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报告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2020年是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目前,乡村振兴战略开局良好,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释放其发展效应,农业农村发展转型升级动能更加强劲,“三农”工作呈现出新的特征,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向新的阶段。2020年,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发布《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2020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浙江、河北、江苏、山东、湖南、广东等22个省份相继出台数字乡村发展政策文件,政策体系更加完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第一节 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
一、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
农业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大幅提升农业农村网络设施水平,不断完善信息终端服务供给,加速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有效补齐农业农村网络发展短板。
(一)农业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升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财政部组织实施了6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支持13万个行政村通光纤和5万个4G基站建设,并优先支持“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加快网络覆盖和普及应用,全国行政村通光纤和通4G比例双双超过98%,保障农村群众的上网用网需求。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农村宽带用户总数达1.42亿户,全年净增712万户,比上年末增长5.3%。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地区平均下载速率超过70Mbit/s,农村和城市实现“同网同速”。2015—2020年农村宽带接入用户及占比情况如图0-1所示。
(二)农业农村广播电视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
广播电视重点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农村地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持续推进。截至2019年年底,农村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8.84%,农村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19%。其中,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0.73亿户,直播卫星公共服务有效覆盖全国59.5万个行政村和1.43亿用户。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基层应急广播在疫情防控中的独特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已落实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443个深度贫困县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对32042个符合条件的行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广播器材配置予以补助。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31个省(区、市)调动6182个乡镇、近10.5万个行政村(社区)使用127.2万个农村应急广播终端设备,展开疫情防控政策和知识宣传,将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以及疫情防控信息覆盖到2亿多农村人口,为农村疫情防控织密了“安全网”。地面电视全面进入数字化时代,无线模拟电视退出历史舞台,5000余座发射台、上万部数字电视发射机覆盖广大城乡地区,保障农村群众享受高质量电视服务。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和5G建设一体化发展,编制出台有线电视网络IP化升级改造和5G接入深度覆盖等相关指导文件,推动有线电视网络向5G的光纤化、IP化、云化、智慧化、融合化升级改造。
图0-1 2015—2020年农村宽带接入用户及占比情况
(三)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得到逐步遏制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专项行动深入推进,保障农村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1)组织开展专项行动。全国公安机关开展“长城2号”“云剑-2020”“510”等专项行动,破获案件10.1万起,抓获嫌疑人9.2万名,同比分别上升73.7%、78.4%。
2)设立集群战役专班。在苏州、杭州、重庆、广州设立集群战役专班,集中研判打击贷款诈骗、刷单诈骗、网络购物诈骗、网络交友诱导投资或赌博诈骗(杀猪盘)等高发类案,组织12次统一收网行动,破获百万元以上案件236起,高发类案得到明显遏制。
3)铲除境内电信网络诈骗设备窝点。对全国每日发案开展统一研判,锁定诈骗窝点,组织各地公安机关快速打击,捣毁窝点1.2万个,同比增长50%。
4)斩断黑灰产业违法犯罪链。集中研判下发黑灰产线索,对重点城市予以红黄牌警告和挂牌整治,全国涉案对公账户下降85%,多卡宝、非法短信平台等一批作案通信设备基本清零,源头治理取得明显进展。
5)建设技术拦截系统。拦截诈骗电话5100万次、短信6.3亿条,封堵诈骗网站21万个;建立涉诈资金快速止付冻结机制,支撑基层公安机关对4200余家银行和120家支付机构一键止付、线上冻结,拦截赃款1076亿元。
通过以上手段,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得到逐步遏制。
二、农业农村信息化实践成效显著
加快推广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种业、农机装备、农垦全面深度融合应用,打造科技农业、智慧农业、品牌农业。
(一)农业生产数字化
1.种植业数字化
1)农情监测体系数字化建设不断完善。统一的全国农情信息调度平台有效支撑种植业全程精准管控。完善省级农情调度远程视频会商系统,提高了农情信息的时效性。开发数据分析功能,开展小麦、玉米和水稻长势分级指标和标准图谱制定,提高了田间定点数据自动化比对分析水平。与中国气象局完成部分信息共享对接,实现了基础监测数据传输共享。完善花卉产业综合统计系统,实现了各省(区、市)农业农村部门对花卉保护地栽培情况、花卉产销情况、花卉生产经营实体情况等产业数据的网上填报。升级完善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开发草地贪夜蛾监测预警与指挥功能,实现了草地贪夜蛾监测数据网上填报、一张图管理和展示。
2)种植技术数字化指导成效显著。各地农业农村部门积极探索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建立了县域科学施肥专家查询系统,为农民提供科学施肥信息服务的有效模式。各地依托手机自动定位、田块编码查询、电子商务系统等信息化手段不断提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入户率,扩大测土配方知识覆盖面。
3)行政管理平台数字化建设逐步强化。加强种植全程肥料、农药的精准管控力度,实现农业投入品的安全追溯。完善肥料登记审批系统,实现了肥料登记全程网上审批,确保资料受理、技术审查、行政批准、数据公布、数据交换等环节信息通畅,提高审批效率。加强肥料登记信息公开,及时在农业农村部网站“有效肥料登记信息发布”模块公开肥料登记证审批通过的相关信息,方便社会公众查询和监督。完善数字农药监管平台,制定实施方案,综合利用物联网、3S技术、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加强数字农药监管平台建设。大力推动农药登记数据、市场执法监管数据互通共享,优化农药市场监管,为基层开展农药执法监管提供支撑服务。推进高毒农药追溯系统建设,强化农药生产经营企业主体责任,推动企业建设电子追溯码体系,完善农药追溯信息查询、真伪认证和安全预警功能。截至2020年上半年,平台已归集农药生产许可证1511个,经营许可证23万个,生产追溯码约48亿条,注册安装农资进销存系统15.79万家。
2.畜牧业数字化
1)养殖场直联直报系统不断完善。全面推进畜牧兽医信息化工作,扩大养殖场数据采集范围,实现畜牧兽医监管精准动态监测,信息横向互通、省部互联。加快完善养殖场直联直报系统功能,扩大线上填报范围。截至2020年上半年,平台登记规模养殖场已达80余万家,涉及信息约1200万条,基本摸清了主要畜禽品种规模养殖的家底。督促养殖场户通过“掌上牧云App”自行填报数据,实现了畜牧业监测预警信息进村入户,在指导养殖场户恢复生猪生产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数字奶业信息服务云平台”试点省已达到11个,实现了奶牛的饲喂、产奶、配种、健康状况等信息实时采集,同步传输,显著提高了饲养管理水平。
2)养殖技术线上指导服务广泛开展。组织相关行业协会、产业技术体系、行业专家,发挥网络直播受众广、无接触的优势,开设网络直播培训,线上答疑解惑,加快推广普及科学合理的养殖技术。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荷斯坦杂志、中国乳业杂志等单位分别举办多期线上论坛,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与北京博亚和讯公司合作并通过网络平台免费播放“战役保供,体系在行动”系列节目,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与中国养蜂学会利用各类网络平台直播讲授养蜂技术,免费共享培训课件。
3)畜牧业复工复产网络调度效果显著。疫情期间,复工复产工作的有序推进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立畜牧、屠宰、饲料等多个行业微信工作群,及时调度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渡过难关。建立全国百家饲料企业名单,及时调度复工复产情况。截至2020年3月,1679家饲料生产厂开工率达到97%,员工到岗率达到82%。组织开发微信小程序,调度兽药生产企业、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疫苗生产企业复工复产情况。
3.渔业数字化
1)渔船渔港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持续推动。渔船渔港动态监控管理系统异地容灾备份中心项目建设积极推进,2019年9月,容灾备份中心进入试运行阶段,妥善储存了沿海各地渔船渔港动态数据,为渔船管理、渔政执法、应急安全等渔业渔政管理提供了有效支撑。编制完成渔船渔港综合管理改革信息系统优化整合方案,启动渔船渔港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工作,加强渔船渔港信息化建设。实施渔业捕捞许可证电子化,将渔业捕捞许可证纳入国办推行电子证照试点范围,为渔民提供便捷行政许可服务。升级改造渔业安全事故直报系统,为推进渔业安全与应急管理规范化、信息化奠定基础。
2)渔业装备升级改造不断加强。各地海洋渔船通导与安全装备建设项目实施积极推进,截至2019年年底,沿海11个省和大连、青岛、宁波、厦门4个计划单列市完成海洋渔船通导与安全装备升级改造120428台(套),建设数字渔业岸台基站179座。研发“插卡式AIS”设备终端,开发渔业无线电综合服务平台,推进实现“一船一码一设备”监管目标。推进水产养殖装备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技术逐步应用于水产养殖环境监控、饵料自动投喂、养殖病害监测预警、循环水装备控制、深水网箱远程监控等领域。
3)渔业生产大数据平台建设稳步推进。渔业基础数据库是渔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渔业信息共享的基础,包括渔业组织机构数据库、渔业自然资源数据库、渔业生产信息数据库、渔业文献档案数据库和国外渔业数据库等。渔业资源环境动态监测体系建立健全,利用遥感技术开展渔业资源评估和养殖水域空间监测。疫情期间指导搭建全国水产品产销对接平台,开展产销对接,推动各地开展“鱼你同行”水产品驰援一线、爱心助力水产品销售等行动。
4.种业数字化
1)数字化育种平台成功应用。国内首个作物育种云平台(金种子云平台)建设完成,在隆平高科、北大荒垦丰种业、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等育种企业和科研单位成功应用。平台覆盖玉米、水稻、大豆、棉花、小麦等作物的多种育种模式或技术体系,大幅提升了育种单位的管理效率和市场核心竞争力。平台面向大型育种企业、育种科研单位、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联合测试体、绿色通道单位、种子站等用户,提供全程信息化管理。
2)种业大数据管理基础不断夯实。种业大数据平台生产经营管理、品种管理、种情监测调度等关键业务子系统得到优化,底层数据实现部分板块互通;完成了与国务院、各部委、省级、基层体系等政务系统的对接;形成了《数字种业数据描述规范(草案)》,推动种业数据规范化。
3)种业大数据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种业大数据平台支撑产业发展成效明显,通过共享节水、高抗、机收、稳产、高产品种信息数据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大大提升了执法效率,优化了种业发展环境。平台实现了品种、主体和种子信息链的综合查询,推进了信息数据实时动态可视化展示,品种智能化分析辅助决策功能初步成形。信息服务手段升级,各类智能终端(种业通App)为种业多元主体提供种业数据、技术、服务、政策、法律的一站式综合服务。
5.农机装备数字化
1)农机装备数字化步伐不断加快。加快农机装备数字化发展,制定并发布智能农机产品鉴定大纲。2020年已发布自动挤奶设备、自动推料机、设施环境监控设备(系统)、挤奶作业监控设备、奶牛行为监控设备等5项推广鉴定大纲,已下达农机辅助驾驶导航监控终端、畜禽养殖场巡检机器人、农机耕整地作业监测终端、农机播种作业监测终端等4项推广鉴定大纲的制定任务。支持智能农机装备推广应用,通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快智能农机装备推广应用。截至2020年9月底,使用中央财政补贴资金2.5亿元,支持1.2万农户购置农业用北斗终端1.5万台;使用中央财政资金1.6亿元,支持20个省份开展植保无人飞机规范应用试点,支持0.5万农户购置近1万台植保无人飞机。全国已有45家农机企业将北斗终端作为标准配置,北斗终端已从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植保无人飞机扩展到插秧机、大型自走式植保机、秸秆捡拾打捆机等装备。
2)农机作业数字化服务深入推进。开通“春耕农机线上服务站”,组织地方创新农机化技术指导方式,为农机骨干提供针对性的网络培训指导服务。组织线上作业供需对接,积极引导各地利用全国农机化信息服务“农机直通车”平台,服务组织在线对接作业需求,强化机具合理调度,做细生产安排,保障了“春耕”“三夏”作业顺利高效完成。推行“无接触”农机化作业,多地通过手机App就近就快为小农户开展代耕代种、一条龙、一站式“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等服务。广东惠州、福建南平、浙江余姚、湖南鼎城、山东巨野等地采用滴滴农机模式开展农机作业“无接触”服务,在线下单、远程监测、线上结算,帮助农户“足不出户”完成作业。举办智能农机田间日活动,以“智能农机无人农业”为主题,在河北赵县举办田间日活动,现场演示无人收割机、运粮车协同作业等国内最新的智能化、精准化、少人化农机技术装备,近20万人通过视频直播在线观摩。
3)农机管理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31个省(区、市)均已全面实行农机购置补贴辅助管理系统持续开放,已有35个省级实施单位实现农机购置补贴辅助管理系统与农机安全监理牌证系统数据互联互通,所有省份已全面实行补贴受益信息、资金使用进度实时公开。大力推广使用手机App,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全国已有超过35%的补贴申请通过手机App提交,其中北京、浙江、青岛的网络申请率超过99%。利用数字化技术探索农机购置补贴管理模式,继续开展农机购置补贴“三合一”试点,支持北京、上海、江西、四川等试点地区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打通补贴申请、机具识别、作业轨迹监测等方面的数据通道,探索更加安全、高效、便民的补贴机具核验与补贴资金申领模式。截至2020年9月底,试点地区已办理补贴试点机具2.2万台(套),使用中央财政补贴资金6.2亿元,监测作业轨迹面积545万亩(1亩=平方米)。
6.农垦数字化
1)农垦基础数据资源建设不断加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总体部署,在基本完成农垦国有土地确权发证工作基础上,建立统一数据库,集中收集存储确权发证信息。截至2019年年底,28个垦区2.16亿亩土地完成建库上图数字化处理,入库宗地21.36万宗,入库权证8.38万个,初步形成农垦土地资源大数据。建立完善农垦法人数据库,以农垦国有农场综合信息平台为抓手,整合信息资源,从隶属关系、组织类型、产业行业、区域布局等关键因素入手,开发建设农垦组织机构数据库,涵盖全国农垦1700多个农场、5000多家独立核算企业,实现农垦系统法人组织统一、分类、有序信息化管理。
2)农业经营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通过期货交易市场、第三方电商平台、自建电商平台等多种途径,积极推进农业经营数字化转型。全系统线上交易额达240亿元以上。北大荒大米、九三豆油、完达山奶粉线上销售额超过4亿元,电商逐步成为北大荒农产品营销重要渠道。苏垦米业公司建设的自有农产品电商平台“苏垦尚膳”,实现了完整的电商经营流程闭环,电商网站年交易流水超千万元。盘锦大洼农垦集团创设“互联网+认养农业”模式,利用互联网平台搭建认养者与农业公司之间的桥梁,采用“蟹稻共生”生态模式,全程溯源追踪,实时视频监管,恒温保鲜仓储,每月免费直供配送。江苏农垦三河农场公司开发集旅游观光、产品信息、活动介绍等于一体的综合性App,推动“农业旅游+农产品”电商模式升级,线上梨树认养1300多棵,全年销售额超过130万元。
(二)农业经营数字化
1.“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初见成效
2019年,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出台《关于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的指导意见》后,“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进入部署实施阶段,推选了110个县(市)作为试点县。各试点县针对试点的200余个优质特色农产品,同互联网企业对接协作,充分调动社会各方资金和力量,强化县级产业化运营主体培育,建立完善适应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工程实施以来,基本形成了政企协作、线上线下融合的农产品电商发展新机制,营造了“一方牵头部署、多方聚力推进”的发展氛围。试点工程各项建设的开展,有助于推动形成“互联网+”与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格局,让农产品出村进城更为便捷、顺畅、高效。
2.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方面电子商务表现突出
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电子商务凭借其特有的线上撮合特点和配送渠道优势,在缓解农产品滞销难卖、保障市场供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上半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3037.3亿元,同比增长53.2%,增速高于全国网络消费品45.9个百分点,占全国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的比重已达6.6%,比去年同期高1.6个百分点。针对突发疫情和防控需要,电子商务展现了创新快、应对及时的特点,推出直播卖货、移动菜篮子、“无接触配送”等新模式。特别是直播电商,由于进入门槛低、传播快、受众广,在后疫情时期发挥强大的带货能力,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各大平台均开辟了助农直播间,成为引领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新模式。依托新兴的直播、短视频、流媒体等技术手段,抖音、快手等也进入农产品电商领域,农产品网络销售的渠道、平台和方式更加多元化。
3.电商扶贫频道助推农产品销售
商务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协调地方政府和大型电商企业建立公益性电商扶贫频道,通过网络销售促进农民增收。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企业通过在手机端和网页端开通了电商扶贫频道,对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给予流量支持、减免费用等优惠措施,打造贫困地区产品网络销售直通车。截至2020年上半年,开通电商扶贫频道的企业发展至21家,与超过600个国家级贫困县实现对接,销售各类农产品约200亿元。
4.邮政在农特产品进城中的渠道作用不断增强
各地邮政管理部门指导邮政企业充分挖掘寄递网络价值,参与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助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自2017年启动“一市一品”工作以来,通过邮政渠道累计实现农产品交易额191.74亿元,产生农产品包裹业务6.4亿件,帮助48.7万户贫困人口增收20.8亿元。2020年上半年,已培育快递业务量超千万件的“一地一品”项目23个,邮政在农特产品进城中的渠道作用进一步得到强化。
5.电商进村综合示范项目取得积极进展
商务部会同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持续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支持建设完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和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着力补齐农村流通基础设施短板,整合邮政、供销、商贸流通企业等资源开展共同配送。截至2019年年底,综合示范项目对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实现全覆盖,全国农村网商超1300万家。截至2020年上半年,综合示范项目累计支持1466个示范县,在全国支持建设县级电商公共服务和物流配送中心超2000个,乡村电商服务站点超13万个,示范地区快递乡镇覆盖率近100%,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189万人次。统计数据显示,前六批(2014—2019年)的1180个示范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实现725.8亿元,同比增长29.8%;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281.1亿元,同比增长28.9%。
6.村级电商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各地供销合作总社积极引入电子商务、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推进连锁超市、村级便利店、综合服务社等农村实体网点的信息化改造,拓展经营服务功能,提供代购代销、代收代发、物流配送、电子支付等电商服务,推动传统物流业态加快转型升级,形成线上带动线下、线下促进线上的融合发展格局。2019年,全国具备电子商务配送站点的村占比为43.1%,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的村占比为10.2%。据统计,2019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1.7万亿元,同比增长23.4%。截至2020年上半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已通过信息化改造发展村级电商服务站点超过10万个。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逐年变化情况如图0-2所示。
图0-2 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逐年变化情况
(三)农业服务数字化
信息服务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关键落脚点,是满足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着力点。建设完善乡村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增强农业生产经营在线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广泛开展面向农民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息化培训,形成了乡村信息服务全面触网、深度渗透、相互借力的良好局面。
1.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取得显著成效
农业农村部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先后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支持18个省份开展信息进村入户整省推进,其余省份也陆续自行开展了整省推进。各地依托基层农业服务体系,聚合线上资源,建立了农业生产服务一揽子解决方案,为农产品出村进城和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新手段。截至2020年上半年,全国共建成运营益农信息社42.4万个,累计培训信息员106.3万人次,为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公益服务1.1亿人次,开展便民服务3.1亿人次,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342.1亿元。通过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初步形成了纵向联结从省到村,横向覆盖政府、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各类企业的信息服务网络体系。
2.供销合作惠农服务网络更加完善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扎实开展惠农服务平台创建行动,以为农服务为宗旨、综合平台建设为重点、线上线下融合为方向,进一步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各地供销合作社充分利用基层经营服务网点,加强与涉农部门及有关单位的协同配合,整合各方资源,打造县有运营中心、乡镇有服务平台、村有服务站点的三级惠农服务网络。截至2020年8月底,全国供销系统共发展各类综合服务社41.98万个,通过承接益农信息社、气象信息服务站等服务,基本实现了一网多能、一网多用,形成了为农服务的整体合力。
3.普惠金融信息服务日趋完善
中国人民银行深入推进农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工作,探索开发一体化数字服务平台,不断加强乡村基础支付服务和便民支付产品供给,银行业金融机构基本实现乡镇一级全覆盖,“存、取、汇”等基本金融服务在行政村一级基本全覆盖。截至2020年6月底,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全国3.01万个乡镇,覆盖率为96.64%;基础金融服务覆盖全国53万个行政村,覆盖率为99.94%,六年来提高了8.7个百分点;农村地区ATM机达37.16万台,POS机达685.84万台;助农取款服务点达89.73万个,乡村振兴卡发卡规模1064万张,稳定了偏远乡村基础支付服务供给。
三、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持续发力
(一)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稳步推进
农业农村部联合财政部启动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近年来,累计安排中央财政113.9亿元支持高素质农民培育。重点面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骨干以及返乡下乡创新创业者,以提高生产经营能力和专业技能为目标,开展农业全产业链培训,累计培训1600万人。围绕产业发展需要,从电子商务、农民手机应用等通用知识、专业技能、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规范培训内容,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培训,精准培育了一批基本掌握智慧农业技术的高素质农民。
(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大力开展
农业农村部会同中央组织部大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探索形成了“村庄是教室,村官是教师,现场是教材”的特色培训模式。2017年以来,示范培训全部面向贫困地区实施,培训对象覆盖全部国家级贫困县,并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重点遴选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乡村能工巧匠、返乡入乡“双创”人员等作为培训对象,提升了各类农村实用人才的脱贫致富带动能力。截至2020年上半年,累计举办示范培训班1400余期,培训14万余人,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带头人。
(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应用成效显著
教育部加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为职业院校在校学生以及包括职业农民在内的社会学习者提供了免费、优质、丰富、实用的信息化学习平台。截至2020年上半年,1300余所职业院校和2800余家企业参与平台建设,标准课程总量达6206门,资源总量达394万余条;累计访问超7亿人次,资源访问总量7.58亿次,课程访问总量2.96亿次。经过多年建设,初步形成了国家、省、学校三级互补的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实现了各类优质数字资源网络化、泛在化、共享化。
第二节 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展望
一、加强规划布局,谋划“十四五”数字乡村发展
抢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将乡村建设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数字乡村向纵深发展。按照《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提出的“到2025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的要求,加强对数字乡村建设新形势的深刻剖析,聚焦“十四五”数字乡村发展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深入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形成一批有价值、有深度的研究成果,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政策建议。在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共同指导推动下,指导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编制数字乡村建设规划,做好整体设计,明确建设目标、重点任务工程和实施步骤。
二、夯实发展基础,加快建设乡村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以信息网络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农村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和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打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安全适用的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加快农村光纤宽带、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提升4G网络覆盖水平,探索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形成,乡村互联网普及率大幅提升。加快推动农村水利、公路、电力、冷链物流、农产品加工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智慧物流、智慧水利等设施建设取得良好成绩。在乡村地区构建起高速、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提供与城市地区无差别的网络质量和速率,城乡间的普及率差距显著缩小,全面支撑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保护的数字化转型。
三、释放数字红利,培育壮大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数字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实现农业数字化、智能化,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生活品质。智慧农业形成规模,数字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总体应用比例显著提高,数字化技术支撑农产品绿色生产、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安全监管。智慧农田、智慧牧场、智慧渔场等全面普及,显著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供给更加丰富,数字技术与农业装备、农机作业服务和农机管理深度融合。农村电商成为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新动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深入推进,建立起农产品网络销售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促进农产品产销顺畅衔接。
四、创新治理模式,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数字化技术深度应用将不断推动基层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创新,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助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工作水平。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村民自治方式,进一步保障村民的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权利。“互联网+政务”不断向乡村延伸,助力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实现县乡联动,把更多公共资源下沉到乡镇和村。覆盖城乡、均等普惠的在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有效提升乡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效能。
五、推动融合发展,统筹发展数字乡村与智慧城市
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一体化发展,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拉动数字乡村协同发展,人才、资金、物资等生产要素向乡村流动,把乡村建设成为与城市共生共荣、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好家园。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建立起工农互促、城乡互补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形成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交相辉映的数字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六、激发内生动力,接续推进网络扶贫与数字乡村建设
已摘帽贫困县通过数字乡村建设,巩固提升网络扶贫成果。网络扶贫经验转化为数字乡村工作的方式方法,做大做强扶贫产业,解决乡村经济发展突出问题,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挖掘新的增长点,乡村地区发展短板逐渐补齐,机制建设和产业发展能力进一步加强。网络“扶志”和“扶智”持续开展,贫困群众生产经营技能持续提升,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广大农民参与数字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增强,农村创业创新环境优化,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为数字乡村建设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