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经济学家聊成长:执行与恒心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孙冶方:以心为纸,以脑为笔

生平简介

孙冶方(1908—1983),原名薛萼果,江苏无锡玉祁镇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从20世纪30年代起,孙冶方从事经济理论研究,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创造性的研究。1964年孙冶方遭遇大规模的政治批判,1968年4月被投入监狱,直至1975年4月无罪释放。1977年后,孙冶方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顾问、名誉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名誉所长等职。1985年,为纪念孙冶方对经济科学的重大贡献,设立了“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经济学界的最高奖项。

主要理论/贡献

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与学术工作中,孙冶方始终坚持立足中国国情进行独立思考,他是改革传统经济体制的最早倡导者,也是创建社会主义经济学新体系的积极探索者。他先后撰写、发表了多篇论文和研究报告,并先后出版了《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续集)》《社会主义经济论稿》等著作。孙冶方以创造性的经济学理论研究,为学界开辟了一条经济学发展的道路;又以崇高的德行,为经济学人树立了如何做学问的榜样。

经济学家的故事

1964年10月,孙冶方遭到了持续4年的大规模的政治批判,面对铺天而来的污蔑,倔强的孙冶方从不低头认罪。他写了一份又一份的检查材料,进一步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然而他对真理的坚持被视为“抗拒党和群众对他的原则批评,态度十分骄横”。“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于1968年4月被正式逮捕,在秦城监狱关押了整整7年。

监狱里面昏暗又潮湿,只有一个小小的窗口能透进一点点阳光。在监狱里孙冶方还被要求不准有人探视,不准读书阅报。孙冶方后来回忆说,他之所以还能保持精神正常,就是因为他时刻保持着对经济学的学习和思考。在那里,孙冶方非但没有放弃自己的正确观点,还写下了《社会主义经济论》一书。但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写”在心里。因为在那种恶劣的环境中,根本没有笔纸供他写作,他只能不停地打腹稿,一字一句,一章一节,都刻在他的脑子里。这部书一共22章,183节。他一共在脑子里“写”了85次。每个月,他都要把全书回忆一次,修改一番。

直到1975年4月10日,孙冶方突然被宣布“释放”。出狱后的孙冶方回到经济研究所,继续从事他心心念念的经济研究工作。这时候,中国的许多经济学家和绝大多数经济工作领导人开始认同他的经济思想。

然而不幸的是,7年的监狱之苦让孙冶方的身体衰弱至极——行动迟缓,肝区患有重疾,后来发展成肝癌。但孙冶方仍然埋首研究,还抱病参加各种经济讨论会,除了这些,他每天精心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试图有所突破。

据当时与孙冶方同在经济研究所的吴敬琏回忆,孙冶方病情加重之后,为了把他那个打了85遍腹稿的论著及时抢救出来,经济研究所派出了包括他在内的7人写作小组来完成这个任务。他们在协和医院附近的北京饭店租了一个套房,每天到病房与孙冶方交谈,进行录音并记录。在吴敬琏的记忆里,那些日子,孙冶方的病房成了“思想抢救室”,每次他们去的时候,一到门口就能听到贝多芬交响曲的声音,那种洋溢着乐观和不屈意志的旋律是孙老最喜欢的。

启迪青少年

孙冶方对经济学的热爱和坚持令人印象非常深刻。在孙冶方十分困顿的那段时间里,他没有任何人可以依赖和求助,他必须自己面对孤独和无助的痛苦。但即使身处绝境之中,他依然没有放弃自己对真理的坚持,坚定地、持续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最终用“心和脑”写出了《社会主义经济论》一书。我们也应该像他一样,试着拥抱孤独和无助,接纳失败和挫折,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坚定信念,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