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毒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毒”之于人类从未遁迹,古多发之疫毒今亦时时而至,如“SARS”“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似人类头顶悬着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然正如张元素所谓“运气不济,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毒”之内涵及其病证亦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余自20年前始探索以化浊解毒法治疗糖尿病,取得较好疗效,提出“浊与毒,因性质类同而极易相生互助为虐”的“由浊致(酿)毒”之浊毒病机观,发文于《中国中医药报》,并于2003年广西南宁第七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上作“浊毒与高血糖毒性的相关性及辨治”之学术报告而引起关注。

随着临床及相关研究的深入,愈加认识到内毒为患的广泛性,且其成因与现今人类生活环境变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息息相关,尤以各种环境污染物之毒影响日渐为甚。如大气、水质污染,特别是全球工业化发展带来的持续性有机污染物(POPs),因其具有的毒性而给全世界生物(包括人类)带来生态灾难,更令人担忧的是在我国POPs污染仍较为严重,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环境中POPs物质含量亦高于其他一些国家的风险阈值。而现实生活中亦是含双酚A等化学成分的塑料制品充斥,化肥、农药的过施,特别是反式脂肪酸、膨化剂等各种食品添加剂的泛用等,导致这些毒性因素通过呼吸道、食物链等最终蓄积在人体中而对健康产生威胁,如越来越多的研究观察到高度加工食品增加肥胖、糖尿病、癌症等慢病发生乃至死亡风险。此类内生毒邪伤人既有骤作,更多幽潜,常蓄积日久化毒而引发各种具有时代特征之疾病。如科学家们近年首次在人类的粪便中检出了微塑料颗粒,而海洋动物体内蓄积则更加严重,甚至已经波及两极的海洋动物,且两者共同特点均是从口鼻而直入脾胃,其毒害作用则是潜移默化的,为古之绝无。

2019年全美糖尿病年会(ADA)上,纽约大学医学院的George D Thurston教授提出“环境恶化终于向糖尿病患者动手了”。研究发现,污染空气中的颗粒物推高了糖尿病风险,这些持久存在的大气污染物引起的氧化应激不仅推高糖尿病的发病和死亡率,还可能导致呼吸道的炎症、哮喘、心血管疾病之发作和死亡率的提高。

可见,毒之内外亦是相对的,因无论外毒还是内毒为病,最终都会引起脏腑气血之损变。此类现代之毒性因素引发多种慢性疾病的病因作用日渐增多,且治疗上常因法取清解内毒而获益。

中医自古解疫(外)毒来防治恶性传染性疾病,其卓越之疗效迄今效验。然至以慢性疾病为主的现代社会,随时代之发展诸多疾病谱及其病理机制呈现出时代特征性变化,就“毒”患而言,人们仍多停留于谈“非典”“新冠”等疫毒色变,殊不知“内毒”在日常的生活中已经悄然腐蚀着机体之健康。

余在诊疗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等内分泌代谢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血管炎等风湿免疫性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周围神经炎等神经系统疾病等诸多现代疾病的长期实践中,深切感悟到“内毒蓄损”乃当今时代疾病谱变化的重要因素,也是许多慢性病之主要病理特征。虽然人体“生生之气”作为天生之自主能力,具有适应、平衡毒性损伤及保护和修复病损作用而使人“生生不息”,但是当“内毒蓄损”持久而超过了“生生之气”的自主能力时,就会导致类似毒性因子与保护修复因子之间失调的状态,继而破坏人体自身的稳态系统。可见,两者关系的失衡是疾病生变之启动要素,成为当今许多疾患特别是慢性病的核心机制。

内毒不只是附生于火、痰、湿、瘀等邪气之毒,更是独立而客观存在的邪气,具有其特定之性质和表现。内毒据其毒源不同可分为“附生之毒”和“本原之毒”两大类,从病性上分为阴、阳之毒,其生成与其他邪气一样,为基础物质在特定条件(如体质和环境等)作用下形成的。如本原之毒,源于脾不散精,生浊内淤,继而秽腐酿毒。因此,内毒不只是一个病因学概念,亦是客观存在之病理产物,并演变为中医学认识疾病的一种思维方式。

既然内毒蓄损已渐成为现代病的核心机制之一,深入研究以界定其科学内涵,明确其病理机制和中医药作用机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临床意义。然而,目前为止不只是内毒之系统专论寻而未见,亦无辨证论治之体系可循。如此客观之现实,迫切需要在深入进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开展基础研究,以全面地认识“内毒蓄损”与“生生之气”间的辩证关系,并配合现代医学相关之理论和研究方法去阐释中医药作用机制,建立内毒的中医理论及辨证论治体系,是求索创新与发展中医理论之良途。

著书立说,先贤顾炎武早有遗训:“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至少亦当开卷有益。故此余提出糖尿病“由浊致毒”病机观已20余年亦未敢轻易提笔,而是长期潜心与弟子们一起探索内毒之本质,至今有所感悟,总结并确立“气-血-脉络辨治”法则,而始著其理。本着守正而不守旧、创新而不离宗之旨,依据多年临证实践之经验体会,结合现代科学之基础研究,阐释、论证并系统整理成文,取长补短以探索中医传统理论之创新和发展。

今能成书,首先要感谢恩师张琪先生及承学之先贤诸师,他们不仅是余学术的引导者,所授精蕴更是余学思之源泉。还要感谢余之同事和弟子们,他们亦是内毒理论的研究与实践者,无论是文献的整理,病案的收集,还是相关科学实验的具体研究工作,以及文字的校对等,都付出了许多。

余职虽亦为教师,与研究生们一起朝夕“研毒”期间更多的是教学相长。本书所列验案中的部分病例便是学生们于跟师临证中所总结整理或发表之作,余于书中引用亦力求原旨,只于按语部分加以己见,去繁就简,以求务实。因时间跨度较长,近些年电子化管理后的病例均有编号可查,而早期的一些病例则只留下诊疗内容,还望读者理解。

承蒙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仝小林教授,分别于百忙中为本书赐序,使拙作生辉,谨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最后要特别感谢我的夫人一贯之理解与鼓舞,她的默默付出成就了此书。亦感谢家族亲人们长期给予的支持!

白驹过隙,转眼一甲子,余从1978年踏入中医之门学习临证已四十余载,始终克己以行黄卷青灯日临证,虽无大的建树,但研习、授业、著书从未敢怠慢,亦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中医辨治》《中医临证修养》等数本拙作问世。此番所著《内毒论》亦循知行合一,从始着笔至今杀青已数载,耕耘字句,几易其稿,尽体味著书之甘苦。虽自信书中尚且论有“前人所未言”,但能否“为后人所必须”,则需读者自鉴。前贤谓著书如“立言”,自知以己之学距“立言”尚远矣,诚企广大学者、同仁不吝赐教。若能以此书“抛砖引玉”,为中医开新学之门尽碥石之役,即欣慰之至矣!

本书的出版得到天津市科协“2019年度天津市自然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资助项目”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诚挚谢意。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吴深涛

2023年6月于天津镜泊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