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认识简史
医学上对非哺乳期乳腺炎这一类疾病的认识,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1925年,Ewing在镜下发现本病病灶中有大量浆细胞浸润,于是首次将本病命名为“浆细胞性乳腺炎”。
1928年,Küchen称之为“局限性淋巴肉芽肿”(localized lymphogranuloma)。
1933年,Adair提示本病临床上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急性期,患者自觉有疼痛症状;二是后期,炎性反应逐渐发展为硬块。
1951年,Haagensen根据此病导管扩张、管腔扩大的病理特点,将其命名为“乳腺导管扩张症”,而且认为乳腺导管扩张、乳腺导管瘘、乳晕下窦道等症状是同一种病不同阶段的表现。
1951年,Zuska等首先描述了导管周围炎这一症状,他的妻子是他的第一个病例。
1955年,Atkins详细描述了乳腺导管瘘的病症和成因——输入导管和壶腹部内壁鳞状上皮化生—角化—角化物堵塞导管—导管破裂—细菌侵入—脓肿形成。
1957年,Anderson认为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乳腺导管扩张症非必然的临床结果,并且认为导管周围炎和导管扩张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各有不同的病因。
本书观点是这样的,先有导管周围炎,之后形成乳晕旁脓肿,最后形成导管瘘,而且乳晕下及周围病灶浅,深部无肿块。
1972年,Kessler和Wolloch首次报告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这一疾病。其病理特征是,乳腺小叶呈非干酪性肉芽肿,局部常伴小脓肿。
2010年,刘鹏熙在《中华乳腺病杂志》(第4卷第4期)发文称:非哺乳期乳腺炎包括导管周围炎、导管扩张症、特发性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这三种病症,病灶局部有大量浆细胞浸润,可称为“浆细胞性乳腺炎”;其治疗方法有所不同,但谈到预后很多人都认为其容易反复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