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思想特点
(一)学宗《内经》 踵事增华
余秉承父训,认为《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之源,业医者必须谙熟精研。《黄帝内经》所建构的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虽然今有《中医基础学》等讲义为学中医者大开方便之门,但是,《黄帝内经》中之精蕴并未被其完整全面地反映出来。由于中医理论是在古代医疗实践基础上经过分析研究,然后凭借传统文化所提供的综合思维方式对分析研究的成果进行综合整理,从而形成的理论体系,中医学理论具有自然哲学的特点,不同于现代的证实医学。因此,把握其宏观整体的生理病理论对指导临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需要认真地研读《黄帝内经》原著。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川主流行,故谓六经运行血液是川;海主容纳,故谓肠胃受纳水谷是海。九窍不输送,不容纳,各有其开合功能,是水注之气充养使然。张景岳说:“上七窍,下二窍,是为九窍。水注之气,言水气之注也……气经水必至,水至气必至,故言水注之气。”又说:“夫气者,阳也,气主升;水者,阴也,水主降。然水中藏气,水即气也;气中藏水,气即水也。升降虽分阴阳,气水实为同类。”九窍者,气以煦之,水以濡之,则其功能正常发挥。因气水原不分离,若九窍病,或干燥乏津,或水液分泌过多,泪自出、涕自流、多涎、多唾、多尿、多利等,则既要治水,亦要治气。如干燥失濡者,或益气生津,或养阴润燥;其水液过多者,或益气摄津,或温阳化气,或疏风胜湿(气之动即是风,治风即治气),或泻火燥湿(气有余便是火,治火即治气;湿是无形之水,治湿即治水),九窍内通五脏,故九窍病亦应视其兼夹,或健脾治水(脾为后天元气之充),或温肾治水(肾是先天元气之根),或宣肺治水(肺主气而司治节),或疏肝治水(肝主疏泄而调水液)。总之治水不离治气。《内经》说水注之气,内涵深义,于临床殊有指导意义,值得认真体会与发掘。
又如《素问·宣明五气》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故中医称五脏为五神脏,而一般讲义大多只强调心藏神,其余则不太注重。现代医学认为,神志活动是大脑的功能,其实中医早有同样的认识。《灵枢经》称“脑为髓之海”,李时珍说“脑为元神之府”。中医学把脑划规为奇恒之腑,但并没有形成独立的神经学说,而是从整体上阐述,将大脑神志活动以神魂魄意志的形式分别归属五脏,故中医学之五脏不能等同于现代医学的五脏,它还包括了脑府的部分功能。可以认为,神魂魄意志是脑府与五脏之间生理联系的表述。情志失调可导致脏腑疾病;而脑府病变,可据情从五脏着手得到整体辨证的调治。这在后世临床医学的验案中,可以得到确切证明。据此,余从《本草纲目》中整理出有关脑病用药的大义。《本经》载“胡麻填脑髓”,李时珍说“取其色黑入通于肾”。《本经》载辛夷能治“头风脑病”,李时珍说“其体轻浮,能助胃中清阳上通于天”。又如菖蒲《本经》言其“开心孔……益心智”,李时珍引《道藏经·菖蒲传》证之说,“填血补脑,坚骨髓,长精神”。由上可见脑病能分别从肾、脾(胃)、肺、肝、心五脏气血阴阳之虚实论治用药。这样,从继承《内经》及前贤精论着手,通过推理论证,使五神脏论与脑府元神说之传统认识得到统一与发扬。余认为,研读《黄帝内经》书后,再看后世各家学说,评判医家得失,有高屋建瓴之妙。故于临床,或著文,或讲授,每以《内经》经文为依据,紧密结合临证,宏扬其论,体现出较深厚的理论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