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对明治维新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对西洋的开国、尊皇攘夷运动、王政复古、戊辰内乱、废藩置县、文明开化、殖产兴业等一系列事件与变革的连续,这是大多数学者的看法。主导这些变革的是萨摩与长州藩,他们打倒了德川幕府,而会津与东北诸藩则对此进行了抵抗。过去大多是以这一模式对明治维新进行解读的。
然而,明治维新真的仅仅如此吗?首先,近世(1)的统治者武士阶级消失了,这一事实是把明治维新与世界各国的革命进行比较时的一个重要论据,在过去对明治维新的解释中包含这一点了吗?其次,一般来说,统治者身份的解体都是不易实现的,或者通常都伴随着巨大牺牲。而在明治维新中,因政治冲突而死亡的大约为3万人,这与之前的法国革命相比较,少了两位数。这些显著的特征,依靠原有的学说能够解释清楚吗?
本书写作的目的,就是聚焦于这些尚未被关注的问题点。笔者过去为了便于与其他近代革命进行比较,使用通用的用语与原则进行解释。而在本书中将回到传统的方法,详细记述维新过程中发生的众多政治事件,重新审视这一历史过程。
要使这一为人熟知的课题研究不落窠臼翻出新意,就需要新的方法。本书将摈弃过去以历史主体为中心的叙事模式,采用划分出问题、并逐一尝试解答问题的模式。一提到维新,通常的做法是关注活跃于历史舞台的特定的藩与个人,或者关注与其对立的集团或者人物。然而,这一选择其实是后世形成并影响后来的人为之举。具体地说,大致形成于明治时代后期,由文部省编纂的《维新史》全五卷(1939—1942年)为其集大成。这一认识框架被政治上处于相反立场的战后维新史学继承,现在仍然有很多人被这一认识框架束缚。大概就是因为这一点,世袭身份制的解体与牺牲者不多这一基本事实一直被忽视。
本书将首先再现19世纪中叶日本人所意识到的问题状况,接着厘清当时的人们设定课题并尝试解决的轨迹,在摸索中课题被修正,接着又发现了新的课题。与此同时,政治上的联结与对抗关系也在发生变化。这样处理,将更容易把握变化。虽然维新各个时间节点上的变化微小,但是自安政五年(1858年)政变起,至西南内乱为止的二十年间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针对这一段历史采用这一做法尤为合适。另外,采用这一视角,还可以公平地评价登上政坛的各个人物。
安政五年(1858年),与美国之间的修好通商条约的缔结与选定德川将军养嗣子的问题复合交错,引发了近世未曾有过的政变,由此近世国家政治体制开始走向崩溃。当时,集中反映了人们关注的政治课题的象征,就是“公议”与“公论”,以及“王政”,幕府末期十年的政治动乱就是围绕这两点展开的。这两点被集中吸纳于两个王政复古方案中,在全面否定德川幕府统治的方案胜利后,新的课题出现了,这就是集权化与去身份化。近世日本原本是由两个君主和二百几十个小国家构成的双头—联邦型政治体制,现在要转变成以天皇为中心的单一国家,这就是集权化。另外,录用政府成员时,不再问其出身,除皇族、大名、四百余家公卿以外,包括被歧视的贱民在内都获得了平等的身份,这就是去身份化。新政府在成立三年后发布了废藩令与身份解放令,建立了新的社会体制。这是一个相当激进的政策。
去身份化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历经了漫长的岁月,废藩也进行得不顺利。发生了戊辰内乱,取得胜利的长州、萨摩、土佐等藩的士兵开始计划夺取东京的政府。政府试图调和矛盾,这一努力失败后,又爆发了西南内乱。结果反政府运动放弃了武装,转而单纯依靠言论谋求参与政治。由这时起直至今天,仅就国内而言,因为政治理由而被杀害的不到千人。本书的末尾部分将考察幕府末期同时存在的言论与暴力是怎样分道扬镳的这一问题。
本书还将重点讨论“公议”“公论”这两个关键概念。《五条誓文书》以其第一条“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而闻名,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幕末安政五年的政变。这一年,越前福井藩藩主松平庆永向幕府大老井伊直弼举荐一桥庆喜为德川将军养嗣子时说到,推戴庆喜是“天下的公论”所向。“公议”“公论”经常也表述为“舆论公论”“公议舆论”,与“舆论”组合使用,含有多数人的意见以及具有普遍公认的妥当性两层含义。这两层含义何者优先,则因时而异。广而言之,这也是政府吸引社会广泛参与政治的口号,在本书中也包含选用人才并直接参与政权运作的含义。政治口号通常涵盖内容广泛而模糊,这样才能获得广泛的支持。而“公议”“公论”则始终被作为鼓励市民参与政治、批评专制的概念使用。幕府末期发现的这一课题,经过明治时代的立宪君主制,一直延续至今天的自由民主主义。期待读者能认真了解这一起源。
本书还重视考察明治维新更广阔的时代背景。在序章与终章中,概观了明治维新的世界背景,以及明治维新对世界产生的影响。这一方面对理解维新也是不可或缺的,期待读者予以关注。本书篇幅远超写作之初的构想,对一些希望尽快了解维新核心内容的读者,建议他们从第九至第十一章开始阅读。
明治维新并非已经完全明了的历史,也不仅仅属于日本人。本书如能为重新审视与思考明治维新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则笔者感到不胜荣幸。
(1) 日本史分期概念。通常是指自德川家康1603年在江户设立政权起,至1867年德川庆喜奉还政权为止的时期,又称为“江户时代”。——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