仁,尤其要重视妇女和小儿疾病的治疗和护理。《备急千金要方》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临证各科的诊断、针灸、食疗、预防、卫生、护理技术等各个方面。在护理技术方面,孙思邈首创了细葱管导尿法,以及蜡疗法、热熨法等。在预防方面,孙思邈主张“上医医未病之病”,教导人们要“常习不唾地”,并提出“凡衣服、巾、栉、枕、镜不宜与人同之”,以预防传染病。总之,孙思邈总结了内、外、妇、儿各科的医疗、护理、预防、保健等方面的临证经验,丰富和发展了中医护理学。

宋代以后,随着工业的发展,造纸术、印刷技术的发明为医药学著作的整理、研究和推广创造了条件。医家百家争鸣,各抒己见,其中著名的有“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的四位著名医家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在医学实践和理论方面各有创见,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发展了中医学理论,为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后人尊称为“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倡导火热论,在治疗护理中力主寒凉清热,后人称之为寒凉派。张从正则认为“病由邪生,攻邪已病”,弘扬“汗、吐、下”祛邪三法,并将针灸、熏洗、按摩、导引等中医技术灵活运用于各种疾病的护理中,后人称之为攻邪派。李杲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疗上善用温补脾胃之法,后人称之为补土派。朱震亨在“相火论”的基础上认为人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疗护理上倡导“滋阴降火”,后人称之为滋阴派。

金元时期的其他著名医家都十分重视护理工作在防治疾病中的作用。《本草衍义》一书在谈到食盐与疾病的关系时指出:“水肿者宜全禁之。”这与现代护理的饮食调护中水肿者应吃无盐或低盐饮食的观点是一致的。张从正的《儒门事亲》中也记载了很多护理内容,其中所述的“脱肛,大肠热甚也,用酸浆水煎三五沸,稍热,渫洗三五度,次以苦剂坚之则愈”说明我国很早就有坐浴疗法。另外,情志相胜的心理疗法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发展,而且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形成了中医心理护理的应用高峰。

明代在总结、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出现了很多有重大意义的医学发明与创造,也使中医护理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著有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这是一部重要的药学巨著,对我国和世界的医药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李时珍亲自采药、炮制,不但为患者看病,还为患者煎药、喂药,并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实施护理。名医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写道:“凡伤寒饮食有宜忌者,有不宜忌者……不欲食者,不可强食,强食则助邪”,说明了饮食护理的重要性。又如名医胡正心说:“凡患瘟疫之家,将初患者之衣于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明确指出传染病患者的衣服要用蒸气消毒法处理,说明当时医家对瘟疫的传染性已有了明确的认识。陈实功的《外科正宗》对痈疽的病源、诊断、调治以及其他外科疾病的辨证施护的记述条理清楚、内容翔实。

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医学的涌入冲击了中医药学的发展,但中医护理学则向独立完整的体系发展,逐渐走向了新阶段。由于当时战争频繁,疫病流行,温病学说逐渐形成。名医叶天士的《温热论》系统阐述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提出了温病在卫、气、营、血四个阶段辨证论治与辨证施护的纲领,为温病学说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叶天士对老年病的防护强调颐养,主张饮食当“薄味”,力戒“酒肉厚味”;在情志方面主张“务宜怡悦开怀”,“戒嗔怒”;在病情观察方面主张温热病要注意观察舌、齿,辨斑疹、白㾦,并且要做好口腔护理。

汪绮石善治虚劳病,他在《理虚元鉴》中详细介绍了疗养和饮食调护的重要性及四季防病知识,强调要“令其善为调理”,“樽节其精神,各就性情所失以为治”。清代名医钱襄的《侍疾要语》是一部护理学专著,书中记载了饮食护理、生活起居护理和老年患者的护理,还记录了民间广为流传的“十叟长寿歌”,介绍了10位百岁老人延年益寿、防病抗老的经验,从饮食、起居、锻炼、情志修养等方面指出长寿的方法。曹慈山在《养生随笔》中,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出发,总结出一整套衣、食、住、行的养生方法,创立了卧、坐、立功的导引法,主张动静结合,还系统记录了100种不同的粥疗食谱,为中医护理学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根据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社会制度的变更、西方科学文化的传入,中西方文化出现了碰撞与交融,西医逐渐为广大民众所了解,这时期中医理论的发展呈现出新旧并存的趋势:一是走收集继承和整理前人的学术成果之路,如《理瀹骈文》总结了数十种中医外治法,为中医护理提供了许多简便实用的操作技术;二是出现了中西汇通和中医理论科学化的思潮,采用科学技术手段研究中医,促进中医进一步发展。以唐宗海、朱沛文、恽铁樵、张锡纯为代表的中西汇通学派认为中西医各具特色和优势,可以殊途同归,如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思想。在这一时期,中医办学得到了发展,清末开办的“京师同文馆”可谓近代最早的医学院,由各国教会合办的北京协和医科大学(1915年)和齐鲁大学医学院(1916年)所附设的护士学校,在全国颇有影响。这一时期上海等地先后创办了中医医院,中医护理队伍随之扩大。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扶植和发展中医药事业,使中医药学蓬勃发展,并逐步走向科学化、现代化、国际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是我国卫生工作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近十年是中医药事业发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的继承和创新工作,积极支持和推进中医药的学术进步和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动中医临床、教学、科研的进步与发展,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不断得到加强,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及条件。

2016年2月颁布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是新时期推进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未来15年我国中医药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使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和社会环境更加优化。2016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2017年7月正式实施),是专为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保护人民健康制定的法规。2019年10月召开的全国中医药大会上,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为新时代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指明了方向。2021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布了《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中医药在卫生健康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弘扬科学精神,围绕中医药基础研究和国家战略需求,发挥中医药原创科技优势,使中医学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掘中医药宝库精华,创造出了一批令人瞩目的科研学术成果。屠呦呦研究员开展的青蒿素研究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引起了海内外对中医药的广泛关注,在中国医学和世界传统医学的发展史上谱写了璀璨的一页。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中医药作出重要贡献,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冠肺炎方案颇受全球关注。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护理教育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博士、硕士、本科、专科、中专、成人教育、线上教学、短期培训班等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中医护理教育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形成。20世纪50年代,北京、南京、上海等地率先开办了中医护士学校及中医护理培训班。1958年,江苏省中医院出版了新中国第一部中医护理专著《中医护病学》,接着修订编写了《中医护理学概要》。20世纪80年代初,各类各种中医护理专著相继问世,1999年以后全国各中医院校相继开始招收、培养护理学本科学生,至今全国有23所中医院校开设了本科护理学专业,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具有中医护理理论和技能优势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2003年以后,各中医院校在发展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发展研究生教育,相继开始培养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使护理人才的培养层次不断得到提高,培养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目前,一批高学历、高职称、年轻化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已经活跃在临床、教学和科研岗位上,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护理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也明显得到改善。

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和出版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为规范和推动中医临床护理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医护理工作的意见》,对中医临床护理工作、中医护理队伍建设、中医护理教育和科研以及对外交流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十一五”以来,中医护理管理体制不断得到健全,临床实践不断得到发展,各级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积极发挥中医护理的特色和优势,开展专科专病中医护理,对常见病证实施辨证施护和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并在临床上积极应用和推广中医护理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国各中医院校积极探索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规范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并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护理研究,不仅推进了中医护理临床、教学、科研的协同进步,也促进了中医护理学术的发展。

中医护理学术交流日趋活跃,全国各省市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会积极搭建平台、创造条件,组织、指导和引领开展中医护理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推动了中医护理学科发展。随着中医护理人才队伍结构的改善,中医护理的科学研究也得到蓬勃发展,护理人员的科研意识及科研能力不断增强,科研项目数量及成果不断增加,中医护理理论体系不断得到完善,中医护理方法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不断加强,学术氛围日益浓厚。近年来,全国各地重视中医护理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加强了中西医结合护理的研究与实践,为繁荣中医护理学术、推动中医护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