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理论特点
(一)宏扬风病学说
余著《论内经风病学》,意图对《黄帝内经》风病理论全面整理与宏扬,可从以下三方面予以说明。
1.构建中医风病学理论体系
宋元时期中医十三科中原有风病专科,其后又并入大方脉中。然风病涉及范围广,确有单科研究的必要,惜历代并无风病学专著。《黄帝内经》对风病概念有明确的内涵与外延,但论述较零散。余通过对《黄帝内经》的研究,构建起系统的中医风病学说。论云,凡由外感风邪引发的疾病是为风病,而六淫可以化生风症,机体气血阴阳失调亦可变生风病风症。其列述风病风症50余种,各症条列理法方药,并举验案以说明,故对推进风病理论研究与治疗均具有积极意义。
2.阐明六气太过皆可化风的学术观点
余认为,举凡火暑湿燥寒淫邪太过,胜复之气伤人,能引起与风邪所致的相类似的证候。如痉症,呈风木刚强劲急之象,不唯风邪致之,火暑湿燥寒皆能致之,故吴鞠通谓“六气皆能致痉”,因此明确指出“六淫皆可化风形成风病风症”(《论内经风病学·六淫化风证治》)。论其治疗,必循火暑湿燥寒之邪气偏盛而治之,虽不云治风而风亦得治。
3.阐明五脏病变皆能生风的学术观点
余认为:“脏腑气血功能失调也能产生风证。诸如眩晕、昏厥、目珠上视、抽搐、震颤、麻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乃内风常见之证候。”余并认为:“这些证候可发生于多种疾病的严重阶段,颇类似现代医学疾病病理变化过程中所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论内经风病学·导论》)其内风分广义与狭义两类,广义风病如震颤、风痫、风痿、肾风水肿等,狭义风病则专指中风,五脏病变皆可导致中风。可见内风涉及病种较多,其治疗必须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