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表寒里热 表寒里饮感冒都有哪些症状?
根据本章第二问的内容,外感病发展过程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出现表里证错杂,如表里同病。而感冒作为一种最常见的外感病,也同样会存在表里同病的情况。那么本问就让我们一起讨论两种较为典型的表里同病型感冒——表寒里热感冒和表寒里饮感冒,看看这两种感冒有何不同之处。
表寒里热感冒有哪些症状?
表寒里热证,又称“寒包热证”,其病因有二:一是外感寒邪,未能及时疏散风寒,风寒入里,汗液不出,引起内热;二是素有内热,外感寒邪,外寒内热而成本证。表寒证,为风寒侵袭肌表所致的表证,证见恶寒发热、头痛、舌苔薄白而润等。里热证,为邪热炽盛的里证,多因病邪内传或脏腑积热所致,症见身热、汗出明显、口渴喜饮、心烦口苦、小便短赤刺痛、舌红苔黄、脉洪数或弦数等。
因此,表寒里热感冒症状表现为: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腰痛、肢体酸痛、烦躁、鼻塞声重、咽喉干痛、咳嗽、咳痰黄白相兼。
表寒里饮感冒有哪些症状?
首先,要向大家介绍一个新的概念“饮”。在中医理论中,“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它作为一种病理产物作用于人体的各个部位,从而引起脏腑功能失调,然后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由此而发生,所以“饮”是一种继发性病因。“饮”是人体内阴气凝聚而成,聚水为饮,浓度较小,质地清稀;多留积于肠胃、胸胁及肌肤。里饮即内饮,是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留积于肠胃、胸胁及肌肤等部位的一类病证。根据它停留在身体的部位及其表现的症状不同而有不同的类型。如《金匮要略》即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区分,这里的“痰饮”为狭义,专指四饮之一,即饮邪留于肠胃的病证。
“痰饮”,饮邪留于肠胃,胃肠气机受阻,胃失和降,见心下满闷,呕吐清水痰涎,胃肠沥沥有声,形体昔肥今瘦。
“支饮”,因饮邪停留于胸膈之间,上迫于肺,肺失肃降所致。主要症状为胸闷短气、咳逆倚息不能平卧、外形如肿、或兼见头晕目眩、面色黧黑、心下痞坚(痞者,满而不痛;坚即坚硬)等。
“溢饮”,饮邪主要泛溢于体表肌肤和四肢。临床兼见身体痛重、肢节烦疼;亦可兼见咳喘、胸闷、乏力等症。
“悬饮”,饮邪停留胁肋部。见胁下胀满、咳嗽或唾涎时两胁引痛,甚则转身及呼吸均牵引作痛,或兼干呕、短气等。
了解了“饮”的含义,那么对表寒里饮感冒的定义就好理解了。表寒里饮感冒即指内有水饮停聚,同时外感寒邪所致感冒。患者体内素有水饮留积,若无外来风寒引动,人体阳气能维持水液正常代谢,则留积饮邪不能为害。若外感风寒,阳气抗邪,无暇维持水液的正常代谢,体内留积之饮邪则易在此时为害,形成“风寒客表,水饮内停”。
表寒里饮感冒症状表现,即外感风寒所致表证与水饮停聚所致里证症状的结合,常见症状为: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咳嗽气喘、痰多清稀、甚则咳喘不能平卧、或干呕、或头面四肢浮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