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一定要知道的心理学生活化
心理学一直以来给人们一种高不可攀的缥缈感。人们往往不清楚心理学研究在教育、工业、军事、司法等领域的应用,便认为其晦涩难懂;同时常常误以为接受心理服务的人都患上了心理疾病,唯恐避之不及。这让心理学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其实,虽然传统的心理学研究侧重于心理问题的诊断和治疗,但现代心理学则更关注普通人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我在本节中整理了三个心理学生活化的经典理论,进一步地向大家展示如何将心理学应用于日常生活场景中,应对和解决我们的家庭关系问题,特别是其中的亲子关系中出现的问题。
第一个理论:双圈理论——永远和孩子站在相同的圈子里。
当孩子出现某些问题时,往往涉及三个关键因素:家长、孩子和具体的问题。家长通常认为,问题是孩子身上出现的,所以要把孩子和问题放在一起,家长同时面对孩子和问题。这时候孩子是排斥、拒绝的,认为自己不被信任。而双圈理论的策略是将家长和孩子划在一个圈里,强调家长和孩子是一体的,家长和孩子要共同面对问题。这时候孩子是有安全感的,认为自己是被信任的。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案例来体会双圈理论如何发挥作用。学校开运动会,学生们都在忙碌着,要么在准备比赛,要么在啦啦队里为运动员加油呐喊,要么协助老师做后勤服务,小A却躲在树荫下玩手机。
老师看到后,批评了小A,并且要没收手机。但是手机是小A向同学借的,一旦被没收,他无法和同学交代,于是小A遮掩着不肯交出来。结果老师更加生气,批评得更加严厉了,小A忍不住大哭了起来。
运动会结束后,老师依旧在气头上,于是打电话给小A家长,说:“你看看小A,别的孩子都在帮忙,就他一个人在那里玩手机……”
作为家长,接到这样的电话之后会怎么办呢?让我们一起看看下面两位家长的做法。
第一位家长:“你今天在学校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小A:“没什么事。”
家长:“开运动会了吗?”
小A:“开了。”
家长终于忍不住了,直奔主题:“老师打电话说了你玩手机的事,怎么回事?”
第二位家长:“听老师说,开运动会的时候别的同学都在那里帮忙,只有你在玩手机,你为什么在那里玩呢?”
这是大多数家长常见的做法,然而这些做法都将孩子和问题放在了一起。家长已经预设并认定了孩子就是在玩手机,失去了听到孩子真实想法的机会。我并不是鼓励家长质疑老师的话的真实性,而是提醒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感受与表达。孩子的每一次犯错,都是难得的教育契机。
与前面所描述的做法不同,善用双圈理论的家长首先会使用客观性的语言来进行信息确认,例如家长可以说:“老师今天打电话说你在学校发生了点不愉快的事,但是妈妈/爸爸没在现场,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能不能和我说说发生了什么?”这样就将孩子和问题划到了不同的圈子里,避免孩子和问题纠缠不清。
当孩子回答后,家长可以这样回应孩子:“你说的我都听到了,那么你对这件事是怎么看的?”听一听孩子的意见,这既是对孩子的信任,也是对孩子的考验,身为父母要相信孩子会正确面对问题。
这件事情已经发生了,一定要解决。你能不能和我说说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件事?”这时候家长和孩子是站在一个圈里的,家长陪孩子共同解决问题。
永远和孩子站在相同的圈子里。
第二个理论:鱼缸理论——不是更换,而是改进。
很多人都曾经对那些美丽灵巧、游来游去的小鱼产生兴趣,兴致勃勃地买回鱼缸和设备自己动手来养,最终把小鱼养死,把鱼缸丢弃,把设备送人。要把鱼养好,只有主观上的喜欢和客观上最好的设备是不够的,还需要恰当的饲养方法,以及在饲养过程中不断学习科学的养鱼知识。
养育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爱和物质条件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学习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知识和养育方法等。假如家庭是一个鱼缸,父母是水,孩子是小鱼。如果小鱼不想待在鱼缸里或者水中缺少了氧气、出现了杂质,又或者小鱼生病了,那么我们要做的是清理水缸环境,改进现在的饲养方法,学习新的、科学的饲养知识,而不是将水、鱼或鱼缸换掉。因为直接换掉虽然快捷,但会让我们重复错误的路径,本质问题没有解决,依旧无法养好鱼。况且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能将自己不满意的孩子换掉。
当鱼缸里缺氧了,我们就需要安置一台制氧机,增加氧气的供应;同理,当家庭氛围变得紧张、凝重,我们就需要寻求第三方的帮助,吸纳新的教育理念和养育方法,以改善家庭氛围。
当水中出现了杂质,就需要进行过滤,并寻找杂质来源;同理,当我们使用了负面的、消极的教养方式,就要自我反思,摒弃过时的、不适合的教育方式。
我们需要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为孩子营造适合其成长的家庭环境。只有鱼缸里的环境好了,小鱼才能健康地成长,同样,只有家庭氛围和谐了,孩子才有可能快乐、幸福地茁壮成长。
鱼缸理论提示每一位家长,养育孩子并不是一厢情愿地提供最好的物质资源就可以了,而是应该尊重孩子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科学教养。
注重家庭氛围的建设,让这个家变得有欢声笑语,变得有意思,孩子们才愿意在家里待着。
第三个理论:石头理论——让孩子讨厌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家长在事件中的态度。
石头很不起眼,在门口、街上、路边随处可见。如果有一天我们心血来潮捡了一颗石头带回家里,家人可能会觉得有趣或无聊,不会放在心上。但是如果我们当着家人的面,用清水仔细冲洗这颗普通的石头,并用布将它包起来,然后摆放在显眼的地方,每天都要摸上几遍,甚至不允许任何人靠近。这样一来,家人会有怎样的反应?他们很快就会对这颗石头产生强烈的厌恶,并且想尽办法把它扔掉。事实上,他们厌恶的不仅仅是石头,更是我们对待石头的奇怪态度。
同理,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厌恶某个人,开始对这个人态度恶劣的时候,我们厌恶的不仅仅是这个人本身,还包括他说话、做事情时呈现出的态度、语气和神态等。家长与孩子之间也是如此,很多家长抱怨孩子对自己态度恶劣,总对自己发脾气,其实孩子对家长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与家长处理孩子问题时的态度和行为有关。如果家长能够明白这一点,就能避免很多和孩子之间太过激烈的冲突。
曾经有一个单亲妈妈找到我,她含辛茹苦地把女儿养大,女儿小的时候很乖巧,初二的时候迷上了网络,几乎到了成瘾的程度。有一次妈妈去网吧里找女儿,与女儿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女儿最后竟然推着妈妈往墙上撞。
我给这位妈妈的建议是“做一位好妈妈”。比如,女儿晚上上网,白天睡觉,妈妈每天早上给女儿做好早饭,并且放上一张纸条,写着:亲爱的女儿,妈妈已经把饭做好放在桌上,你醒来记得吃饭。永远爱你的妈妈。
她起初对此并不理解,拒绝这样做,还一直数落孩子的不是。我告诉她孩子现在把她当作“巫婆”,而不是妈妈,如果想要解决问题,就按我的建议去做。
第一个星期,孩子把饭菜扔进了垃圾桶,撕了纸条;我鼓励她继续坚持。三个月后的一天,当她放下饭菜和纸条的时候,孩子突然从床上起来,哭着对她说“对不起”。
孩子讨厌的并不是妈妈,而是妈妈对待自己的态度。当妈妈做回妈妈的角色,孩子自然也就回归到孩子的角色。很多家长以爱的名义给孩子施加各种压力,向孩子发泄自己的委屈和不满,这不但不能够换来孩子的理解,反而加剧了亲子之间的冲突。因此,在家庭关系中,家长要谨记石头理论,认清亲子冲突的症结,对症下药。
让孩子讨厌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家长在事件中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