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人类学导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一

任何学科的核心追问始终是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问题。中国舞蹈学是否有其理论体系,这是我们论证出版中国舞蹈学科理论体系丛书过程中一以贯之的核心命题。从历史上中国舞蹈学术资源的连续性和丰富性,以及当代中国舞蹈学者完成的中国舞蹈通史、断代史、舞蹈学理论、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等丰硕成果来看,其深层考量和底层逻辑就是力图构建中国气派的中国舞蹈学学科理论体系,并形成不同于西方和苏联舞蹈学学科理论体系的鲜明特征。用西方和苏联舞蹈学学科理论体系的思路和方法构建中国舞蹈学学科理论体系,这是构建中国舞蹈学学科理论体系的一种选择。但透过中国舞蹈学者的丰硕成果,我们看到,借鉴他山之石,立足中国深厚文化底蕴,锚定中国舞蹈独特审美价值和审美方式,运用中国话语体系,坚定探索构建中国式舞蹈学科理论体系,这是中国舞蹈学人推动舞蹈事业的主脉络和主基调。

回溯历史,透过中国舞蹈文化发展的悠久历程,我们可以深切体悟到,旧石器时代岩画上留存的舞蹈类图像,新石器时代彩陶盆中的舞蹈图像,甲骨文字中的“舞”“巫”文字的符号创造,《毛诗序》《乐记》《舞赋》《乐律全书》、汉赋、唐宋诗词等文献中关于舞蹈和诗乐舞的诗意评述,无论栩栩如生的多样图像还是书面文献的字里行间,中华民族对舞蹈审美观念、审美方式、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的探求和构建连绵不缀,并成为标志世界上古老文化唯一连续至今的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着眼当代,舞蹈学者对中国舞蹈学学科理论体系的探索研究丰富而多元,既有宏观把握,也有微观探究;既有历史凝练,更有现代建构。由孙景琛、彭松、王克芬、刘恩伯、刘青弋、袁禾、王宁宁、冯双白等完成的中国舞蹈通史、文物图录、乐舞史等“大部头”著述的出版,既是历史爬梳,也是体系搭建。戴爱莲、吴晓邦、崔承喜、陈锦清、康巴尔汗、梁伦、李正一、唐满城、孙颖、许淑媖、罗雄岩等几代舞蹈学人对中国舞蹈学学科理论体系广泛而深入的探索构建涉及方方面面,从民俗民间舞到剧场化民间舞(学院派民间舞),从戏曲、武术到中国古典舞身韵,从文字文献、图像文献到汉唐古典舞,从敦煌壁画到敦煌舞蹈风格的确立……这些既是当代中国职业舞蹈学人以前所未有的创造精神创建的不同风格样式的剧场化中国舞蹈,也是进而构建中国舞蹈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基础,或是在舞蹈形式建构理念基础上的实践创造。在此基础上,以学校教育的方式建成不同的教育体系,培养了不同类型的舞蹈专业化人才,生产了不同形式风格的舞台作品,系统的舞蹈学科知识的积累使中国舞蹈发展走向专业化的现代学校教育发展之路。这一切正是在一个不断探索、积累、完善的舞蹈学科理论体系下实现的。中国舞蹈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和理论等核心知识,通过中国现代学校舞蹈教育的教学、教材、课程、创作、表演等各实践环节得到应用和推广。舞蹈学科理论成为专业教育的基本支撑。

聚焦灵魂,作为中国舞蹈学之核心研究对象的中国各民族民间舞蹈研究取得巨大成就,并为未来进一步提升中国舞蹈学学科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进入20世纪80年代,关于中国舞蹈的调查研究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工作为起点,设立国家项目,全面搜集、记录、整理出版56个民族的民间舞蹈,直到2001年最后一卷出版,包含30个省市自治区分卷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工作告一段落。共计调查记录了2万多支舞蹈,收入集成书目的有2117支舞蹈,5千多万字。这一工程也被称为新中国的“文化长城”。传承于民间的各民族民间舞,以舞蹈的活态形式延续着民族的舞蹈历史,体现了中华民族舞蹈发生发展的历史久远性、多样性和丰富性,《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成果,是中国个民族民众民间舞蹈知识谱系的集大成之作。

回眸新世纪,2000年以来,系列舞蹈学实践与理论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以2004年北京舞蹈学院50周年、2014年60周年校庆出版的系列成果为重要标志,中国舞蹈学学科理论体系建设成绩斐然。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是认识、理解、阐释中国社会变革实践的需要,也是对近百年来深刻影响中国学人的“西学中用”思想的深度反思,更是对中国学术文化传统的回归和中国版学科建构的自觉追求。中国舞蹈学科理论体系建设是当代中国舞蹈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摸索建构符合中国舞蹈文化知识谱系的努力和实践,也是作为整体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理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舞蹈学学科理论体系建设,2014年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审批,北京舞蹈学院设立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其顶层设计是采取两步走的研究策略:

第一步是打基础,即从2015年到2018年的第一个建设周期内,主要开展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各民族舞蹈资源进行调查、记录、整理,目的是以现有的技术手段留存活态舞蹈影像文献资料,这是纵深开展舞蹈创作、教学、教材整理和研究和拓展中国舞蹈学学科理论体系建设的基础。二是选择舞蹈形态丰富、历史悠久、具有民族文化、地域等代表性的民族舞蹈进行舞台化的展演与交流活动,目的是增强民间舞蹈传承人的文化自信与自觉,打通民间与都市剧场之间的不同场域,形成互动与对话。三是开展学术交流与研讨,开展专题的研究,创造创新形成舞台化的剧目或教材。四是在这些工作中深化中国舞蹈学科理论的研讨,并设立“306青年学者沙龙”以“我是谁:中国舞蹈的面孔”等主题研讨,从理论上讨论中国舞蹈的文化身份,也在研讨中形塑中国青年舞蹈学者的群像,在学术交流讨论中形成舞蹈学术共同体。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在凝聚人才、调查研究、学术活动开展与舞蹈展演交流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第二步是抓提升,2018年进入第二个建设周期后,开始着力中国民族舞蹈学科理论体系建设工程。2018年10月,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举办了“中国舞蹈学科理论体系建设项目”发布会,来自海内外10余个国家和中国地区的近100位学者共同出席参加此次会议。随后又相继推出了“中国舞蹈学科理论体系项目专家论证会”“中国舞蹈学科理论体系研究项目启动会”“中国舞蹈学科理论体系研究项目之舞蹈实践理论座谈会”等一系列学术会议。通过多学科领域专家学者的系统、客观和充分的研讨,整合中国舞蹈理论资源,逐步完善优化项目研究内容与框架,形成由中国舞蹈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融合、具有多学科基础且系统化的中国舞蹈学科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2019年召开了项目发布会,纳入学院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计划。项目建设的构想基于三个方面的现实需求,一是积极响应并落实国家需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要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求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层面充分体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二是主动回应教育部关于新时代高等教育建设的需求。教育部落实国家政策,提出“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发展目标,成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力点。为此,项目致力于研究中国舞蹈文化的来源、历史和发展脉络;中国特色舞蹈学科的研究对象、范畴、内涵、方法、体系;中国特色舞蹈学科在世界舞蹈学科理论中的地位、作用,提出并不断深化研究舞蹈学中国学派构成的内涵与特色。三是贯彻落实北京市教委及北京舞蹈学院学科建设的要求。北京舞蹈学院作为专门化的舞蹈学科教育与研究机构,不仅有从中专、本科到研究生完整的舞蹈教育体系,有舞蹈表演、教育、编导、理论、传播、设计等专业,更有近70年的办学经验,在学科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责任。从学科知识挖掘来看,在教学、表演、创作方面的经验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加深原理性研究与跨学科研究,以此逐步深化总结中国舞蹈学的学术流派与话语体系。

中国舞蹈学科理论体系丛书出版项目包括中国舞蹈学科基础理论和实践理论两个维度。从学科的基础理论体系层面来说,项目旨在弥补中国舞蹈学科建设与发展在理论研究层面的缺失,项目的研究重点在于以中国舞蹈为主体的实践研究、交叉学科研究。蒙古族、维吾尔族单一民族舞蹈史、舞蹈教学、表演、创作实践研究,舞蹈与社会学、政治学、民俗学、人类学、音乐学等跨学科研究成为本项研究的重心与内核,项目也关注到西方芭蕾舞蹈的中国化理论与实践探索。总体来看,从多学科方法论的共同参与,相关学科领域的视域互动,可望不断丰富中国舞蹈学科理论体系的内涵。

这套丛书就是部分相关研究成果的呈现。

参与这一项目的研究者由30余位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的资深专家、教授和中青年博士学者构成。有舞蹈史研究学者:库来西(维吾尔族舞蹈史研究)、斯琴塔日哈(中国蒙古族舞蹈史研究)、杜乐(先秦儒家乐舞人文教化思想研究)、阮岷(清代舞蹈史研究);有舞蹈文化学研究学者:罗雄岩(节日与民间舞蹈文化传承—“动态切入法”运用实例研究)、贾安林(民族舞蹈文化变迁研究)、王鸿昀(天津民间舞蹈研究)、王阳文(中国面具舞蹈地方形态研究)、冯莉(纳西族仪式舞蹈研究)、仝妍(审美的嬗变:中国传统舞蹈的现代性体验研究);有舞蹈实践理论研究:高度/毛毳(民族舞蹈教学论)、高度/雷斯曼(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表演论)、高度/朱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论)、徐小平(少数民族舞蹈创作研究)、田湉(民族舞蹈编导理论研究)、靳金(民族舞蹈教育学研究)、王杰(民族舞蹈教学改革和实践创新研究)、杨越(芭蕾性格舞蹈概论)。有跨学科舞蹈理论研究学者:林继富/邓佑玲(民俗舞蹈理论与实践研究)、王建民(舞蹈人类学与舞蹈学科体系及理论范式建设)、刘建(民族舞蹈身体语言学深描)、刘晓真(舞蹈人类学导论、舞蹈学遮论)、吴海清(舞蹈政治学研究)、李莘(民间舞蹈文化传承体系中的音乐整合性研究)、张朝霞(民族舞蹈社会学研究)、王安妮(民族舞蹈传播学研究)、杨秀明(民族舞蹈女性参与研究)。

以上成果既是学科理论的系统化的努力,也有对部分学科理论空白的填补。从中国舞蹈学科理论体系的系统性、时代性等要求来看,在原有中国舞蹈通史、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中国舞剧发展史等历史研究,舞蹈基础理论、批评理论等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舞蹈实践理论,如舞蹈的表演、训练、排练、剧目等研究方面,仍存在亟待充实完善的研究领域。在舞蹈自然科学研究方面,除了已有的部分成果以外,从认知、神经科学、神经美学、心理学等学科视域的研究也还有待应用新科技手段和方法的研究拓展。这套丛书只是继承前贤,立足当下的探索。

面向未来,中国舞蹈学科理论体系建构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开放的领地,期待学界同仁持续共同书写。

邓佑玲
2022.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