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衢八街,物阜民丰”氤氲古城
民间舞蹈棒打鸳鸯在起源、发展、演变过程中,受周村(图19)当地特有的文化背景影响,被深深地打上了独特的民俗烙印。
图19 周村古城标志性景点
说起民俗,它既是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又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每个地域都有自己专属的文化背景,都是一方水土滋润出的不同文化结晶,所以在周村区古城文化深厚的积淀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习惯。其中,有体现周村百姓富有经商头脑、勤奋努力的丝绸民俗文化,也有体现周村人民精致生活的烧饼民俗文化。而这两种民俗文化无疑都与当地民间舞蹈棒打鸳鸯有着或多或少,或浅或深的联系。
正如周村的丝绸民俗文化(图20)所展示的:周村丝绸业源远流长,在山东省乃至全国丝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据《淄川乡土志》记载:“蚕丝本境天然之大宗,每届春令,比户饲之,乡民一年之需多半仰给于此……蚕茧作成,本境虽然能缫丝,而售于周村商贾织造。”所以每逢元宵节前后丝绸商贾大肆宣传,大搞活动,使得此时丝绸生意最为红火,正基于此,当地的民间舞蹈芯子、杂耍等的演出服绝大多数由丝绸制作。棒打鸳鸯的演出服饰也不例外,也是由当地自制的丝绸布料加工制作而成,独具特色。棒打鸳鸯的演出服装选用上等丝织面料,轻盈柔软、宽松舒适、飘逸十足,便于舞蹈动作的展示,既丰富了视觉效果起到塑造演员形象的作用,也增强了动作观赏性、延伸性。例如,“棒打鸳鸯”中男青年的动作为了凸显丝绸的特质,设计了“大扑步”“甩肩”“大开肩”等大幅度、快节奏的动作,展现了周村丝绸的轻盈、飘逸之感。棒打鸳鸯的服装设计还有一个特点,即演出服上衣领口、开襟、下摆处都有绣花图案,这些图案大多是以花、蝴蝶等美好象征物为主,图案由纺织工手工织成,样式新颖、精致逼真,在与舞蹈融合过程中给人物带来灵动感、真实性。随着棒打鸳鸯的不断发展,这类民间舞蹈对周村丝绸业的宣传、推广也起了不少作用,从而使更多舞蹈演出选用周村的丝绸做演出服,这也成为传播周村丝绸的重要途径之一。
图20 周村古城丝绸店面
都说“衣、食、住、行”四方面是人们的物质生活基础,也是民俗文化的集中体现。说完周村“衣”的独特性,再来谈谈周村“食”的独到之处。
漫步在周村古城大街中,走在青石板路上,参观着琳琅满目的特色商店,鼻中始终能嗅到浓浓的香味。顺着香味前去,走到了一块刻有“周村烧饼”四个字的大匾之下(图21),放眼望去,里面罗列着各式各样的烧饼。据相关资料记载,“周村烧饼源于汉代,成于晚清”[4],是山东省名优特产之一,2008年周村烧饼的制作工艺被列入了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比民间舞蹈棒打鸳鸯的出现还要早一些。但在“名优特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光环下,谁又知道这种美味小吃曾经面临滞销的困境,而这个难题最终是靠幽默风趣的棒打鸳鸯解决的。当地村民向我们介绍,在周村烧饼零卖之初,烧饼销量不尽如人意,所以各店主进行推销,其中有敲锣叫卖的、有上街揽客的、有搞价格战的,而这些方法似乎都不是很奏效。唯独有位商家请来了一支民间舞队前来跳舞助阵从而吸引了很多顾客,解决了这一难题,而这支民间舞队当时跳的正是棒打鸳鸯。因为棒打鸳鸯幽默搞笑的风格适应当时大众的审美心理,所以前来围观的人很多,很受人们的喜欢,这种商业营销模式带动了周村烧饼等周村特产的销量,为周村“食”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经过千年的发展演变,即使舞队的人员不断更新、人数不断增多、能力不断提高,仍没有改变舞蹈幽默滑稽的风格,这也正是该民间舞蹈之“魂”。随着人们审美趣味的不断变化,棒打鸳鸯提高了演员们的临场即兴和与观众互动的能力,丰富了舞蹈的形式,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方式。现在,棒打鸳鸯等民间舞蹈演出既可以作为一种商业推销模式,也促进了棒打鸳鸯民间舞蹈的普及和发展。尤其在元宵节前后,棒打鸳鸯的演出宣传了周村的“衣”民俗文化,也宣传了“食”民俗文化。
图21 周村古城内周村烧饼制作工坊
民俗作为中华民族自古约定俗成、扎根人心的一种特殊文化,带着强大的生命力植根于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中,而在民族节日中形成的民俗则是这种特殊文化最好的显现。棒打鸳鸯作为节庆民俗中的一种演出形式,每每在元宵节前后被衬托得格外隆重、热闹。元宵节作为中华民族悠久的民族节日凝聚了人们共同的心理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在浓厚年味的感染下,周村人心中往往认为元宵这天是春节的最后一天,过了这天整个新年才算真正结束,所以开心美满地过完春节才能为新一年的工作、生活祈个好兆头。在这天周村人除了必吃元宵外,必看的就是每年一度的节庆民俗展演,整个演出活动有以民间神话传说为主要内容的,如“嫦娥奔月”“哪吒闹海”等;还有以戏剧故事、民间传说为主要内容的,如《西厢记》《吕布与貂蝉》等,其中便有“棒打鸳鸯”这类民间传说的身影。经过岁月沉淀,观看“棒打鸳鸯”就像人们元宵节必吃元宵一样,用来祈求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各地区的民族民间舞蹈,都是通过汲取各个民族文化的韵味,积淀深厚的民间文化特色衍生出来的,都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中华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们不仅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而且数量众多。棒打鸳鸯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存于周村芯子的演出中随同发展,不再独立。经过今昔对比,从侧面反映出:现阶段类似棒打鸳鸯这样的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积极促进当下民族民间舞蹈创作的发展和进步,正是我们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注释
[1].张可水,男,1940年3月25日出生于山东省周村区莫家庄,为第五期市级非遗周村芯子传承人。
[2].庞宝龙.山东传统舞蹈志[M].山东:山东友谊出版社,2015:3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