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通义(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卷二

【题解】

本篇题名为“号”,共计五条,都是在讨论称号的问题。第一条明确指出“皇”“帝”“王”等这些称号都是用来表彰功劳、弘扬道德的,不同称号代表功德有高下之别。第二条讨论了最高统治者用“天子”这个称号侍奉天,用“帝王”这个称号来号令臣下和百姓。第三条讨论了“君子”是通称。第四条讨论了“三皇”“五帝”“三王”“五霸”到底指哪些人,这些人有何等功德,这些称号背后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第五条说明不论诸侯实际上的爵位,在会聚朝聘的时候都可称自己的君主为“公”。

这里讨论的“三皇五帝三王五霸”古史系统,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皇帝王霸”之争代表了不同的政治理想和施政措施,直至宋明理学中儒者对于理想政治形态的构想仍在采用这些概念进行讨论。“皇帝王霸”古史系统的形成是一个渐进过程,而这种过程背后蕴含的是两种思想演进的路径:一种主要出于上古传说的构想,这点明显地体现为“三皇五帝”之古史系统的构建;另一种则主要依据当时的历史现实,这点体现为“五帝三王五霸”之古史系统的构建。“三皇五帝三王五霸”这个整体系统可能要到西汉末年东汉初年才最终形成,比较完整的表述也具体展现在《白虎通》中。

2.1 帝王者何?号也。号者,功之表也。所以表功明德,号令臣下者也。德合天地者称帝,仁义合者称王,别优劣也。《礼记·谥法》曰:“德象天地称帝,仁义所生称王。”帝者天号,王者五行之称也

【注释】

①帝王者何?号也:《太平御览》引《汉官仪》有“帝者,德象天地,言其能行天(下号曰皇帝)道,举措审谛,父天母地,为天下主”。《春秋公羊传·成公八年》何休注中有“王者号也,德合元者称皇”。第一篇《爵》中已明确指出“天子”是对爵禄的称谓,本篇以“帝王”作为称号。

②表:标记。

③表:表彰。

④德合天地者称帝: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有“明此通天地、阴阳、四时、日月、星辰、山川、人伦,德侔天地者称皇帝”,《文选》李善注引纬书《稽耀嘉》“德象天地为帝”。合,比拟。

⑤合:聚合。

⑥《礼记·谥法》:今本《礼记》中没有这篇,疑为亡逸了的篇章。

⑦仁义所生称王:《文选》李善注引纬书《稽耀嘉》“仁义所生为王”。《逸周书·谥法解》:“仁义所在曰王。”

⑧帝者天号:“帝”是像天一样的称号。纬书《尚书刑德放》有“帝者,天号也”。《荀子·强国篇》有“百姓贵之如帝,高之如天”,杨倞注“帝,天神也”。

⑨王者五行之称也:“王”是效法地的称号。《白虎通·五行》有“五行者,何谓也?谓金木水火土也。言行者,欲言为天行气之义也。地之承天,犹妻之事夫,臣之事君也。其位卑,卑者亲视事,故自同于一行尊于天也”,将五行运转视作为“天行气”,属于“地事天”的表现。又《白虎通·三纲六纪》“君臣法天,取象日月屈信,归功天也。父子法地,取象五行转相生也”,取象日月属于法“天”,取象五行属于法“地”。这两例都可证明五行之生成代表了“地”的生成。这里应是为了表明“王”的功德次于“帝”。“帝”的称号对应“天”,那么“王”的称号则对应“地”。

【译文】

“帝王”是什么意思?这是一种称号。称号是功德的标志,是用来表彰功劳、宣扬道德,对臣下发号施令的。道德能够参配天地之德的称为“帝”,能够汇聚仁义道德的称为“王”,两者还是有某种程度高下的区别。《礼记·谥法》中讲:“道德能够参配天地之德的称为‘帝’,天赋秉承仁义的称为‘王’。”“帝”是效法天的称号,“王”是效法地的称号。

皇者,何谓也?亦号也。皇,君也,美也,大也。天人之总,美大之称也。时质,故总称之也。号之为皇者,煌煌人莫违也。烦一夫,扰一士,以劳天下,不为皇也。不扰匹夫匹妇,故为皇。故黄金弃于山,珠玉捐于渊,岩居穴处,衣皮毛,饮泉液,吮露英,虚无寥廓,与天地通灵也。

【注释】

①皇,君也,美也,大也:《尔雅·释诂》和《诗经·小雅·正月》毛传均有“皇,君也”,蔡邕《独断》有“皇,帝君也”。美也,《广雅·释诂》有“皇,美也”,《诗经·周颂·烈文》中有“继序其皇之”,毛传:“皇,美也。”大也,《诗经·小雅·楚茨》中有“先祖是皇”,又有“皇尸载起”,毛传都解释为“大也”。

②总:统领,统管。

③质:质朴,朴素。

④总:总括,概括。

⑤煌煌:光辉的样子。蔡邕《独断》:“皇者,煌也。盛德煌煌,无所不照。”

⑥岩居穴处:在山洞里面居住。《史记·伯夷列传》:“岩穴之士,趣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夫!”

【译文】

“皇”又是什么含义呢?这也是称号。“皇”含有君主、美好、盛大的意思。“皇”象征着统领天上和人间万事,具有美好盛大的德行。当时风俗质朴,所以概括性地称呼。把称号定为“皇”,是指他盛德光辉普照,人们都不会违背他的号令。让人们觉得生活受到烦扰,让人觉得劳累的,都不能称为“皇”。不打扰普通百姓生活才能称为“皇”。在“皇”的那个时候,黄金都被遗弃在山中,珠宝玉石都被扔在水里,人们居住在山洞里面,穿着皮毛做的衣服,喝着清冽的山泉,吮着鲜花的甘露;人们胸怀冲淡虚无,气度宽宏,可以与天地精神自由往来。

号言为帝何?帝者,谛也。象可承也。王者,往也。天下所归往。《钩命决》曰:“三皇步,五帝趋。三王驰,五伯骛。”

右论皇帝王之号。

【注释】

①言:训释。

②帝者,谛也:帝是举措审谛的意思。蔡邕《独断》:“帝者,谛也。能行天道,事天审谛。”应劭《风俗通》引《尚书传》:“帝者任德设刑,以则象之,言其能行天道,举措审谛。”“帝”“谛”属于双声叠韵为训。

③“三皇步”四句:《古微书·钩命决》有“三皇步,五帝骤,三王驰,五伯蹶。”宋均注:“道德隆备,日月为步。时事弥顺,日月为之骤。勤思不已,日月乃驰。”陈立疏证:“盖谓世愈降,德愈卑,政愈促也。”三皇、五帝、三王、五伯,传说中古帝王与诸侯国君,具体所指传说不一。步,行走。趋,快步行走。驰,疾驱。骛,纵横奔驰。《汉书音义》有“直骋曰驰,乱驰曰骛”。

【译文】

把称号定为“帝”又是为什么呢?“帝”是举措审谛的意思,象征着能够顺承天道而行。“王”是“归往”的意思,是天下百姓所归往的对象。《钩命决》讲:“三皇带着百姓行走,五帝催着百姓快步走。三王让人急急忙忙地驱驰,五霸带着人民横冲直撞。”

以上论述“皇”“帝”“王”的称号。

2.2 或称天子,或称帝王何?以为接上称天子者,明以爵事天也。接下称帝王者,明位号天下至尊之称,以号令臣下也。故《尚书》曰:帝曰“谘四岳”。王曰“裕汝众”。或称一人。王者自谓一人者,谦也。欲言己材能当一人耳。故《论语》曰:“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臣下谓之一人何?亦所以尊王者也。以天下之大,四海之内,所共尊者一人耳。故《尚书》曰:“不施予一人。”或称朕何?亦王者之称也。朕,我也。或称予者,予亦我也。不以尊称自也,但自我皆谦。

右论王者接上下之称。

【注释】

①帝曰“谘四岳”:语见《尚书·虞书·尧典》。谘,嗟。四岳,官名,主持四岳的祭祀,为诸侯之长。

②王曰“裕汝众”:出处不详。陈立在《白虎通疏证》中认为“《盘庚》有‘格汝众’之语。‘格’‘裕’形近,或相涉而讹。又‘格’‘裕’同韵,或声近而误也”。格,来。

③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语见《论语·尧曰》。

④不施予一人:出处不详。陈立在《白虎通疏证》中认同卢文弨的推论,认为此句是《盘庚》中“不惕予一人”,“惕”从“易”声,转平声入“支”韵,“施”从“也”得声,古“麻”韵、“支”韵多相转,故得转“惕”为“施”。施,给予。今本《盘庚》原文为“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

⑤朕:《尔雅·释诂》:“朕,我也。”陈立在《白虎通疏证》中指出以“朕”专门为王者之称,是秦汉时期逐渐形成的制度。

【译文】

为什么有时候称“天子”,有时候又称“帝王”呢?作为继承上天之命的称呼则称“天子”,表明用“天子”这个爵禄来侍奉天。作为君临天下的称呼则称“帝王”,表明“帝王”这个爵位和称号是天下最为尊贵的称呼,用来对臣下发号施令。所以《尚书》里面讲:“尧帝说‘啊!四方诸侯之长’。”王说“来吧,你们各位”。为什么又有时候称为“一人”?王者自称为“一人”是谦虚的表现,这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才干只相当于一个普通人而已。所以《论语》里讲:“百姓有过错,责任都在我一人身上。”为什么臣下有时候也称“帝王”为“一人”呢?这也是为了尊崇帝王。因为在天下那么广阔的范围,四海所囊括的地域内,大家共同尊崇的只有这一个人而已。所以《尚书》里面讲:“王说‘不施予我一人’。”为什么有时候称“朕”呢?这也是对王者的称呼。“朕”是“我”的意思。有时候称为“予”,也是“我”的意思。即便是天子也不能够自己用尊贵的称呼来称呼自己,都只能用谦辞。

以上论述王者承接上天之命及号令臣下等情况时的不同称呼。

2.3 或称君子者何?道德之称也。君之为言群也。子者,丈夫之通称也。故《孝经》曰:“君子之教以孝也,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何以知其通称也?以天子至于民。故《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论语》曰:“君子哉若人。”此谓弟子。弟子者,民也。

右论君子为通称。

【注释】

①君之为言群也:《韩诗外传》有“君者何也?曰:群也”,《逸周书·谥法解》“从之成群曰君”,“君”与“群”是叠韵字。

②《孝经》:儒家十三经之一。传说是孔子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今通行之《十三经注疏本》用的是唐玄宗注和宋代邢昺疏。

③君子之教以孝也,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语见《孝经·广至德章》。

④以天子至于民:“君子”可以作为天子至于庶民的通称。陈立在《白虎通疏证》中详细进行了阐释,《周易·系辞传》“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周易集解》引虞翻注:“君子谓文王。”这里是将天子称为“君子”。《荀子·大略》“君子听律习容而后士”,杨倞注“君子,在位者之通称”,“在位”则说明诸侯也可以称为“君子”。《仪礼·士相见礼》“凡侍坐于君子”,注有“君子谓卿大夫及国中贤者也”,这是卿大夫称为“君子”。《礼记·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注“君子,士已上”,这是士称为“君子”。《诗经·陈风·东门之池》毛诗序中有“而思贤女以配君子也”,疏有“妻谓夫为君子”。又《诗经·秦风·小戎》“言念君子”,这都是庶人称为“君子”。

⑤恺悌(kǎi tì)君子,民之父母:语见《诗经·大雅·泂酌》。恺悌,和乐平易。《毛诗序》认为这是召康公戒周成王的诗,这里“君子”是称呼天子的。

⑥君子哉若人:语见《论语·公冶长》。这是孔子称赞学生宓子贱的话。

【译文】

为什么有时候又称“君子”呢?“君子”是具有道德内涵的称呼。“君”是指他能够和群众打成一片。“子”是对男性的通称。所以《孝经》里面讲:“君子教人行孝道,目的是让天下所有做父亲的人都能得到尊敬。”怎么知道“君子”是一种通称呢?这是因为从天子到庶民都可以被称为“君子”。所以《诗经》里面有:“和悦的那位君子,是百姓的父母。”《论语》里面讲:“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孔子这是在称赞自己的弟子宓子贱。为人弟子的宓子贱,身份本来就是平民。

以上论述“君子”是一种通用的称呼。

2.4 三皇者,何谓也?谓伏羲、神农、燧人也。或曰:伏羲、神农、祝融也。《礼》曰:“伏羲、神农、祝融,三皇也。”古之时,未有三纲六纪,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能覆前而不能覆后。卧之詓詓,行之吁吁,饥即求食,饱即弃余,茹毛饮血,而衣皮苇。于是伏羲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因夫妇,正五行,始定人道。画八卦以治下,下伏而化之,故谓之伏羲也。谓之神农何?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谓之燧人何?钻木燧取火,教民熟食,养人利性,避臭去毒,谓之燧人也。谓之祝融何?祝者,属也;融者,续也,言能属续三皇之道而行之,故谓祝融也。

【注释】

①神农:古史又称炎帝,烈山氏。相传始教民为耒耜以兴农业,尝百草为医药以治疗疾病。燧人:古帝名。传说其发明钻木取火使民熟食。《韩非子·五蠹》:“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②祝融:高辛氏火正。《国语·郑语》有“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史记·楚世家》有“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

③《礼》:此处出处不详,最为接近者为纬书《含文嘉》。《风俗通》引《礼含文嘉》“伏羲、燧人、神农”,与《白虎通》中排序不同,无法详考。陈立在《白虎通疏证》中指出“凡一说有数义者,以首一义为主,余则广异闻”。

④三纲六纪:《白虎通》卷七有专门的“三纲六纪”篇。按照《白虎通》的说法“三纲”即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六纪”为“诸父有善,诸舅有义,族人有序,昆弟有亲,师长有尊,朋友有旧”。

⑤詓詓(qǔ):拟声词,形容呼吸声。

⑥吁吁(xū):安闲自得的样子。

⑦因夫妇,正五行,始定人道:纬书《易乾凿度》有“于是伏羲乃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中观万物之宜,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五气以立,五常以之行,象法乾坤,顺阴阳,以正君臣父子夫妇之义”。西汉陆贾《新语·道基》有“先圣乃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图画乾坤,以定人道,民始开悟,知有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别,长幼之序。于是百官立,王道乃生”。因,依靠,根据。正,决定,考定。人道,人伦秩序。

⑧画八卦以治下,下伏而化之,故谓之伏羲也:《风俗通》引纬书《含文嘉》:“伏羲始别八卦,以变化天下,天下法则,咸伏贡献,故曰伏羲也。”伏,通“服”,佩服。化,变化,改变。

⑨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因,根据。分,分别,辨别。《孝经·庶人章》“因天之道,分地之利”,郑玄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顺四时以奉事天道。分别五土,视其高下……此分地之利”。

⑩神:神力。化:感化。

【译文】

“三皇”是指什么呢?指伏羲、神农、燧人三位古帝王。也有说法认为是指伏羲、神农、祝融三位古帝王。《礼》里面讲:“伏羲、神农、祝融这几位称为‘三皇’。”远古时期还没有“三纲六纪”这类伦理规范,百姓们只知道自己的母亲,不认识自己的父亲。穿的衣服能够遮住身体前面,不能遮住身体后面。行住坐卧自在随意,肚子饿了就去寻找食物充饥,吃饱了就随意丢弃剩下的食物,连毛带血地生食鸟兽,穿着皮毛和蒲苇做的衣服。因此,伏羲氏抬头观察天上的天文气象,俯身观察大地的形状,根据夫妇阴阳之道来正定五行,使最初的人伦秩序得以规范。他图画八卦来治理天下,百姓都臣服于他而听从教化,所以称他为“伏羲”。为什么叫“神农”呢?远古时期的人民都生吃禽兽的肉。到了神农时期,人口繁衍,可供食用的禽兽数量就远远不够了。因此,神农氏根据不同时节气候,区分辨别不同土地性质,制作了耒、耜等农耕工具,教导百姓合理地进行耕种。他运用的事理玄妙神奇,百姓得以感化,生活习惯也发生了改变,所以称他为“神农”。为什么称为“燧人”呢?他告诉人们如何钻木取火,食用烤熟的食物,这样利于人们调养身体,涵养性情;百姓也能避开食物的腥味,有效去除食物的毒性,所以称他为“燧人”。为什么称为“祝融”呢?“祝”是连属的意思,“融”是持续的意思,是说他能够坚持三皇之道并且能付诸实践,所以称他为“祝融”。

五帝者,何谓也?《礼》曰:“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五帝也。”《易》曰:“黄帝、尧、舜氏作。”《书》曰“帝尧”“帝舜”。黄者,中和之色,自然之性,万世不易。黄帝始作制度,得其中和,万世常存。故称黄帝也。谓之颛顼何?颛者,专也,顼者,正也,能专正天人之道,故谓之颛顼也。谓之帝喾何?喾者,极也。言其能施行穷极道德也。谓之尧者何?尧犹峣峣也,至高之貌。清妙高远,优游博衍,众圣之主,百王之长也。谓之舜者何?舜犹僢僢也。言能推信尧道而行之。

【注释】

①《礼》:指《大戴礼记·五帝德》。

②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黄帝,姬姓,少典之子,姓公孙,号轩辕氏。国于有熊,故亦称“有熊氏”。败炎帝于阪泉,又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斩杀蚩尤。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传说蚕桑、医药、舟车、宫室、文字等之制,皆始于黄帝时。颛顼,古帝名,相传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十年而佐少皞,十二年而冠,二十年而登帝位,在位七十八年而崩,号高阳氏。帝喾,古帝名,相传为黄帝子玄嚣的后代,居亳,号高辛氏。甲骨卜辞中商人以帝喾为高祖。

③黄帝、尧、舜氏作:语出《周易·系辞传下》。

④《书》:指《尚书》的《虞书》和《夏书》。

⑤中和:中正平和。

⑥尧犹峣峣(yáo)也,至高之貌:《广雅·释言》有“尧,峣也”,《广雅·释诂》与扬雄《方言》均有“峣,高也”。《尚书大传》:“尧者,高也,饶也,言其隆兴焕炳,最高明也。”

⑦清妙:原指天体轻清,这里形容人格清高美好。高远:高尚而深远。

⑧优游:悠闲自得。博衍:广远。

⑨僢:据陈立《白虎通疏证》中考证,“僢”为相抵之义,与后文意思不符合。可能是“信”的误字,信奉的意思。

【译文】

“五帝”又是什么意思呢?《礼》里面讲:“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这几位就是‘五帝’。”《易》里面讲:“黄帝、尧、舜兴起。”《尚书》里面讲“帝尧”“帝舜”。黄色象征中正平和的颜色,性质最为天然,虽经历漫长的时间也不会发生变化。黄帝最先创立各种制度,得天地中正平和之气,可以作为永久的垂范,所以称他为“黄帝”。为什么称为“颛顼”呢?“颛”是“专门”的意思,“顼”是“正定”的意思,能够专门正定天人之道,所以称他“颛顼”。为什么称为“帝喾”?喾是“极致”的意思。这是为表明他能够充分践行道德。为什么称为“尧”?“尧”的本义是指山很高,这里指最为高明。尧的人格清高美好,境界高尚,胸怀广阔,平时能够悠闲自得,但福泽却能广泛地惠及百姓。他是诸位圣人和王的首领。为什么称为“舜”呢?“舜”是“信”的意思。这是称赞舜能够推崇信奉尧所尊奉的道并切实加以施行。

三王者,何谓也?夏、殷、周也。故《礼·士冠经》曰“周弁殷冔夏收,三王共皮弁”也。所以有夏、殷、周号何?以为王者受命,必立天下之美号以表功自克,明易姓为子孙制也。夏、殷、周者,有天下之大号也。百王同天下,无以相别,改制天子之大礼,号以自别于前,所以表著己之功业也。必改号者,所以明天命已著,欲显扬己于天下也。己复袭先王之号,与继体守文之君无以异也。不显不明,非天意也。故受命王者,必择天下美号,表著己之功业,明当致施是也。所以预自表克于前也

【注释】

①《礼·士冠经》:指《仪礼·士冠礼》。皮弁:白鹿皮做的冠。

②自克:根据陈立《白虎通疏证》中考证,“克”为“见”字之误,表示显示、显现的意义。

③致:尽,极。施:散布,推行。

④预:事先。克:制胜。

【译文】

“三王”是什么意思呢?指夏、商、周三代。所以《礼·士冠经》讲“祭祀用的帽子,周人叫‘弁’,殷人叫‘冔’,夏人叫‘收’。夏、殷、周三代的王都用白鹿皮做的冠”。为什么会有夏、殷、周这些称号呢?这是因为王者秉受天命,会用天下最美好的称号来表彰自己的功劳,显示自己的成就,明确表示已改朝换代,为子孙创制垂统。夏、殷、周是天下最大的称呼。百王都拥有同一个天下,从这点而言是没有办法进行区别的,所以必须对天子施行的礼仪进行改制,其中包括采用新的称号与前朝的天子进行区分,以此表彰自己的功劳业绩。一定要改称号的原因是为了表明天命是非常明显的,要在天下显扬本朝的功德。如果新朝开国之君还继续沿袭前王的称号,那就与前朝继承父业、遵循先王法度的继体守文之君没有什么区别。新的天子不能让新的朝代功德彰显,这是不符合天意的。所以重新受命为王的天子,一定会选择天下的美号来表彰本朝的功劳业绩,表明要极力广施自己的恩泽。以这种改变称号的方式来显示新的朝代将胜过前代的德业。

不以姓为号何?姓者,一字之称也,尊卑所同也。诸侯各称一国之号,而有百姓矣,天子至尊,即备有天下之号,而兼万国矣。夏者,大也。明当守持大道。殷者,中也。明当为中和之道也。闻也,见也,谓当道著见中和之为也。周者,至也,密也。道德周密,无所不至也。何以知即政立号也?《诗》云“命此文王,于周于京”。此改号为周,易邑为京也。《春秋传》曰“王者受命而王,必择天下之美号以自号”也

【注释】

①当道:当权的人。著:明显。

②命此文王,于周于京:语见《诗经·大雅·大明》。文王指周文王,姬姓,名昌,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周武王之父。殷朝诸侯,曾被商纣王囚于羑里。子武王起兵伐纣,建立周王朝,追尊为“文王”。

③《春秋传》曰“王者受命而王,必择天下之美号以自号”也:今本《春秋》三传均不见此句,陈立怀疑为《春秋》其他学说的讲法。

【译文】

为什么不能把自己的姓作为称号呢?姓是一个字的称呼,不管地位高低都可以使用同样的姓。诸侯各自都有自己国家的称号,拥有管辖范围内的百姓。天子是天下最为尊贵的人,必须拥有与号令整个天下相匹配的称号,才能表明德及万邦。“夏”是大的意思,表明应该遵守保持大道。“殷”是中的意思,表明应当实行中正平和之道。“闻”是见的意思,表明当权的人应当明白切实地施行中正平和的行为。“周”是极致周密的意思,表明周天子道德周到细密,能够广泛地施予天下。那又怎么知道要根据具体政治情况来设立称号呢?这是因为《诗》里面有:“命令这个周文王,在周地,在京城。”这里指周文王改称尊号为“周”,改称他所在的城邑为“京城”。《春秋传》里面有“王者秉受天命而称王,一定会选择天下美好的称号来作为自己的称号”。

五帝无有天下之号何?五帝德大能禅,以民为子,成于天下,无为立号也。或曰:唐、虞者号也。唐,荡荡也。荡荡者,道德至大之貌也。虞者,乐也。言天下有道,人皆乐也。《论语》曰:“唐、虞之际。”帝喾有天下,号曰高辛。颛顼有天下,号曰高阳。黄帝有天下,号曰有熊。有熊者,独宏大道德也。高阳者,阳犹明也。道德高明也。高辛者,道德大信也

【注释】

①唐、虞之际:语见《论语·泰伯》。

②信(shēn):通“伸”,伸张。

【译文】

为什么五帝都没有匹配整个天下的这种称号呢?五帝的道德是最为崇高的,能够禅让最高统治者的位置,将老百姓当作自己的孩子,能够为天下百姓而公天下,所以不需要设立称号。也有人认为:“唐”“虞”这一类都是拥有整个天下的称号。“唐”意味着浩浩荡荡。“荡荡”是用来形容道德最为宏大的样子。“虞”意味着快乐。这是说天下大道施行,人们都非常快乐。《论语》里面讲:“唐、虞之际。”帝喾拥有天下,称号叫做“高辛”。颛顼拥有天下,称号叫做“高阳”。黄帝拥有天下,称号叫做“有熊”。“有熊”表示特别能够弘扬道德。高阳,“阳”是光明的意思。这是形容他道德高明。高辛,表明能够很好地阐明道德。

五霸者,何谓也?昆吾氏、大彭氏、豕韦氏、齐桓公、晋文公是也。昔三王之道衰,而五霸存其政,率诸侯朝天子,正天下之化,兴复中国,攘除夷狄,故谓之霸也。昔昆吾氏,霸于夏者也。大彭、豕韦,霸于殷者也。齐桓、晋文,霸于周者也。

【注释】

①昆吾氏、大彭氏、豕韦氏、齐桓公、晋文公:昆吾氏,夏朝诸侯。己姓。后为商汤所灭。大彭氏,商朝诸侯。《国语·郑语》“大彭、豕韦为商伯矣”,韦昭注“大彭,陆终第三子,曰籛,为彭姓,封于大彭,谓之彭祖,彭城是也”。豕韦氏,商朝诸侯。有功于商。齐桓公(?—前643),姜姓,名小白,春秋五霸之一。任管仲为相,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终其身为盟主。后管仲死,用竖刁、易牙、开方等,怠于政事。晋文公(前697—前628),姬姓,名重耳,晋献公之子。献公宠幸骊姬,杀太子申生,重耳流亡十九年,以秦穆公之力得返为君。任用狐偃、先轸、赵衰、贾佗、魏犨等人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作三军六卿,使晋国国力大增,霸诸侯。

【译文】

“五霸”又是什么意思呢?应该是指昆吾氏、大彭氏、豕韦氏、齐桓公、晋文公。那个时候三王之道已渐衰灭,但五霸还能够勉强支持前代留下的政治格局,率领诸侯朝拜天子,规范天下的礼乐教化,复兴中原,攘除夷狄,所以称他们为“霸”。以前昆吾氏是在夏朝称霸的,大彭、豕韦是在商朝称霸的,齐桓公、晋文公是在周朝称霸的。

或曰:五霸,谓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庐也。霸者,伯也。行方伯之职,会诸侯朝天子,不失人臣之义。故圣人与之。非明王之法不张。霸犹迫也,把也。迫胁诸侯,把持王政。《论语》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春秋》曰“公朝于王所”,于是知晋文之霸也。《尚书》曰“邦之荣怀,亦尚一人之庆”,知秦穆之霸也。楚胜郑,而不告从,而攻之,又令还师,而佚晋寇。围宋,宋因而与之平,引师而去。知楚庄之霸也。蔡侯无罪,而拘于楚,吴有忧中国心,兴师伐楚,诸侯莫敢不至。知吴之霸也。

【注释】

①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庐:秦穆公(?—前621),嬴姓,名任好。秦德公少子,成公弟。用百里奚、蹇叔为谋臣,励精图治,国势日强。又用由余谋伐西戎,开地千里,遂霸西戎。楚庄王(?—前591),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侣、吕),楚穆王之子。先后灭庸,伐宋,伐陈,围郑,伐陆浑戎,观兵于周境,问九鼎大小轻重,隐有灭周之意。吴王阖庐(?—前496),姬姓,名光,吴王诸樊之子(《左传》《世本》作吴王余昧之子)。派专诸刺杀吴王僚,夺取王位。以楚国旧臣伍子胥为相,以齐人孙武为将军,攻克楚国都城郢都。与越王勾践战,兵败伤指而死。

②管仲相桓公,霸诸侯:语见《论语·宪问》。

③公朝于王所:语见《春秋·僖公二十八年》经文。这里指晋文公到周襄王的住处朝觐,能够尊王,以此可以推知晋文公将成为诸侯的霸主。

④邦之荣怀,亦尚一人之庆:语见《尚书·周书·秦誓》。荣怀,谓国家繁荣则万民归附。庆,善。这里是称赞秦穆公并不因为崤之战大败而责怪大臣,而是深刻反省自己的过错,重用贤人,可以推知秦穆公将成为诸侯的霸主。

⑤楚胜郑,而不告从,而攻之,又令还师,而佚晋寇:这里讲的是晋楚争霸中的重要战役邲之战。具体经过为:楚庄王十七年(前597)春,楚庄王亲统楚国三军精锐部队北伐郑国。郑国顽强抵抗三个多月,楚国才将其攻克。郑送质于楚以与楚和。是年夏,晋荀林父率军救郑,途中听说郑、楚两国已经讲和,就是否与楚战的问题,晋军内部产生分歧。此时,楚庄王北进至郔(今河南滑县),打算饮马黄河即班师回国。听说晋军已渡过黄河,楚庄王本想马上撤兵,但在伍参的建议下,楚庄王决定与晋一战。楚军一方面派使者去与晋军议合以麻痹晋军,另一方面又派军向晋军挑衅加以试探。晋派魏锜、赵旃到楚营议合,二人因私怨而挑衅楚军。楚叔孙敖率军出战,大败晋军。这里主要是称赞楚庄王战争获胜后,能够省悟到“两君不相好,百姓何罪”,没有对打败的晋军乘胜追击。佚,使逃亡。

⑥围宋,宋因而与之平,引师而去:楚庄王十九年(前595),楚庄王遣申舟使齐而没有借道,遭到宋文公及右师华元等人的反感。宋国人杀死申舟,楚庄王大怒,攻打宋都睢阳,与宋国相持了整整九个月。楚庄王二十年(前594)五月,攻守双方都不能再坚持。宋右师华元突围,趁夜潜入楚营。子反不备,为华元劫持。华元将宋国国情据实以告子反,子反也告诉华元楚军的粮草只剩几日之用。此后子反将事情经过一五一十告知楚庄王。最后以宋国与楚结盟、楚国退兵为结束。这里主要称赞楚庄王能够尊重华元与子反的坦诚相待。平,媾和。

⑦“蔡侯无罪”数句:蔡昭侯十年(前509),蔡昭侯去朝见楚昭王,带着两件漂亮皮衣,一件献给昭王,一件自己穿。楚国令尹子常想要蔡昭侯那一件,蔡昭侯不给。子常就向楚昭王说昭侯的坏话,把蔡昭侯扣留在楚国达三年之久。后来蔡昭侯知晓原因,就把自己那件皮衣献给子常,子常接受皮衣后向楚王建议把蔡昭侯放回国。蔡侯回国后赶到晋国,请求晋国帮助蔡国攻楚。蔡昭侯十三年(前506)夏,蔡国按晋国意愿灭掉沈国,楚王大怒,发兵攻蔡。晋人不能救。蔡昭侯派其子去吴国做人质,请吴国发兵共伐楚国。冬天,蔡侯与吴王阖闾攻破楚国,进入楚都城郢。

【译文】

也有人认为“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庐。“霸”就是伯的意思。表明要行方伯之职,把诸侯召集起来一起朝觐周天子,履行为人臣的职责。所以圣人部分地肯定他们。但也有些不符合三王之道的行为是不能宣扬的。“霸”还有强迫、把持的意味。这意味着五霸都强迫胁持诸侯,掌握了周天子才能享有的各种权力。《论语》说:“管仲辅佐齐桓公,使他成为诸侯的霸主。”《春秋》里面讲“晋文公到周襄王的住处朝觐”,可以知道晋文公将是诸侯的霸主。《尚书》里面讲“国家的繁荣安定,也是因为君王一人的善良”,可以知道秦穆公将是诸侯的霸主。楚军战胜了郑国,但是没有灭掉郑国。晋国来救郑,攻打楚军,楚军大获全胜却命令收兵,让晋国军队得以逃走。楚军包围了宋国,但却能与宋军讲和,主动退兵而去。以此可以知道楚庄王将是诸侯的霸主。蔡昭侯没有罪过却被楚国无端扣押,吴国对中原情势十分担忧,率领军队讨伐楚国,诸侯不敢不听从。以此可以知道吴王阖庐将是诸侯的霸主。

或曰:五霸,谓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也。宋襄伐齐,不擒二毛,不鼓不成列。《春秋传》曰“虽文王之战不是过”,知其霸也。

右论三皇、五帝、三王、五伯。

【注释】

①宋襄公(?—前637):子姓,名兹父。春秋时宋国国君,前650年至前637年在位。

②二毛:人老头发斑白,故以称老人。

③虽文王之战不是过:语见《春秋公羊传·僖公二十二年》。周襄王十四年(前638)初冬,宋襄公领兵攻打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救。宋军和楚军在泓水相遇。楚军开始渡泓水向宋军进攻,有人建议趁楚兵渡河之机消灭他们,宋襄公说“君子不厄人”。楚军过了河开始在岸边布阵,有人建议进攻,宋襄公说等他们列好阵。等楚军布好军阵,楚兵一冲而上大败宋军,宋襄公也被楚兵射伤。宋军打了败仗,损失惨重。这里对宋襄公的行为是表示称赞的,认为是君子之行,所谓“大其不鼓不成列,临大事而不忘大礼,有君而无臣”。

【译文】

也有人认为“五霸”应该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宋襄公率领军队讨伐齐国,不俘虏年纪大的人,不攻打没有列好阵的军队。《春秋传》讲“即使是周文王作战也不能比宋襄公更仁义”,由此可知宋襄公也可列为霸主。

以上论述“三皇”“五帝”“三王”“五伯”。

2.5 伯、子、男臣子,于其国中,褒其君为公。王者臣子,独不得褒其君谓之为帝何?以为诸侯有会聚之事,相朝聘之道,或称公而尊,或称伯子男而卑,为交接之时不私其臣子之义,心俱欲尊其君父,故皆令臣子得称其君为公也。帝王异时,无会同之义,故无为同也。何以知诸侯得称公?《春秋》曰“葬齐桓公”,齐侯也。《尚书》曰“公曰嗟”,秦伯也。《诗》云“覃公维私”,覃子也。《春秋》“葬许穆公”,许男也。《礼·大射经》曰:“公则释获。”大射者,诸侯之礼也,伯子男皆在也

右论伯、子、男于国中得称公。

【注释】

①褒:赞美,嘉奖。

②“以为诸侯有会聚之事”数句:讲不论诸侯实际上有何等爵位,诸侯臣子在会聚朝聘的时候都可以称自己的君主为“公”,这里采用的是《春秋》今文经的说法。《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有“三月,公及邾娄仪父盟于眛”,何休注“鲁称公者,臣子心所欲尊号其君父。公者,五等之爵最尊,王者探臣子心欲尊其君父,使得称公。故《春秋》以臣子书葬者,皆称公”。朝聘,古代诸侯定期朝见天子。春秋时期,政在霸主,诸侯朝见霸主也称“朝聘”。交接,交往。

③会同: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

④葬齐桓公:语见《春秋·僖公十八年》。

⑤公曰嗟:语见《尚书·秦誓》。

⑥覃公维私:语见《诗经·卫风·硕人》。私,毛亨注“姊妹之夫曰私”。

⑦葬许穆公:语见《春秋·僖公四年》。

⑧《礼·大射经》:这里指《仪礼·大射仪》。

⑨释:解释为。获:射中鹄的。

⑩在:在内。《礼记·少仪》“有尊长在,则否”,郑玄注“在,在内也”。

【译文】

伯、子、男等诸侯的臣子在他们国家内都可以尊称他们的国君为“公”,但王臣却单单不能尊称他们的君主为“帝”,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诸侯经常有会聚朝聘之事,在这种场合下,如果称国君为“公”显得比较尊贵,如果称国君为“伯”“子”“男”就会显得地位有些卑下。为了诸侯臣子交往的时候,称呼不随着各自臣子私心而随意变化,也考虑到每位臣子都是想尊崇自己本国国君的,所以不论国君实际爵位为哪一等,都让臣子可以称自己国君为“公”。但是因为五帝、三王等人是不同朝代的最高统治者,不可能同时会聚在一起,所以王臣不能称自己的君主为“帝”。怎么知道诸侯都可以称为“公”呢?《春秋》里面讲“安葬齐桓公”,齐桓公在当时是侯爵。《尚书》里面讲“秦穆公说‘啊’”,当时秦穆公是伯爵。《诗经》里面讲“覃公是她姐姐的丈夫”,覃公在当时是子爵。《春秋》里面讲“安葬许穆公”,许穆公当时是男爵。《礼·大射经》里面讲“对于国君都可以视为射中”。大射礼是诸侯通行的礼仪,这里称“公”是包涵了伯、子、男等各种爵位在内的。

以上论述“伯”“子”“男”等诸侯在他们的国中可以被称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