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金融战
直到张旭拿着作协开局的证明,离开徐钢办公室时。
徐钢都没从懊恼的情绪中缓解过来。
真是不该问。
现在知道张旭拿到稿费标准。
再回头看自己拿的那点,真的是九牛一毛。
“不行,再这样下去会寒了大家的心,要争取提高文学作品的稿酬。
稿酬是对作品的肯定,长期的付出与得到不对等,最终出来的作品会越来越差。
那时,华国的文学就毁了。”
想到这里,徐钢站起身,走向作协老大的办公室。
几分钟后,作协老大变带着班子成员去了出版局。
随后没过几天,出版局公布了书籍稿酬的暂行规定。
著作稿提高到每千字3-10元,翻译稿提高到每千字2-7元。
最关键的是恢复了印数稿酬,每印一千册,按基本稿酬的1%支付。
不过一边恢复,另一边又加了个规定,超过800元的部分要收所得税。
不过,在怎么说,作家们的收入还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加。
张旭不知道,他去开一个单位证明,直接导致国内稿酬标准的一次变动。
有了作协的证明,张旭又回到燕京大学开了一份证明。
等他把所有资料都弄好,已经过了差不多半个月时间。
经过这一次办理护照的过程,张旭才发现后世的一站式服务,或者行政服务中心的模式,真的是为老百姓减少了很多麻烦。
这段时间,他填申请表都填怕了,一张表上几百个字,一个都不能错,错了就要重新填。
一家三代人都要填,所有家庭成员的联系方式都要有。
就问你怕不怕。
幸好最终还是弄好所有的材料,就等帽子叔叔的审核结果。
期间,他把王卫国和陈思旭的稿子,交给徐一平,让他组织翻译小组的人员尽快翻译成日文。
张旭计算了一下,如果以后成立出版公司,翻译人员的队伍还要继续扩大。
不过,现在国内私人企业雇工数量,最多不能超过七个。
八个人以下就叫做请帮手,八个人以上就叫雇工,八人以下不算剥削。
从此「七上八下」的界线,成为衡量标准,家庭专业户、个体经营户,雇工一律不许超过八个,否则就是「剥削」。
因为老马说过,雇工到了八个人就是资本主义经济。
直到1987年才取消对雇工的限制。
这期间有人打破这个界限,甚至被关了起来。
张旭不想为了这个出风头,只能换一种方式。
此时想要突破这种限制,只有合资企业。
这是他准备在日笨注册公司的时候,就已经想好的策略。
等日笨的公司注册成功后,找机会到华国来开办合资公司,那样就可以大量雇用翻译人员和画工。
大批量出版书籍和漫画作品。
道阻且长啊!
张旭感叹一声。
《燕京无战事》全书八十万字,这段时间相当于写了四本《嫌疑人X的献身》。
血亏啊。
有这时间可以写四本东野圭吾的小说了。
不过为了养国内的名望,哪怕亏钱都得做。
孰轻孰重张旭分得清。
不过,他现在最想要的还是一台电脑。
就算是中文打字机有一台也好。
这天天用手写,真不知写到何年何月。
进入五月,燕京的天气慢慢热了起来。
张旭搬进四合院后,晚上经常回去住。
天气凉爽的时候他一般都是挤公交车。
现在白天气温二十几度三十度,再挤公交车就有些难受了。
趁着星期天休息,他跑了趟华侨商店买了辆永久自行车回来。
到交管所办自行车执照,上牌,在龙头上打钢印。
临走,帽子叔叔还提醒,执照必须随身携带,否则会被扣车罚款。
来开交管所,张旭骑着
“张旭,买自行车了啦!”
孙德才拄着拐杖,在公用电话亭里喊道。
“刚买的,去学校来回方便点。”
张旭一脚支住自行车,回答道。
“这车真漂亮,我以前自行车骑的可溜了。”
孙德才羡慕道。
“您还是歇着吧,伤筋动骨一百天,慢慢养着吧。”
张旭笑呵呵的说完,骑着回了四合院。
前段时间,他给老妈杨红梅写了封信。
信里把买房子的事情说了一下,并让杨红梅带着张媛放暑假的时候来燕京玩。
四合院好是好,房间多,地方大。
可张旭一个人住着,尤其是刮风下雨的时候,真有点凄凉的感觉。
所以,他准备让杨红梅和张媛先来住一段时间,涨涨人气。
“张旭,你的挂号信。”
第二天一大早,张旭准备骑车去培训班上课。
邮递员小李,把一大包挂号信送了过来。
签了回执,把信封是开一看。
居然是《收获》杂志。
上面刊登这《燕京无战事》第一卷和《种包谷的老人》。
随着这期《收获》杂志的发行,遍布全国各地的《收获》杂志的书迷,知道张旭在《牧马人》、《解密》之外,同样有文学性很强的作品。
《燕京无战事》有着与《解密》不同的金融战事的战斗故事,这让全国的读者第一次见识到,在金融领域,同样刀光剑影。
这里的战斗没有硝烟,可最终的战斗结果,却对所有人产生影响。
“老赵,看了这期收获杂志上的那篇小说连载吗?”
“没想到终于有作家注意到咱们金融战线。”
“......”
在华国银行的行长办公室,几位领导笑呵呵的拿着这期《收获》杂志品读。
“老赵,你一会让办公室联系一下,看能不能找到这个作家。”
行长翻着杂志,想了一下说道:“请这位作家来行里搞了演讲,给同志们讲讲这票小说的背景。
能写出这么精彩金融对战的人,必定对金融了解的很深。
请他来给我们传授一下知识。”
“我这就去给杂志社打电话,要到作家的联系方式。争取尽快把他请来。”
办公室主任笑着答应道。
在《燕京无战事》里,张旭运用了大量后世华美金融战的知识,把这些东西借代在当时的两派身上。
华国银行的人都是金融方面的专家,一眼就看出小说中金融战包含的内在价值,一下就被吸引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