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及节能减排目标下城市能源结构优化支撑政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近百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段辉煌历程,世界各国经济不断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但同时人类生活的地球也遭受着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环境威胁,包括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异常、疾病蔓延等。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如果仍然依循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气候的恶化程度将会愈演愈烈,各种极端气候现象出现的次数也将会越来越频繁,恶劣气候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和灾难。

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在现有的国际分工格局中扮演世界工厂的角色,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两大瓶颈。因此未来中国的发展,必须与人口、环境、资源和谐统一发展,为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着想,改变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追求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是保证经济可持续健康增长的良方,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

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直接与人类对化石能源的极大依赖和消耗相关。低碳经济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其实质是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实现能源低碳或无碳开发,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其核心内容是发展低碳能源技术,提高能源效率,优化能源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社会消费模式,并将其作为协调经济发展与保护气候之间关系的根本途径。发展低碳经济不仅仅是国家和国际层面上对于生态和社会文明的必然选择,同样也是人类进一步发展的必经之路。

中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碳排放总量全球排名第一,人均碳排放量也排名靠前,发展低碳经济的责任重大,是我国履行国际公约的必然选择。同时发展低碳经济也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能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降低空气污染,改善民生。

走低碳发展之路,发展低碳经济的手段很多,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关键,应借鉴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和教训,创建碳市场,研究制定价格形成机制,制定财税激励政策,综合考虑能源、环境和碳排放的税种和税率,引导企业和社会行为,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广节能建筑,发展低碳交通方式,建设低碳城市,倡导全社会践行低碳理念。

本书以实现低碳经济及防控大气污染的节能减排为目标,研究能源结构优化方面的相关政策体系。本书在参考国内外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深刻阐述了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和能源结构优化的内涵、内容、发展历程以及相互间的作用机理;对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中能源消费和能源结构状况做了分析、总结及对未来的预测;梳理了城市大气污染历史变化,分析了大气污染来源,并阐述了城市能源结构优化对大气污染治理和碳减排的意义;介绍了英国、德国、美国、日本能源结构优化的经验,包括建筑和交通方面,总结了国际经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系统介绍了城市能源结构优化政策体系以及效应,包括燃油税、碳税、硫税、煤改气和煤改电、建筑节能和低碳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配额制、能源互联网、低碳绿色交通等,深入分析了这些政策的内容和影响等;以北京为案例对能源结构优化政策体系进行了深入的情景分析,分析了北京大气污染、能源结构以及未来的调整方向,根据投入产出表和相关年鉴数据编制了北京SAM表,构建了北京大气环境核算矩阵,开发建立了北京市3E-CGE-BJ模型,对燃油税、农村煤改气、碳税、硫税等税费政策进行了情景模拟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本书的一系列研究工作是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习近平总书记的绿色发展理念研究”(项目编号:20JZD00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气污染防治目标下基于CGE模型的北京能源结构优化与支撑政策研究”(项目编号:9162010)的资助下完成的,特在此致谢!

本书的成果是由我们的研究团队共同完成的。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潘浩然教授开发构建了北京市3E-CGE-BJ模型,使得以北京市为案例的一系列研究得以开展;我的多位研究生参与了本书的研究和撰写,参与执笔的具体分工为:第1章,曹乘凤、牛博、张世铭;第2章,黄智怡;第3章,牛博;第4章,任雅洁、黄智怡;第5章,曹乘凤;第6章,叶飙、梁爽、吕思琦、曹乘凤、牛博、张世铭;第7章,曹乘凤。在整个研究和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密切合作,不断研究、探讨和修改,使本书的内容不断完善,并最终完成。在此向团队所有成员表示感谢!此外在本书写作过程中,参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借鉴了许多中外同行的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最后感谢中国经济出版社的编辑老师为本书的辛勤付出!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有关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邵晖

2022年11月8日于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