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中年逆袭系统来太早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2章 读者刊物正式创办

“李茂!你回来的真是时候,快,那边正找你呢。”

严主任笑着跟其他学生招了招手,拉着李茂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这边位置。

毕竟他们这伙人出去吃饭并不是什么秘密,出发前就连票都是从严主任这边拿的。

“严主任怎么了?”

李茂有一种预感,但还是想要问问。

“还怎么了?诗刊的主编都过来了,文件知道不,拿了这么一沓。”

严主任形容着,还不忘跟李茂说,以后发达了可不要忘记他这个小小的主任。

随后二人就来到了方正南的办公室。

按照时间来说方正南早就回去了,推开门,李茂就发现方正南的头发都是用发箍随便绑着就能看出来。

而此刻房间内还有另外一个人。

身形肥硕,大脸跟磨盘一样,梳着油头就好像是五十年代的那种老师。

尤其是中山装穿在身上,更是让他看起来多了一份金钱味。

“这位就是李茂,而这位就是诗刊现在的主编,涛马。”

方正南慢慢起身,简单介绍了一下,就开始跟李茂说明涛马过来的目的。

而此刻严主任自然不找没趣,关上门就在附近楼层开始巡视,大晚上的不得好好保证南姐安全嘛!

“涛主编您好。”,李茂握手。

可涛马却笑意颇为浓厚:“哎呀,百闻不如一见,李茂同学还真是个少年英豪。”

“我这个人不喜欢麻烦,所以也怕给别人造成麻烦,所以我就拿着最好的诚意过来。”

“文件,渠道,包括诗刊我们自己现在掌握的板块,我是毫不吝啬。”

“但是,我只提一个条件,我希望人民文学那边可以获得的我们也能获得,而且前三名的诗,要有一首给我们用于宣传,人民文学不能用。”

“当然,这件事情如果李茂同学你可以答应,后续我也愿意去一趟人民文学,跟他们聊这些事情。”

涛马开门见山,可以说是把所有今天过来的事情,一股脑都倒给了李茂。

算是早有准备吧,李茂如果不是看到任务突然出现,还给了自己这么不容拒绝的奖励。

当时他跟松滨海绝对会聊很久,至少要让他保持心动的回去。

可是人一旦看到了结果,就在过程之中毫无兴趣,现在涛马过来也能证明系统真的有点东西。

尤其是李茂现在还有一个随时可以兑换的奖励,那就是只要占股就能侵占全部股份的道具,如果真是这样那他可要好好选一下了。

“不?涛马同志,您这意思是说,只要李茂同意?...”

方正南有点不会了,那她还着急过来干什么直接让李茂跟涛马签合约就好了啊。

“对啊!只要他同意,我怎么都行!”

涛马紧接着一句话直接让方正南无语。

这人还真...真贱呐...下次自己谈生意也试试...

签定好合约,李茂表示不用他去人民文学,李茂这里全部都可以直接解决。

给谁都是给,诗刊如果想要的多一点也无所谓。

见李茂如此慷慨涛马就显得有些激动,不过好歹事情可以告一段落。

诗刊这条线拉拢结束,那么就是只欠东风了!

第三天的下午,一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稿件送入了历史档案馆。

小编辑看完便露出骇然之色,步伐阑珊,甚至都忘记了敲响房门直接冲了进去!

“干什么呢,毛毛躁躁的。”,魏晓东有些不悦,放下手中的放大镜,将这封稿子接了过来。

可那双淡然的眼,却越来越大,越来越大!

最后从不敢置信直接变成了震惊!

一翻署名:李茂!

“我大话说早了啊。”

“说早了啊。”

魏晓东看着稿件深深叹了口气,他闭上双眼无力的靠在座椅上。

如果说李茂之前只不过是一个发现文物,然后主动送还给国家的人,那么这样魏晓东可以动用一些特权,给他个人一些帮助。

但是现在这个稿子的出现就让李茂拥有了理由跻身进入。

如果历史档案馆不给这个机会,认死理,就是不让他进,那么方城那边姑且不说。

让他通过其他渠道发出去,那就是对于历史档案馆的蒙羞!

一个散户都比历史档案馆写的东西深刻?都要比历史档案馆几十号人弄得还要好!

魏晓东不想承认,但是他不得不承认。

这小子给自己赢了一个机会。

十二铜首,女史箴图,红珊瑚狮子和永乐大典,他一个滨海小城过来的小子怎么会知道这么多。

他怎么知道的呢...

他家以前是朝廷的?还是盗墓的...

半个月后。

经济系刊物彻底脱离学校。

就在刘天亚送给李茂的其中一个厂房,闷声做大事,开始投入工作,发布由人民文学和诗刊联合,而李茂的办公室内则是多了一个历史档案馆全权管理的合约。

至于人员,李茂他们三个一人一天,而工作人员也不是雇工而是合作和给实习机会。

王建文那边拨过来二十个专业制作人员。

至于诗刊也是毫不吝啬,就连他们那边的新设备包括人员几乎都给李茂这边,拨过来三成。

历史档案馆则没有太多支持,只不过把权限递交,然后让李茂他们名正言顺的打着国企的名头成功建立。

自然拨款建立直接就有了保证。

加上李茂他们这边二十个经济系二班的同学。

然后派发奖励金,自然,人民文学和诗刊过来的人员,李茂都给了高于原单位的工资,甚至上九点,下五点,周末两天双休,一个月四天额外假期。

这个待遇可以说已经是令人惶恐,更别说李茂还承诺每个月的月中,至少有总工资百分之十的奖金派发。

各类票李茂也能从历史档案馆那边申请,他们有的,我们都不少。

原本还不乐意过来的人,回原单位的时候直接变成了得瑟。

而班级同学就更简单一点,只需要在这里工作打卡,时间超过每周三十个小时就可以结算助力奖金。

但规则虽然是规则,李茂并不在意他们的工作时长,能过来帮帮忙他感谢还来不及呢。

【叶青】

两个字简单干脆。

这就是他们刊物的名字。

主办综合类文摘杂志,包括刊物自产报纸,历史,诗歌,散文,小说都有涉猎。

拥有印刷设备,发行设备,横空出世的头一个星期。

一本叫做:川岛芳子的连载刊物就出现在众多读者面前。

这本书写满了小日子的罪行和内幕,其中对于川岛芳子这个人的一生,让很多人是恨中带着惋惜。

本来大众还在说一个突然开办的刊物,还能有人民文学厉害?可现实是就算是人民文学上都有这个刊物的板块。

诗刊的连载也都会有一个‘叶青助力’字眼。

从褒贬不一,到融入到故事之中,以现在的眼光去看那个时候的事情。

催更,读者来信越来越多,李茂下午过去的时候都眼前一黑。

短短三个月,叶青本身靠着一本书在京都的发行量就超过了人民文学单一刊物一年的数据。

不过为了不压住另外两大家的风头,李茂前期的战略决定就只有两项,学生自发的文章进行筛选,就跟之前一样然后进行发布。

其二就是小说连载。

白鹿原,大宅门等相关小说迅速登上大众视野,当然李茂现在已经把握了尺度。

可在之外,炎夏的尾声,张楠从邮政拿回来了宋玖在兰州给大家买回来的礼物。

“这是小玖给你们邮回来的。”

“这是你的,这是老吴的,还有郝斌,还有丽婷的。”

人群中李茂期待的看着张楠整理物品,可等了很久,直至包裹空下来张楠才回头瞧了他一眼。

“别看了,没有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