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看透A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天生为王:最好的舞台,最好的模式

第一节 被冤枉的A股

一、不赚钱的谬论

市场上总是有一些看起来很明白的人,在不停地告诉我们:经过多少年了,A股市场还在原地踏步。有一些专业机构,也通过严密的统计数据告诉我们:A股市场上,的确存在一个“一赢二平七负”的现象。于是,那些“平”和“负”的同志,就得出了一个结论:我们之所以不赚钱,不是因为自己没有本事,而是A股市场本身就很坑。

为什么A股市场上的投资者,普遍不赚钱呢?秘密就藏在下边这张图里。图1-1是中证全指的滚动PE估值走势图。

图1-1 中证全指滚动PE估值曲线

我从2022年12月12日收盘,回切了过去20年的中证全指估值走势图。

20年前,A股市场的估值整体处在60~80倍,回落到30倍、40倍,那就叫便宜了。经过20年的发展,现在市场的估值长期徘徊在15~20倍。2015年的大牛市,A股市场的整体估值也只是回到了30倍上下。不知不觉间,市场的整体估值已经完全从绝对的高估状态,回落到了目前的正常或者低估状态了。关键性的信息就是:以前30倍、40倍估值就叫便宜了,而现在30倍就叫贵了。

过去的20年,A股市场的投资者为什么普遍不赚钱呢?原因就是20年前的A股市场整体高估。你买得贵,当然不赚钱!这几年我为什么一直坚定看多、做多,并倡导朋友们积极配置股票作为家庭主要资产呢?就是因为现在的A股市场回归正常了,股票很多时候会变得很便宜。所以这几年我经常强调的两件事。

(1)现在是A股历史性的建仓加仓时机。

(2)未来的20年投资A股,收益一定远远超过过去的20年。

贱取如珠玉,贵出如粪土。重读《史记·货殖列传》,每每为司马迁的精辟论述击节叹赏。前人在2000年前就能搞明白的事情,怎么现在还有那么多人看不明白呢?市场火热的时候,往往是股票价格昂贵的时候;市场冷清的时候,往往是股票价格便宜的时候。这就是市场的常识、投资的常识。

资本市场最奇怪的地方就是:股票价格便宜的时候,没人买,股票价格昂贵的时候,反而都争着抢着往市场里涌。你买贵了,怎么会赚钱呢?并且即便如此,在过去的20年,A股市场作为一个整体,也没有愧对任何人。

图1-2是中证全指过去20年的走势图——从2002年12月13日到2022年12月12日。20年前的12月13日,中证全指收盘于1111.93点;2022年的12月12日,中证全指收盘于4936.63点。20年涨幅为343.97%。年化复合增长率为8.16%。这个数据看起来不高,但恰好符合股市投资的基本规律。

图1-2 中证全指走势曲线

西格尔教授在《股市长线法宝》一书中,研究了美股百年发展历史,发现股票能给大家带来的长期投资收益,即年化复合收益率在7%上下。

不仅美股如此,西格尔教授通过研究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股市发现,其股市投资的长期收益率基本相同。我国A股在过去20年的整体回报率,对西格尔教授的这个研究成果,可以说是又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注脚。A股没有明显好于美股,美股也没有优于A股。这和大家的感受是不是又不一样?

为什么A股市场中确实存在一个“一赢二平七负”的现象呢?为什么又有那么多人对“A股不赚钱”的谬论深信不疑呢?我们要从以下两个思考点着手。

(1)想想A股中有多少人坚持长线投资20年了?

2000年,A股市场上的投资者总数就一两千万,而目前A股的注册用户逾2亿。已经有20年投资经历的投资者不会超过15%。加上中途退出的那部分人,我估测不会超过5%。今天市场中的绝大多数人,压根就没享受到20年长线投资的妙处!包括今天口若悬河、夸夸其谈的我自己,满打满算,股市投资经历也不过十七八年。距离20年几乎还差着一个牛熊转换周期。

(2)想想A股中有多少人是坚持价值投资,不是在搞“高抛低吸”这类短线投机交易的?

别说散户,就是在机构投资者中,纯正的价值投资者、基本面投资者,又有几个?数线划浪、猜顶测底、听消息面、看市场面、测情绪面、内幕勾连、抱团坐庄……到现在还大行其道,玩得不亦乐乎。说是高抛低吸,有几个玩着玩着,不是玩成了“高吸低抛”?买在最高处,进进出出地瞎玩,还没有一点耐性——你不亏钱,谁亏钱呢?

通过上边的分析和论述,我就想表达两个观点。

观点一:A股从来就没有亏待过你,不赚钱是你自己的原因。

如果我今天给你讲得这样明白,你还去抱怨A股愧对于你,那就是真傻了。不论在股市上,还是在生活中,抱怨不起任何作用。如果说抱怨有什么影响,也只会让你的投资和生活变得更糟。

观点二:从长周期的角度看,当下的A股的确比以前的A股更有投资价值。

还是以前讲的那句话:现在投资A股,赚钱的概率一定远远大于20年前,赚的钱也一定远远高于过去的20年。道理很简单:你买得不是那么贵,当然更容易赚钱!

市场中总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我们通过冷静的思考、理性的分析、逻辑的推理,看透它,拆穿它,不让这些错误的观点扰乱我们的心智,破坏我们的操作,让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更符合投资的基本规律。只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能长期存活于这个市场,就能源源不断地赚钱。做正确的事,得到好的结果。这就是我们的追求。

二、用中美两国股市的数据说话

一聊到A股,大多数人势必想到美股。舆论场上吹捧美股的人比比皆是。A股投资者中,看美股炒A股的更是不乏其人。“美股就是牛”“A股就是衰”“美股就是比A股好赚钱”……如此言论,遍布A股舆论场。事实果真如此吗?下面,我们从两个维度来思考和探讨这个问题。

1.看长期指数,美股的确很牛

道琼斯指数是历史最悠久的股票指数,1896年开始公布,初始点位为40.94点。2022年最高达到36952.65点,上涨900余倍(见图1-3)。

图1-3 道琼斯指数年线走势图

再看看我国A股,自开埠以来表现也不差。上证综指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准日,起点为100点。至今不过30多年,于2007年10月创下迄今最高点位6124.04点。哪怕经过其后漫长的回调、整固,现在也徘徊在3100点上下(见图1-4),涨幅为30余倍。

图1-4 上证综指季线走势图

细究起来,道琼斯从1896年的40余点,涨到2022年的最高36952点,历时126年,年化涨幅为5.60%。上证综指从1990年底的100点,涨到2022年底的3100余点,历时32年,年化涨幅却高达11.71%。你看,至少到2022年底为止,我国A股的长期投资回报率实际上是远高于美股的。

真相往往非常“毁三观”。大家之所以认为美股比A股强,主要缘于近因效应。

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美股逐渐走强,迭创新高,中间虽有回撤,但每每被救起,迄今已经十四五年。这样的长牛行情就发生在我们眼前,令人羡慕是正常的。反观我国A股这些年,则一直走得磕磕绊绊。上证指数在金融海啸前创下的6124点,至今没有被突破。2015年的“水牛”行情,上证指数曾上探5100点,但很快被打断,至今徘徊在3000多点。以彼之强,比己之弱,所以得出了“美强中弱”这一似是而非的观点。

2.投资投的不是过去,而是现在和未来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思考的第二个维度:现在的A股和美股,谁更有投资价值。美股这些年为什么很牛?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放水。尤其是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之后,美联储“坐着直升机撒钱”,短短的两三年时间内,发债近10万亿美元。这样史无前例的宽松政策,造成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社会无风险利率的降低。在绝大多数时间内,美国国债利率徘徊在低位(见图1-5)。

10年期国债利率通常被视为社会无风险利率。2020—2021年美国的10年期国债利率长期徘徊在1%上下。在这种低利率环境下,无风险资产理论上可以估值到100倍以上,风险资产给到50倍的估值也是有吸引力的。所以我们看到,在美国股市,哪怕一些缺乏增长性的企业,也给到了20倍、30倍,甚至更高的估值。

图1-5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曲线

为了更形象具体地展现这个问题,我随手选择了三家众所周知的美国大公司,统计了它们最近几年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数据(见表1-1和表1-2)。

表1-1 美国三家代表性公司历年营业收入

表1-2 美国三家代表性公司历年归母净利润

三家都是美国大公司,且极具代表性。可口可乐可以作为消费股的代表,苹果可以作为科技股的代表,辉瑞可以作为医药股的代表。

我们先看下可口可乐公司:2015年公司实现营收442.94亿美元,归母净利润为73.51亿美元,6年之后的2021年,营收为386.55亿美元,不升反降,归母净利润为97.71亿美元,增长32.92%,年化复合增长率为4.86%。注意,这种增长还不是连续和稳定的增长,6年间发生了较为剧烈的变化。

2015年之后,可口可乐公司的业绩开始明显下滑,2017年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剧烈下滑80%以上。这一超低的基数,才带来此后四年所谓的高速增长。可口可乐的估值在2017—2018年曾高达160倍上下,我们对比一下业绩增长可以明白,这种估值的提升,是因为业绩剧烈下滑被动提升的,并非情绪催化带来的主动提升。

2015年可口可乐的净利润率约为16.63%,2021年净利润率约为25.36%,营收降而利润升,靠的就是净利润率的提升。再进一步,可口可乐靠的是内部管理带来的效率提升,可能还有一点国家减税带来的政策性红利。政策性红利是一次性的,内部管理带来的效率提升是有天花板的。就像一个优等生,考试成绩从95分往100分提升的空间实际上已经很小了。一个几乎不再明显增长的企业,长期维持在20余倍的估值上,是高还是低呢?

我们再来对标一下中国的消费公司:贵州茅台、伊利股份和海天味业,同期增长都远远超过可口可乐。这些企业不仅归母净利润长期维持在10%至30%的年化复合增速上,而且实现的是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双增长,即所谓的“量价齐升”(见表1-3和表1-4)。这是企业经营中最健康的一种增长状态。

表1-3 三家中国消费公司历年营业收入

表1-4 三家中国消费公司历年归母净利润

按照格雷厄姆的成长股公式,一家不增长的企业,给8.5倍左右的估值就行了。按照彼得·林奇的估值成长相匹配原则,多高的成长率支撑多高的估值,可口可乐公司也应该是10倍以下的估值才算合理。但可口可乐长期保持20余倍的估值。所以可口可乐除非未来能够实现更好的增长,否则它目前的估值是不低的。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苹果和辉瑞公司身上。看数据,苹果和辉瑞两家公司在2021年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较2015年都有增长。但此前的几年,这两家公司无论营收还是归母净利润,都几无增长。

想一想2021年发生了什么?苹果是因为从这一年开始享受到“科技战”带来的“好处”,而辉瑞则更是因为享受到了疫情的“厚利”。如果刨除这些因素,这两家公司的增长实在乏善可陈。即便如此,苹果在2021年的营收仅比2015年增长56.52%,归母净利润仅比2015年增长77.32%;辉瑞好一点,2021年营收比2015年增长66.40%,利润比2015年增长215.80%。实际上,它在2017年就实现了213.08亿美元的归母净利润,到2021年,4年时间仅增长3.15%。苹果和辉瑞两家公司的营收年化复合增长率都没有超过10%。这还是在尽享各种红利的基础上实现的经营业绩。

这里顺便聊两句巴菲特对苹果公司的投资。巴菲特是在2018年通过连续增持成为苹果公司第二大股东的。他增持时,苹果公司的PE估值大约为15倍,买入后最高近40倍,现在也还有25倍上下。但期间苹果公司的经营业绩增长甚少。也就是说,巴菲特在苹果身上赚的钱,主要靠的不是业绩的增长,而是靠估值的提升。

最近两年,市场上老有人吹捧巴菲特投资苹果公司,主要是吹他与时俱进,能够自我革命,也开始投资科技股了。实际上呢?巴菲特就是把苹果当成消费股进行投资的。而且选择的时机,就是在它业务模式高度成熟,并且可以稳定赚取经营现金流之后。

美国的苹果公司目前有着25倍上下的估值,你可以说它不贵,但绝对不能说它很便宜。仅仅三四年前,它的估值还是15倍。而这几年,它的经营业绩并没有多么惊艳,甚至依靠非市场化因素,在最近一年才实现了较好的增长。当然,说苹果估值不低,并不是说它不是好公司。估值高不高和公司好不好,不是一个话题。

苹果是一家好公司,我也期待它未来能再出爆款,但它需要持续不断努力,以及全世界人民都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且还能生更多的人口。只有这样,它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才能获得更好的增长,才能长期维持目前的估值水平。

写作本书时,正值2022年底,美国CPI高企,美联储多次加息,美股已经经历了一轮比较明显的下跌。但整体上,美股相比我国A股还是要贵得多。与之相反,因为新冠疫情期间中国的货币政策相对比较稳定和谨慎,反而在美联储收紧货币水龙头的时候,进行了逆向的宽松操作,连续二次降准。理论上,A股应该有更好的表现。

在上边论述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提炼出以下几点基本结论。

(1)最近几年,包括现在,美股的估值与其成长性并不匹配。

(2)美股最近几年的高估值,与新冠疫情发生之后的超大剂量放水有关。

(3)美股的未来,取决于通货膨胀和经济复苏水平。

(4)美股整体不及我国A股更有确定性。

三、投资投的是国运

我们看好A股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A股的运行基础是中国经济。中国经济发展的好坏,对A股未来的发展有着最终的决定权。

过去三四十年,中国经济获得了高速增长,GDP年化增长率达到甚至超过10%(见表1-5)。现在我国的经济体量越来越大,增长速度会自然放缓,但相比美国,依然还处在中高速增长空间里。未来10年,年化增长率在5%~7%,是学界普遍的预测。哪怕根据最悲观的看法,也可以达到4%以上。而这个最悲观的增长速度,在欧美发达国家看来,依然臻于幻境。

表1-5 1994—2021年世界主要经济体GDP增幅

中国人还不富,中国人喜欢赚钱,中国人依然勤奋。最重要的是,中国人心态包容,热情拥抱一切新鲜事物。新业态、新航道、新局面,在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层出不穷。这一切都决定了中国与中国经济的未来,都还有无穷的发展潜力。

扎根在中国经济基础上的A股市场,一定会充分体现出中国和中国经济进步的风貌。偏见会慢慢得到纠正,甚至在将来某个时点会走得更好。这些都会刺激A股逐渐走强。

巴菲特出生和成长在美国,美国长期的国运升腾造就了巴菲特特别的成功,这就是巴氏口中的“子宫彩票”。今天生在中国的投资者,可能更为幸运,因为中国人口更多,市场更大,发展前景更为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