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马巡抚夜梦洹河湾 庄太医初识天龙骨
第一章马巡抚夜梦洹河湾庄太医初识天龙骨
晚清时期,河南彰德府(今安阳)出了一名大名鼎鼎的一品顶戴马丕瑶。光绪十年,时任兵部侍郎兼两广巡抚的马丕瑶回京述职,一路马不停蹄,晓行夜宿。这马巡抚乃是一介清官,虽官居要职,但两袖清风,因此轻车简从,小心翼翼,不敢声张,唯恐惊扰四乡民众,更惧怕那好事的地方官员出门迎接。一路上车马劳顿,人困马乏。这天傍晚,即将进入彰德府地界,天上下起了小雨。当时正是七月孟秋,阴雨不断,道路泥泞,看看天色已晚,便吩咐手下到就近的怀庆府百泉县驿站休息。这百泉驿站位于太行山东麓,依山而居,人烟稀少,平时门可罗雀。今天突然贵客临门,且是京城一品顶戴,自然不敢怠慢,好生招待。饭后各自回房休息。这马巡抚虽年近花甲,但几十年来养成的夜读习惯始终未改,于是挑灯夜读,手不释卷,不觉已至三更时分,颇感疲惫,于是上床安寝。刚闭上眼睛似睡非睡之际,忽感觉一条彩色的飘带悠然而至,由远及近,慢慢的变为一条弯弯的河流,而河流边上是一座金碧辉煌的古城,正当他要仔细辨认城中的具体轮廓时,那飘带又飘飘远去,逐渐消失。这一梦境,让他睡意全无,索性专心致志地回想起刚才的梦境,似乎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又具体想不开在哪里见过。在苦苦思索中,他渐渐地进入梦乡。
第二天一大早,他告别驿丞,匆匆上路。按照事先安排,这次途径老家彰德府,要回乡探亲。在外居官三十年,很少有机会与家人团聚,还是三年前就任两广巡抚,途径彰德府老家,与父老乡亲一聚。如今出外巡视三年有余,与家里少有书信往来,也不知家中父老近况如何。想到此,不由归心似箭,加快了行进速度,天黑前终于赶到了老家。
他的老家位于彰德府安阳县,洹河上游,北依麒麟山,南环汾江水,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可谓将门虎子,父贤子孝。长子马吉森受早期西方资本主义影响,立志经商,颇有建树;次子马吉樟考中进士,与父亲同朝为官;三子马吉梅耕读传家,耕耘良田千顷。家中宅邸辉煌,占地三十余亩。马巡抚官至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在彰德府算得上一等一的豪门大户。听说此等大官回来,左邻右舍、父老乡亲免不了登门志贺,问好请安,两天下来,只把他累的盐酸背疼,气喘吁吁。这天黄昏,他送走客人,准备早早安息。刚闭上眼睛,突然觉得前几天在驿站的画面再次涌现眼前,还是那条由远及近的彩带,还是那弯弯曲曲的河流,还是那金碧辉煌的古城。他正要仔细看个究竟,想不到那彩带和古城渐行渐远,逐渐消失。他努力睁开双眼,原来又是一个相同的梦境。他睡意全无,心中暗自纳闷,为什么两次梦到同样的情景,是暗示什么,是吉是凶。于是,他起身下床,分别用梅花易数和奇门遁甲占卜,显示结果均为大吉,且吉在东南。次日一早,他带上长子马吉森及三子马吉梅及心腹数人,沿洹河东去,一路向下,驶至彰德府北郊、现安阳桥附近时,恰逢日上三竿,霞光万道,弯弯的河水在阳光照耀下犹如一条彩色的丝带,缠绕在浩瀚的旷野上,与梦中的情景极其相似。再看洹河北岸,郁郁葱葱,一望无际,并无梦境中的辉煌古城。马巡抚将两次梦境出现相同的情景告诉两个儿子,儿子也倍感奇怪,但总感觉是吉祥之梦。当时长子吉森已经在彰德府安阳县开办有煤矿,家资颇丰,正在筹划开办HEN省最大的纺纱厂,尚未确定地址。闻听父亲两次梦境,即按照父亲梦中所指,在洹河畔,梦中金碧辉煌的古城方位,圈地建厂,建设了一座在当时最为先进的纺纱企业,也就是广益纱厂。解放后改造为HEN省豫北纱厂。
再说马家父子在洹河湾寻得与梦境相同的弯弯流水,却为找不到河畔古城,闷闷不乐之际,长子提出可以在此圈地建厂,马巡抚考虑也没有其他好的解释,也只好暂时同意。三人正要原路返回,突然,三子马吉梅指着河边不远处一个发光的东西说到:那是什么宝贝,阳光一照还发光呢?于是命人前去捡回来一看,那人到达跟前,并不见发光的东西,只有几片骨头,便原路返回,可回到原地,再看依然发光,索性再次到达跟前,用衣服将那一堆夹杂着树枝杂草的骨头全部抱了回来。马巡抚毕竟见多识广,见这些骨头大部分都是鳖盖骨,且上边似乎有一些天文符号,似乎是传说中的天书。再结合自己的梦境,认为是上天垂怜,得到了天书。可惜的是,天书上的字一个也不认识。不管怎样,还是要先收集起来。于是,他们又沿着河边寻找类似的东西,又收集了几片,直到日头西下,看看再无收获,一行人便回家了。
在家住了几日,便要继续回京述职了,几天来,马巡抚冥思苦想,绞尽脑针,还是不知道这所谓的天书上写的什么字,于是,索性将其带到京城,让同僚们看看。到京城后,先后拜见了光绪皇帝和老佛爷慈禧太后,休息数日后,命人将骨头上的天书符号模仿抄录下来,怀揣抄录的天书文稿,亲自到李鸿章府邸请教,李也不知所以,于是又请国子监友人欧阳儒辨认,这欧阳儒博览群书,满腹经纶,但面对这些符号,也是一脸的茫然,怀疑是那个蛮夷民族的语言。借问马巡抚从何而得,有何渊源,怎奈马巡抚当时不肯说出实情,说是受朋友所托随便问问,这欧阳儒一听此话也不变多问,便打道回府。
这几日,马巡抚忧心忡忡,百思不得其解,始终弄不懂那骨头上是何文字,所言何事,越想越纠结,越想越迷糊,头脑里始终在想着这件事。当时,已经仲秋,天气转凉,这天傍晚,借着皎洁的月光,在后院凉亭小坐,心里想着那天书之事,不知不觉已至深夜子时,他打了个寒颤,急忙回房休息。不想第二天起床,感觉到身心疲惫,四肢无力,鼻流清涕,头晕目眩,显然是感染风寒。急忙派人去请自己的好友太医院庄守和。这庄太医乃是同治、光绪两朝御医,官至御医院院使,赏加花翎四品,出生于御医世家,七代为医,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和秘方,曾为慈禧太后专属医官。特别是他勤于学习,博采众长,谦虚谨慎,勇于实践,曾经学习神农尝百草的精神,自己研制、试验并培育出了很多新的处方,特别是对药材具有特殊的辨别能力,甚至达到了“闻味知药”的境界,在皇宫众多医官中具有较大影响。这天,他随来人到达马巡抚床前,仔细观察了马的身体状况,通过望闻问切确定了巡抚的病因和解决办法,对巡抚说道:“此乃小疾,吃完五天药即可痊愈,”于是吩咐下人前去买药。待下人走后,他循着屋内转了一圈,凑近马巡抚小声说道:“老兄,你这屋里可有什么宝贝?我一进这屋就感觉清凉悠爽,刚才又转了一圈,更加肯定了我的想法,一定有什么稀世良药,快拿出来与我分享。”他的话令马巡抚大吃一惊,难道这庄太医真有神通,还是谁走露了风声。仔细想想,这骨头原物并未一人看过,让别人看的仅仅是抄写的文字符号。想到此,他打心眼里佩服这个庄太医,想想也不能隐瞒,于是说道:“我正要请教贤弟呢,此次从老家彰德府得到几片天书,但不知何物,所写何意,今日请教贤弟,望不吝赐教。”边说便从床头的包裹里取出来那几片骨头,送到庄太医手里。
这庄太医接过骨头,放在手里仔细观看,顿觉神清气爽,沁人心脾,并拿起一块用舌头舔了舔,又将其放到胸部按了按,随后又将其放到水里仔细观察有无变化,凝神静思片刻后说道:“我虽不认识上边的字体符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是一种神药,一种上天赐予的神药,应该是龙、龟或凤凰骨头的一种。这种神兽受命于上天,所以骨头里也有上天的文字。”随后又问巡抚怎么得到的这种东西。巡抚于是将实情告知,并将两次梦境以实相告。庄太医听后非常兴奋地说:“这是上天派你来拯救皇上的。”话一出口感觉失言,于是解释道:“最近皇上得了一种怪病,五心烦热,肝气上亢,夜不能寐,食不知味,难以下咽。你最近拜见皇上难道没有发现他瘦多了。吃了好多药均不见效,太医院弄得也是束手无策。我感觉你这个东西应该是一种好药,可否让我带少许回去,先给皇上试试,如果管用,你也是大功一件。”
“不求居功,但求有用,你拿去用就是了,如果可以治好皇上的病,也不要说是我的东西,就说是民间采集的。”马巡抚毕竟年事已高,不愿意为此再找出任何麻烦,请庄太医保密。
庄太医回到宫里,立即为光绪帝调配药方,三副药过后,光绪帝神清气爽,安然入睡,胃口大开,精神百倍。皇帝和慈禧太后喜出望外,纷纷询问庄太医用了什么神药。庄太医按照承诺没有透漏马巡抚献药一事,而是谎称此药来自彰德府地下龙骨。不想着漫不经心的一句话,经在场的宫女、太监口传,此事慢慢传出宫外,民间医生纷纷传言,彰德府龙骨可治百病,于是有人亲自到彰德府采买龙骨。而彰德府的大小官吏和民间医生均不知龙骨究竟是何物件。
直到后来考古学的发展,人们才知道,当年的龙骨原来是甲骨文的载体——龟甲,甲骨文的发现解开了安阳殷墟——那座梦境中金碧辉煌的古城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