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问题
针对以上研究背景,本书提出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下面对各部分的研究进行陈述,并就每部分提出相应的研究问题。
一是探究老年人共患疾病模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在进行共患疾病的各项研究之前,首先需要对我国老年人的共患疾病模式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充分了解,包括共患疾病的患病率、疾病数量以及共病模式。这一部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①我国老年人共患疾病的患病率、疾病数量以及共病模式的现状如何;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老年人共患疾病的患病率、患病数量以及共病模式是否在发生改变,变化趋势如何;③不同年龄、性别、城乡和社会经济地位的老年人在共患疾病方面是否存在患病率、患病数量及共病模式的差异;④我国不同地区的老年人,其共患疾病的患病率、患病数量及共病模式是否存在空间差异。
二是探究老年人社会经济地位对共患疾病的影响情况及部分中介机制。个体的社会经济地位被认为是健康的根本原因之一,对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共患疾病系反映整体健康的一种指标,通过探究社会经济地位对共患疾病的影响情况,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社会经济地位对健康的作用。这一部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①老年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是否对共患疾病产生影响(包括对患共患疾病可能性、患病数量以及共患模式的影响);②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人社会经济地位对共患疾病的影响是否发生变化;③如果二者存在显著关系,那么社会经济地位与共患疾病之间的关系的具体中介机制是什么,社会因素和生物因素在该关系中是否存在多重中介作用。
三是探究社区社会经济环境对老年人共患疾病的影响情况。正如前面所述,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个体能力下降,脆弱性增加,对周围的环境更敏感,更加依赖社区环境和社区资源。在个人和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一定的情况下,较好的社区社会经济条件对老年人的健康有促进作用。因此,本书希望探究社区社会经济环境对老年人共患疾病的影响情况。这一部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①不同社会经济环境的社区是否存在老年人慢性疾病患病数量以及共患疾病患病率的差异;②社区的社会经济环境是否对老年人共患疾病产生显著影响,考虑个体的社会经济地位后该影响是否仍然存在;③社区社会经济环境对老年人共患疾病的影响是否与某些社区环境特征相关联;④社区社会经济环境对老年人共患疾病的影响是否与个体特征(年龄、性别、个体社会经济地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四是探究老年人社会经济地位对共患疾病发展轨迹的动态影响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共患疾病的数量和类型不断积累,不同个体之间呈现出异质性的发展轨迹。本书将采用追踪数据,以慢性疾病患病数量为共患疾病指标,对老年人慢性疾病患病数量的积累轨迹进行描绘并探究轨迹的分化情况,随后分析个体社会经济地位对慢性疾病患病数量发展轨迹的动态影响情况。这一部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①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国老年人慢性疾病患病数量的发展轨迹是否存在异质性,不同的轨迹类型是否受到人口社会特征和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②慢性疾病患病数量的平均发展轨迹如何,其起点或累积速度是否存在显著的队列效应;③对于不同人口社会特征和社会经济地位的个体,其慢性疾病患病数量的发展轨迹是否存在起点或累积速度的差异。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本书以共患疾病为主要健康结局,探究个体和社区的社会经济因素对共患疾病的影响机制,希望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理论视角进行拓展:①在健康结局方面,以往以疾病为健康结局的研究通常重视以单一疾病为中心的疾病特异性视角,关注疾病的近端风险因素,将社会因素放在远端、次要的位置。换句话说,以往研究者仅开始意识到社会因素对健康结局的关键作用,因此本书以共患疾病为健康结局,将社会因素放在首要关注地位,以探究其对健康的普遍影响情况。普遍健康影响模型最初于20世纪90年代在心理学领域提出,在社会学、人口学和流行病学等学科还未得到较多的应用,本书尝试将普遍健康影响模型与社会学、人口学和流行病学的健康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将其应用于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的研究之中,以扩展该模型的应用领域。②在社会经济因素方面,对可能影响健康的社会经济因素进行双维度的探究,将个体嵌入更大的社区环境之中,将个体和社区的社会经济因素联合起来,同时对社区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健康的具有争议性的假设提供实证检验,以期采用新的数据为理论辨析提供证据支持。③在中介机制方面,不仅要探究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健康结局过程中的社会机制,还要进一步明确生物机制,探究社会经济地位等社会因素如何进入人体的分子、细胞和组织从而使得健康产生社会阶层的差异。总体来说,就是对中介的社会机制和生物机制进行共同探究,将人口学、社会学、流行病学和医学相关学科结合起来,建立健康研究的跨学科桥梁。
(二)实践意义
一是,识别共患疾病的脆弱群体,为政策的针对性实施提供建议。以往对疾病的风险因素进行研究,主要是为了明确脆弱人群或者健康人群的特征,以期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疾病预防。随着对疾病治疗的认识从“治已病”发展为“治未病”,识别哪些人更可能发生疾病虽然很重要,但是也不能忽视寻找健康人群的重要性,通过探究为何有一部分人保持了较高水平的健康,并学习其保持健康的方式,可以实现更加积极的健康促进。因此,探究不同人口特征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在共患疾病患病数量和患病模式方面的差异,可以促进识别共患疾病的易感群体以及健康群体,以便未来能够有机会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干预,最终实现缩小健康不平等的阶层差异。
二是,明确个体社会经济地位和社区社会经济环境对共患疾病的双重作用,为具体干预措施的实施提供参考。如果社区社会经济环境和健康之间的联系仅仅反映了个人层面的关系总和,我们就可以选择通过针对个体而非社区来改善健康;然而,如果社区因素对其居民的健康做出了某种独特的贡献,那么在考虑个体社会经济地位差异的同时,必须对社区因素进行干预,才能更有效地实现增进人口整体健康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