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故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君臣论

“臣亮参见陛下。陛下乃是先帝之子,继承大统,当继大业,以安天下。臣虽才疏学浅,然愿竭股肱之力,效犬马之劳,辅佐陛下,共图兴复汉室,还于旧都。陛下有何疑虑或计议,但请明言,臣当尽心竭力为之筹谋。”

“孔明先生,我听闻魏国有司马懿这样的贤能之士,而吴国也有周瑜、陆逊等杰出将领,相比之下,我们蜀汉似乎人才凋零。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加强国内的人才培养和选拔?”

“陛下所言极是。魏国有司马懿,吴国有周瑜、陆逊,皆是英才。蜀汉虽小,然亦不乏良将谋臣。欲加强人才培养与选拔,首先应当广开言路,鼓励学问研究,使得天下英才皆能汇聚于蜀汉。其次,宜设立科举,选拔贤能,不论出身,唯才是举。再者,可设学校,教授经史子集,培养青年才俊,使之成为国家栋梁之材。此外,臣亦建议设立军校,专门训练武将,使之精于兵法,熟谙战阵。最后,陛下宜亲自审时度势,亲贤远佞,使贤能得以施展才华,无用非人,方能使蜀汉人才辈出,国运昌隆。”

“孔明先生,我听说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制,有效地解决了粮食问题。我们是否也应该考虑在蜀地实行类似政策?”

“屯田制确为曹魏治国安民之良策,然蜀地地形险要,与中原之地不同。蜀地山川险阻,土地肥沃,适宜农耕。陛下若欲效仿曹魏,可行因地制宜之策,发展水利,兴修灌溉,以增加农田产量。同时,可鼓励百姓垦荒,开发边陲,以充实国库。然而,屯田制需大量劳动力,且需时日方显成效,不可一蹴而就。陛下宜审慎考量,结合蜀地实际情况,制定适宜之策,以保粮食充足,国泰民安。此外,臣亦建议加强与南方诸夷的贸易往来,互通有无,以补给不足。”

“孔明先生,我注意到蜀汉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劣势。我们应该如何改善这一状况呢?”

“蜀道之难,实为我蜀汉一大障碍。陛下欲改善交通,首先当修筑道路,连接各地,以便军旅往来,物资输送。可派遣能工巧匠,开山凿石,修建栈道,以通南北。其次,可利用水路,如长江、嘉陵江等,建造舟船,以利航运。此外,宜设置驿站,以便传递文书,迅速传达军情政令。更须注重维护,确保道路畅通无阻。

然而,交通之改善非一日之功,需耗费人力物力,陛下宜量力而行,逐步实施。同时,亦可借助天险,布置关隘,以防敌军侵扰。内修外联,内外兼顾,方能使蜀汉交通逐渐便利,国力日强。”

“孔明先生,我担心蜀汉的经济基础薄弱,难以支撑长期的战争。我们应该如何增强国力,准备对抗曹魏和东吴的威胁?”

“陛下忧国之心,实乃社稷之福。蜀汉虽地处偏远,资源有限,然亦有其优势。首先,应重视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军民之食;其次,发展手工业与商业,增加税收,充实国库。又可利用蜀地产丝,发展丝绸贸易,与外界交换所需物资。此外,宜节约开支,减少宫廷浪费,减轻百姓负担。

军事上,宜精简军队,提高战斗力,避免冗员浪费。同时,加强边防,巩固城池,以防外患。外交上,宜联合东吴,共抗曹魏,形成掎角之势。内政上,严法治国,选拔贤能,使朝政清明,民心安定。如此,内外兼修,方可使蜀汉国力日渐强盛,备足对抗强敌。”

“孔明先生,我听说东吴孙权有意与我们结盟,共同对抗曹魏。你觉得我们应该接受这个提议吗?”

“孙权欲与我蜀汉结盟,实为一时之计。然联盟之事,需慎重考虑。东吴与曹魏之间,亦有利益纠葛,非长久之计。陛下宜观察其诚意,审时度势,不可轻信。若孙权真心合作,共同抗魏,则可暂时结盟,以图长远。但务必保持警惕,不可完全依赖,以免受制于人。结盟之时,宜立条约,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以防背叛。同时,亦应加强自身实力,以备不测。联盟虽好,自强更为重要。”

“孔明先生,如果有一天我真的无法守住蜀汉,你会怎么做?”

“臣身为蜀汉之臣,誓死保卫国家,不敢有丝毫懈怠。若真至无可挽回之境地,臣当尽最后之力,以身殉国,不负先帝之托,不负天下苍生。然在此之前,臣必竭尽所能,寻求转机,或联合他国,或寻找盟友,或调整战略,以图存续。陛下勿需忧虑,臣定当竭智尽忠,为蜀汉谋求一线生机。”

“孔明先生,我想知道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君主,治理好我的国家。”

“陛下欲为明君,当以仁义治国,以德服人。修身养性,勤政爱民,广纳贤才,审时度势,审刑明罚,节用爱人。内则安民富民,外则守疆固土。以诚待人,以信立国,以智驭事,以勇决胜。如此,方能使国家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

“孔明先生,我听说曹操去世后,曹丕继位,但他似乎并没有曹操那样的威望和能力。我们是否应该趁此机会攻打曹魏?”

“曹丕继位,曹魏内部或许有所动荡,然而不可轻视。新君初立,人心尚未稳定,正是考验之时。陛下宜静观其变,不宜急于出兵。宜先整顿内政,积蓄力量,待时机成熟,再行决策。若曹魏内乱不止,可趁机联合东吴,共同出击,以分其势。然而,出兵之前,必须详察敌情,审时度势,不可贸然行事。兵者凶器,战事非同儿戏,需慎重其事。”

“孔明先生,我听说曹魏已经开始对东吴采取行动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曹魏动向,陛下宜密切留意。若曹魏果真对东吴用兵,陛下可派遣使者,联络孙权,表明蜀汉立场,共商对策。此时,蜀汉宜保持警觉,加强边防,以防曹魏两面夹击。同时,亦可暗中支援东吴,使其知晓我蜀汉并非孤立无援。然而,一切行动均需谨慎,不可轻易暴露意图,以免被敌人察觉。若东吴愿意联手,可共同策划,以图反击。若东吴犹豫不决,陛下宜稳住阵脚,等待时机,不可轻举妄动。总之,宜以静制动,以智取胜。”

“孔明先生,我听说曹操的儿子曹植很有才华,如果我们能够招揽他来蜀汉效力,会不会对我们有利?”

“曹植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确实是一位难得的人才。然而,招揽之人,需看其忠诚与志向。若曹植真心归附,愿为蜀汉效力,自然是一大助力。然而,若其心系曹魏,即便才华横溢,亦不可用。陛下宜慎重考虑,不可因贪图一时之才而误国事。招揽人才,首要考察其品行与忠诚,其次才是才华。若曹植真有归心,可派人私下接触,试探其意,再做决定。若其无意,陛下亦不必强求,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猜疑与纷争。用人之道,在于诚心相待,不在多寡。陛下欲寻贤才,宜广开言路,招揽四方英杰。可设立科举,选拔人才,亦可亲自巡视,发现民间俊彦。此外,可派遣使者,游说四方,寻访隐逸之士。至于具体人选,亮虽不能一一推荐,然天下之大,英才辈出,自有贤能之士。陛下宜以诚心待之,以礼聘之,以德吸引之,自会有贤士慕名而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方能聚天下英才于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