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医拔罐疗法理论与施治基础
第一节 中医拔罐疗法的理论基础
拔罐疗法属于中医外治法,是一种体表刺激疗法,主要遵循中医藏象和经络腧穴理论。运用不同方法将罐具作用于体表腧穴,通过对皮部、络脉、经筋等经络系统的影响,作用于相应的脏腑部位,用于治疗躯体和内脏疾病。
一、藏象理论
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脏腑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以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拔罐疗法的基础便是建立在“司外揣内”“以外治内”的藏象基础理论之上。藏象理论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当人体受到风、寒、暑、湿、燥、热、毒等外邪或情志内伤后,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扰乱气机,在身体的表面反映出来内在的病理特征,医生可以通过患者外在的一系列特征,判断内在的脏腑病理状态,继而施以不同的拔罐手法,“以外治内”来调理脏腑。
二、经络腧穴理论
(一)皮部
皮部是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为拔罐疗法最直接的诊断部位及作用部位,拔罐疗法的特色“察痧辨证”便是皮部理论的实际应用,利用皮部理论进行的诊断辨证除了察络脉观颜色外,还有望皮肤、视形态、查感觉等内容。皮部与经络气血相通,故通过拔罐疗法,可以激发引导营卫经络之气的输布流转,濡养各个脏腑组织器官,温煦皮毛,振奋经络之气,以保卫机体、抵御外邪。此外,通过皮部治疗过程中显现的病理现象,可以起到反映病症的作用。
(二)络脉
络脉作为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其加强了表里经脉的联系,沟通经气,补充经脉循行的不足。由于散布于皮部的络脉丰富繁多,故拔罐疗法的作用中,各种拔罐手法与络脉联系紧密,无论是正常还是病态的络脉,施术者都可以通过拔罐手法来干预体表络脉,祛除孙络邪气,使络脉之气通畅、充盈,以加强“溢奇邪、通营卫”的作用。络脉及经脉之中的病理产物便常以“痧象”的形式显现于体表,并且具有判断疾病病性与病位及预后转归的功能。
(三)经筋
经筋是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的体系,是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经筋约束骨骼,完成运动关节和保护关节的功能。一般认为拔罐的作用部位主要在皮部、络脉等平整之处,对于关节及肌肉腠理深层缝隙之间,拔罐疗法疗效便难以达到。其实不然。在关节等拔罐疗法难以施展的部位产生病理特征时,我们可以通过经脉所连属的经筋部位来治疗经筋所约束的关节、骨骼深层的病症。中医“筋”的内涵非常丰富。《刘寿山正骨经验》(修订版)认为人体有485道大筋,包括了现代医学的肌肉、肌腱、韧带、筋膜、腱鞘、滑囊、关节囊、神经和血管,甚至关节软骨、关节盂缘等。在具体应用中,走罐、推拿罐等手法便可以通过动态的治疗方法来调节经筋,继而体现出拔罐手法所特有的治疗优势。
(四)腧穴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也是拔罐法在皮部最直接的作用部位。腧又同“输”,“输通”是双向的。从内通向外,反应病痛;从外通向内,接受刺激,防治疾病。从这个意义上说,腧穴又是疾病的反应点和治疗的刺激点。因此拔罐法虽然作用在患者的皮肤表面,但通过腧穴与脏腑的联系依然可以起到调节脏腑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