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节气,大渊源
中国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奥秘,二十四节气原来正是依据北斗七星斗柄旋转指向(斗转星移)来制定的,北斗七星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颗星星组成,因北斗七星曲折如斗,故而得名。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星辰变换与季节变换有着密切的关系。北斗七星是北半球(中国位于北半球)的重要星象,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转星移时北半球相应地域的自然节律亦在转变,上古人们就是观测到这一现象从而认为这是时节变化的依据。在传统文化中,干支时间和方位及八卦是联系在一起的,寅位是“后天八卦图”的艮(gèn)位,是年终岁首交结的方位,代表终而又始,如《易·说卦传》云:“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即,斗柄从正东偏北(寅位,后天八卦艮位)为起点,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从立春到下一个立春为一岁)。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北斗星斗柄指向确立的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循环往复。
而早在西汉汉武帝时期,二十四节气的起始与结束较古代已有所不同。当时,二十四节气被纳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古人采用土圭(guī)测日影(平均时间法),将在黄河流域测定的日影最长、白昼最短(日短至)的这一天作为冬至日,以冬至日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将冬至与下一个冬至之间均分24等份,每节气之间的时间相等,间隔时间15天。“土圭测日影法”划分的节气,把冬至列为二十四节气首位,二十四节气始于冬至,终于大雪。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自1645年起沿用至今,是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节气的,即在一个为360度圆周的“黄道”上,划分24等份,每15度为1等份,以春分点为0度起点(排序上仍把立春列为首位),按黄经度数编排,也就是视太阳从黄经0度出发(此刻太阳垂直照射在赤道上),每当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依据“太阳黄经度数”划分的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