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战争爆发时敌对双方的兵力对比

1939年9月1日,星期五,德军入侵波兰。9月3日,星期天,英国政府向德国宣战,履行了早先对波兰做出的保证。6小时之后,法国政府在犹豫中步了英国的后尘。

70岁的英国首相张伯伦先生向英国议会做出决定国家命运的宣言,在演说结尾讲道:“我坚信自己会活着看到希特勒主义被摧毁、欧洲重获解放的那一天。”此后一个月之内,波兰就陷落了。9个月之内,西欧大部分地区都被战争的狂潮淹没。虽然希特勒最终被打倒了,但一个自由的欧洲未能继之而起。

亚瑟·格林伍德(Arthur Greenwood)先生代表工党发言,支持宣战,他表达了自己放松下来的心情:“我们长时间忍受着由悬而不决带来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今天终于将其摆脱了。我们现在已经看到最糟糕的情况也不过如此。”现场欢呼声雷动,这说明他的演说确实表达出了下议院普遍的感受。他在结尾说道:“但愿战争迅捷而短促,但愿随后降临的和平骄傲地、永远地君临在那个拥有邪恶名字的废墟之上。”

但是,没有任何对交战双方兵力和资源的合理计算,能为战争将是“迅捷而短促的”提供依据,而且不论战争将持续多久,我们也看不出任何理由相信英法两国能够单独击败德国。而“我们现在已经看到最糟糕的情况也不过如此”,就更是一个不着边际的假定。

英国对波兰的实力抱有幻想。哈利法克斯勋爵作为外交大臣,本应对事态了如指掌,可是他竟然相信波兰在军事层面上比苏联更有价值,因而更愿意把波兰引为盟国。他在3月24日就是这么对美国大使说的,而仅仅数天后,英国便突然决定为波兰的领土完整提供保证。英国武装力量总监艾恩赛德(Ironside)将军在7月访问了波兰陆军。回国之后,他给出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用丘吉尔先生的话来说“对波兰军队赞赏有加”

英国对法军实力的幻想更不切实际。丘吉尔描述法军是“全欧洲经受过最严格训练和最可靠的机动部队”。在战争爆发前几天,丘吉尔会见了法国野战部队总司令乔治(Georges)将军。他看到法德两军实力对比的统计数字,留下了极佳的印象,对乔治将军说:“不过你们才是战场的主人。”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丘吉尔才更加急切地加入敦促法国宣战的行列中,希望以此来支援波兰——法国大使在发回国的报告里描述说:“温斯顿·丘吉尔先生是最激动的政治家之一,他在电话里的声音大得令听筒震动不已。”丘吉尔在3月同样也宣称自己“全心全意地赞同首相”向波兰提出领土保证的决策。他和几乎所有英国政治领导人一样,把这份担保当成了维护和平的利器。劳合·乔治先生单枪匹马地指出这种做法的不切实际和危险之处——可是《泰晤士报》把他的警告描述为“劳合·乔治先生似乎正居住在他自己那个奇怪而遥远的世界中,他正从那里发出顽固的悲观主义的悲鸣”。

公允地讲,英国军界比较清醒,并未对战争的前景抱有如此离谱的幻想。可是总体来说当时英国举国上下都被激动的情绪鼓舞,对眼前的现实视而不见,更无法看清长远之势。

波兰能坚持更长的时间吗?英法能不能做得更多,以减轻德国对波兰的压力?就我们目前可以看到的双方武装力量的数字,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乍看之下似乎都是肯定的。波兰就军队人数而言似乎足以在前线抵御德军,法国的军队数量也应该能够击败德军留在西线的部队。

波兰陆军拥有30个现役师和10个后备役师,此外还有不少于12个大型骑兵旅——不过其中只有1个骑兵旅是摩托化的。波兰可以调动的潜在人力比师的总数更令人印象深刻——可以动员将近250万“经过训练”的壮丁参军。

法国已经动员的军力大致相当于110个师,其中至少有65个师是现役部队,包括5个骑兵师、2个机械化师、1个正在组建的装甲师,其余都是步兵师。即便必须留下兵力守卫法国南方和北非,抵御可能来自意大利的威胁,法军统帅部仍然能在北部前线集结起85个师对付德国。此外,法国还能动员500万“经过训练”的平民入伍。

英国除了肩负起中东和远东地区的防务外,还承诺在战争爆发之时向法国派遣4个常备师,后来实际上更是派遣了相当于5个师的部队。不过英国第一批派遣的部队要到9月晚些时候才能抵达,这是因为海运方面存在些问题,而运输船队为防范空袭也不得不采取迂回的路线。

除了这支规模小、素质高的常备军以外,英国也正在着手组建并装备一支有26个师的本土野战军,政府在开战时还制订计划要把这支军队扩展到55个师的规模。可是这支新军的第一批部队要到1940年才能准备就绪上战场。在此期间,英国对战争的主要贡献只限于运用海上力量进行传统的海上封锁,而这种形式注定起效缓慢。

英国的轰炸机部队拥有超过600架轰炸机,比法国的轰炸机兵力多一倍,但是比德国空军轰炸机数量的一半还要少很多。而且由于现役轰炸机的载弹量和航程有限,英国空军很难有效地对德国进行直接空袭。

德国动员了98个师,其中52个是现役师(包括6个奥地利师)。但其余46个师中,只有10个师在动员以后可以立即投入作战,而即便在这10个师中,大部分兵员也才入伍一个月。其余36个师大部分由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兵组成,他们年过40,对现代化的武器和战术一窍不通。这些师的大炮和其他武器都不足。德军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让这些师完成整训,以达到能投入作战的程度——这段时间比德军统帅部预期的还要长,而德军统帅部早就对这个过程的缓慢忧心忡忡了。

德国陆军在1939年并未做好战争准备,因为德军高级将领们过于相信希特勒的保证,对战争的到来并未做好准备。军方本想循序渐进地扩军,建立起经过充分训练的骨干队伍,但最终还是在不太情愿中同意了希特勒迅速扩军的要求,因为希特勒反复称,自己无意在1944年以前冒险发动一场大战,所以他们有充分的时间训练部队。同时,德军的装备相较部队规模而言也显得严重不足。

可是,事后很多人竟把德国在战争初期的压倒性胜利归功于兵力和武器方面的巨大优势。

还有一个错觉在人们的头脑中经久不去。丘吉尔即便在战后的回忆录里还是声称德国人在1940年拥有至少1000辆“重型坦克”。事实是德国人当时根本没有重型坦克。他们在战争爆发时只有少量自重刚够20吨的中型坦克。他们在波兰使用的坦克绝大部分都非常轻,装甲也很薄。

把双方统计数字做个汇总,我们可以看到波兰和法国总共拥有相当于130个师的部队,对阵德国98个师的总兵力,后者中还有36个师基本未经训练,也没有组织好。波法两国在“经过训练的士兵”数量上,与德国相比优势更加明显。但是德国拥有中央的区位优势,把占有数量优势的对手分为相隔遥远的两部分,这抵消了对手一部分数量优势。德国人可以优先打击较弱的对手,同时让法国为解救波兰盟军而进攻德国预先构筑的防线。

即便如此,在数量上波兰仍然拥有足够强大的部队阻挡德军突击部队——德军进攻波兰的部队由总共48个现役师组成。他们的后续部队将有大约6个刚刚动员的后备役师,不过直到波兰战局结束,这些后备役师还没能投入战场。

从表面上的兵力对比来看,法国人似乎拥有足够的优势粉碎西线德军,突破莱茵河。德军将领们对法军没能做到这一点感到既宽慰又惊讶,因为德军将领中的大多数还在用1918年的老眼光考虑问题,并且和英国人一样高估了法军。

可是如果我们更仔细地分析评估,对1939年新投入应用的战争手段和各国军队内部的弱点有更清晰的了解,那么对于波兰能否坚持、法国能否更有效地支援波兰这两个问题就会得出非常不同的判断。从以上现代化的战争观念出发,即便在开战之前,就可以看出战局的发展不可能有其他的变化。

丘吉尔在战争回忆录中如此描述波兰的崩溃:

装甲车辆可以抵御炮兵火力,还能每天前进100英里,英法两国对这一新状况会带来的后果缺乏真正的理解。

以上论述对英法两国大部分资深将领和政治家都非常适用。可是,装甲车的潜力首先是由英国的一小批有先见之明的军事思想家发掘出来并不断公开阐释的。

丘吉尔在论述1940年法国崩溃的第二卷战争回忆录里虽然有所保留,但还是公开承认说:

我已经有很多年没有渠道接触各种官方资料了,我仍然对上次大战以后由大批快速重型装甲部队的运用所带来的战争革命的深刻性缺乏认识。我对此有所感知,但内心的战争观念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以上这段自白异乎寻常,因为说出这番话的人,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对坦克的发明居功至伟的人。此话的坦率令人钦佩。他担任内阁财政大臣直到1929年,而1927年,全世界第一支实验性装甲部队就在索尔兹伯里平原组建起来,以验证高速坦克战的倡导者们已经鼓吹了数年之久的新战争理论。他完全了解这些思想,还视察过实验性部队的演习,此后多年也仍继续和这支部队保持接触。

在法国,理解这种新战争理论的人相较英国而言更少,官方对其也更加抵触。在波兰,情况甚至还不如法国。这种无知直接导致了两国军队在1939年的失败和法军在1940年更加灾难性的溃败。

波兰人的军事指导思想过时,其军队的组织更加如此。波军没有装甲师也没有摩托化师,旧式的部队还尤为缺少反坦克炮和高射炮。而且波兰领导人仍旧顽固地迷信大建制骑兵的军事价值,对在战役中发动骑兵冲锋的可能性抱有可悲的幻想。在这方面,他们的思想的确可以说落后于时代80年,因为早在美国内战期间骑兵冲锋就已经被证明是徒劳无益的——可是骑兵至上论者对这些教训充耳不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国都保有大量骑兵部队,寄希望于打一场骑兵机动战争,却从未实现过,这成为那场静态战争最大的笑话。

此外,法军虽然拥有许多现代化军队的构成元素,却没能用现代化的思想来组织这些元素,因为最高层的军事思想落后于时代20年。他们在开战时比德军拥有更多坦克,其中很多不仅吨位重于德国坦克,装甲也更厚,不过速度比较慢,这一点和法国溃败以后公众所接受的说法相反。可是法军统帅部仍然在用1918年的老眼光看待坦克,认为它是服务于步兵的,或者是用来代替骑兵的侦察部队。在这种过时的指导思想之下,他们迟迟没有组建装甲师,仍然倾向于零星地使用坦克,这一点和德国人不同。

法国人,尤其是波兰人在新式地面部队方面的弱点因缺乏空中部队的掩护和支援而愈显严重。波兰人可以将部分原因归到缺乏制造业资源上,可是法国人没有这样的借口。这两个国家都优先满足大规模陆军建设的需求,而把空中力量放在次要位置——因为在分配国防预算的时候,陆军将领的呼声占主导地位,而将领们自然倾向于偏袒自己所熟悉的军种。他们根本未曾意识到地面部队现在有多依赖可靠的空中掩护。

法波两国陆军的衰落还与军方最高层致命的自满情绪有关。在法国,这种自满情绪来自“一战”的胜利,在盟友的推崇之下,他们竟自以为拥有最高超的军事知识。在波兰,这种自满来源于他们在1920年战胜俄国人的经历。两国的将领们都对本国军队和军事技术抱有傲慢自大的情绪。公允地说,以戴高乐上校为代表的一批法军青年军官们对英国首倡的坦克战新理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可是法军高级将领们对这些英国发明的“理论”视若无睹——这和少壮派德军将领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即便如此,德国陆军也还远远称不上是一支按照现代化理论组建起来的高效军事力量。它不但没有做好战争准备,而且大多数现役师的结构过时,高级将领的战争观念也依然陈旧。可是德军在大战爆发的时候,已经创建了少量全新的部队,包括6个装甲师和4个“轻装”(机械化)师,还有起支援作用的4个摩托化步兵师。这些部队在德军中所占不多,比其他所有部队都更有战斗力。

同时,德军最高统帅部犹豫再三但还是认可了快速作战新理论的价值,并愿意给予其付诸实践的机会。这最主要归功于海因茨·古德里安(Heinz Guderian)将军和少数其他军官的倡导,而且他们的观点吸引了希特勒的注意——希特勒偏爱任何能带来速战速决的主张。总之德国陆军令人惊讶地不断取得成功并非由于它实力雄厚或者组织形式的彻底现代化,而是因为它比对手更为现代化一些。

 

1939年的欧洲形势,不断体现而且重新诠释了上次大战中克列孟梭(Georges Clemenceau)给出的早已被广泛引用的论断:“兵者,国之大事,不能让军人独断。”即便公众绝对信任军事领袖的判断力,也不可能让军人们在战争中专行。持续进行战争的权力,也许还有发动战争的权力,已经从军事领袖手中转到了经济领袖手中。在战场上机械的力量逐渐超出了人的力量,相应地,实际上工业和经济资源也取代了前线的部队,成为大战中最主要的决定性因素。如果缺少工厂和油田源源不断地供应,军队只能瘫痪。也许军队的滚滚洪流在充满敬畏的平民旁观者眼里显得威武雄壮,可是在现代的战争专家看来,他们和生产线传送带上的傀儡人偶没什么区别。而这就是未来可能拯救人类文明的关键因素。

仅仅对比下双方现有的军队和军备,我们就会发现局面已变得更为令人沮丧。慕尼黑协定改变了欧洲的战略平衡,至少在一段时间之内,英法都陷入了极为不利的境地。不管英法怎样加强军备,在很长时间内也不可能弥补慕尼黑协定带来的不利后果:西方失去了捷克斯洛伐克装备精良的35个师,德国却腾出了本来被捷克斯洛伐克军队所牵制的师团。

德国吞并不幸的捷克斯洛伐克,接管了后者的兵器工业和军事装备,他们所得远远超出了英法到3月为止所增加的军备。就拿重炮这一项举例,德国拥有的数量一夜之间就翻了一番。更为严重的是,德国和意大利帮助佛朗哥完全推翻了西班牙的共和政府,这在法国的边境和英法的海上交通线上又投下了新一层的阴影。

从战略上来看,除非苏联承诺施以援手,否则双方的力量绝不可能在短期内恢复均衡。同样,从战略上来看,只有在目前这样的时机,德国才能以最有利的方式解决与西方国家之间的问题。可是战略的天平总是基于经济实力,而德国的经济实力能否在战争的重压之下长时间支撑德国的武装力量,这是很可怀疑的。

战争必需的基本物资大约有20种。煤炭是一切生产所必需的,机动能力来自石油,炸药需要棉花,羊毛、铁也是不能缺少的,运输需要橡胶,军工生产和所有电气设备都需要铜,生产钢材和弹药需要镍,弹药工业还需要铅,生产炸药需要甘油,无烟火药需要纤维素,生产雷管需要水银,飞机工业需要铝,化工仪器需要铂,炼钢和一般冶金行业需要锑和镁等,生产军火和机器需要石棉,云母是一种工业用绝缘体,硝酸和硫是用来制造炸药的。

就这些大量需要的物资而言,英国本土除了煤炭之外都无法供应。可是只要海运保持畅通,大多数物资就都能在英帝国的疆域内获得。全世界90%的镍来源于加拿大,其余大部分来自法国殖民地新喀里多尼亚(New Caledonia)。英帝国主要缺乏的是锑、水银和硫,另外石油资源也不足以支撑战争所需。

法国并不能补足以上战略物资的短板,本身还缺乏棉花、羊毛、铜、铅、镁、橡胶和其他一些不那么重要的物资。

苏联拥有大部分战略物资,而且产量也很充足,但缺乏锑、镍和橡胶,铜和硫的供应也不足。

世界强国之中唯有美国得天独厚,生产了全世界三分之二的石油、一半的棉花、将近一半的铜,只在锑、镍、橡胶、锡和部分镁上需要依赖进口。

而柏林-罗马-东京三角轴心的形势与此形成鲜明的对比。意大利几乎每样物资都依赖进口,甚至包括煤炭。日本对进口资源的依赖几乎和意大利一样严重。德国本土不生产棉花、橡胶、锡、铂、铁矾土、水银和云母,而铁矿砂、铜、锑、镁、镍、硫、羊毛和石油的产量也严重不足。可是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之后,德国在某种程度上补足了铁矿砂的短缺,通过干预西班牙内战,还进一步确保自己能以优惠的条件进口更多铁矿砂和水银——不过要想持续获得上述物资,必须要确保海运畅通。德国还通过开发新型木质代用品部分满足了对羊毛的需求。同样,德国依靠丁钠橡胶(buna)来满足大约五分之一的橡胶需求,还用本土生产的燃料来满足三分之一的汽油需求,当然人工合成产品的成本远高于天然产品。

在这样一个陆军越来越依赖摩托化机动、空中力量在军队里越来越重要的时代,这便是轴心国在战争潜力上最致命的短板。除了从煤炭衍生物中提取的燃料外,德国每年能从自己的油田中获得50万吨石油,从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那里也能得到一点微不足道的石油。和平时期,德国为了满足国内需求,每年需要进口将近500万吨石油,主要来自委内瑞拉、墨西哥、荷属东印度群岛、美国、苏联和罗马尼亚。但在战时,将无法从以上前四个来源进口石油,而要想获得后两个来源的石油也只能依靠征服。此外,德国人预计战时的需求量会超过每年1200万吨,所以增加人造燃料也不可能弥补这么大的缺口。只有完整无损地夺取罗马尼亚的油田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因为这些油田能年产700万吨石油。

意大利如果参战的话,对石油的需求会让短缺变得更加严重,因为意大利每年将需要大约400万吨石油,即使其船队愿意冒险穿越亚得里亚海,也只能从阿尔巴尼亚获得其中的2%。

从潜在对手的角度考虑问题,是克服恐惧的良方。西方盟国虽然获得军事胜利的机会渺茫,但考略到德国和意大利由于资源匮乏无法打持久战,还是多少保持了一丝乐观——前提是他们能在开战初期经受住失败的冲击和压力,等到外援来临。和所有类似战争一样,在这场即将到来的大战中,轴心国的命运取决于战争有多大机会迅速结束。

Churchill: The Second World War, Vol. I, P.357.

1938年4月14日。

Churchill: The Second World War, Vol. I, P.357.

我本人在战争爆发之时对战略形势做出过评估,预言波兰会被迅速击败,法国也很可能无法长期坚持抗战,我当时在结尾这样总结形势:“总之,由于将战略基于不合理的基础之上,我们已经走进了一个我国历史从未遇到过的危险的境地,也许是我国历史上最糟糕的险境。”

Liddell Hart: The Tanks, vol. II, Appendix V.

本书涉及的尺寸换算:1英里=1.6093千米,1英尺=30.48厘米,1英寸=2.54厘米,后文不再赘述。

Churchill: The Second World War, vol. I, p. 425.

Churchill: The Second World War, vol. I, p.39.

当我的著作《英国国防》(The Defence of Britain)在开战前不久出版的时候,书中对波兰军方仍旧相信骑兵可以发起冲锋并对抗拥有现代化武器的对手(95—97页)表达了忧虑,波兰外交部深受刺激,就我对波兰人的判断力抱有如此看法提出了官方抗议。现在回过头来看,这真可谓讽刺至极。

Liddell Hart: The Tanks, vol. II, pp.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