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长安风波
藁街是西域各国驻扎在大汉的宅邸,牌坊之上高挂着人头。人群涌动如潮,欢声笑语交织,街中央一位身着彩衣的杂技艺人正表演着,如同猿猴般灵活攀上一根高耸入云的木杆,忽而倒立,忽而翻腾,引来四周观众的阵阵掌声。
四周的小贩们推着满载货物的手推车穿梭其间,有挂着五彩斑斓布匹的,还有手捧各式小吃,热气腾腾,不时可见高鼻深目的西域商人与汉人讨价还价
另一边术士手持火把,缓缓张开嘴,只见火焰竟奇迹般地从口中喷涌而出,纷纷后退几步,生怕被那炽热的火焰波及,瞪大眼睛不愿错过任何一瞬的精彩。
空地之上围满了人,鼓手打着鼓,引领着场上的节奏,两人身着古朴戏服,一者面目狰狞,手持一柄假刀,步步紧逼;另一者碧眼如狼,刀子出鞘,却以舞姿应战。鼓点愈加密集,如同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两人身形交错,伴随着百姓们紧张的低呼与随后爆发的掌声。
已经好久没有看过这种新戏了,平日里都是东海黄公”早就看腻了,今天是骠骑将军斗乌犁靡,掌声连绵不绝。
汉代称“百戏”。包括找鼎、寻橦、吞刀、吐火等各种杂技幻术,装扮人物的乐舞,也是最早的戏剧的雏形。
只见一名年轻人看着津津有味好奇向周围的人说:,不知道这骠骑将军长什么样,年纪轻轻就能取得如此成就。
我看这骠骑将军,像台上一样,面目丑陋,力气大如牛,不然怎么能打得过乌犁靡,一名中年人抚摸着胡须回道。
年轻人质疑说道:,不知是真是假,你是否见过。中年人云淡风轻说道:,你这就不知道了,我的儿子大将军府做过事有一面之缘,那家伙眼珠子大如铜铃,声音方圆百里都听得见,可谓是人见人怕。
中年人的话引起了周围百姓好奇,也是纷纷议论了起来。
你们可能不知其中之奥妙,一道声音传来,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只见一名身穿道袍,留着白色的山羊胡子的人走上前来向众人说道:,你们可知道骠骑将军的名字多少笔。
周围的人摇了摇头,大多是不识字的百姓,一名年轻的士子说道:,好像是十笔。
老道点头拿起一根树支在空地上,写下一个莽字,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容,语气随着山羊胡子颤动,“诸位听好了这'莽'字,去掉点笔。在易经为九,就是龙腾九天,利见大人,卦象中为天子。
那老道的话语如同惊雷,百姓们的眼神从好奇转为难以置信的恐惧。有人颤抖着手指向那老道,声音微颤:“你是说……那骠骑将军,竟是……”话未说完,已被旁人捂住了嘴巴……人群开始后退,彼此间用眼神交换着震惊与不安,害怕一个不慎,就会引来灭顶之灾。
刚才那名士子一脸无所谓说道:,你这个老道装神弄鬼,愚弄世人,天子之名无缘无故的扣押在他人身上,你是不是想挑拨离间。
老道捏了一下山羊胡子,假模假样的说道:,信不信由你们,现如今王氏当权,这种事未来肯定能见。之后扶着袖子离去,众人开始七嘴八舌了聊起,那些信的人脸上非常惊恐,那些不信的人露出不屑。
后那名老道和中年人,不约而同的走入一个小巷中,只见一个身穿青衣的人。等候多时,两人拱手:,堂主传的差不多,青衣人摇头说:,还不够继续给我赶下一个场子。
市井间谣言如同狂风中的野火,迅速传播,每一道巷弄、每一间茶馆和客栈都成了谣言的温床。长安城的东市尤为喧嚣,一群群百姓聚拢在告示牌前,议论纷纷,那本是寻常公示之地,贴满了不知从何而来的匿名信,其中绘声绘色地描述着骠骑将军的种种异象——身高十尺,臂力过人,更有其双眼能摄人心魄,夜半之时,可化身巨兽,一天有吞噬两三个小孩于无形……有帝王之相,谋反之心。
这些荒诞不经的言论,像海中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人尽皆知沸沸扬扬现在小孩听到他的名字都是闻风丧胆,嗷嗷大哭,甚至一直蔓延到皇宫。
椒房殿香气氤氲,两名身着宫装的宫女,正依着雕花栏杆,低语着市井间的奇闻异事,声音虽轻,却难掩兴奋,听说了吗?那骠骑将军有如神魔一般,一天要吃三四个婴儿,长安的孩童现在听到名字,也是胆战心惊。
右侧宫女声音更加细微:是啊,我还听说他其额生龙角,是天命所归的帝王之相,有谋反之心眼睛能勾人魂魄呢,真是可怕。
正当他们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聊得起劲的时候,后面皇后许氏看着,咳嗽了一声,两人慌张的行礼。
许氏面露威严说道:,整天没事干,在这里瞎唠叨干嘛,都给我下去。
两名宫女只能低着头退了下去。
许氏进入殿内,刚才的话已经听到了,上次听刘骜的话那王莽是个人才,现如今立了大功,而外面谣言四起,说他有谋反之心,心有所思上个奏章,防止刘骜听信谗言,残害忠良,也尽到做皇后的本分。
余是许氏拿起书案的笔写下奏书,令人送往宣室殿。
段会宗推举王莽为冠军侯的奏书,弄得朝野上下,不得安宁,大臣各有所思上奏书比平时多了好几倍。
宣室殿内宦官们穿梭其间,脚步匆匆,怀中紧握堆积如山的奏书。
臣谷永奏今外戚强势因此骠骑将军王莽不宜封侯……宋典手里拿着奏书朗声念道,拿起另外一本说道:,臣成都侯王商奏,有罪必罚,有功必赏。骠骑将军王莽苦劳功高,望陛下切莫听信小人之言寒了边彊将士之心。之后又拿起一本继续念道…。
刘骜耳朵边听着,宋典念了一遍又一遍的奏书,眼皮微微闭上,手指在书案上跳动,真是一个唱黑,一个唱白,这种小把戏别为朕看不出来,倒是有点自知之明,知道自家荣宠过盛投鼠忌器。
这样的奏书有多少呢?刘骜询问道。
宋典仔细查了一下随后说道:,大小官员共计二百多份,其中八十多份同意封侯,其余的都是不同意。
刘骜面无表情,心里已经忌惮不已,没想到这么多人,结党营私这条罪,安在王凤头上再合适不过,一时间对个最亲近的舅舅心生厌恶,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刘骜眼皮抬起看着宋典悠悠的说道:,你说说看这些人,有多少是大将军的党羽。
此话一出吓得宋典一身冷汗,他是宫里的老人了,石显的时候一直在低调行事不争不抢,才被刘骜看中委以信任,突然问这敏锐的问题有点猝不及防,很快地调整过来毫不慌张说道:,陛下这些奏书里面哪有什么党羽,各持己见而。
刘骜点头,也知道宋典害怕王凤的报复不敢说真话。
这时椒房殿的宦官进来拱手说道:,皇后娘娘,有本启奏。宋典接过奏书放在案前。
刘骜打开目光在奏书上的字迹间游移,眉头紧皱,这种时候许氏瞎掺和进来干什么,心里不由的反感,看来平日里太放纵他了,随手将奏书扔到一边,站起来说道:,将全部的奏书分别交给丞相和大将军让他们自己看着办。
诺
刘骜抖抖袖子径直走到殿外,这回又当一回甩手掌柜。
…………
建章宫的太液池上,刘骜闭目养神,躺在精致的鸾驾,四周轻纱随风轻轻摇曳,带来一阵阵凉爽的微风,拂过微蹙的眉宇,已经好久没有怎么放松过,感觉格外的舒服,身旁站着张放和淳于长。
岸上垂柳依依,细长的柳丝轻拂水面,偶尔有一两声清脆的鸟鸣穿透宁静。
刘骜睁开眼睛看见,远处几只白鹭悠然自得地在水面上低飞,于是随口说道:,你们应该听过,最近的骠骑将军之事,不知道怎么看呢?
刘骜无疑在询问两人的意见,张放率先说道:,这种事怎么敢随意猜测,一切都有陛下决断,不敢妄言。
刘骜从小到大对张放还是了解的,对自己忠心耿耿没有二心,说出这样的话,一点都不稀奇。
淳于长知道自己表现的机会来了说道:,陛下可曾想过天禄阁要修编大典,将王莽派往担任总编,封为关内侯,这样一方面没有什么军权威胁,另外已是鼓励再立新功,也不玷污陛下的圣名。
刘骜点了点头淳于长的话,说到心坎里头了说道:,子鸿担任黄门郎屈才了,列校尉诸曹正职空缺,由你来担任吧。
谢陛下恩典,臣定当尽心尽,淳于长语气激动的说道。也是有意打压王莽让无法封侯,如今王氏里的年轻人没有人可以超越他,而这个王莽不知道是哪里蹦出来,简直是文武双全让淳于长感到满满的威胁。
宋典突然悄无声息,走到鸾驾前对刘骜使了个眼神。
刘骜挥手示意两人下去,接过密奏看了一下,没到民间对王莽有这么多谣言,还说他有谋反,让刘骜来了兴趣,到底是谁这么胆大包天,敢乱传这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