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反思
王韬属于防守反击型选手,只有把老家搞得固若金汤他才安心。
背包里的物资放在里面又不会生崽,还不如拿出来用了,会花钱才会有挣钱的动力,有个随身仓库还搞不到物资的话,他也太废物了。
而且,如果没有安全的后方,如何让他安心的去赚钱?
如果没有人替他花钱,他赚钱有什么乐趣?
这兵荒马乱的,也没有个地方可以安安心心的享受啊!
大沪市有黑帮,有倭寇,分分钟抢光你的钱财扔进黄浦江。
国外,列强的日子也不好过,过几年同样人脑子打出狗脑子来,唯一一个发达国家丑国还有反华法案。
所以还是搞好自己的老巢最实际,也让倭寇见识一下什么叫固若金汤。
所以推动了民兵训练和挖地道这两件事后,他才安心把精力放在军队训练上。
不过在这之前,他还需要好好反思一下这半个多月来不断和倭寇作战,倭寇的军事素质和作战方式和自己印象中有什么不同。
他可不同于那些整天观看抗倭神剧的人,作为曾经的军人,还不会无脑到相信影视里的倭寇是那种弱智和战斗力低下。
这时候的倭国军队是最巅峰的时刻,任何一个士兵都经历过11个月高强度系统的训练,前五个月进行基本战术训练,其中就包括极端天气和地形的野外训练,主要锻炼士兵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的耐力和夜战能力。
接下来是六个月的步兵综合能力训练,其中包括分队、小队、中队、大队和联队的协同作战训练。
此外还有每日4-50公里不等的强行军训练,高级战术动作,这个阶段要求新兵基本训练要求是在400米距离上打出10枪80环的平均成绩。
在实战中,倭寇士兵对400米距离上的静止目标可以达到70%,在100-200米的距离上首发命中率达到90%。
山城政府的最精锐的部队可能与之相比不落下风,但是这种精锐部队整个华国才多少?而1940年前,倭国部队大部分能够达到这个水平,那才是最可怕的。
王韬把他经历的战斗过了一遍,最初的山坡之战,他最初根本没有意识到是在真实的战场上打仗,保持着游戏里的状态,利用烟雾弹的掩护击杀两名倭寇,没有给倭寇发挥的机会。
后来阻击倭寇小分队追击学生,也是偷袭,根本没有和倭寇正面较量。
那时候已经知道是真实战场了,下意识不愿意和倭寇正面硬刚。
后来柴家村,全程都是偷袭,也没有正面硬刚。
再后来就是定县城外的一对十二,那是迫不得已的正面硬刚,倭寇士兵表现出良好的军事素质,如果不是身上的三级甲,他已经死了三次了。
可能不止三次,当时他利用倭寇尸体掩护的时候,同样有大量子弹穿透身前的倭寇尸体击中他。
再后来就是伏击运输队,开始也是偷袭,到后来遭到倭寇士兵反击的时候,才十几个倭寇士兵就让三个排的联防队士兵不敢冲锋,后来1排冲锋时,遭到重创。
十几个倭寇士兵就让1排付出重大伤亡,这就是倭国军队的真实水平。
接下来就是阵地战、夜里乱战和利用岩井大队缺少弹药的机会进行的追击战,可以说都完美的避开了和倭军进行硬刚。
联防队的士兵和倭寇士兵在任何方面都无法相比,但是只要战术得当,完全可以战胜他们。
当然在绝对实力面前,任何取巧都不会有效,现在他还有机会坐在这里进行反思,那是因为倭寇根本没有关注到他们,连对手都没有搞清楚。
他如果不能利用短暂的三、四个月机会好好练兵,下次就不会有这么好的运气。
还有就是这次倭寇表现出来的穿插战术,现代人一提到穿插战术就会想到朝鲜战争中志愿军的穿插战术,对倭寇的穿插战术嗤之以鼻,甚至都认为倭寇只会那三板斧,那就大错特错了。
倭军的战术是正面牵制,侧面迂回穿插的经典战术,这样的战术也确实好用。
在晋州战场上屡屡得手,比如娘子关战役。
但是倭军运用的太过死板了,基本上是万古不变,基本上就是套公式一样,太过于僵化与墨守成规,以至于在整个抗战期间,倭军与山城军似乎形成了一种默契。
因为倭军的进攻套路就只有那一套,就是正面压制或者牵制,侧翼迂回包抄,然后山城军也非常懂倭军的这一套,每次都能在倭军完成合围之前,顺利撤出包围圈,所以整个抗战期间都没有山城军主力部队被倭军穿插围歼的例子。
是迂回穿插的战术不行吗,不!只是倭军运用的太呆板而已。
穿插技术在解放军和志愿军身上运用的“出神入化”和“炉火纯青”,具体的例子就不要多说了。
现阶段联防队所面对的最多就是大队级别战斗,而且他们不可能面对一个大队的倭兵。
一般情况下,倭寇出动一个大队士兵去围剿抗倭者,绝对不会仅仅一路攻击,都是要分成几路围剿。
那么像对待岩井大队这样,利用穿插战术把他们隔离开,再一口一口的吃掉,这种战术才是最恰当的,上次是无意中形成穿插隔离局势,下次必须有意识去制定作战计划。
再辅以麻雀战、地雷战、地道战、破袭战、伏击战和围困战,完全可以让倭寇寸步难行。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他现在的军事能力最多指挥一个连,想运用好穿插战术,至少也要团级水平。
想快速提高自己就必须无限拔高自己,要强迫自己提高战术水平。
当然,想做好穿插战术,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指挥员和士兵。
围绕这个战术思想打造一个能征惯战的联防队和固若金汤的根据地。
理顺了思路,接下来就是练兵,就是编写步兵操典,制定练兵计划。
特别是著名的三三制战术,这就是针对联防队以及八路军缺乏重火力掩护,如果进攻倭寇的据点或者阵地,经常需要以密集队形冲击倭寇的坚固阵地,从而产生严重的伤亡。
老帅针对这个情况,提出了在中高级指挥官战略上注重集中优势兵力(即著名的“一点两面”)原则上,低级指挥官要注意适当分散兵力密度,避免敌方密集火力的杀伤,强调以密切的协同,层层推进,交替掩护进攻。
现在正是推行该战术的时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联防队需要,八路军更需要,而且这些战术的形成也需要长期的训练,和大批高素质的底层指挥员。
王韬决定结合后世的步兵操典,抓紧编写出属于黑虎山联防队的步兵操典,只要让指挥员和士兵们认真训练,一定可以让轻步兵的巅峰提前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