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庭中的亲子关系
(一)形成孩子完整的自我概念
自我是人格的核心,而自我概念的形成是出生后在社会化过程中后天形成的。完整的自我概念可以被简单地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非学业的自我概念,第二类是学业的自我概念。
非学业的自我概念包括身体健康、社会关系、情绪状态等。这些非学业的自我概念会反过来影响学业,双方是相互作用的。学业的自我概念,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体育等,但是每个孩子有擅长或不擅长的领域。比如我自己的孩子,小学一年级时跳绳不行,不如别的孩子,运动协调发育落后于其他小孩6~12个月,但他的语言发育优于其他小孩。于是我鼓励安慰他不要着急,到了一定的时间,自己就会突破。现在,他成了学校跳绳队的队员,技艺非常好,参加过区级、市级的比赛。
作为家长,我们希望孩子发展音乐方面的技能,结果他没有选择音乐而选择了画画,因为他觉得画画可以发挥自己的畅想,而音乐是机械的训练,他喜欢欣赏音乐,而不喜欢去玩乐器。这虽然不是家长的意愿,但我们还是尊重他的选择。我们不能把家长的意愿、梦想转嫁给孩子来承担。很多家长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留下了不少遗憾和缺失,这样的遗憾尽量不要让孩子来承担。
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很简单,就只有两个:第一个是他个体基因所遗传下来的,以及他所训练养成的一些生活特性。第二个就是家庭,家是儿童出生后成长社会化的第一环境。其他的环境因素包括社区、文化团队、学校、周围的环境,以及社会的政治文化环境等。
(二)对于孩子的自尊发展,家长需要关注什么?
家长要关注的是孩子在自我成长过程中,他一定会同周围人去比较。在平时生活中,家长会倾向于与比自己弱的人去做比较,认为自己比他人强,孩子也是这样的,通过对比比自己稍弱的人,来提升自己的自信和自尊。孩子通过同学之间的比较,建立自己的自尊。自尊很重要,有自尊才会有自信,有自信才能把事情做好,我们需要去建立这种自尊。
这就涉及选校问题。家长在给孩子挑选学校的时候需要思考:你是在满足自己的需求,还是在满足孩子的需求?有学生转到好学校后,适应不了,这是因为在原来学校,他的学习是相对比较好的,到新学校后,参照体系不一样,原本优秀的学生似乎变差了。但实际上,他的成绩跟原来学校的学生比还是优秀的,只是在新环境里他已经不算是优秀的了,这影响到了他的自我评价。家长在择校的时候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意愿。
(三)自尊的定义
自尊是个体在整体上或者是特定的方面,对自我的积极或消极的评价。积极的自尊,认为自己能做好一切事情;消极的自尊,觉得自己大多数事情都做不好。一个人需要真实地认识自己,每个人都既有积极面,也有消极面,也都既学会充分发挥自己积极的一面,克服消极的一面,这才是一个真实的人,有长处,也有短处。
(四)低自尊和高自尊的差异
低自尊的人对事情的结果、成绩的预期是比较低的,预期比较低,他就会感到很焦虑;一旦处于焦虑,他的努力就会减弱,就没那么多时间去努力了;总是顾虑不利因素,忧虑后果与问题,其后的实际结果很有可能是失败的。而一个高自尊的人,对自己的成绩有比较高的预期,他的焦虑情绪很低,知道自己哪方面不足,他就会努力去补齐自己的不足,实际结果显示,他更容易成功。这也是我们要维护孩子自尊的原因。
这里有个简单的例子。有位家长认为自己的小孩能力很差,希望孩子会的事,孩子很多都不会,因此,他不惜辞掉工作去幼儿园做保姆。结果他发现,他的孩子在幼儿园会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还会照顾其他同学。但孩子在家里,却似乎吃饭、穿衣都需要父母照顾,孩子在家里和在学校里的表现,完全不一样。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家长评判孩子能力的标准出了问题。很明显,这位家长没给自己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孩子去自主。
孩子出现的问题往往是我们家庭教育所带来的影响。家长要学会让小孩尽量自主,把孩子和家长适度剥离开。
(五)家庭的四种类型
父母对孩子有要求还是没有要求?父母对孩子的回应是高回应还是低回应?从这四个维度来看,家庭就有权威型家庭、放任型家庭、专制型家庭和忽视型家庭四种类型。
权威型家庭的家长意识非常坚定,制定的规则清晰,反馈一致,倾向于严格要求,他们教育孩子的时候有鼓励,也有解释道理;实施惩罚的时候也非常清晰明确。放任型的家庭中,家长不严格,没有一致的反馈,很少去限制孩子,放任自流。专制型的家庭,就是控制严格,惩罚冷漠,家长说的话,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家长说的话就是铁律,孩子无法表达反对意见。忽视型家庭的家长表现为漠不关心,有很多拒绝孩子的行为,跟孩子的感情比较疏远,他们往往相信让孩子吃饱穿暖就可以了,其他的都放任不管,这种忽视感,对孩子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这四种家庭的孩子,会有什么不同表现呢?权威型家庭的孩子,往往表现为独立友善,自主与合作;放任型家庭的孩子,往往倾向于依赖他人、喜怒无常、自控力差;专制型家庭的孩子,特别依赖父母,男孩还容易表现出敌意;疏忽型家庭的孩子,往往感到不被关注,从而认知发展受到阻碍。其中,专制型家庭是非常有意思的,家长投入了大量的爱,但孩子却体会不到。在这种家庭,孩子基本上可以不动脑子,该操心的事情都由长辈代替操心,他的大小事情都由长辈决定。这种孩子一旦遇到事情,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问我爸妈”。
有个向我咨询的初中学生,已经休学一年多了。休学后他除了玩电脑,任何事都不关心也不知道。调整半年后,他开始做些家务,但依然拒绝跟奶奶交流。他奶奶是一位退休的校长,性格强势,习惯于掌控。他私下表示,奶奶对他的爱,让他难受!这样的专制型家长需要知晓,你在为孩子做主的时候,孩子的大脑思考能力就不能发育进步,你需要做的是给孩子空间。你可以制订家庭教育的相关制度与原则,规定哪些可做,哪些不可做,但需要给予孩子边界以内的自由。
(六)父母的教养与不良的自我感觉的形成
我们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第一是吵闹。有些小孩特别吵闹,很多家长认为吵闹就是品德有问题,其实,这与品德关系不大,不过是小孩在成长过程中,能量充沛精力足,消耗不完。昨天我去看一个朋友,在聊天的时候,他的心思始终聚焦在孩子身上。孩子在旁边吵闹,他就不断制止,这样不行那样不能,不准唱不准跳。我劝慰他,4岁小孩吵闹是正常的,孩子即使发烧到39度,可能仍然在吵、在闹。
第二是孩子在街上玩滑板的行为。一些家长认为,只有不良少年才在街上玩滑板。家长这样的认知就混淆了行为和实质的差别,孩子玩滑板,我们该叮嘱他:在街上一定要注意速度和安全,要保护好自己和他人,选择安全的环境。
第三是批评的方式。很多家长批评孩子时,习惯于对孩子说“你总是”“你能不添乱吗”。其实,没有必要强调“你总是”,瞄准这一次的问题就可以了。把过去的表现与这一次联系在一起,把过去和今天一起捆绑,就表明是家长自己思路乱了。此外,家长习惯指责“能不添乱吗”也是不妥的,其实孩子大多时候并没有添乱的主观动机。
第四是禁止的手势需要保持一致性。家长对待孩子的标准不能变化无常。家长情绪变化,判断标准往往随之变化,同样的事情有时可以、有时不可以,上次允许,这一次不允许;今天你说可以,明天就说不可以,家长标准不统一,孩子就不知道到底该做什么。
第五是家长的情绪变化对孩子影响很大。孩子时常在观察判断父母的情绪,有的孩子很敏感,父母今天很高兴,他就很开心;父母表现得不舒服,他就规规矩矩地坐到旁边,没有安全感。孩子要健康成长,父母的情绪就要尽量保持稳定。我们回家后,难免还在想烦心的事情,如果孩子观察到了,我们要安抚孩子,不要迁怒于孩子。回到家,从工作角色变成父亲或母亲角色时,我们一定要注意这样的角色转换。人的角色转换一定要随着时空转移而转移。
只有当孩子的自尊充足的时候,他才会充满自信;当他自尊匮乏的时候,就会被剥夺自信。他对此无能为力的时候,家长要去关心他、帮助他。比如得到我们咨询帮助的孩子,过了一段时间,大多就能站起来、好起来。既然是家长的某些所作所为造成了孩子的不自信,那么我们就要让孩子自信,尽量改变家长的看法和想法,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保护孩子一生的铠甲就是父母的宽恕、认可和赞赏。
(七)让孩子形成自尊,有什么家长语言表达的技巧?
首先是在描述行为时不加入任何的评判。比如孩子回家晚了,家长问:“今天你为什么晚回?是和朋友一起玩吗?”“你是不是与朋友在外面玩”是客观描述。对这种行为家长要有反应:你回来晚了,爸爸(妈妈)担心。家长表达感情和担忧,这就是情绪。我儿子在读小学的时候,有次挨批评了,被留下来罚做卫生,原因是他为了争取发言,站到了椅子上举手。我为此去找校长沟通,校长也认为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学校因此改了规定:学生想发言,可以站起来举手。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家长不能凭着自己的感觉就轻易批评孩子,老师有老师的规则,学校有学校的规则,家长有家长的规则,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做理性沟通,怎么把这些规则连接在一起。
其次是选择行为描述的视角。以孩子的学习成绩为例,有一次,我家孩子考试成绩不佳,数学只得了68分,他担心我不高兴。我的反应是:68分也不错,让孩子发现有32分的题是自己不会的,也就是说,孩子终于找到那些他还没掌握的知识点了,应该也算是一件好事,找到了问题就好办,就容易学会和补上。而妈妈的表现是很气恼的:别理我,让我安静会儿!在同样的问题面前,父母表现不同。聚焦于还没有掌握的学习问题,换个视角引导,效果怎么样呢:期末考试中,他这个平时的学渣进步很明显,只被扣了0.5分。这就是我们该如何选择关注焦点的问题,如果仅仅去关注他成绩不佳,而忽略过程,忽略孩子心理的反应,那他可能就很难有进步。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的是赞赏,而不是批评。各位家长朋友,有谁会喜欢批评呢?不喜欢挨批评,喜欢表扬是人之常情。因此,只要表扬的是客观事实,那么就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这对孩子的自尊形成非常重要。
■家长精彩评论
①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谓教育就是教导和养育,希望家长能给孩子好的影响和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②在带孩子的过程中,我总想孩子按照我的思路走,结果成了包办代替,剥夺了孩子动手操作的机会,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想法……父母必须不断学习、探索与尝试,在不断摸索中前进,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
③我平时只注重孩子的衣食住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应该逐渐重视孩子的身心发展,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需要什么,而不是将大人的想法加在孩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