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兵部侍郎创大戏 艺传五代留神气
关于王皮戏的作者,并未有详细的史料记载,但据王皮戏省级传承人梁广斌[1]老师(图1、图2)讲,戏乃清代康煕年间兵部侍郎孙光祀所写。孙光祀绰号孙老钱,老家在平阴城南孙官庄,告老还乡后住在济南府皇亲巷司马府。他为人心善,经常到养子院去做些善事,捐些钱粮。一日,发现在养子院里吃粮的皮匠王兴春,竟有多房妻妾,并且各个都有残疾,每日里吵吵闹闹,不得安宁。于是他便以在养子院里的所见所闻为框架,以皮匠王兴春的家庭背景为原型,创作了《十八大姐逗王皮》这个剧本,也就是后来平阴家喻户晓的王皮戏。
除此之外,民间还流传着另一种说法,孙光祀告老还乡时路经济南府,发现养子院里的生活极苦,又没自由,就给了养子院里十八个残疾大姐一些银两,让养子院门口的鞋匠王兴春带回家去生活。从此,这十八大姐就成了王皮匠的妻子。日常生活中,时时惹出种种矛盾,孙光祀就根据此况写了剧本《十八大姐逗王皮》。
至于曲调的编排是谁,至今没有明确的记载,梁老师也仅仅推测一并为孙光祀所作。
图1 平阴王皮戏省级传承人梁广斌
图2 平阴王皮戏省级传承人证书
关于王皮戏是如何传入郭柳沟村的,梁老师这样讲道:清朝道光年间(公元1844年—1846年),有一个姓张的云游老道落居在郭柳沟村。当年,张道士住在村东头真武庙内,他白天外出化缘,夜晚无事就教小道士刘立木唱王皮戏。村民们原本在墙外听,后来被刘立木请到庙内进行学习。杨书业、杨书文、朱正年等人算是第一批正式学员。到了清朝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前后,在他们的提议下,郭柳沟村民自发捐粮捐钱组织成立了“王皮戏社”。随着喜爱王皮戏的人越来越多,“王皮戏社”也不断发扬壮大。到了清朝光绪末年(公元1905年)前后,“王皮戏社”已拥有土地30余亩,发展到鼎盛时期。
相传,当年康煕皇帝南巡途经济南时,住在济南府皇亲巷孙光祀的司马府中,孙光祀把排练好的《十八大姐逗王皮》进献给康熙皇帝观看。久住深宫的皇帝哪里听过这么新颖流畅、委婉动听的曲调,又加上剧中人物(王皮匠的十八个老婆聋的聋、哑的哑、禿的秃、瞎的瞎、门楼头、凹眍眼、茄袋腮、一脸麻、豁子嘴、噘嘴牙、罗锅、瘿袋、腿瘸巴)形象各异,引人注目,戏剧语言通俗易懂、风趣幽默,表演夸张诙谐,把康熙帝乐得捧腹大笑,连声夸好。[2]
据梁老师(图3)讲,自他记事起,王皮戏便没有正式演出过了,没有跑过灯,也没唱过戏。只是到了每年的元月,把第三代传人刘德奎请出来,坐在板凳上指挥。后来第四代传承人赵书凤(梁广斌的老师)去了别的地方,与他一同学艺的人们也因年老不再跳了,王皮戏因此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但是,就在王皮戏看似要这样没落下去的时候出现了转机,青年时的梁广斌从部队退伍回乡,当了村干部。1976年,他组织余泽新等人到庙上去学习,一边组织着小伙子,一边拉拢着大姑娘,作为专业的演员进行培养。老人跳不动了,新人就续上,继续跳下去。正如梁老师(图4)所说:“我要是不当上这个村干部,不知道要负责宣传和组织的话,恐怕王皮戏就要因此失传了。”
如今,王皮戏已有了部分固定的表演人员:一个是张道规(领灯),一个是梁老师的老伴张传凤,还有王秀兰、辛世英、刘春等人,这些人每年都会参与王皮戏的演出与排练,以确保王皮戏得以传承和保留。
图3 李雨希(右)采访梁广斌(左)
图4 李雨希(右)与梁广斌(左)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