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先做好自己,才能教好孩子
有一次,一位来访者向我讲述生活中的困惑。她说她总因为两件事情生气:一是她某个同事一遇到什么事情就推卸责任;二是她老公经常不等孩子做完作业就带孩子出去玩儿。她经常因为这两件事发脾气,但事后又会因为深感后悔而对同事和老公表达歉意。
事实上,这两件事情都与责任有关。生活中这样的人不在少数,这样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情况是当事人本身没有责任感,但是又不能接纳自己的不负责。这样的人一旦发现周围人有不负责任的表现,就会很气愤。这实际上是外界的“不负责”勾起了他们对自己“不负责”的不接纳。
另一种情况正好相反,当事人责任心太重,因此承受了过多的压力,活得很辛苦、很累。这样的人潜意识里其实很期待自己也能够偶尔像上面案例中的“同事”和“老公”那样“不负责”。
我带着这位来访者做意象对话。在做意象对话的过程中,她感觉自己很累,不自觉地就看到了弟弟的形象,她说她想对弟弟说:“你能不能别什么事情都找我。”
到这时,她才明白,原来她一直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弟弟买房、买车等。长期背负着这样的压力,她感觉自己活得很辛苦。也是到这时,她才明白,她之所以对同事和老公的行为不能理解,多半的原因在自身。当我们追溯她这些行为的心理动因时,我们才发现这和她的成长经历有关,和她长期以来积压于心底的情绪有关。
显然,她的情况更符合上面所说的第二种情况。她的内心好像有一对互相矛盾的钩子——不时地在向不同的方向拉扯她。实际上,她内心也渴望自己能像她所批判的对象那样“不负责”。然而,对方的“特质”是她可望而不可即的,她因此感觉身心俱疲。她总是用责任捆绑自己。对方很轻松地推卸责任,激活了她长久以来被压抑的不满,致使她把内心的情绪毫无控制地发泄出来。
类似的情况在我身上也时常发生。从小到大我都是让父母非常省心的那种孩子,不但自己很独立,还能帮助父母做家务。而我的妹妹到上高中的时候,连洗袜子甚至洗内裤这样的事情还需要爸爸妈妈代劳。还有,妹妹动不动就像小孩儿一样和爸爸撒娇,这让我很是看不惯。
事实上,我内心特别渴望像妹妹一样,做回父母的孩子。一直以来,不懂得担当的父亲,并没有正确地站在父亲的位置上。继母含辛茹苦地照顾着全家,要同时承担父亲和母亲的责任。我很多时候也在扮演母亲的角色,要照顾妹妹、洗衣、做饭……我没有办法做回父母的孩子,但内心十分渴望像妹妹一样能经常跟爸爸撒娇,享受父母的关爱和照顾。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内心都有一对互相矛盾的钩子——在向不同的方向拉扯我们。一个方向是我们当下的自己,另一个方向是我们想要成为的那个自己。妹妹的行为常常勾起的正是我特别想找回的那一部分自己。
如果我们用心观察,不难发现,在大多数多子女家庭,总是至少有一个特别让人省心的孩子,但也总是至少有一个特别让人操心的孩子。热播电视剧《欢乐颂》中,樊胜美就是家中那个特别懂事、特别独立、特别要强、特别懂得付出的孩子,而她的哥哥恰恰相反,买房子需要妹妹帮忙付首付,房贷需要妹妹帮忙还,自己的孩子需要妹妹帮忙管,甚至在外面闯了祸也要找妹妹分担责任。
这样的情况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在有姐弟组合的家庭更为常见,正如本文开头讲到的那个来访者的家庭。如果这样的家族中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严重,那么这种现象更加常见。大多数情况是,姐姐勤劳、上进、独立、有出息,弟弟则好吃懒做、一事无成。由此,父母会更加偏心:“你看你弟弟这个样子,你一定要多多照顾你的弟弟。”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姐姐在潜意识层面为了证明自己是优秀的,为了证明自己是值得被爱的,常常会扮演一个不计回报、甘愿付出的“好女儿”“好姐姐”形象。这样的姐姐如果在潜意识里无比渴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就必然会像樊胜美一样陷入为哥哥或者弟弟不计回报地付出的无底洞。
我一个朋友就面临着这样的情况,但她的处理方式,我是十分赞赏的。每当她妈妈开口说“你要照顾你弟弟”时,她就会这样回复——“他是你的儿子,不是我的儿子”。这样的话看似不近人情,却十分在理。这可能才是对自己、家人更负责任的处理方式。
再回到我前面所说的那对矛盾的钩子。刚才我所讲的情况,都是当事人渴望成为自己做不到的那个自己。现在我们看看另一种情况——当事人不能接纳自己。这样的人本身不能接纳自己身上的很多特质,一旦看到身边的人有相同或者类似的情况,就会不自在甚至十分愤怒。
比如,我的一个朋友常和我说:“我曾经特别讨厌我的公公,无法接纳他的很多行为。然而,经过长时间的觉察,我发现——虽然我非常不愿意承认——我所讨厌的公公的许多行为,我也有。”
不得不承认,我自己也有这种情况。很多时候,我特别不能接纳母亲的某些行为,而这些行为我也常有。比如,母亲有段时间经常用苛刻的卫生标准挑剔我,我很抵触,甚至十分反感。可是她不在我身边的日子里,一旦我焦虑了,就会用我的卫生标准挑剔婆婆和老公。我挑剔他们和母亲挑剔我如出一辙。可见,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不能接纳别人的某些行为,恰恰是因为我们有类似的行为。这种情况的根源是我们对自己的不接纳。
父母与子女,互为对方的影子,都能通过彼此看到自己最真实的样子。我们很难看清自己,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可以通过父母或者子女看到自己的样子,但即使这样,我们很多时候还是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更不愿意改变自己。比如,有一位母亲常对我说:“我孩子脾气越来越不好,我该怎么办?看见他这样,我就忍不住,常常批评他。其实,我脾气就不好,我真不希望孩子像我。”
我觉得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家长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孩子在生活中耳濡目染,自然会习得父母的诸多特质。父母不能接纳自己的样子,更不希望孩子成为自己的样子,你说怎么办?正如我刚才讲的那位母亲,她明明不喜欢自己暴躁的脾气,也不希望孩子像自己一样,但还是忍不住会用这样的方式应对孩子的问题。请问,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的孩子如何习得好性格、好脾气?
正因如此,我们身边很多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常常处于这样一种纠结的状态:父母每天呈献给孩子的是一个自己也不喜欢的模板,但是又不想让孩子成为这种模样。矛盾自此产生,并且不可调和!这样的家教往往是失败的。家长不懂得自修,不注重自身的成长,从没想过改变自己,却非要强迫孩子不跟自己一样,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那些在家庭教育上非常成功的父母则恰恰相反,他们不会刻意地在孩子身上使劲儿,他们会修炼自己,做一个让自己满意的人。例如,想养育出快乐的孩子,父母就不能每天郁郁寡欢、愁眉苦脸;渴望培养出勤劳上进的孩子,父母就不能每天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等等。
如果父母不懂得自修,不注重自身的行为,还会导致另一个极端。很多时候,家长身上的某些特质(如行为、习惯等),家长越不接纳,孩子越容易习得。
比如,父亲喜欢打牌,母亲特别讨厌打牌。如果母亲经常对自己的儿子说“你长大了千万别像你爸一样嗜赌成性”,普遍的情况是,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成为赌徒,因为母亲一直在进行负强化。
再比如,如果母亲不能接纳自己的婚姻,感觉自己太辛苦,因而常常嘱咐女儿“你长大后千万别像妈妈这样累”。那么,这样的女孩子长大后很容易像母亲一样对婚姻充满抱怨。
这样看来,家庭教育是否能成功多半取决于父母。父母通过不断的努力,解除内心不断向不同方向拉扯自己的互相矛盾的钩子,消除内心的冲突,真正与自己和解,而不是把自己的问题代际传递给儿女,才可能在家庭教育上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