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连锁超市新计划
改革开放至今四年有余,住在福丰街的李志强仍只见一个普通杂货铺。
李志强对那个时期的记忆极为清晰,当时在福丰街上的第一家食杂店正是洪记杂货铺。根据他的儿时印象,那个经营杂货的洪老大堪称整条街上首富般的存在。
确实如此,自洪家完成那次具有历史转折性的一步后,利用累积的资金,九十年代他们开设起了购物中心,进而成为了江城闻名的企业家。而在一九八零年就能涉足杂货店的人绝非泛泛之辈,他们不仅需要勇往直前的勇气与坚韧性,还得具备手腕圆滑、四面通透的能力。
当时的环境对经营杂货店无疑充满挑战,能持之以恒两年且生意红火者,无疑是人格魅力独特且暗藏力量。曾为洪记做过架子柜的李明很了解大儿子洪斌,从他的描述可知,这位老人将整个杂货铺的事务全托给了洪斌,甚至杂货铺已超过了老人最初的规模。
洪家大儿子洪斌在那时已到过如武汉Sh等地并开拓了供货渠道,但八十年代个体生意十分艰难,大型厂家都不太愿与个人交易。对洪斌的商业眼光与才能,尤其是他对创建连锁超市的兴趣,李志强抱有很大的期待。
在这个时代能前瞻性的视角非同寻常,能和这类人物合作定是利大于弊。尤为重要的是,此时李志强手握的财富和资源已超出洪斌所能想象,一旦联手,未来的发展路线也将按照李志强自己的设想来进行。
此时志强公司的管理层只限于王波和董志国两位中层,打渔之类的事还能处理,但如若涉及连锁超市这样的管理层次,显然还需要如洪斌那样的眼界和才干。在深思熟虑过后,李志强带领王波、董国忠等人亲自拜访洪斌。
尽管志强公司名不见经传,无法与老字号商场和大企业相提并论,但却是个颇具声望的名号。得知他们是来商议大事,并且有着一致的观点,洪斌立刻敞开心扉。
经过深入讨论,志强公司和洪斌敲定初步的合作草案。接着,洪斌像是条灵巧敏捷的刀鱼,从狭窄的店门通道中挤出,阳光耀眼的午后洒在他脸上,迫使他微微眯起眼睛。
回想起上午来访的李志强,洪斌内心的欣喜溢于言表。他出身传统行业,并没受过多少教育,但他牢牢记住父辈关于杂货铺的教诲,即使时势不断变迁,他也认为开杂货铺是起点,只要形势允许,无论付出多少都愿意拓展家族产业。
听李志强分析清晰,志强公司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具备天然优势,而且李志强手里握有一定的闲余资金,能在进货方面争取到更有利的价格。这个名为志强杂货连锁超市的新计划,原本洪家的店面维持现状,仅更名为“志强”品牌下的一员店铺,除品牌外其他所有权益归洪家所有。
简而言之,洪记小杂货店仍是洪记字号,不过在商品种类上远超过去由洪家自营时,这就意味着洪记将能赚取更多的利润。身为志强连锁超市的全面负责人,洪斌负责进货、调配库存和招募员工,等同于现在的总经理职务。
李志强跟洪斌明确约定,洪斌主要负责经营管理的部分,每月拿固定性的40元工资作象征,他在志强连锁的股份占有5%份额,并按此比例分享年终分红。只要洪斌无意独自行业,这项合作就不会终止。
洪斌心中明白,洪记小杂货店并非单纯个体户登记经营,而是隶属于商局下辖的食品加工厂下属分部,每个月要向加工厂交纳5元的管理费。
当李志强提出这联合模式后,洪记未来的成本会大大降低,而且收益将大增。对于那象征性的40元月管理费,洪斌并未太看重,比起这一点,他更看中的是那5%的年度分红许诺。
另外,洪斌在琢磨李志强另一个提议——让他把洪记彻底整合入志强连锁中,洪斌将获得整个连锁10%的股份以及可观现金分成。他对这个提议持续深思,虽然洪记小店现在利润可观,但志强连锁能否成功尚未定论。
思考了一下午后,对两种可能的合作方案仍难以决断,洪斌求助于常与宠物玩耍的父亲,希望能从中判断得失。
合作的优点不少,极大,志强企业一次性投入最低三万,他将持有至少三千的股份。虽然自家的小店铺价值不超过两千块,对比下来,志强的股份显然更具价值。
李志强保证如果连锁超市运转顺利,他将投入更多资源以发展为集批发零售于一体的大超市。
唯一不确定的是一体化后,即使供应链和管理大部分由洪斌掌控,他是否有能力撑起这么大规模的企业。
在洪老爷爷和洪斌经过深入讨论后,决定联手李志强,选择了占有10%股份的方式。正是这一决策开启了一段新的洪家发展历程。
洪氏长子洪斌跟李志强心意相通,计划大展拳脚,在江城市开连锁零食商店。店址选择、注册许可、装饰装修甚至货架设计,除开货源和人事管理由洪斌主导,其余事项皆交给志强公司打理。
签约后,洪斌动用了人脉网开始集结队伍,两天内乘坐志强公司安排的卧铺列车外出洽谈进货事宜。
而在志强公司这边,则是在江城各个工厂周边购置了十个小型门面房。所谓的门面房其实也就是一般的民居,只是这些民居位于工厂大门口旁边而已。这个时代几乎没有真正的门面房,概念也与商场店铺的价值无关。江城街道仅剩几条,除了几家国有副食百货店,就是几所国有百货商店。到了1982年,其余地区人们还未意识到门面房价值。除了购买十个小型门面房,李志强还在现代商城区附近租赁了一个600平方米的一楼二层楼房,将其设为志强杂货连锁店的旗舰店。他的思路很明确,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大做强,一旦这个杂货连锁超市营业,财富必定源源不断。
由于手里现金不足,且暂无时间去贷款或其他方式筹集资金,李志强如果可能,真想将这栋楼房一次性购买下来。洪斌和董国忠并不了解这一切,但对于九十年代而言,这个位置正是江城最大规模的批发市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这里房价突破每平方米两千大关,是江城房价最高的地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