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框架思维
人们在评判面貌时,通常不是孤立地看待某个五官部位,而是观察五官在面部布局上的协调性。将剪辑师比作画家,剪辑工作就如同绘制人像。在绘画过程中,首先要确立人脸在画布上的基本位置,随后以简洁的线条将五官精确地描绘在相应的位置上。若一开始便着手绘制眼睛、鼻子或嘴巴,而缺乏一个明确的整体轮廓来指导后续步骤,最终的作品将难以令人满意。
在剪辑影片时,亦需秉持全局观念,从宏观角度出发,先构思整体框架。专业的艺术创作人员通常具备这种前瞻性:编写剧本时,先制定剧情大纲,再细分成各个场景,逐步填充细节;创作歌曲时,先谱写核心旋律,再完善小样(Demo);绘画时,先勾画出主体在画面中的空间位置,随后逐步完善线条和色彩。同样地,剪辑影片时,首要任务是明确影片的整体风格和时长(如图1.2所示),为后续的剪辑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剪辑实际操作过程中,首先需导入相关素材。然而,在正式动手剪辑之前,建议投入一定时间进行深入思考。这一步骤至关重要,有助于全面理解所有素材及镜头表达风格。随后,精心构建剪辑结构,将整体内容划分为若干部分,并对应至三幕结构的大致区间内。通过此种方式,您将能够显著减少后续创作所需时间,提升整体效率。
图1.2 剪辑思维的构成
在早些年的一个项目中,我承担了一部短剧的剪辑工作。故事聚焦于主人公与其身患重病的妻子A,以及他们疼爱的女儿之间的生活纠葛。随着A的病情急转直下,不得不入院治疗,夫妇俩为了抚慰女儿,虚构了一个关于A即将踏上长途旅程并在女儿生日那天归来的美丽谎言。
戏剧性的是,剧中出现了一位与A面貌相似的公司同事B。在A不幸离世之后,主人公恳请B扮演A的角色,在女儿生日当天一起共度家庭欢乐时光。经过主人公真诚恳求,B同意了这一特殊请求,由此三人共度了一个温情难忘的生日聚会。
不过,按照原始情节直接剪辑,短剧的故事可能略显平淡。为此,我在剪辑结构上进行了调整:让剧情跳跃到A离世后的一年,即女儿的下一个生日,此时男主角携看似康复的A(实为B扮演)回归家庭,一家人再度庆祝生日的情景。随后跟随一个反转剧情,揭示了A已经去世的事实,以及男主角曾经邀请B扮演A以延续家庭和谐的秘密计划。这样的剪辑手法既为原本平淡的叙事增添了适度的悬疑成分,也加强了观赏性。
为了弥补前期拍摄的不足,我采用了这种处理方式。这也是一种宏观的剪辑思维,其核心在于调整故事结构和叙述方式。如果在剪辑开始前没有深入研读剧本,可能无法产生这种结构上的创意。同时,如果在所有戏份都剪辑完毕后再考虑调整结构,可能会因为不舍得放弃之前的劳动成果而束手无策。因此,在开始剪辑之前便确定故事结构,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在电影预告片的剪辑过程中,首要的原则是避免剧透。常见的剪辑策略是将主角或配角的台词进行拆解与重新组合,为其赋予新的语境,用作画外音的基础。随后,结合其他镜头,为观众呈现一个与正片迥异的故事,同时保持悬念的持续性。因此,预告片有时会被戏称为“预告骗”,这种重新构建故事、误导观众的手法实际上就是剪辑思维的体现。在实施剪辑之前,剪辑师需要在脑海中构建一个清晰的思维框架。然而,在构建故事之前,更重要的是确定故事的主题,并确保其风格与电影本身相符。在当前蒙太奇体系下,假设配上适当的音乐,剪辑师完全能将喜剧预告片剪辑成恐怖风格,但这并非主流做法。因此,剪辑前的思考、元素的整合以及结构的搭建,均可统称为框架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