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密码(郭建龙“密码三部曲”之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熬过秦火的儒家

公孙弘当政时期,恰好西汉王朝经过了几十年的“原始积累”,已经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西汉前期,以黄老之术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是社会的主流思潮,但随着经济发展和老一辈的死去,黄老之术遭遇危机。

这次危机的主要原因是支持黄老之术的人相继去世。最后一个黄老之术的支持者是汉文帝的皇后、在汉景帝时期和汉武帝初期主政的窦太后。窦太后经过汉初的混乱,知道社会最需要的是稳定和发展,以及朝廷放手让民间处理自己的问题。

窦太后死于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她死后,汉武帝开始完全掌控朝政。汉武帝出生于文景时期的太平盛世,对于汉初的动荡没有任何感受,由于生长在深宫大内,对曾祖父刘邦充满了崇敬之情并将其神化。在汉武帝的心目中,他已经把刘氏当皇帝当作理所应当的事。

但是,不管是法家还是黄老之术,都不能在理论上提供刘氏必当皇帝的依据。黄老之术只是告诉汉武帝:做到“无为”就对人民有利,对人民有利就是好皇帝,好皇帝就不会被赶下台。在它们暗含的条件中,刘氏的皇帝并不是必然的,而是带有很大的偶然成分,并且有可能在未来不称职时就被免掉。

年轻的汉武帝没有曾祖父的军功,也没有祖父的宽容,年纪小小的他当上皇帝更缺乏合法性基础,他需要人们给他编造一套新的理论,将皇帝神化,来证明这个皇帝是注定的,而且这个要求变得越来越迫切。

当黄老之术无法满足其要求时,汉武帝发现一个在野的派别试图回答这个问题。这个在野派别在汉武帝之前已经吸引了无数的公子哥儿的注意,他们出身于官宦家庭,沉浸在斗鸡走马的玩乐之中,希望能够永远占有众多的社会资源。据《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记载,这些公子哥儿以魏其侯窦婴和武安侯田蚡为代表,他们分别是汉文帝皇后窦氏和汉景帝皇后王氏的娘家人,只是由于窦太后的压制,暂时无法取黄老之术而代之。

这个在野的派别,就是儒家。


在叙述儒家在汉朝得势之前,我们不妨先看看儒家是如何熬过秦朝的毁灭性打击,在汉初流传开来的。

在非洲,许多部族的历史是靠口口相传而留下来的,在部落中选择聪明的小男孩,让他从小开始背诵部族史,到他年纪大了,再把历史传诵给下一代男孩。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实现历史的数百年记忆。这种方式在中国早期学术史的传承中可能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战国时期的许多亚流派的观点也是依靠口口相传而留存下来的。比如,孔子的著作(以及他参与整理的典籍)都以文字的形式保留了下来,但是对孔子著作的再解读,也就是他的嫡传弟子、再传弟子的著作,则可能只有口头流传。前面提到的《公羊传》是解释《春秋》的著作,它就是孔子的弟子子夏口授给自己的弟子公羊高,公羊高则把这个解释当作宝贝背下来,再在家族内部流传,就这样传了五代,传到了公羊寿。公羊寿又把它口头传给了弟子胡毋生,胡毋生这才将《公羊传》变成文字,记在竹简上。此时已经到了汉朝。不过,口口相传往往会带来不准确的问题,随着每个人的记诵,文本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失去了原来的面貌。

口口相传的传统之外,对于先秦文化影响最大的,是秦始皇的焚书。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在李斯的建议下,为了钳制人们的思想,几乎将民间所有的学术典籍都烧毁了,只留下了几种技术性的实用作品(医学、占卜、农业等),在秦始皇看来,研究学问是没有必要的。

焚书之后,儒家的典籍已经彻底零散了。

孔子之前的周代已经有了完善的教育体系,对于学生的要求是“德、智、体”全面发展,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六艺,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4],这些技能是国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掌握的,即行礼和奏乐、射箭和驾车,以及书法和算术。

孔子对于六艺非常精通,他的弟子们也接受了完整的六艺教育。到了晚年,孔子根据周代的文字,将经典进行整理,又形成了另一个体系——“六经”。

从本质上说,六经只是六艺的一个子集,六艺的内容涵盖了现代教育中“德、智、体”三个方面,其中礼、乐对应着“德”,书、数对应着“智”,射、御对应着“体”。六经则更加局限在“德”这一个方面,只专注于将这一方面深化。

六经包括《诗经》《尚书》《礼》《乐》《易经》《春秋》。六艺之中的礼、乐被保留了下来,但内容加深了,六艺的礼、乐只要求掌握一定的生活礼乐规则,而六经的礼、乐要求对社会中的礼仪和乐理进行完整的学习与研究。除了《礼》《乐》之外,《诗经》和《尚书》都是记载人们言行的书籍,《诗经》记载各地的诗歌,《尚书》是古代重要政治文献的结集。此外,《易经》研究世界运行规律,《春秋》通过历史来探讨人类社会的规则。

在六经当中,又有难易程度的差别,其中《春秋》是最简单入门的,也是人们学习最广泛、影响最大的,之后按照《乐》《礼》《诗经》《尚书》《易经》的顺序,由易到难,而《易经》则被认为是最难学的。

从六艺变成六经,可以看作儒家形成的标志。六艺是周代留下的教育体系,也是儒家出现之前的教育体系。孔子采取了新的课本,加强了理论学习,强化了“礼”的地位,也弱化了读书人的动手能力,将儒和武士、匠人区分开来,专门从思想、文化等方面来培养人才。

秦朝是以法家为基础构建的统治体系,对手无缚鸡之力的书呆子不感兴趣,将儒家的书籍也和其他家的一起烧掉了。由于古人的书籍是竹简,昂贵且册数有限,秦始皇又可以下令让地方官员到各地的读书人家去搜缴,所以焚书之后,许多书籍只有少量的残卷躲过此劫。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到了西汉时期,儒家的六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失。其中关于《乐》的典籍已经彻底亡佚,不可恢复,从此以后,六经就变成了人们熟知的五经。

《诗经》由于其传唱特性,保存得较为完整。在西汉时期,有四个人通过记忆将其保存下来,并进行传授和解读。这四人分别是鲁人申培、齐人辕固、燕人韩婴和赵人毛苌,他们分别培养弟子,形成各自的派系,后人将他们传承的诗经和解释分别称为鲁诗、齐诗、韩诗和毛诗。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诗经》四家依据的经文都是孔子的《诗经》,虽然由于流传的关系,在文字上有些微的区别,但真正不同的只是他们对经文的翻译和解读。就像现代人翻译《诗经》,出了数个版本一样。这些版本,有的注重直译,有的注重含义,有的还存在大量的误读,有的更可能只是借《诗经》的题随意发挥。在汉朝,每一个版本都有人追随,并将各自的不同放大开来,形成了门派之争。

《易经》由于用于占卜,秦朝时被完整地保留下来。《易经》也有不少传承人,最著名的是齐地的田氏。

《尚书》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秦火之后,人们以为《尚书》彻底失传了,后来发现有一个叫作伏生的鲁国人保存了半部《尚书》。当初秦朝官员来搜缴书籍时,伏生在匆忙之间将一部《尚书》藏在墙壁内。经过楚汉战争的混乱,伏生回到位于济南的家乡,发现房屋已坏,他连忙查看藏书的墙壁,从中清理出二十九篇残卷。后世所使用的就是这部残缺的《尚书》。

至于《礼》,也损毁得非常严重。西汉时期,鲁人高唐生传下一部《士礼》,这可能只是孔子所用教材中最不起眼的部分。

如果用现代人的眼光看,《士礼》只是一部流程指南。如果一个厨师要写一份菜谱,他会对每一道菜注明材料的分量、调料、如何用火,以及先放什么、再放什么。《士礼》记载的就是士人在各种礼仪场合应该做什么、流程应该如何进行。它不进行解释,只写流程,现代术语称之为脚本。

但由于没有其他更好的著作来替代,这部脚本就被人们奉为经典,改名为《仪礼》,也称《礼》。

在孔子的教学体系中,《春秋》是最简单的,也是最被广泛学习的科目。但《春秋》流传的情况也出现了混乱。按照班固的记载,传习《春秋》的一共五家,但只有三家(《左传》《公羊传》《穀梁传》)流传了下来。

三家中,以《左传》写得最好。剩下的两传如同刻板的教书先生,逐字逐句地向读者解释难点、段落大意,或者语句背后隐藏的义理,枯燥无趣,只有《左传》像写故事一样娓娓道来。

《春秋》经文写得过于晦涩,在汉朝已经需要讲解才能看懂。《左传》采取的讲解方式是:既然经文太简略,讲解时就将经文丰富起来,讲成声情并茂的小故事,读者自然就理解了经文的意思。而《公羊传》和《穀梁传》的传人却总是相信《春秋》除了记录历史之外,实际上还隐含了各种各样的人间至理、微言大义,他们不断地琢磨着词句,寻找语言背后的意思,结果发挥来发挥去,反而失去了对“真”的把握。

在汉武帝时期,《左传》由于流传不广,人们知之甚少,而《穀梁传》也缺乏有力的官方支持,无人问津,只有《公羊传》突然间“暴得大名”,成为西汉前期最著名的书籍。再加上五经之中,以《春秋》最为基础,于是《公羊传》就代表了人们普遍知晓的儒家学问。

那么,为什么《公羊传》如此受重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