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给朕办得漂漂亮亮的
太极殿内,诸位为大唐收服河山,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大将军,悉数到场。
文官一行,却只有寥寥两位,是宰相袁从正与尚书令李朗。
剩下的,都是五大三粗的大唐悍将,那些悍将也以燕青乘、夕浩气、史腾骏三人为首。
这些人聚在了大殿之内,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了,可依旧没有等到天子陛下的出现。
好在,天子陛下已经来了。两位宦官率先出现在了金銮之下的两侧,紧接着便有大唐的新天子陛下,与贵妃娘娘走上了金銮。
两人相继坐在了龙椅之上,俯瞰金銮之下的群臣。
太极殿内的众人当即跪倒在地,一个个朗声高呼道:“叩见陛下!”
天子陛下笑着望向了众人,单手扬起做了一个起身的手势,并在同时说道:“诸位早就到了这里吧?可千万不要嫌弃朕慢待了诸位。”
众人皆是摇头,也相继起身,保持着对天子陛下的恭敬之意。
这位年轻的大唐天子,还在与众人继续客套。
又在客套之后,才点明了今日要商谈的要事:“今日召集诸位前来,是想要聊聊那庆功大典的事情。”
大唐收服了旧河山,重收帝都长安城,理应是值得天下人开心的事情。
那这一场彰显我大唐国运泱泱的庆功大典,就很有召开的必要了。
几个悍将都在这件事情上选择了乖乖闭嘴,要说打仗,他们还能畅所欲言,要说这些玩心眼的东西,他们可没有一个人擅长。
不过大家的目光,尽数看向了那立在大殿另一侧的两位文臣。
那两位一人将脑袋压低,明显没想过要接过这事情,另一人面带笑意,昂起了脑袋,仿若就等着天子陛下呼喊他的名姓。
正如他心中所期盼那般,天子陛下喊出了他的名字:“李朗,你来说说看。”
李朗当即往前一步,双手抱在了身前,半个身躯压低,笑着对大殿内的众人说道:“陛下,依臣之见,这一次的庆功大典,理应要办得漂亮一些。”
“若是交给臣来操办,臣定会宴请八百文武大臣,并通告天下,让天下人与我大唐同庆。”
“嗯。”天子陛下点点头,很满意李朗的答复。
可他的目光还是看向了低着脑袋的袁从正,他又问道:“从正,你又有什么看法?”
李朗退后两步,回到了袁从正的身侧,并用手肘在袁从正的身侧轻推了一把。
这位被赶鸭子般走上前来的宰相李朗,眉头依旧紧皱。
他也未曾将脑袋扬起,就对着那金銮之上的人说道:“依臣之见,这庆功大典宜稍晚一些再去操办,或是干脆不办。”
“为何?”立在袁从正身后的李朗,皱着眉头问道。
袁从正也当即就给出了答案:“大唐河山将复,国库却早就亏空。”
“这短短半载以来,我京兆府境内以及北上到了关内道、陇右道的百姓,大半南迁。国库没有盈余,咱们大唐的百姓亦是食不果腹。”
“那这一场庆功大典,可不是用来彰显我大唐的国运,而是要让我大唐的国运死无葬身之地呐。”
“胡言乱语。”李朗当即抬手斥责道。
他又往前两步,对着金銮之上的天子陛下劝谏道:“陛下,这庆功大典必须要办。”
“没有钱,臣来带头捐钱,百姓没钱,咱们大唐的八百大臣总不能也没钱吧?那就让咱们大唐的八百大臣,为咱们大唐将这一场庆功大殿,办得敞亮一些。”
“若是没有庆功大典,或是办得太过小家子气,岂不是要这天下人,耻笑我大唐的无能?”
袁从正叹息一声,摇摇头,没有答话。
但天子陛下再次问道:“从正,你再说说,那眼下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依旧是在问袁从正,而不是李朗,这让李朗不得不选择乖乖地又退回到了原地,面容也变得惆怅起来。
很是恭敬的宰相袁从正,还是选择说出了天子陛下最不喜欢听的那个答案。
“臣认为,眼下最当紧的事情,是要让我大唐南迁的百姓,回到关内道、陇右道以及京兆府境内。”
“刚才李尚书令提到,可以带头捐钱,我觉得是个好想法。”
“咱们就让八百大臣,带着咱们的大唐百姓能够安稳度过这个寒冬。”
“至于庆功大典,臣还是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去开办,我大唐国运,是来自于天下的百姓安居乐业,是来自于我大唐的万里锦绣山河。”
“而不是靠着单纯的炫耀,与一次庆功大典。”
“嗯,说的有道理。”天子陛下点头应声道。
这话传荡在了太极殿内,让李朗的心情更加焦急,若不是抬头就能瞧见那坐在金銮之上的人,是咱们大唐的天子陛下,李朗都会直接指着袁从正的鼻子骂街了。
一次庆功大典,怎么就跟大唐的百姓较上劲儿了呐?
他袁从正,是把他老师李楚河的那一套搬到了这太极殿内来,就是要跟他李朗过不去啊。
李朗想要再度往前,这好好的庆功大典,日子都定下来了,不能还没开始,就被这袁从正,掐死在了太极殿内啊。
或许,根本就无须他开口。
那金銮之上的天子陛下,在确定了袁从正将这其中的道理讲清楚之后,已经是在心中有了答案。
他转头从身侧贵妃娘娘颜初谣的面容上划过,也给出了这殿内的那位宰相答案。
“天下不能没有百姓,但我大唐的庆功大典,还是要继续操办。”
“至于办法嘛,便由你袁从正去想,谁若是不配合你袁从正,就是跟朕过意不起,你就算是斩掉了他的脑袋,朕也不会多眨一下子眼皮子。”
“但从正啊,有些事情,朕也要提前跟你讲明白了。”
天子陛下语气变得更加清晰,也更加洪亮。
整个太极殿内的所有人都将之前的话,以及接下来的话,听得一清二楚。
天子陛下抬手指向了袁从正,继续说道:“你去跟外头那些人,不管怎么争,怎么斗都没有关系,可这八百大臣的钱袋子,你就不用去记挂在心上了。”
他又将目光落在了李朗的身上,笑笑道:“李朗。”
“臣在。”李朗激动到了往前两步,都差点儿扑倒在地,不能起身。
他的姿态中满是对天子陛下的恭顺,压低的面庞上,却有根本无法掩藏的得意。天子陛下没有忘记了李朗的提议,庆功大典还是要办。
“这庆功大典,还有八百大臣的钱袋子,朕就交到你的手里,你要给朕把这庆功大典,办得漂漂亮亮的。”
“诺!”李朗当即应声道。
天子陛下好像将心中所有的负累全部放下,很是畅快的长吐一口气息。
他转头,对着颜初谣问道:“天下人皆知,爱妃的琴艺乃是世间一绝,不知道咱们今日能不能有幸听到爱妃一曲?”
这话出口的时候,天子陛下的面容还带着笑意,是那种好似能让天下人都会心生嫉妒的炫耀。
他的贵妃娘娘,是这天下的三大美人儿之一,是那曾经不知道多少男人梦寐以求的清倌人颜初谣颜姑娘。
或许,天子陛下永远不会想到,颜初谣会白了他一眼,并直接起身,走向了金銮之下。
颜初谣就当着这立在太极殿内的一众大将,与两位心腹大臣的面,走向了金銮之后,只留给双眼之中,瞬间失去了所有色彩的天子陛下一句话:“妾今日身体不适,就不给殿下添麻烦了。”
她身体不适?为何之前没有听闻?
天子陛下脸上的笑容消散,他也随之起身,想要对着颜初谣发出声声责问。
但颜初谣已经走远,整个太极殿内,哪里还有她的踪迹。
天子陛下失魂落魄地转身,目光阴沉下来,又从殿内的诸多人影身上划过。
好在他是天子陛下,这些人的心中再如何如何,也不敢在这太极殿内,将心中的各种情绪展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