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汉长安城长乐宫六号建筑遗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
长乐宫六号建筑遗址位于今西安市未央区汉城街道办事处罗家寨村北。遗址地处长乐宫的西北部,北距长乐宫四号建筑遗址约30米,东距长乐宫五号建筑遗址约50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在长乐宫内钻探时发现该遗址,并于2005年11月至2006年1月在遗址的东北部进行了局部发掘,共布20米×16米的探方6个(编号为T1—T6),其中T1、T4分别向西扩方12米,T3东壁的南部10米向东扩方2米,T3南壁的东部5米向南扩方0.6米,发掘面积共计2327平方米。六号建筑的主殿位于发掘区的南部,因发掘面积所限,仅揭露夯土台基北部和东部边沿部分及附近的廊道、散水等。在发掘区之内揭露的大部分为六号建筑北侧的附属建筑(图一)。
图一 遗址位置示意图
1.一号遗址 2. 二号遗址 3. 三号遗址 4.四号遗址 5.五号遗址 6.六号遗址
一、地层堆积
遗址的地层堆积分三层,现以T1扩方部分东壁剖面为例介绍如下(图二)。
图二 T1扩方东壁剖面图1. 耕土层 2. 扰土层 3. 灰黄色土
第1层:耕土层。灰色土,土质松软。厚0.13—0.21米。
第2层:扰土层。浅黄色土,土质稍硬。距地表深0.13—0.37、厚0.16—0.3米。该层内出土汉代残砖、瓦及现代铁丝、陶瓷片等。
第3层:灰黄色土,土质松散。汉代文化层。距地表深0.32—0.69、厚0.18—0.25米。该层为建筑物倒塌堆积,出土大量汉代砖、瓦、瓦当残块以及陶支垫、铁钉、残铁器、货币等遗物。
第3层以下为汉代地面。
二、早期建筑
(一)建筑遗迹
在对六号建筑遗址进行解剖时,于二号附属建筑的西北部发现早于该建筑的房址(F2)被叠压于其下。F2呈方形或长方形,大部分被破坏,仅存东北部一角(图三)。东西残长3.4、南北残宽2.9米。东、西两端各有一青石础石,东石东西长0.38、南北宽0.18、残厚0.68米,西石东西残长0.23、残厚0.57米。东壁北部外凸,凸出部分南北长0.37、东西宽0.1米。
图三 早期建筑TG1平、剖面图
F2地面平整,以土坯东西向立砌而成。北壁以南9.5厘米处有一道东西向的拦边砖,现存2块,其东沿距东壁1.4米,东面的1块东西长36、厚3厘米,西面的1块东长40、厚3厘米。拦边砖以南8厘米填泥,其南为土坯地面,共存五排。土坯地面范围东西长2.62、南北宽1.07米。完整的土坯长51、厚17厘米。
(二)出土遗物
F2出土遗物较少,有筒瓦和板瓦。
筒瓦 2件。瓦身轻薄,瓦唇短。表面饰极浅的细绳纹,瓦唇以下17厘米以上绳纹被抹平,内饰麻点纹。泥条盘筑法制成,瓦坯外切分割。F2:1,残,表面饰细绳纹并抹光,内面为麻点纹。瓦体有一圆穿。表面有一戳印,印文为“宫”字(图四,2)。F2:3,残,表面饰细绳纹,局部抹光,内面饰麻点纹。表面有一戳印,印文似为“寺”字。
板瓦 1件(F2:2)。瓦体较薄,方瓦唇,瓦坯内切分割。瓦唇经手抹修饰,表面拍印竖向粗绳纹,经手抹,绳纹较浅。内面有一戳印,印文为“左司”。残长9.5、残宽11.5、厚1.4厘米(图四,1)。
图四 F2出土戳印
1.板瓦(F2:2) 2.筒瓦(F2:1)
三、晚期建筑
(一)建筑遗迹
晚期建筑由院墙、主殿和附属建筑组成,另外还发现有水井、沉淀池、排水管道等给排水设施(图五;图版壹)。
图五 六号建筑遗址平、剖面图
1.北院墙 位于发掘区的西北部。已发掘部分东西长37.71、南北宽2.18米。院墙为夯筑而成,残存基础。经钻探,夯土厚1.2米,直接夯筑于生土上。
院墙东与一号附属建筑相连,南与二号附属建筑东北角相接。墙北侧现存一片卵石散水,其范围东西长0.52、南北宽0.45米。似经扰乱。
2.主殿 由台基、廊道、散水和庭院组成。
台基 经钻探,主殿的夯土台基东西长约160米,已探明南北宽约50米,向南一直延伸到罗家寨村中。清理的部分位于发掘区的南缘,是台基的北沿部分,东西长67.4、南北宽0.9—2.45米,其东端南折,为台基的东沿,均已破坏至当时殿外廊道的地面。台基为夯土筑成,质量较好,夯层清晰,夯层厚4—7厘米。
廊道 主殿台基北侧及东侧都有廊道。
北廊道 位于主殿台基的北侧,发掘区的西南部。东西向,已清理部分东西长34.15、南北宽1.07—1.1米。东端折向北,北折部分东西宽0.9米,向北与一号附属建筑西面廊道相通。廊道南、北沿原有拦边砖,北沿拦边砖即散水南沿的拦边砖。廊道地面铺砖,但大多已被破坏无存。
东廊道 位于主殿台基的东侧,发掘区东南角。已清理部分南北长1.15米。地面铺砖,现存六排,向东与庭院铺砖连成一体。铺砖面西高东低,坡度为3.5度。铺砖均为素面方砖,边长33厘米或33.5厘米,厚4厘米。
散水 位于主殿台基北廊道的北侧,分立砖散水、铺砖散水、进水槽、卵石散水等四部分,各散水、进水槽边沿都有拦边砖。
立砖散水 为散水的东端北折部分,南北向。南北长3.5、东西宽0.84—0.95米。以残方砖东西向立砌而成,其中一件砖上有“居三”戳印。在其中部西侧还有一小段卵石散水,东西长0.74、南北宽0.36米。
铺砖散水 位于散水东部。东西向。东西长6.36、南北宽1.5米。以方砖平铺而成,铺砖多为素面方砖,个别为几何纹方砖、小方格纹方砖或条砖。
进水槽 位于铺砖散水西侧。南北向。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15、东西宽0.78米。进水槽中部铺素面方砖,铺砖面南高北低,坡度为15.5度。其北侧为沉淀池,进水槽的作用是将滴落散水上的雨水导入沉淀池内。
卵石散水 位于进水槽西部。东西长27.98、南北宽0.78—1.51米。散水东部较宽,东西长8.05、南北宽1.45—1.51米;西部较窄,东西长19.93、南北宽0.78米。卵石的铺设方式比较规整,大致东西成行,南北成排。卵石长5—16、宽5—11、厚2—6厘米。散水南北稍高,中间稍低,总体上西高东低,雨水向东经进水槽注入沉淀池。
庭院 位于主殿台基东廊道以东,因受到现代水沟和道路的破坏,仅存两排东西向铺砖。
3.附属建筑 主殿台基北侧共发现两组附属建筑。
一号附属建筑 位于主殿夯土台基北侧、发掘区东部。有东、西配殿和南、北廊,中央围成一个庭院(一号院),院内发现1眼水井(J1)和1条圆形排水管道。
东配殿 位于一号附属建筑东部。现仅存台基底部,台基东侧有廊道和散水,散水外为庭院,但被现代水沟和道路破坏。
台基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5.87、东西宽9.53(南)—9.69(北)米。北部突出,突出部分呈长方形,向北伸出探方之外,已清理部分南北长3.16、东西宽8.03—8.36米。台基为夯土筑成,夯土厚1.9米,之下为黄色生土。台基东壁南部现存2个壁柱,柱洞底部尚存础石,质地为花岗岩,础石面与周围地面基本平齐。
东配殿台基东侧有砖铺廊道和散水。廊道以二号地下通道为界分南、北两部分。南部廊道长16.8米,北段较窄,南段较宽,北段长13.41、宽1.48—1.54米,南段长3.37—3.39、宽3.26米。南段有十排南北向铺砖,铺砖面西高东低,坡度为2度。铺砖多为几何纹方砖,有纹饰的一面向下,砖多已不存。北部廊道位于二号地下通道以北及其东侧,南北长5.08—5.14、东西宽2.67—3.8米。地面铺砖,现仅在局部存少量铺砖泥。
二号地下通道由中部平道和南、北坡道组成,南北残长4.5(东壁)—5.26(西壁)、东西宽1.17—1.25米,南部被后期扰坑破坏。东、西两壁现存高0.36—0.41米,各存两个壁柱,有的础石尚存,质地为花岗岩或青石。北坡道南北长1.65、东西宽1.15米。地面铺几何形花纹方砖,有纹饰的一面向下,略有残存。平道部分亦铺砖,但多被破坏。南坡道已不存。
二号地下通道东部有一条东西向铺砖道,现仅存南沿的拦边砖及少量铺砖,铺砖面西高东低,坡度为4度。铺砖均为几何纹方砖,有纹饰的一面向下。
散水紧邻廊道东侧,两侧都有拦边砖,内铺卵石,分为三段:北段南北长13.41、东西宽1—1.02米;中段东折,东折部分东西长3.27—3.3、南北宽1.81米;南段又折向南,南折部分南北长3.37、东西宽1.5米。拦边砖多为素面方砖,少数为几何形花纹方砖。卵石长5—16、宽5—11、厚2—6厘米。卵石的铺设方式为:北段和南段为东西向顺长立砌,中段为南北向立砌。散水面西高东低呈斜坡状,坡度为7度(图版贰,1)。
南廊 位于一号附属建筑南部。平面为东西向长方形,东西长20.74、南北宽3.8米。台基为夯土筑成。南部夯土中埋置花岗岩大卵石十六块,分为六组,东、西两端每两个为一组,中间每三个为一组。这些大卵石均为天然石,形状有近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表面无任何使用痕迹,其上亦无任何红烧土、木灰类堆积,推测它们可能是在夯筑台基时被预先埋入,其作用类似后代的承础石或磉墩。
卵石以北为东西向夯土,夯土质量很好,推测可能是夯土墙的基础,墙北为廊道。
西配殿 位于一号附属建筑西部,由台基和廊道组成。
台基 夯筑,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2.07、东西宽3.61(南)—3.72(北)米。
廊道 位于西配殿台基西侧,南与一号地下通道西坡道及主殿北侧的廊道相通。南北长20.92米(从一号地下通道西坡道北沿起),南段东西宽4.24米,二号院以东宽3.36米,北段宽3.27米。廊道地面为夯筑,其上铺砖,但所铺砖大多已不存。
北廊 位于一号附属建筑北部。东西长16 .93、南北宽2.83(东)—2.94(西)米。
一号院 位于一号附属建筑的中部。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6.93—17.13、南北宽19.13—19.18米。地面破坏严重,原来埋设于地下的圆形陶水管道已暴露了出来。
水井(J1) 位于一号院西北角。井口平面呈圆形,井底平坦,生土底,底部积有沙土。应为取水井。口径1.4、底径1、深8.3米。井壁分段砌筑扇形砖,在距井口约3.1、3.75、4.3米处分别砌筑扇形砖一至二周,在距井口6.49米以下砌筑扇形砖十八周。
圆形排水管道 位于一号院内。由双排圆形陶水管组成,西起一号院西壁中部,向东北方向延伸。已清理部分长4.04米,现存八节陶水管。
二号附属建筑 位于主殿台基北侧、一号附属建筑西侧。由南墙、台基、四个庭院(二至五号院)及一组半地下房址(F1)组成,三、四号院内各发现一座沉淀池和一条排水管道,东西长33.17、南北宽20.47米。
南墙 位于二号附属建筑南部。平面呈曲尺形,东部一小段基础保存较好,西部大部分基础被现代扰坑破坏。东西长19 .93、南北宽2.1米。夯土多为黄土,与其北侧的廊道基础界限清楚。东端北折,北折部分南北长3.66、东西宽2.95米。夯土基础的宽度在2米以上,不排除为某种长条形建筑的可能性。墙基南侧与主殿台基北侧散水之间有长19.93、宽0.19—0.21米的空地,其间部分地方可见卵石分布。
台基 二号附属建筑台基平面大致呈曲尺形,东西长33.17、南北宽17.5米。
台基用黄土夯筑而成,其中夹杂砖瓦碎块及红色颜料碎块等。夯土的下面叠压着早期的夯土及红烧土堆积。
二号院 位于二号附属建筑东侧。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6.41、东西宽3.36米。庭院周围为散水,中央为天井。
东部散水南北长6.41、东西宽1.01米,南部散水东西长3.36、南北宽1.67米,西部散水南北长6.41、东西宽0.91米,北部散水东西长3.36米、南北宽1.65米。散水边缘原来都有拦边砖,地面铺有素面方砖,但砖大多已不存在。散水地面由四周向天井倾斜。
天井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3.14、东西宽1.45米。地面平整,原来应铺有砖,但砖多已不存。
三号院 位于二号附属建筑东南部。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4.26、南北宽3.36米。
三号院内有一沉淀池,位于庭院东部,称东沉淀池。池口平面大致呈方形,底部较池口稍大,池口南北长1.95、东西宽1.93米,底部南北长2.1、东西宽2.06米,深2.34米。四壁与池底均用长条砖砌筑,四壁采用顺向平铺法,残存下部。底部南北向平铺五排砖。沉淀池内出土一块加工规整的石板,红细砂岩,已残,残长0.7、宽0.61、厚0.12米。一面磨制光滑,另一面不甚平整,光滑面呈“凸”字形,两个长边各有一条宽缘,各宽9—10厘米,边缘部比中部薄4厘米。推测此石用以覆盖沉淀池。沉淀池的东北角外侧有一块花岗岩础石,平面近椭圆形,东西长37、南北宽30、厚9厘米。沉淀池东壁有一条双排五角形陶水管道。两排管道平行铺设,大致呈东西走向,全长约43.4米。排水管道底部距池底铺砖面1.23米,单节管道宽0.41、高0.41、壁厚0.06米。经勘探试掘,该管道在一号地下通道西壁附近折而向东,与地下通道走向相同。
四号院 位于二号附属建筑西南部,向西伸出探方之外。由水井、廊道、沉淀池和排水管道组成。发掘区内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7.18、南北宽4.2米。
庭院中央地面堆满瓦片,应是建筑倒塌形成的原始堆积。天井地面未见铺砖,推测应是土地面,东西发掘长15.28、南北宽2.31米。
廊道位于天井南侧及东侧。廊道地面比天井地面高约0.15米。南侧廊道南北宽1.89米,局部发现拦边砖和平铺方砖。另外还发现1块南北向线砖,可能为廊道内铺砖之间的分界砖。廊道东端折向北,北折部分南北长2.31、东西宽1.9米。
沉淀池位于天井的东南角,称西沉淀池。池口平面大致呈方形,池壁竖直,边长1.75、深1.5米。池壁上部残,下部用砖错缝平铺及三顺一丁法砌成,一部分砖为素面条砖,一部分砖为素面方砖。池底铺方砖,东西三行,每行三块,中央一块为花纹方砖,其他均为素面方砖。
此沉淀池东壁以东有两节单排五角形陶水管道,长0.71、宽0.38、高0.35米。在东沉淀池的西壁也露出一节宽0.42、高0.41米,呈西北—东南走向的五角形陶管道。东、西两个沉淀池应有管道连接,其直线距离12.38米。由此推断,四号院的积水首先流入西沉淀池,沉淀后通过单排五角形管道流入东沉淀池,然后汇集三号院内的积水,经进一步沉淀,通过双排五角形管道向东排出该组建筑群之外。
五号院 位于二号附属建筑西北部,向西伸出探方之外。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8.8、南北宽3米。地面铺砖,略有残存。院落中北部和西北角各发现一块花岗岩础石,平面近椭圆形,前者东西长24.5、南北宽24、厚7.5厘米,后者东西长24、南北宽23、厚5厘米。
F1 位于二号附属建筑西部,向西伸出探方之外。F1有上、下两层,上层已被破坏,下层为半地下式建筑,由主室、西侧室、东侧室和南部散水组成。已清理部分东西长18.6、南北宽11.29米,四壁现存高0.53—0.73米(图版叁,1)。
主室 位于F1中部。平面呈长方形,四壁存高0.45—0.73米。南壁长9.5米,有五个壁柱,大部分地方为斜壁,局部为夯土外包砌一排土坯,部分为夯土壁,壁外有粗草泥皮,泥皮厚0.5厘米左右。土坯每层厚11厘米,夯层厚7—10厘米。北壁长9.25米,有五个壁柱,斜夯土壁,部分夯层较为清晰。东壁长5.43米,破坏严重,东南角、东北角各有一个角柱,两个角柱之间还应有一个明柱础,但已经被破坏无存。西壁有一个壁柱,西北角和西南角各有一个角柱。东、西各有一条过道与东、西侧室相连。主室的南部有东、西二个通道,北壁东部向北有一个通气道。
除四壁的壁柱外,下层建筑的地面上南北居中位置还有一排东西向五个明柱础。由此可见,主室的下层建筑是以柱网结构支撑形成一定的空间。上层建筑地面铺方砖,下层建筑的地面为平坦的夯土面,经火烧成红色。由于火灾致上层建筑整体塌落,上层建筑的地面及其以上的灰烬塌落在下层建筑的地面上。
东通道 位于主室东南部。南北向。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68、东西宽1.13米,现存高0.45—0.68米。墙壁结构为夯土外包砌一排土坯,土坯外抹有厚约1厘米的泥皮。东、西壁各有二个壁柱。紧贴南壁有一块空心砖,应为两层上下的台阶。
西通道 位于主室西南部。南北向。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37—1.53、东西宽1.5米,现存高0.73—0.75米。结构和东通道相同,东、西壁各有两个壁柱。
通气道 位于主室东北部。长方形,南北长3.95—4.07、东西宽0.67—0.9米,东、西壁现存高0.54—0.67米。东西壁各有二个壁柱。从西壁结构看,为夯土外包砌一排土坯,土坯外抹厚约1厘米的泥皮。
西侧室 位于主室西部。平面呈长方形,北侧有一条南北向的通气道,已发掘部分南北长4.6、东西宽2.25米。四壁为夯土壁,夯土外涂泥皮,现存高0.5—0.66米。南壁清理部分长2.25米,有一个壁柱。东壁长3.98米,有三个壁柱。北壁已清理部分长1.96米,有一个壁柱。西壁在探方外。地面被火烧成红色,现存两个明柱础。两个明柱础之间的中心距离约为1.5米,南部明柱础至南壁柱之间的中心距离约为1.65米。
通气道 位于西侧室东北部。平面大致呈长方形,南北长2.95、东西宽1.24—1.26米,东、西壁现存高0.5—0.66米。各有两个壁柱,结构为夯土壁,北壁长0.63、现存高0.54米。
西过道 位于西侧室与主室之间。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 .07、南北宽0.71米,现存高0.26—0.68米。
东侧室 位于主室东部。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2.8、南北长2.92米,现存高0.53—0.66米。南壁有三个壁柱,北壁有三个壁柱,东壁中部有一个壁柱。地底面被烧成红色,中央有一个明柱础。
东过道 位于东侧室与主室之间。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69、南北宽2.84米,现存高0.6—0.66米。
散水 位于F1南部,四号院北部。为卵石铺成,散水南沿和北沿均有拦边砖,散水面北高南低,发掘长15 .28、宽0.87米。
一号地下通道 位于主殿夯土台基和一号附属建筑之间,是进入一号附属建筑的通道。通道低于两侧的夯土台基,两侧以壁柱支撑,属于低于两侧建筑地面的半地下隐蔽性通道。平面大致呈“L”形,由主道和东、西坡道组成。东西最长34.29、南北最宽4.93米(图版贰,3)。
主道 位于一号地下通道中部。是通道的主体部分,东西长32.19、南北宽1.84—1.91米,南北两壁现存高0.53—0.6米。南、北壁保存较好,均为夯土壁,夯层厚4—9厘米。夯土外涂二至三层泥皮:内为粗草泥层,厚1.5—4.5厘米;外为细泥层,厚0.5厘米。南、北壁各有十一个壁柱,南北两两相对,其中南壁有三个、北壁有七个壁柱尚存花岗岩础石。主道地面铺砖,共有东西向六排方砖,多有残留。主道地面下发现有双排五角形陶水管组成的排水道(图版叁,2),前已述及。
东坡道 位于一号地下通道的东部,西与主道相接。坡道东西长2.18、南北宽1.52—1.62米,东高西低,坡度为11.8度。坡道西端有一道南北向木灰槽,长1.59、宽0.12、深0.04米,内有木炭残留,这里原应设有一道门。坡道面铺方砖,现残存东西向砖三排,均为几何形花纹砖,有纹饰的一面向上。
西坡道 位于一号地下通道的西部。南北向。南北长3.12、东西宽2.12米,东、西壁最高0.27—0.33米,坡道北高南低,坡度为9.2度。地面铺几何形花纹方砖,南北向共七排,有纹饰的一面向上(图版贰,2)。
(二)出土遗物
出土遗物以建筑材料为主,另有少量日用陶器、铁器、铜器、钱币和海贝等。
1. 建筑材料 182件,有筒瓦、板瓦、瓦当、砖、管道和井圈等。
图六 出土筒瓦戳印
左. BⅡ式(T4③:7) 右. A型(T1③:69)
筒瓦 40件,其中6件带戳印,3件有穿孔。根据形制不同分二型。
A型:15件。短唇,瓦体轻薄。泥条盘筑法制成,瓦坯外切分割。外面饰细绳纹,内面多饰麻点纹。T3②:9,瓦唇稍卷,瓦尾处渐薄。瓦唇以下13.3厘米及39.5厘米以下部分绳纹被抹平,长53.4、宽15.8—16.8、厚1.2—1.7厘米(图版肆,5)。T1③:69,残,表面有一戳印,文为“大匠”二字(图六,右)。T1③:113,残片,瓦体上有一圆孔。长9.8、宽9.5、厚1.2厘米,孔径1.3厘米。
B型:25件。长唇,瓦体厚重。模制。外面饰中绳纹或粗绳纹,内面饰布纹。分二式。
Ⅰ式:瓦坯外切分割。T1③:55,瓦唇以下10厘米及28厘米以下部分绳纹被抹平。长57、宽8.5—8.8、厚1.5—2.6厘米,唇长7、厚1.7厘米(图版肆,4)。
Ⅱ式:瓦坯内切分割。T4③:7,残余瓦尾部分。表面有一戳印,文为“居二”二字。残长11.2、残宽15.3、厚0.7—1.7厘米(图六,左)。
图七 出土戳印
1.云纹瓦当(T3②:1) 2.素面半瓦当(T1②:37) 3.板瓦(T1③:67) 4.云纹瓦当(T1③:24) 5.板瓦(T1③:102) 6.云纹瓦当(T5②:54)
板瓦 12件。瓦坯内切分割。瓦体有薄厚之分。表面多拍印绳纹,绳纹有粗细之分,内面多为素面。其中4件带戳印,1件带刻画文字。T1③:67,戳印文字为“居戊”(图七,3)。T1③:64,青灰色,瓦体厚重。表面拍印斜向粗绳纹,绳纹宽0.6厘米。内面为素面。残长28、宽51、厚3厘米(图版肆,6)。T1③:102,方唇稍外卷。表面饰斜向粗绳纹。内面有一戳印,印文为“左卅七”。残长15、残宽19、厚1.6厘米(图七,5)。
瓦当 104件,有素面半瓦当、云纹瓦当和文字瓦当。
素面半瓦当 1件(T1②:37)。青灰色。当背有三个指压痕迹,内面饰麻点纹,所连筒瓦表面饰细绳纹。有一戳印,印文为“大卅二”二字。直径16.4、当厚1.3厘米(图七,2;图版肆,3)。
图八 出土遗物
1.云纹瓦当(T3②:1) 2.云纹瓦当(T1③:12) 3. 云纹瓦当(T6②:1) 4.“长乐未央”瓦当(T1③:10) 5. “与天无极”瓦当(T3②:7) 6. 小方格纹方砖(T5②:29)7、8.几何纹方砖(T1③:70)
云纹瓦当 88件。一部分瓦当与筒瓦系一次制成,当背有切痕。当面边轮规整,内有一周凸弦纹,双界格线不穿过当心,向外连至每朵云纹的中部,当心圆饰斜方格纹、米格纹、柿蒂纹、乳钉纹等。T3②:1,边轮下3厘米处有一条凹弦纹,筒瓦表面绳纹抹光。有一个戳印,印文为“大匠”二字。直径17.9、边轮宽1.1、厚3.1厘米(图八,1;图版伍,1)。另一部分瓦当与筒瓦系分做套接,当背无切痕。当面边轮规整,边轮内饰一周凸弦纹,双界格线向外连至弦纹,向内穿过当心,形成“井”字形,四区内各有一朵云纹,当心圆内饰大三角纹。T1③:12,残留筒瓦。表面饰绳纹,边轮以下被抹平,内面饰布纹。直径18.1、边轮宽1.1、厚2.5厘米(图八,2;图版伍,2)。还有一部分瓦当的当心为乳钉纹,有的乳钉纹周围饰一周连珠纹。T6②:1,残留筒瓦。表面抹光,内面饰布纹。直径19.5、边轮宽1.6、厚2.5厘米(图八,3;图版伍,3)。T5③:3,残留筒瓦。表面抹光,局部见粗绳纹,内面饰布纹。直径17.8、边轮宽1、厚2.4厘米(图版伍,4)。T1③:24,边轮以下1厘米处有一条凹弦纹,弦纹上、下的绳纹抹平。表面有一戳印,印文为“大己”二字。直径16.9、厚2.1厘米(图七,4)。T5②:54,表面绳纹抹光,有两条弦纹。边轮下有一戳印,印文为“大匠”。直径18.1、边轮宽1.1、厚1.4厘米(图七,6)。
文字瓦当 15件,有“长乐未央”瓦当和“与天无极”瓦当。
“长乐未央”瓦当 14件。青灰色或土黄色。瓦当与筒瓦分做套接,当背无切痕,边轮手抹痕迹明显,当面边轮宽而规整。边轮内有一周凸弦纹,双界格线向外连至弦纹,向内不穿当心。绝大多数当背中心有指窝,有的局部带绳纹。当面中央有一个突起的大乳钉纹,其外有两周凸弦纹,弦纹内饰由十二至十六个小乳钉组成的连珠纹。四区内篆书“长乐未央”四字,“长乐未央”四字围绕当心圆呈弧形排列,竖笔弯曲。T1③:10,连珠纹由十二个小乳钉组成。直径18.8、边轮宽1.8、厚1.8厘米(图八,4;图版伍,5)。
“与天无极”瓦当 1件(T3②:7)。青灰色。残,当背边轮有由内向外的切痕。当面边轮较窄。边轮内有一周凸弦纹,双界格线向外连至弦纹。仅存一“天”字。直径19、边轮宽1.1、厚3.1厘米(图八,5)。
砖 22件,模制,有方砖、长条砖、扇形砖、三角形砖、异形砖和空心砖。
方砖 12件。方形或近方形,有素面方砖、几何纹方砖和小方格纹方砖。
素面方砖 5件。一面较光滑,一面较粗糙。分二型。
A型:3件。近方形,较薄。T5③:28,长39.5、宽35.8、厚3厘米。
B型:2件。方形,较厚。T1③:72,边长34.2、厚4.2厘米。
几何纹方砖 4件。方形,较厚。正面饰几何纹,背面多为素面。T1③:70,背面刻画博局纹。边长35、厚4.6厘米(图八,7、8)。
小方格纹方砖 3件。正面饰小方格纹,似突起的小乳钉。T5②:29,长35.8、残宽28、厚3.2厘米(图八,6)。
1
2
3
4
图九 出土砖
1.长条砖(T5②:31) 2.扇形砖(T5③:33) 3.扇形砖(T5③:34) 4.三角形砖(T5③:35)
长条砖 2件,长方体。T5②:31,长35、宽17.5、厚9厘米(图九,1)。
三角形砖 1件(T5③:35)。用长条砖磨制而成,素面。两直边长分别为15.5、18厘米,斜边长23.8、厚10厘米(图九,4)。
扇形砖 3件。扇形长方体,素面。T5③:33,较薄。外弧长27.5、内弧长23、宽11.3、厚5厘米(图九,2)。T5③:34,较厚。外弧长33.5、内弧长26.2、宽17.5、厚9.2厘米(图九,3)。
异形砖 1件(T5②:43)。圆弧形,中空,一端残,另一端伸出一方唇。素面。残长24、残宽7、高12.8、厚2.3—2.8厘米,唇长3、厚0.9厘米(图版伍,6)。
空心砖 3件,均残。
管道 2件,有圆形和五角形两种。
圆形管道 1件(T6③:8)。中部较粗,两端较细。表面拍印纵向粗绳纹,内面饰麻点纹。口径23、腹径28、残长46.5、厚1.1—2厘米,唇厚1.5厘米(图版陆,6)。
五角形管道 1件(T6②:5)。表面饰纵向粗绳纹,绳纹粗0.6厘米,边棱处绳纹抹平,内面素面。五边分别长25、25、24.5、24.5、38厘米,残长38、高41、厚5.6—6厘米(图版陆,5)。
井圈 2件。均为残片。表面饰斜向粗绳纹,绳纹粗0.7厘米,内面饰菱形纹,菱形内有一乳钉纹。菱形长1.8、宽1.4厘米。T5②:36,唇中间有一道凹槽。残长13、残宽18.2、厚1.7厘米,唇厚2.4、凹槽宽0.8厘米。
2. 日用陶器 14件,有盆、小罐、钵、小壶、灯、器盖、纺轮和弹丸等。
盆 1件(T1③:110)。泥质红陶。方唇,宽折沿,斜腹。表面磨光,外腹部有两条凹弦纹,弦纹带内压印复线三角纹。轮制。口径84.6、残高18.2厘米。
小罐 3件。泥质灰陶。侈口,圆唇,折沿,腹微鼓,平底。轮制,表面磨光。T4③:18,口径12.5、腹径12、高8.7厘米(图版陆,1)。
钵 3件。泥质灰陶。口微敛,圆唇,斜腹,平底。轮制,素面。T1③:111,口径11.2、底径6、高3.5厘米。
小壶 1件(T1③:103)。泥质红陶。侈口,圆唇,斜肩,鼓腹,平底。肩部有两条凹弦纹,形成纹饰带,弦纹之间饰回形纹。轮制。腹径8.3、底径5.8、高5.9厘米(图版陆,3)。
灯 2件,泥质浅灰陶。灯盘较浅,矮柄实心,假圈足。表面有四条竖向合模形成的凸棱线,足部表面饰三角形附加堆纹。模制。T1③:82,口径11.3、足径8.8、高9.1厘米(图版陆,2)。
器盖 1件(T5③:40)。泥质灰陶。圆形,母口,顶部有一圈足形捉手。轮制。口径18、高5.2厘米。
纺轮 1件(T1②:88)。泥质灰陶。利用陶片磨制成圆饼状,中间有一穿孔。素面。直径2.7、厚0.6、孔径0.4厘米。
弹丸 2件。泥质灰陶,素面,手制。T3③:22,直径2厘米。
3. 铁器 26件,有钉、环和刀。
钉 24件,有直角钉和圆帽钉两种。
直角钉 12件。钉身与钉帽连为一体,弯曲成直角,钉身、钉帽均为长方体,钉身前端尖锐。T5②:47,通长11.2、钉帽长2.4、钉身长8.8厘米,最粗处1.2厘米。
圆帽钉 12件。钉身呈方锥形,钉帽为蘑菇状。T2②:19,较短。通长11.2、帽径1.7、沿厚0.5厘米。T 5②:48,较长,弯曲成钩状。通长21.3、帽径3.4、沿厚0.8厘米。
环 1件(T4③:29)。截面呈圆形。外径5.5、内径3.3厘米。
刀 1件(T5②:49)。长条形,直柄,环首,一面刃。通长18.8、宽1.2厘米。
4. 铜器 7件。有建筑构件、镞、云纹饰件、铜镜、铠甲片和铜泡。
建筑构件 1件(T1③:100)。残,横截面呈椭圆形,前、后两面下部各有三个三角形齿,组成倒“山”字形,正面还有一个长方形钮。长9.3、宽5.1、厚2厘米(图版肆,2)。
镞 1件(T2②:20)。柳叶形,铁铤已残。长5.5、宽1、厚0.5厘米(图版肆,1)。
云纹饰件 1件(T3③:18)。残,横截面呈弧形。平面饰透雕云纹,正面云纹间饰布纹。残长3.8、宽3.8、厚0.4厘米(图版陆,4)。
铜镜 2件。T1③:107,窄缘,体较薄,纹饰不清。残长3、宽2.5、厚0.1厘米。
铠甲片 1件(T4②:35)。片状,鱼鳞形,上方下圆。上边缘有两个穿孔。长2.2、宽2、厚0.05厘米。
泡 1件(T4②:34)。帽作球面状,中空,内有一钉,弯曲成钩状。球径1.3、高0.9厘米。
5.钱币 16枚,有榆荚、半两、五铢、剪轮、货泉、布泉、大泉五十、五行大布等八种。
图一〇 出土钱币
1.榆荚钱(T2②:24) 2.剪轮钱(T3③:21) 3.剪轮钱(T4③:33) 4.布泉(T1②:105) 5.半两(T2③:22) 6.大泉五十(T3②:20) 7.五铢钱(T1③:104) 8.布泉(T5②:50) 9.货泉(T2③:21)
榆荚钱 1件(T2②:24)。铸造不精,边轮不规整,钱形小,圆形,无郭,小圆穿,一面平,另一面稍凸。钱径1.3、穿径0.3厘米(图一〇,1)。
半两 1枚(T2③:22)。内、外无郭,方穿,无钱文的一面较平。钱文“半两”,篆书,不甚清楚。钱径2.5、穿径0.75厘米(图一〇,5)。
五铢钱 4枚。有外郭,方穿,穿四面有郭。“五”字交笔缓直,“铢”字的“金”字头作小三角形,“朱”字头方折,下笔圆折。T1③:104,钱径2.65、穿径1厘米(图一〇,7)。
剪轮钱 2枚。T3③:21,圆形,方穿,钱文均被剪去。钱径1.3、穿径0.8厘米(图一〇,2)。T4③:33,圆形,方穿,背有方郭。钱文“五铢”各被剪去一半。钱径1.8、穿径0.9厘米(图一〇,3)。
货泉 2枚。内外有郭,方穿,钱体厚重。T2③:21,钱径2.5、穿径0.8、厚0.3厘米(图一〇,9)。
布泉 4枚。内外有郭,方穿。T5②:50,钱径2.6、穿径0.7厘米(图一〇,8)。T1②:105,边轮有合范流铜痕迹,钱形不规整。钱径2.9、穿径0.8、厚0.4厘米(图一〇,4)。
大泉五十 1枚(T3②:20)。内外有郭,方穿。钱径2.4、穿径0.95厘米(图一〇,6)。
五行大布 1枚(T5②:53)。内外有郭,方穿。钱径2.6、穿径0.8厘米。
6.海贝 2件。均为天然海贝,贝面上有一条长齿槽,正面较平整,侧面稍鼓凸。T1③:108,长1.9、宽1.3、厚0.8厘米。T1③:109,长1.9、宽1.4、厚1厘米。
四、结语
(一)六号建筑的时代
据文献记载,西汉长乐宫是在秦兴乐宫的基础上兴建起来的。位于遗址西部的早期建筑F2叠压在西汉建筑之下,F2出土的砖瓦戳印有“宫”、“寺”、“左司”等,这些戳印文字与秦咸阳宫、阿房宫、秦始皇陵建筑遗址出土的文字相同〔1〕。由此推测,F2的年代或可早到秦代或战国秦时期。这一发现不仅为寻找秦兴乐宫提供了线索,而且也为文献记载提供了考古方面的证据。
六号建筑遗址出土遗物中有秦汉之际流行的表面饰细绳纹、内面饰麻点纹的筒瓦,表面饰中绳纹、内面素面的板瓦,小方格纹方砖,素面半瓦当,当心网格纹云纹瓦当(背部绝大多数有切割痕迹)等。带“大匠”戳印的砖瓦以往在秦代的宫室、陵园和秦汉上林苑、甘泉宫等遗址中出土过,而西汉中晚期建筑遗址中很少有“大匠”戳印的砖瓦。这些都说明长乐宫六号建筑应兴建于西汉早期。遗址中也出土了很多西汉中期以后的砖瓦,如粗绳纹筒瓦及板瓦、“长乐未央”文字瓦当、当心大乳钉云纹瓦当等,更有一些王莽时期的货泉、布泉和大泉五十等钱币,说明六号建筑一直沿用至王莽时期,建筑的废毁或与更始年间的战火有关。
(二)六号建筑的性质
六号建筑位于长乐宫西北部,近年来发掘的四号建筑〔2〕、五号建筑〔3〕分别位于其北部及东南部。三组建筑相距很近,其中六号建筑与四号建筑仅相距30米,六号建筑与五号建筑也仅相距50米,在六号建筑的西北部和西南部还分布有二号建筑〔4〕和三号建筑,可见这一带是建筑基址分布非常密集的地区,应是长乐宫的核心区域。从建筑规模看,六号建筑是一座特大型建筑,其规模远远超过二号、四号建筑,由此判断该建筑当是这一核心区域内最重要的主体宫殿建筑。该建筑北部的院墙将之与四号建筑隔开,形成两组建筑群,根据四号建筑遗址的发掘以及文献记载,初步推测六号建筑遗址是长乐宫的前殿旧址〔5〕。当然,本次发掘的仅是该建筑东北部的一部分附属建筑,其主体部分尚未发掘,所以,六号建筑的性质尚有待今后进一步的考古工作。
(三)六号建筑的排水体系
排水设施也是这次发掘的一大收获。这组排水设施由两个沉淀池、两组排水管道组成,散水及进水槽的倾斜度,两个沉淀池进水口、出水口的高度以及两组排水管道的高低与走向,都设计得十分科学,排水管道是在建筑之前预先设计埋入地下的。通过这组排水系统,主殿北侧及附属建筑三号庭院、四号庭院内的雨水均可以排向建筑之外。据记载,长乐宫的东北部地区可能属于池苑区,从这组排水系统排出去的水大致就流向了池苑内。
附记:本次发掘领队为刘振东,参加发掘的有刘振东、徐龙国、张建锋、林玉学、吴新年和董慧杰,汉长安城遗址保管所的甘洪更、刘和平也参加了发掘工作。遗迹照片由刘振东、张建锋等拍摄,线图由董慧杰绘制,遗物照片由董慧杰拍摄,拓本由吴新年、董慧杰拓制。在发掘过程中,始终得到国家文物局、陕西省文物局、西安市文物局、汉长安城遗址保管所以及未央区文化局、汉城街道办事处和罗家寨村委会的关心和帮助,在此致以诚挚的感谢。
执笔者 徐龙国 刘振东 张建锋
〔1〕袁仲一、刘钰:《秦陶文新编·下编》,文物出版社2009年版。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西安市汉长安城长乐宫四号建筑遗址》,《考古》2006年第10期。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汉长安城长乐宫发现凌室遗址》,《考古》2005年第9期。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汉长安城长乐宫二号建筑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4年第1期。
〔5〕刘振东、张建锋:《西汉长乐宫遗址的发现与初步研究》,《考古》2006年第10期。
(原刊《考古》2011年第6期)
图版壹 长乐宫六号建筑遗址(俯拍,上为北方)
1.一号附属建筑东侧散水和廊道(东北→西南)
2.一号地下通道西坡道(东北→西南)
3.一号地下通道(西→东)
图版贰 长乐宫六号建筑遗址
1. F1(西北→东南)
2. 一号地下通道地面下陶水管(东→西)
图版叁 长乐宫六号建筑遗址
1.铜镞(T2②:20)
2. 铜建筑构件(T1③:100)
3.素面半瓦当(T1②:37)
4. BⅠ式筒瓦(T1③:55)
5. A型筒瓦(T3②:9)
6.板瓦(T1③:64)
图版肆 长乐宫六号建筑遗址出土遗物
1.云纹瓦当(T3②:1)
2.云纹瓦当(T1③:12)
3.云纹瓦当(T6②:1)
4.云纹瓦当(T5③:3)
5.“长乐未央”瓦当(T1③:10)
6.异形砖(T5②:43)
图版伍 长乐宫六号建筑遗址出土遗物
1.陶小罐(T4③:18)
2.陶灯(T1③:82)
3.陶小壶(T1③:103)
4.铜云纹饰件(T3③:18)
5.陶五角形管道(T6②:5)
6.陶圆形管道(T6③:8)
图版陆 长乐宫六号建筑遗址出土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