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历史的结晶
少年时期选读《史记》,读的是其中的故事,惊心动魄,委婉曲折,好看。
大学时代通读《史记》,读的是其中的史实和文采,上古遗韵,战国热血,秦汉风流,前后既贯通,张弛又有度,不知不觉间,服膺太史公。
中年以后细读《史记》,读的是其中的人情事理,开卷见古人,闭卷思当下,再三咀嚼,觉得司马迁着实厉害,因为他早已预料到,两千年以后,裹挟在滚滚红尘里的人们,会是如何模样。
不过,从少年,经青年,再到中年,读《史记》的时候,有一样东西始终不变,就是震撼于书中的那些佳句名言。
还依稀记得,小小年纪,在特殊的政治背景下,背诵“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号,不免困惑;也时常想起,曾经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歌,莫名感动;“士为知己者死”的境界,自是让苟且偷生至今的我,无限向往;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的图景,直为今世写照,又令人不免感慨万千。
和其他一些先秦经典不同,《史记》里的这些佳句名言,不论是司马迁独创的,还是他引用前人的,大都不是道德的箴言,也不尽是生活的良方;它们并不那么温馨,也不那么甜美;有时甚至冷酷无情,像一把锋利的尖刀,刺痛你的心。
但是,它们是实际存在过的人生的真实结晶,它们让两千年后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的我们,直观地体验了历史与现实的水乳交融。
本书的目标,是向读者形象地展示,《史记》中的这些佳句名言,在司马迁的书写场景里,原本有怎样的上下文;如果它们在《史记》里一再出现,涵义又有怎样的变化。它们的现代意义自然也是本书所关心的,但如果那意义一望可知,我也就不再饶舌;若是古今意思相异,则稍作解说。
本书采用的《史记》版本,是通行的1959年中华书局繁体竖排标点本。为了便于希望对相关文献作进一步了解的读者检阅各名句所在的上下文,我在每一段原文的后边,括注了该版本的册数和页码。
感谢翻阅本书的每一位大小读者。读史使人明智,鉴古可以知今。衷心期待《史记》里的这些佳句名言,能引领您走进中国传统史部经典的魔幻世界,认识并理解历史和现实中形形色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