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不是个文豪啊](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63/50510363/b_50510363.jpg)
第25章 从什么时候讲起
毕意南打完电话回到宿舍的时候,杜维亮还在给大家讲面试的事情,正好说到关键情节。
“阿南,你和他们说说,我牛逼不?”
看到目击证人进屋,杜维亮吹得更起劲了。
“太牛逼了。”毕意南语调夸张地附和道:“怎么形容呢?那可真是拳打南山敬老院,脚踢北海幼儿园。”
一开始就猜到他后面没有什么好话的刘辰立刻接道:“太平间里吼一嗓子,不服的给我站起来,一个敢喘气的都没有。”
“去你的吧。”杜维亮回应了一句捧哏的经典台词,算是结束了这段“拳打陈力阳”的小插曲,“阿南,复试怎么样?”
“还可以,等正式通知吧。”
毕意南没打算现在就公布自己成为代理部长的消息,毕竟还有公示这个步骤呢,闹出乌龙可就反而丢人了。
虽然话说得很保守,几个人还是从表情里看出了他的自信,也都放下心来。
“继续,继续。”
随着大哥王畅一声招呼,他和刘辰一组,张迎和杜维亮一组,一天一届的实况争霸赛又继续踢起来了。
毕意南也随手打开了电脑,登录了QQ。
刚一上线,就看到“轻舞飞扬”的头像在不断跳动:“班长,你这两天都没来上课,是生病了吗?”
看到任雨微昨天晚上发给自己的留言,毕意南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但却没有回复的打算。
“明明可以打电话或发短信来表达关心,却选择了QQ留言……有点打开心防,但又想保持安全距离?那我就偏不回复,看你能忍多久?”
毕意南本来就是隐身上线的,QQ又没有显示“已读”的功能,完全不用担心被识破。
继续查看、回复完其他好友的消息,毕意南并没退出登录,而是点击了“最小化”按钮。
03年的时候,大家非常在意QQ的等级,而提高等级方法就是增加在线时长,于是便有了“挂QQ”这个奇怪的行为。
毕意南现在的操作,可以说是完美融入了这个时代。
同样具有时代气息的,还有他接下来打开的音乐播放软件Winamp,差不多还要再过一年,千千静听才会成为更主流的选择。
戴上耳机,在播放列表里添加上班得瑞和神秘园的纯音乐之后,毕意南登录天涯论坛,打开了自己的连载帖。
“居然有这么多条回复了?”
毕意南本来没报太多期待的第一篇内容下面,已经了不少跟贴。
“楼主继续啊。”
“期待!”
“长知识了。”
“最爱听三国了。”
虽然没看到什么有深度的讨论,但是也足够给毕意南增添一些连载下去的兴趣了。
“那就接着写吧。”
毕意南早就想好了大致思路,搓了搓手,敲起了键盘。
【聊起三国历史,最先要确定的问题是——究竟要从什么时候讲起?】
【三国时代的终结时间没什么争议,是西晋统一全国的公元280年,开始的年份则至少有三种说法。】
【一是狭义上的,始于公元220年,标志事件是曹丕逼汉献帝禅让,东汉灭亡;二是广义上的,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开始;三是折中的,从公元190年,也就是汉献帝初平元年算起。】
【具体到咱们这个帖子呢,会追溯得更远一下,从东汉末年的汉桓帝、汉灵帝在位时讲起。】
【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三国时代许多人物的所思所想以及很多事件的底层逻辑。】
毕意南选择从这个时间段开始讲三国历史,并不是为了标新立异。
除了他在帖子里写到的,还有一个原因是出于对诸葛亮的敬意。
丞相在《出师表》里不也“叹息痛恨于桓、灵”吗?那就给大家说说,桓、灵二帝到底干了什么。
【和西汉相比,东汉时期留给普通人的上升通道减少很多。】
【不同于汉武帝时的不拘一格降人才,汉桓帝、汉灵帝在位时,做官的主要途径只剩下明经和孝廉两条。】
【所谓明经,简单来说就是儒家经典学的好。看似和后世的科举区别不大,实际上非常不同。】
【东汉的书籍很贵,一般人家很难买的起,更重要的是,东汉儒学讲究“守家法”,创新等于胡闹,你必须要能准确重复你老师的注释和见解,那才叫学问好。】
【这样一来,穷人就读不起书了,想通过学习成绩好这条路当官,成了少数人的权利,这种权利甚至还可以世袭。】
【比如三国时代的名人袁绍、袁术,他们袁家“四世三公”,就是专攻一部《易经》;还有《三国演义》里故事很多的杨修,他们弘农杨氏世传《尚书》。】
在毕意南看来,东汉末年的政治环境对于讲述和理解三国历史非常重要,而且和大家熟悉的三国人物和故事并不遥远。
随便举两个例子,就都是大家熟悉的人。
【再说孝廉,意思是已经当官的人,认为你具有孝顺、廉洁的品德,于是举荐你去做官。】
【一看就知道,这里面可以走关系、通门路的操作空间明显更大。】
【儒家经典读的好不好,怎么说还是有比较明确的标准的,品德高不高尚,可就真的全凭一张嘴了。】
【比如曹操,就是20岁时举的孝廉。他品德好吗?他年轻的时候是天天惹祸需要老爸来善后的,但是曹家财大势大,这孝廉的名额,就得给他。】
【所以,在汉桓帝、汉灵帝时期,民间已经广泛流传这样的童谣,说“举孝廉,父别居”——被荐举作孝廉的人,根本不赡养父母。】
毕意南写到这里,已经可以让读者清楚地感觉到,他为什么要从桓、灵二帝讲起了。
这时候的政治氛围显然一直延续到了三国时期,而且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由于社会的上升通道并不是对所有阶层都平等,在东汉末年,垄断了政治权力的家族越来越多。】
【他们按照势力的大小,瓜分着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资源,门阀世家和名士阶层就这样开始形成。】
【就在他们以为自己的地位会越来越稳固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巨大政治风波却把几乎所有的汉末名士都卷了进去。】
【某种程度上说,这件事情就是三国时代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