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就懂的伟大作品系列(套装共2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埃里克·伯恩 《人间游戏》(1964)

Games People Play

“午餐袋”的婚姻角力。丈夫虽然可以在餐厅吃午餐,还是选择每天早上自己做三明治,放在纸袋里带去办公室。这样他就能妥善利用面包皮、昨晚的剩菜及太太省下的纸袋;他便可以完全控制家庭财务,因为面对这样的自我牺牲,哪位太太还好意思为自己买貂皮披肩?

父亲下班回家,找女儿的碴儿,女儿顶回去;或者女儿出言不逊在先,父亲便加以指责。他们的音量提高,冲突升级……事情的发展有三种可能:一、父亲进卧室去,把门甩上;二、女儿回她的房间,把门甩上;三、他们俩各自回房,把门甩上。无论是哪种情况,这一场吵闹终结的标志是甩上的门。

总结一句

人们互相角力来替代真正的亲密,而每一次角力,无论多么不愉快,一方或两方玩家都会有特定收获。

同场加映

托马斯·哈里斯《我好,你好》(第28章)

卡伦·霍妮《我们内心的冲突》(第30章)

弗雷德里克·皮尔斯《格式塔治疗》(第41章)

埃里克·伯恩

Eric Berne

1961年,精神科医师埃里克·伯恩出版了一本书名非常无趣的书——《心理治疗中的人际沟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 in Psychotherapy)。这本书成为这个领域的奠基著作,被大量引用,而且有不错的销售成绩。

三年后,他出版了续集,不过这回写得比较口语化,书名也比较亮眼。他还用机智、风趣的方式把人的动机分门别类。《人间游戏》这本新书势必会吸引更多的关注,但首印的3000本卖得很慢。不过两年后,良好的口碑,再加上适度广告,这本书的精装版卖出了30万本,在《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榜停留了两年(对于非虚构作品来说非常难得),为未来写作者创造了可以参照的模式。五十几岁的伯恩写了一本大众心理学畅销书突然发了财,买了新房子和玛莎拉蒂跑车,还再婚了。

当时他没有意识到,《人间游戏》预示着大众心理学蓬勃发展的开端,与各据两端的自我成长类图书和学院派心理学专著有所区隔。主流心理学家看不起伯恩的书,认为他的书既肤浅又讨好大众。实际上这本书的前五六十页,风格相当严肃,在第二部分笔调才轻松起来,大部分人买书也是为了后面这些章节。

如今,《人间游戏》的销售量超过500万本,英文书名“Games People Play”也成为英文的惯用语。

抚触和交流

伯恩提到了一项关于婴儿的研究。如果剥夺了身体的接触,婴儿的心智和身体往往会陷入不可逆转的退化。他也指出,有研究显示,若成人的感官被剥夺可能导致暂时性的精神失常。成人跟孩子一样,需要身体接触,但不一定总能获得,因此成人会妥协改成追求他人象征性的情感“抚触”。例如电影明星可能从每星期数百封表达仰慕的粉丝来信中获得他的“抚触”,而科学家可以从一名科学界顶尖人物的一次赞扬中获得“抚触”。

伯恩对抚触的定义是“社交的基本单位”。交换抚触就是交流,是人际沟通,因此他创造了“人际沟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TA),并用这个语词来描绘社会互动的动力。

为什么我们玩游戏

伯恩评述道,由于需要接受抚触,从生物学角度来看,人类认为社交往来,即使是负面的也好过什么都没有。这种亲密的需求也是人们投入“游戏”的原因,游戏成为真实接触的替代品。

他定义游戏是“一系列进行中的互补暧昧交流,进展到定义清楚、可预测的结果”。我们玩游戏是为了满足某种隐藏的动机,而且总是能从中得到回报。

大多数时候人们并没有觉察到自己在玩游戏,认为那只是正常的社会互动的一部分。游戏很像是打扑克,我们隐藏真实动机,那是要获得回报(赢钱)的一种策略。在工作场合,回报可能是达成交易。人们说投入“房地产游戏”“保险游戏”,或是“玩股票”,不知不觉承认了他们的工作包含一系列想要谋取特定收益的花招。而在亲密关系中,回报往往包括情绪满足或是增强掌控。

三个自我

人际沟通分析是从弗洛伊德学派的精神分析演化出来的,伯恩学习过精神分析,也以精神分析师的身份执业过。有一次,他的一名成年男性病患承认自己其实是“穿着大人衣服的小男孩”。在后续的交谈中,伯恩询问他,现在是小男孩还是大人在发言。从这些执业经验中,伯恩形成了他的观点,那就是每个人身上都有三个自我(或自我状态),而这些自我往往互相抵触。三个自我的特征如下:

* 父母角色的态度与思考(父母)。

* 成人的理性、客观,以及接受事实(成人)。

* 儿童的立场和固着[1](儿童)。

这三个自我和弗洛伊德的超我(父母)、自我(成人)和本我(儿童)大致呼应。

伯恩论证道,在任何一次社交互动中,我们都会展现出父母、成人、儿童这三个基本状态中的一个,而且能够转换自如。在每个模式里,我们都可能具有生产力和/或不具有生产力。举个例子:我们可能表现出儿童的创意、好奇心和可爱,也有小孩的脾气和执拗。

跟别人玩游戏时,我们采用三个自我中的一个。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我们可能会根据需要表现得像个发号施令的父母或装可爱的小孩,也可能扮演极度理性的成人,而放弃了无倾向性的自我、真诚与亲密。

让游戏开始

《人间游戏》这本书的主要部分是汇集人们玩的许多“游戏”,详加剖析。例如下述。

“要不是为了你”

这是配偶之间最常玩的游戏,其中一方抱怨另一方阻碍了他去做自己人生中真正想做的事。

伯恩表示,大多数人在选择配偶时其实是潜意识地想要配偶在自己身上施加某些限制。他举了一则例子,一名女性极其渴望学跳舞,但她先生痛恨出门,因此限制了她的社交生活。她报名上跳舞课,但是发现自己非常害怕公开跳舞,便退出了。伯恩的论点是,我们怪罪另一半的事情往往会暴露自己的内心问题。玩“要不是为了你”的游戏,让我们可以卸下责任,不去面对自己的恐惧或短处。

“你为什么不——是的,不过……”

当有人讲述他们生活中的问题,另一人提供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来回应他时,这场游戏就开始了。当事人说:“是的,不过……”然后继续挑出解决方案中的问题。若人们处于成人模式,会仔细审视,然后试着采纳一个解决办法,然而这不是交谈目的。交谈是让当事人获得他人同情,安慰能力不足以应付情境(儿童模式)的当事人。反过来,帮助解决问题的人则是获得机会扮演明智的父母。

义肢

玩这种游戏的人摆出防卫姿态:“对于装有义肢、童年悲惨、有神经症或酗酒的人,你期待什么?”他们把自身的某些特质作为缺乏才干或动力的借口,认为不需要为自己的人生负完全责任。

伯恩举出的其他游戏包括:

生活游戏:“现在我逮着你了,你这狗娘养的”“看看你逼迫我做了什么”。

婚姻游戏:“性冷淡的女人”“看我有多努力”。

“好人”游戏:“平实的圣人”“他们会高兴认识了我”。

每一场游戏都有正题与反题,正题是基本前提是什么及如何开展;反题则是达到结论的方式,其中一位玩家采取了在心里让自己成为“赢家”的行动。

伯恩表示,我们玩的游戏就像是播放已经坏掉的录音带,那些童年的磁带被保存下来,而我们让它们继续转个不停。虽然这些游戏限制了我们,而且具有破坏力,但也是一种安慰,解除我们的负担,使我们不需要去正视尚未解决的心理问题。对某些人来说,玩游戏成为他们本质的一部分。许多人感觉有必要跟最亲近的人相爱相杀或跟朋友尔虞我诈,这样才能保持对彼此的兴趣。无论如何,伯恩警告,如果我们花太多时间玩太多“坏”游戏,最后就是在玩火,带来自我毁灭。我们玩越多游戏,就会越容易设想别人也在玩游戏。毫不留情的玩家最终可能变得神经兮兮,对自己的动机有太多解读,同时对他人的行为产生偏见。

总评

虽然许多专业的精神科医师抨击《人间游戏》过于通俗且空洞,但伯恩的这套人际沟通分析法却持续发挥影响力,许多心理治疗师和咨询师在需要应付难以处理或选择逃避的病患时,也会把这套理论加入他们的“弹药库”。可以说这是本开创性著作,因为它把心理学家的精确性带入通常保留给小说家和剧作家的领域。的确,美国小说家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写过一篇著名的书评,认为这本书的内容可以带给具有创造力的作家的灵感,许多年都用不完。

请注意,《人间游戏》是相当典型的弗洛伊德学派,许多游戏的分析是根据弗洛伊德关于抑制、性紧张和潜意识冲动的观点进行的。作者使用的语言和表现的社会态度也清楚地显示,这本著作是20世纪60年代的遗物。

不过它仍然是一本能开启心智的经典读物,虽然主题是“人们一直在玩游戏,而且大概会一直玩下去”这样简单的观点。正如伯恩指出的,我们教导孩子所有他们需要的休闲娱乐、仪式和常规,以适应我们的文化,能够好好过日子。我们也花很多时间为孩子选择学校和课外活动,然而我们没有教导他们“游戏”,游戏是每个家庭和体制的动力中,那个不幸而真实的特性。

关于人性,《人间游戏》或许看起来提供了不必要的黑暗观点,然而这不是伯恩的本意。他说,只要我们知道有别的选项,我们都可以不再玩游戏。童年经历让我们丢掉了孩童时代天生就拥有的信心、自发性和好奇心,对于自己能做到什么和做不到什么,我们接受了父母的看法。通过对三个自我更宽广、深刻的认识,我们可以回到更舒服自在的状态。我们不再觉得需要别人同意才能成功,也不再愿意用游戏取代真正的亲密。

埃里克·伯恩

埃里克·伯恩斯坦(Eric Bernstein)生于1910年,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长大。父亲是医生,母亲是作家。1935年,他从麦吉尔大学的医学院毕业,进入耶鲁大学接受精神科医师培训。他后来加入美国籍,在纽约的锡安山医院工作。1943年,他把名字改成了埃里克·伯恩。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伯恩成为美国陆军的精神科医师,战后他追随旧金山精神分析研究所的埃里克·埃里克森(详见第144页)继续深造。20世纪40年代末伯恩定居加利福尼亚。他不再着迷于精神分析,转而投入“自我状态”(ego states)的研究,经过十年形成了“人际沟通分析”。他成立了国际人际沟通分析协会,除了私人执业,还同时担任顾问和医院的职务。

伯恩的写作题材广泛,除了另外一本审视“生活中的脚本”的畅销书《人生脚本》(What Do You Say After You Say Hello,1975),还出版了《精神医学与精神分析入门指南》(A Layman's Guide to Psychiatry and Psychoanalysis,1957)、《组织与团体的结构和动力》(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Organizations and Groups,1963)、《人类爱中的性》(Sex in Human Loving,1970),以及他去世后才出版的《超越游戏与脚本》(Beyond Games and Scripts,1976)。另外可参阅伊丽莎白·沃特金斯·乔根森(Elizabeth Watkins Jorgensen)撰写的传记《埃里克·伯恩:游戏大师》(Eric Berne:Master Gamesman,1984)。

伯恩承认他内心有个发展良好的小孩,他曾经描述自己是“56岁的青少年”。他热衷于扑克游戏,有三段婚姻,1970年去世。

注释

[1]编者注:发育过程中,个体的力比多(寻求快感的心理能量)或内驱力部分地停留于某一较早的发育阶段,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