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盘点的模式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1 人才工作的转变

作者总结了人才工作领域正在发生的一些最为明显的转变,虽然不同行业和地域的组织转变的节奏与重点不同,但一直原地踏步还能高枕无忧的很少。

1.从“强调公平一致”到“强调个体差异”

在人的工作只是流水线上的一种动作时,对人的管理强调的是步调统一,做到公平即可:干两件比干一件拿得多,人们就有积极性并感到满足。这个时候,员工只是企业为了雇佣一双手,而不得不顺便雇佣的一整个人。但随着工作要求的提高,个性化需求的强化,企业不得不更加关注完整的、独特的个体,对人的管理就不能只是公平一致,而要更多关注个体差异。不管是人岗匹配、学习成长,还是激励保留、职业发展等,都更强调个体差异,而不只是公平一致。可以非常肯定的是,对个体差异的认识和应用,奠定了一个组织对人才开发的程度,也反映了从业者的能力水平。

2.从“是HR部门的任务”到“赋能管理者担责”

人力资源(HR)部门的工作进阶水平,可以简单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事务性工作,第二个阶段是专业性工作,第三个阶段是赋能性工作(而非通常有人所宣称的战略性工作,因为每个部门都是战略的执行者,而HR部门执行战略的核心路径就是赋能)。人才工作不是单纯的人的工作,而是融合“人”和“事”的工作。是融事于人,还是融人于事?恐怕后者的可能性更大:毕竟HR专业人士不太容易成为各方面的业务专家,但组织各方面的业务管理者比较容易获取人才管理的部分能力。赋能管理者参与并承担人才工作,相比由HR部门大包大揽,更能使人才工作取得成效,创造价值。

3.从“专业导向”到“业务导向”

作者曾经为很多企业开发并实施过评价中心(Assessment Center),这些企业都是航空、建材、汽车、保险、制药、电力、快消等行业里的翘楚。这些项目毫无疑问得到了内部管理者和HR专业人士的好评,但很遗憾只得到了少数企业的续单。其根本原因是这些项目的专业性太强,几乎“不说人话”,很难被广泛地接受和应用,没有群众基础,也就没有生存下去的空间。专业工作者容易陷入“专业陷阱”,而忽略了解决问题的更有效的方法。当前我们面临的人才工作的重要转变,就是要以解决业务需求为导向来应用专业,而不是为了应用专业而重新定义业务需求。

4.从“被动延迟的响应”到“主动前瞻的考虑”

人才对组织成败的影响从未像现在这样强烈,因此人才工作需要在时间维度上往前走一步。否则等到组织缺人手了再招人,能力不行了再培训,后继无人了再建梯队,那队伍的准备度始终是滞后的。虽然人才工作很难领先于业务战略的转型,但只有更加主动和前瞻性地考虑业务需求,提前采取行动进行人才布局,才有可能使组织的速度更快。如果要新开100家店,就要提前一两年开始储备150位店长;如果要新建一个工厂,就要在原有工厂预先复制一整套人马;如果要有持续领先行业半步的产品,就要组建一支领先行业两步的研发团队。

5.从“模块化管理”到“以人才为中心的整合”

“人力资源三支柱”(共享服务+业务伙伴+专家中心)在近些年的流行,本身就是对“人才工作如何更好地支撑业务发展”这一问题的回答。这种机制的好处,一是为人才工作的专业分工提升效率,二是为业务部门提供更为整合的专业服务,并且后者更为重要。三支柱中业务伙伴(HRBP)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不再割裂地进行招聘、选拔、培养和激励等工作,而是更加一体化地围绕人才的需要,整合专家中心和共享服务的力量,解决业务发展中的人才问题。

6.从“员工作为被管理者”到“员工作为参与者”

作者曾经了解的一个案例很好地反映了这种转变:一家地方性国企聘请了一家国际知名的咨询公司,给所有的中层干部做了盘点。由在40度的夏天依然穿西服打领带的顾问,先对每位干部进行了长达1.5小时的访谈,然后出具了评价分数和评语交给公司领导。本以为项目到此就结束了,没想到这个项目引起了其中“80后”“90后”干部的强烈不满,甚至有人评论HR部门就是公司里的“东厂”,行事风格就像特务机关一样神秘莫测,对自己究竟表现如何,哪些方面需要提升等,均不能做客观公正的反馈!宇宙如此浩渺,事情只要发生过一次,就绝不会只有一次,这样的事情应该是非常普遍的。据作者过去的观察,组织里的大部分人才其实并不抗拒“差评”,但他们渴望能有公开的参与、积极的反馈和持续的进步,因此人才工作不能只是把员工作为被动的服从者,而是要将其作为建设性的参与者。

以上这些转变,只是当前我们所看到的较为普遍的情况,在不同的组织里可能还有比较独特的需求,甚至未来还会有新的变化。这些转变,并不是人才工作者为了主动折磨自己而做的,也不是企业家们的突发奇想,而是组织为了更加有效地预防三种人才风险,不得不把工作做得更为深入的几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