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研究进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闻诊研究进展

闻诊自古以来就是中医诊察疾病的重要方法。“闻”字义为闻声音,在日常使用中也有鼻闻之意。直至明清时期伴随温病学说的发展,作为诊法之一的嗅诊才逐渐受到重视。

据甲骨文记载,在商代已经有了“疾言”一词,意为说话、声音方面的疾病,这类疾病运用闻诊即可诊断。《周礼·天官》中言:“以五气、五声、五色#其死生,两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九藏之动。”《黄帝内经》初步构建了闻诊理论体系,闻诊的内容日渐丰富。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意思就是闻诊主要是“视喘息、听音声”,而通过听声音,可以推知病变的部位,病邪的盛衰,正气的盈亏。《难经》又进一步明确了闻诊的地位。《难经·六十一难》曰:“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从《难经》时期开始,闻诊已明确地与其他三诊相提并论,确立了其在四诊中的位置,形成了以四诊为基础的中医诊法理论体系,一直沿用至今。此外,《难经》中虽然并未将嗅气味作为闻诊的内容,但是提到了闻气味也可以诊病。闻气味诊病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根据五脏与气味的相应关系来推断。如《难经·十三难》曰:“五脏各有声色臭味,当与寸口尺内相应,其不应者病也。”东汉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著作中都提及了闻诊的一些方法,如闻呼吸、语言、咳嗽、喘息、喷嚏、悲哭、呵欠、呕吐、嗳气、肠鸣、阴吹、腥臭等声音和气味等,内容非常丰富。如《伤寒论》第二百一十五条曰:“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这是通过诊察病人说话的异常变化,从而辨别病证的虚实。

晋代王叔和在《脉经》中记载了嗅诊结合望诊的示例。如《脉经·卷七·热病生死期日证》:“热病身面尽黄而肿,心热口干,舌卷焦黄黑,身麻臭,伏毒伤肺中脾者死。”认为黄疸病人出身麻臭、身热、舌焦黑,是伏毒极盛、肺脾两脏气绝的死候。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言:“噫醋者,由上焦有停痰,脾胃有宿冷,故不能消谷,谷不消则胀满而气逆,所以好噫而吞酸,气息醋臭。”对嗅诊做了论述,此外还有关于腋臭、体臭、尸臭等的记载。唐宋时期,闻诊内容进一步丰富。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论诊候第四》中有“上医听声,中医察色,下医诊脉”的论述,强调闻诊与望诊一样,“乃圣道之大要”。并且论述了“角、徵、宫、商、羽”五音人,丰富了闻诊的内容。

明清时期,闻诊有了更加全面的发展,并且在一些医籍中列有专篇。随着温病学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嗅诊得到了更多的重视。王秉衡《重庆堂随笔》中记载了“辨气”,以臭气的有无来鉴别瘟疫与风寒外感等。《重庆堂随笔·读〈全体新论〉》:“故闻字虽从耳,而四诊之闻,不专主于听声也。”认为闻诊应包括听声和嗅气味两部分。民国时期,至少有20余种诊法著作把闻诊列入了专题或专刊。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通过听声音来诊病的方法也被列入其中,也叫“脏腑听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教材《中医诊断学讲义》中,也沿用了“闻诊”,并且明确指出:“闻诊,包括闻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前者凭听觉以诊察病人的语声、语言、太息、呵欠,胃肠系统的呕吐、呃逆、嗳气、肠鸣,呼吸系统相关的呼吸、咳嗽、喷嚏等;后者凭嗅觉诊察病室与病人的气味以及病人的排泄物等以鉴别疾病。”在后来出版的国家规划教材中,名称和含义也基本沿用此版。比如《中医诊断学》(邓铁涛主编)、《中医诊断学》(朱文峰主编)等。

“闻诊”作为中医诊法的规范名词已成为共识。我国2005年出版的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中医药学名词》以及辞书类著作《中医大辞典》等均把“闻诊”作为规范用名。《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中也把“闻诊”作为正式主题词,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文献的标引和检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