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贫困不是放弃自我的借口
我们有时会看到这样的新闻:衣衫褴褛的拾荒老人骑着破旧的三轮车,颤颤巍巍地将自己毕生积蓄全部捐献给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推脱不过,无奈收下沾满汗水的毛票,老人拒绝透露姓名和住址,甚至拒绝合影,只留下一个蹒跚的背影和那份从容的善良。
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我都会感动得热泪盈眶。尽管从理性角度而言,我并不支持老人的做法,我不知,在寒冷的冬天他是否依然流浪于嘈杂的街头,大雪纷飞时他是否依然佝偻于破旧的桥洞下。老人也许更应该用这笔钱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但从感性的角度上来看,我毫无疑问敬佩老人的举动,扪心自问我很难做到,在我看来这甚至比成功的企业家一次性捐出几个亿更加难能可贵,因为一个人如果能在极度贫困中仍然保持善良,那他一定是个好人。
勿以恶小而为之
在贫困中保持良知,这是爷爷奶奶从小教给我的道理。
爷爷年轻时做过生产队的队长,负责管理生产队的粮仓,在那个吃大锅饭的年代,队长利用职权给自己家属开小灶的现象并不少见,但爷爷一直恪尽职守。爷爷共有三个儿子,最后留下来的只有我父亲,父亲的两个哥哥在饥荒中没活下来,即使这样,爷爷也没有从生产队拿过一粒米。直到很多年后,谈及此事奶奶依然耿耿于怀,但扼腕悲叹中,更多的是无奈,以及对丈夫的理解。其实二老都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爷爷只念过几年书,奶奶更是目不识丁,我不愿意将此美化成大公无私或者廉洁奉公,我更愿意相信这是根植在劳动人民灵魂深处最质朴的善良,即使穷困潦倒,也不损人利己。
四年级的时候,因为羡慕别人有双层文具盒,我在课间偷偷将它藏进了自己的书包。拥有新文具盒的喜悦还没有来得及消化,昏暗的灯光下爷爷就发现了这个“不速之客”。我一时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直到他拖着赤条条的我,在冰冷的雨夜蹚过泥泞的小路,令我跪在邻居家门口。现在回想那个场景,我拒绝迈出认错的第一步,脾气火暴的他便拖着我的一只手冲出门,我躺在地上挣扎,用屁股摩擦地面以减缓前进速度,以至于泥水褪去了我的裤衩,在响彻整个村庄的号叫中,我最终极不情愿地承认了我的错误。
奶奶是心疼我的,但在这件事情上她选择和爷爷站在一起,整个过程中她没有护短,也没有阻止,她只是跟着跑了一路。在我认错的第一时间,她给我穿上了裤衩,披上了外套,我狠狠地推开了她,她的脸上全是水,不知道是雨还是泪。那种皮质的、有很多功能区、设计很时髦的文具盒我已经心仪了很久,但拥有它一直是奢望,我曾多次请求爷爷奶奶给我买一个,十元的售价让他们觉得并无必要,我在价值观还没成型的少年时期,满足艰苦中那些不切实际欲望的最好方式也许就是不劳而获,幸运的是,在我还没有越走越远的时候,这种卑劣的行为模式就被杀死在摇篮中。
那个周末,我跟着爷爷到工地上拉了一天的水泥,第二天我得到了一个带磁吸的崭新文具盒,它是干净的,完全属于我的。爷爷告诉我:贫穷不是作恶的借口,哪怕要饭,也莫要偷鸡摸狗。
贫困中守住底线,这是家庭给我上的关于良知的第一课。尽管为那件事我记恨了爷爷好长时间,但效果影响深远。农村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大多没有太多的技巧,鲜少循循善诱,也不会引经据典,但这种“粗暴式”教育却让“勿以恶小而为之”从此刻深入我的骨髓。
我们经常讨论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孟子认为人性向善,而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基于“原罪”的讨论,很多西方哲学家也倾向于人性本恶,叔本华甚至认为从婴儿出生开始便可看出人根本是自私的、野蛮的,人是万物中最可怕的野兽,所以才需要文明和法制来约束人的行为。但无论哪种观点,我们都无法否认教育的作用:若人性本善是一种内在的天赋,那教育便可以让善良的品质发扬光大;若人性本恶,那教育便可以遏制我们内心的幽暗,引导我们向善。
教育对于一个人品性的培养是举足轻重的,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家庭内部的言传身教。我们总有一种偏见——穷山恶水出刁民,虽然对这句话有很多侧面的解释,但从教育的维度去看,我们总习惯性地认为:贫困往往意味着教育的缺失,由此导致邪恶的野蛮生长。但过往的经历告诉我,家庭教育并非像社会教育那样需要分配社会资源,贫困和富有的差别在家庭教育中并非占据绝对主导作用,父母本身的善恶品性对孩子的塑造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一个去过大凉山支教的北京朋友告诉我,大凉山的孩子很大程度上比他见过的其他富裕家庭的孩子更善良、更纯真,而他们的父母,大多是贫困的。
贫瘠时,守住自我
不过,在贫困中保持善良并非易事,贫穷有时会把一个好人逼成坏人。
我少年时候的一个玩伴,原本成绩优异,后来父亲在工地上失足摔下导致半身不遂,母亲改嫁后,他便辍学承担起照顾父亲的重担。毫无疑问,他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但微薄的收入和救济无法维持父亲的医药费,不久后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他在一次入户盗窃中用剪刀捅死了一名独居老人,最终被判处无期徒刑。我曾经设想过,如果我也面临他这样的境遇,会不会同样铤而走险。我的家庭不比他好多少,上大学的费用也是东拼西凑,有段时间我甚至也想过去坑蒙拐骗,但事实证明我和他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四年级的那个文具盒让我深切地明白,判断一个人的好坏,不是看他富裕时做了多少善事,而是看他在贫穷时能否坚守底线。贫穷,是人性的试金石,有人在贫穷中放弃了良知,有人在贫穷中守住了底线,前者不一定值得被谴责,但后者一定值得讴歌,也许正因如此,那个19岁背着尿毒症母亲上大学的刘婷才会感动中国,《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才能既摆渡了他人,也救赎了自己。
当然,何为善良,也许每个人的理解不尽相同,在我看来,善良有两种:一种是内善;一种是外善。贫穷中守住自己底线的是内善;身处困境中的感恩之心,珍惜所拥有的一切也是内善;而关注他人的需要,培养同情心和理解力的则是外善。
我相信很多人都看到过社交媒体上关于美国法官卡普里奥的温暖审判,其中一期我印象特别深刻:一位女孩由于4次通宵违停而面临200美元的罚单,因为她没有自己的车位,善良的法官思考后决定将200美元改成20美元。但在随后的交流中,法官得知女孩独自抚养10个月的孩子且处于失业中,考虑到对方的窘迫处境,卡普里奥最终撤销了罚单,他说:我们不能让你支付罚单,可能当你晚上回家的时候需要给孩子准备食物,如果你支付了这20美元,你就没有足够的钱购买食物,我们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最后,卡普里奥从社会捐赠中给予了这位单身母亲50美元的援助。
这个视频获得了百万点赞,我相信最让人动容的地方并非免除了200美元的罚金,而是法官一直站在一位母亲的角度,用爱和同理心,去治愈这个冷冰冰的世界。我虽然不赞成孑然一身时的倾囊相助,但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别人的处境和困难,给予他人希望和温暖,对每个人而言并非难事,这和财富多少无关。
在我小的时候,奶奶看到流浪汉,都会从家中为数不多的口粮中分出一点,哪怕只有一碗米、一碗粥,即使改变不了他们的命运,但力所能及的一点帮助,至少可以让他们在这个瞬间不是无助的。善良,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心灵的。
不过善良有时候也会遭受挑战,尤其是贫困中的善良。有位哲学家说:“穷人的慷慨与浪费,远比富人的贪婪与吝啬更加恶劣。”我们当然可以善意地将这里的穷人限定为那些想不劳而获又贪图享受的人,但无论怎么限定,总有部分无辜之人会遭受情感上的伤害。这位大哲学家的这个观点我不敢苟同,穷人的慷慨这件事本身就无比珍贵,就像拾荒老人的捐赠一样,即使不被认同,但依然值得歌颂,因为并非每个人都能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的全部。
我们很多时候习惯性地质疑别人善良的动机,当看到某富豪捐赠图书馆时,我们会揣测他是不是图名,当看到某“网红”向灾区捐赠物资时,我们会质疑他是否为了作秀带货,这种质疑在穷人身上似乎更加赤裸——清华大学贫困生每月只花400元却资助4名贫困儿童,部分网友的关注点却集中在其身份和资助细节上,并谴责此人为什么要将此事发出来,仿佛穷人只要表达善意,一定是为了获得某种回报。2021年郑州发大水,我恰处于灾区中心,出于同情,我在可以承担的范围内捐赠了2万元,那时候我虽说不上贫困,也绝非富裕,但同样被人质疑是否别有用心。对此我并不在意,因为善良从来不体现为言语和动机,而是行动,这正是“论心不论迹”的体现。
我们永远无法控制自己的想象力,人的一生中总会出现许多邪恶的想法,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想法再邪恶,只要没有行动,那就没有谴责的余地。同理,无论穷富,只要去帮助别人,那我们就可以说,这是善良之举,即使另有所图,或仅仅是出于茶余饭后的想法。
某天晚上,恰逢北京下雪,我和一位友人吃完火锅后走在回去的路上,一位阿姨骑着小黄车从我们身边经过,她身上斜挎的黑色布袋里装着一把玫瑰。她停下车问我们要不要花,朋友开玩笑说:“阿姨,你看我俩都是男的啊!”“便宜点要不要,5块钱一束,卖完我就回家了。”她语气中充满了小心翼翼,甚至有一点祈求。我们没有说话,继续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头发上,她失望地骑到了我们前面。路灯下,她用力地蹬着脚踏,路面湿滑,她很努力地平衡着方向。我刚交完房租,还完信用卡,于是我问朋友有没有现金,朋友点头。我追了上去,买走了阿姨全部的玫瑰花。回家后,我把玫瑰花插在笔筒里,家里暖气很足,外面大雪纷飞,我想,这个时间阿姨应该也已回到温暖的家里,正在陪伴自己的家人吧。我数了一下,总共十六枝,我好像从来没有一次性买过这么多枝玫瑰花,这大概是我迄今为止最有钱的一次。
是的,即使身无分文,但只要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