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阳论坛5(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从平人气化之体相用论中医辨证治疗的终极旨归——兼谈学习钦安卢氏医学的体会

唐 农

非常高兴今天能和大家在一起做一个交流,将我近期的研究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为了方便,我先给出一个交流提纲,通过这个提纲让大家知道我们今天要交流什么,讨论什么,想得出什么结论。这样可以使我们今天的交流能更好地互动,更加有效。提纲如下:

一、我们能否在中医理论内部建立平人气化的标准

二、建立平人气化体相用标准的一般意义

三、中医扶阳法则与人体气化体相用关系的探讨

四、中医辨证治疗的终极旨归——培土固精

五、结语

下面我们谈第一个方面的问题。

一、我们能否在中医理论内部建立平人气化的标准

作为中医理论和临床工作者,如何去掌握健康标准,掌握一个起码的健康标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否则就无从去判断病人从疾病的状态是否恢复到健康或者康复的状态。以前我们也看到过这样或那样的标准,我查阅了一些文献,专门谈标准的不是很多,今天,我们就从平人气化的层面入手,谈谈健康的标准。

(一)什么是平人及平人气化

那么什么是平人气化呢?《内经》说:“平人者,不病也。”这就是说“平人气化”即指人体正常的气机运行变化。今天师父卢崇汉教授上课说到了,人其实就是一团气在体内运行。在《素问·五常政大论》里面就讲到“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不管怎样变化都是气的变化。可以说平人气化就是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在这里我们先把平人和平人气化交代清楚。

然后我们再来看为什么我们要从体相用来建立平人气化标准。

(二)为什么要从体相用建立平人的气化标准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以下两点展开。

1.为什么要建立平人的气化标准

标准者,常也。《素问·气交变大论》讲道:“夫五运之政,犹权衡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化者应之,变者复之,此生长化收藏之理,气之常也,失常则天地四塞矣。”大家对这段经文应该很熟悉,这个“常”就是个权衡,就是个标准。我们在老子的《道德经》里也能找到这个“常”的相应意义,如《道德经·第五十五章》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这里的这个“常”是“和”,是“明”,是标准。《道德经·第十六章》也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老子视知“常”为“和”为“明”,不知“常”为“凶”,就是强调这个“常”的重要,也可以说强调认识人体之“常”和维持人体之“常”的重要。所以这个“常”建立了,这个标准建立了,你就懂得了怎样才是健康人,或者生病了如何恢复“和”的状态,“复命”的状态。兹事体大,非常重要。

2.为什么从体相用建立此标准

首先我们看什么是体相用,中国传统哲学认为:一切事物,皆可用体、相、用的关系概括。“体”就是事物的本质、原材料;“相”就是事物的显现方式、外相;“用”就是事物的作用、功能。特别是体和用的关系,比如说《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里天是体,健是用。“坤其道顺乎,承天而时行”,这里坤是体,顺是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体用关系应该作为一种常识来记忆和理解。那么“相”呢?体用大家听到的很多,把体相用结合起来说就不那么熟悉了。但是在中医理论体系中,体相用并用非常重要,不用相不行,为什么呢,相者,象也,《黄帝内经》不谈象简直无法立论无法讨论,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的象,就不离须臾,《黄帝内经》强调“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这就是对象的顶级强调。中国文化一个代表经典《易经》更是以象立论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在乎日月”,“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所以古代圣人是通过象来明吉凶的。人类的一个非常成熟的文化体系即大乘佛学,更是通过体相用三方面充分展开的。大乘佛学三部十二论,煌煌卷帙,便可从体相用研习,深入堂奥。《大乘起信论》说“一切诸法具备三大”,这“三大”指的就是体相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体现了大乘佛教的核心精神,其开篇就谈到了体相用:“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里体是什么?体是空。相是什么?相就是色。用是什么?用是智慧,是般若。通俗地说,比如一个瓷杯,它的体就是泥巴,它的相就是成形的杯子,它的用就是能够用来喝水。孙思邈在《千金方》谈到“大医习业”时就强调,欲为大医,不但要掌握好中医经典,熟悉历代医家著作及用方,还强调要熟读“内经”,这里的“内经”其实是专指佛家的“内典”,因为里面说到“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这里的“慈悲喜舍”就是指佛家的“四无量心”。所以说,体用相方法是我们衡量事物,认识万法,建立人体健康标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法。

(三)中医经典理论有关人体的生理病理观和治疗法则给出的平人气化之体相用线索

下面我们就接着谈谈中医经典理论有关人体的生理病理观和治疗法则给出的平人气化之体相用线索。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平气何如?岐伯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素问·五运行大论》曰:“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伤寒恒论》:“用姜附亦必究其虚实,相其阴阳,观其神色,当凉则凉,当热则热。”

以上经文和补充文字谈到的是阴阳,正如前人所说的:“医道虽繁,可一言以蔽之曰阴阳而已。”所以阴阳必定与人体气化的体相用的内涵相应,很显然与“相”相应,因为“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伤寒恒论》则直截了当地说:“用姜附亦必究其虚实,相其阴阳,观其神色,当凉则凉,当热则热。”《素问·金匮真言论》曰:“精者,身之本也。”《素问·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奏,其气必虚”。《素问·通评虚实论》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广韵》说:“精,正也,善也,好也。”以上经文和补充文字想说明什么呢?想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活动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精”,正如经文所说的精是身之本。人为什么会生病?“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生病就是“其气必虚”,“其气”是什么,给出的答案是“精气”。

《广韵》认为的“精者,正也,善也,好也”,就是对精的内涵一个很好的注解。前面我们讲的阴阳是“相”,那么精是什么?这里初步的判断应该与体有关,因为《内经》说了“精者,身之本也”。

《素问·调经论》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

《灵枢·脉度》:“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

以上经文又能寻找到什么线索呢?显然谈的是气血,是气血的运行。“气之在身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气运血行,奉身而周于性命,因此,可以认为气血与人体气化体相用三要素有关,尤其与用有关。

根据以上初步讨论,人体气化之体相用之三要素,与人体阴阳,与精,与气相应。无疑,阴阳是相,而精是体,用是气血。就是说人体内当血气正常运行发挥它的正常功能,人体的健康就应该没有问题。以上的线索基本都来自《黄帝内经》,还有一些是钦安卢氏医学观点的补充,其权威性是显然的。

如果我们认为如上所说是从外部文献得出来的,觉得还不踏实。我们是否可以从直觉中得出呢?我说这三个问题里面,阴阳没有问题,“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阴阳肯定是对应象。体和用呢?是否是精?是否是血气呢?我们看看阴阳最典型的征兆是什么呢?是水火。如《素问》所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水属肾,肾主蛰,精之处也;火属心,行血气也。我们再看郑钦安的《医学真传》里面讲:“乾分一气落于坤宫,化而为水,阴阳互根,变出后天坎离二卦,人身赖焉。”“乾坤六子,长、少皆得乾坤性情之偏,唯中男、中女独得乾坤性情之正。人禀天地之正气而生,此坎离所以人生立命之根也。”坎离对应水火。水,坎,肾主蛰,精之处也;火,离,心主血脉,行血气也。水火对表现阴阳很重要。阴阳定了,水火定了,也就是精定了,血气定了。这三点确定下来,不管你怎么说,都要从这三点去着眼。谈体不行,光谈用也不行,光谈相也不行。在很多年以前我就说,只要我们给出气血流通的条件,机体会处于正常的健康或康复的状态,这是中医最具精华的思想之一。这个话没有大问题,但严格来说不够全面,任何理论,任何观点,任何对象,尤其是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讨论,只有从体相用三个方面去体现去讨论,才可能比较全面。随着我们层层地展开论述,这点将会更加明晰。

阴阳与水火的关系,我们还可以从下面的简图看出来。

(四)平人气化之体相用内涵的确立

体相用中阴阳、精、血气的具体内涵怎么确定下来呢?首先我们看《道德经·第五十五章》给我们的启示:“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体相用的“体”就是精至,精至是指精气的充沛。幼儿骨筋柔弱而握固,未知男女之事而朘作,终日号而声音不嘶嗄,就是精气充沛的体现。还有我们说乾坤:“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乾分一气落于坤中,化为水,水里有精。肾藏精,肾为先天之本。还有一点,《说文解字》解释“至”,是鸟从高处降于地上,因此,“精至”这个说法里面暗含着精的来源。《素问》曰:“天有精,地有形。”故可以说精是从天降下来的,落于坤化为坎水。后面我们展开论述以后,还要谈到这个问题。那么象呢?这个很好定。“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因此,相就是“阴阳和”,或者说,平人气化之相就是“阴阳和”所呈现的象。用呢?用就是血气通调。《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综上所述,平人气化体相用三要素的确定,就是精至、阴阳和与血气通调。我想平人气化体相用内涵的如上讨论和给出,应该经得起时间考验。

下面我们谈第二方面的问题。

二、建立平人气化体相用标准的一般意义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问题讨论。

(一)深刻揭示中医治病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中西医疾病命名要素之不同给我们的启示。根据ICD-10(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10,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目前西医的疾病种类及亚类细目有13000多种,我们都知道西医病名是以病原体、解剖部位、病理、理化因子等要素来命名的,而中医疾病种类有多少种呢?在中医第一部讨论辨证论治的专著《伤寒论》中,中医对病证的经典命名只有6种,可以说中医命名病证的要素就是阴阳,它的疾病经典命名就是三阴三阳病,即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少阴病、太阴病、厥阴病,这也是《伤寒论》所说的六经病。中医有“六经钤百病”之说。如果再加上《金匮要略》所说的数十种病,加起来也就是五六十种病。但是从我理性和经验上的感觉,应该只有三阴三阳六种病。我相信很多中医临床工作者都是这种感觉。那么问题来了,西医13000多种病,中医分为6种病就可以搞清楚了,中医是用什么方法来认识这个问题的?这就把另一个问题带出来了,即中医治疗疾病的自愈机制问题。

第二,揭示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即自愈机制三要素的建立。与平人气化体相用三要素相应,中医治疗疾病是依靠自愈机制三要素来完成的。中医治病是不管疾病是什么具体的解剖位置、生理和病理如何改变,它就告诉你“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这是《素问》讲的话。《伤寒论》也说道:“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只要我们保证“血气通调”的条件,机体便处于自然的生化状态,即健康或康复的状态。这种状态的建立,必须以“精至”为保障,以“阴阳和”之象为把握,这是中医最具精华的思想,也是中医自愈机制的三要素。中医治疗疾病之机制非他,唯此自愈机制也。所以中医临证时不必对西医所说的13000多种病感到恐惧,你只要记住三阴三阳六种病,就已经能解决问题了。当然,对这六种病你必须能精确地辨证。如果我们能真正地深度思考,就有一个自信、自证、自肯的信念,中医坚固的信心就能由此建立起来。以下几段话,都是这种自愈机制的相关表述。《素问·六微旨大论》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化不可代,时不可违。夫经络以通,血气以从……必养必和,待其来复。”《类经》说:“无亢害则生化出乎自然。”

(二)理性地把握中医辨证论治治疗的方向

你把体相用弄清楚了,相只是从阴阳,只是从形象把握它,其实内在都是体用的关系,体用是一元的,你考虑“用”的时候考虑到了“体”没有?考虑“体”的时候,你考虑“用”没有?你想办法让气血流通的时候,是否想到了精的充足,在养精的时候是否想到会不会妨碍行气血。“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这里面就有一个次第的问题,体相用的次第问题。《内经》里面还有这样的论述:“大积大聚,其可犯者,衰其大半而止。”温阳行气时,要考虑精足不足,气足不足。形不足者,即形的问题为主要方面,要首先考虑温之以气;精不足者,即精的问题不足为主要方面,要首先考虑到补之以味。这就是一个方向问题和次第问题。根据平人气化体相用三要素,也就是自愈机制的三要素,我们可以理性地把握中医辨证治疗过程的进退与方向,也可以自觉地增强“治未病”的意识,并可以及时介入。在这个过程中,要适时考虑到坎中一阳的充足与否,精的充足与否。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考虑到体的问题、本的问题,要有“治未病”的意识。中医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既病防变。防变就是不让疾病变化,或阻止它向坏的方面变化。那方法是什么呢?就是肾元充足与否。在考虑体和用关系的时候,就可以考虑提前介入,以固肾元。卢崇汉教授用桂枝法和四逆法治疗多种疾病,这二法的加减变化都有它对应的内涵,但不管怎么变化,体和用的问题,精与气的转化,是一定要时时考虑的。

(三)它可以彰显《内经》理论的重阳思想

此重阳思想可以在《内经》基本概念框架下做出说明。

平人气化的体相用标准着眼于《内经》阴阳、精、气原本的基本概念框架,在理论描述上具有逻辑上的简单性、自洽性和统一性。就人的生命活动而言,人体的体与用是一元的,精与气是一元的,二者统一于乾阳,这一思想是非常深邃的。人体正常生命的维持,实际上就是以阴阳之象为把握,实现精与气正常互化,使之成为“和”的状态。而这一切都可以在《内经》对阴阳、精、气的描述中,在与之相应的体相用框架中明晰地找出来。钦安卢氏医学则把这一关系的具体运用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理论的建立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逻辑上的简单性、自洽性和统一性。在平人气化体相用的基础上,理性地建立起人体自愈机制的三要素,既蕴含了《内经》理论的重阳思想,又符合理论建立的“三性”原则。

下面我们谈第三个方面的问题。

三、中医扶阳法则与人体气化体相用相应关系的探讨

(一)平人气化体相用的深度分析

1.关于“阴阳和”(相)的解读

关于“阴阳和”(相)的解读,这又必须将人体阴阳自身的体用关系交代清楚。

首先看人体的阴阳之用。《素问》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静阳躁,阳是动的,往外走动;阴是静的,往内走。所以从阴阳来说,是外阳内阴。体表属于阳,内脏属于阴;六腑属于阳,五脏属于阴。这只是用的结果,不难理解。而人的阴阳之体,也就是本体结构是如何的呢?这就需要用点智慧。它的体用关系是内阳外阴,这是阴阳的本位。阳是动的,是往外走的,阴是静的,往内走的。如果一个个体,阳在外面,阴在里面,那么阳往外走,阴往里面走,那不就阴阳分离了吗?所以说个体的阴阳关系,就是外阴内阳,阳从内往外走,阴从外往内走,阴阳交感,化生万物。这就是本体。那我们经典理论有什么支撑呢?“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这是个很生动的描述。阴是静的,收缩的。阴收缩了以后,阳没有办法宣发出去,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这很形象地支撑了这个观点,阳在内,阴在外,就是阴阳结构的本体,这个本体非常的重要。阴阳结构的体用问题,不但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对于指导中医临证的立法和用药有很具体的作用。如从阴阳的本体结构出发,阳气从内往外发,从下往上走,阳气是层层温通,层层打通的,这是有层次和阶段的。如三焦,就是三个层次、三个阶段,设想如果中上焦不通,你就直接温动肾阳,如方中用大量附子,走的是下焦为主,阳气能升发上去吗?效果会好吗?用药后激发的阳气,无法很好地升发而内郁,导致气的内窜,即出现“气争”状况,出现不适感,你又赖扶阳不灵,何况,上焦不通也不仅仅是表证未解的问题,只有中上焦不通的问题能有所解决和改善,解决下焦不通才有前提和保障。卢氏医学运用桂枝法和四逆法,在层次和次第上,是经过严谨考量的。

十多年前我曾经和一个国内著名医家交流,当我讲到这个关系的时候,我很激动,讲了老半天。但是他听完了之后说没怎么懂。我说怎么会听不懂呢?肯定是这么一回事啊,完全可以把握。我以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医界对阴阳的本体结构及其意义,在认知上的不敏感和缺失。真气、元气、真火藏于肾,肾是在内。四肢为外,为阳之末。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也有这样的说法:“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阳主升,阴主降,只有阳从下往上走,阴从上往下走,有一个交合,或者说叫作交感,才有阴阳作用的机会。否则的话,阳在外面,阴在里面,给它一个时间因素,阴阳就分离了。郑钦安在《医理真传》谈离卦时说道:“子时一阳发动,起真水上交于心,午时一阴初生,降心火下交于肾。一升一降,往来不穷,性命于是乎立。”这里就透出了下阳上阴,内阳外阴的阴阳本体结构的真谛。需要强调的是,阴阳结构的体用本来是一元的,不能孤立静止地看待二者,它们无时不在互动,只是时间不同、程度不同而已。郑钦安在《医理真传》有一段话:“真气也,天之体也,气虽在下,实无时而不发于上也。若离中真阴,地体也,虽居于上,实无时而不降于下也,此阴阳升降之要。”以上就是阴阳的体用关系,我认为这里已经交代得很清楚了。

再看看关于人体“阴阳和”的判断。《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为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固”是阴阳两者关系的关键。阴阳关系的关键在于什么?阳密乃固!“密”在这里至少两种解释:第一种是阳气秘藏,第二个是阳气密布。“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所以说人体“阴阳和”的状态,即是人体阴阳本体结构的完善状态。这种本体上的完善状态并不是静止的,它是指体向用发展变化过程中,阳始终没有丧失内固的状态,也就是在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的过程中,阳气始终没有丧失它在体的位置,即它的本位,所以说“阳秘乃固”是阴阳关系之要,而“阴阳和”的体便是“精至”的状态,“阴阳和”的用便是“血气流通”的状态,关于这一点,我们会进一步地展开来说。

2.关于“精至”(体)的解读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是什么东西让人悬命于天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讲道:“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理,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所以说,天首先给予人体的是精。《医学真传》里面讲道:“乾分一气落于坤中,化而为水。阴阳互根,变出后天坎离二卦,人身赖焉。”又说:“一也者,真气也,天之体也。”因此,我们可以初步认定,精是真气,是“一”,来自天之体,蕴于坤藏于坎。我们还可以从下面的分析进一步地认定真气和精的对应关系。天有春夏秋冬,地有生长收藏。人体要生存下来有两个条件,有外面的“气立”条件,如春夏秋冬变化的相应;另一个是内在的“神机”条件,如正常的脏腑经络功能的对应。《内经》曰:“根于外者名曰气立,气止则化绝;根于内者名曰神机,神去则机息。”即是说,我们内在的“神机”,即我们的脏腑经络通过“神”的主宰和外面的“气立”发生着联系,便能保证人体与天协调,保证生命正常活动。《内经》又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上下合起来分析,精就非常重要了,精去则神去,神去则机息。所以,这个“精”,这个真气,非常重要,是我们生命之本,《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因“精之处”,故称肾为先天之本。这是我们对“精至”的解读。

天有精,精来源于天,藏于坎水(肾)。《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帝曰: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凉;地不满东南,右热而左温,其故何也?岐伯曰:阴阳之气,高下之理,太少之异也。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故右热而左温。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故左寒而右凉。是以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帝曰:其于寿夭,何如?岐伯曰: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帝曰:善。”这段经文提示什么呢?这一段话实际讲的是阳气的升发与阳气的收藏问题,阳气生发为温热,阳气收藏则为寒凉。东南方,太阳对应大地相对位置是阳位,导致阳气以升发为主,故说阳者其精降于下而温热;西北方,太阳对应大地的相对位置是阴位,导致阳气以收藏为主,故说阴者,其精奉于上而凉寒。也就是说,在阳位,太阳对应大地的位置是其精降于下而温热,在阴位,太阳对应大地的位置是其精奉于上而凉寒。因此说,在天对于地的阴或阳的条件下,在生长收藏的条件下,精转化与呈现出阳气的量是不同的。精能相应天地不同的阴阳条件而有不同的呈现,说明精在体上具有阴阳合一性,是阳气处于藏态。其在用上就是阳气不同状态的呈现,精的实质就是阳。由于在体上的阴阳合一性,同气相求,天地阴阳的条件就决定了精当下用的状态。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讲的是同一个道理。

《周易·系辞》曰:“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这句话讲的就是精在天地交感合德的情况下,有长有藏有刚有柔,以体现天地的造化与法则,通应神明的德性与妙有。下面我们讨论的内容非常非常重要。《老子·第二十一章》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上文中谈到了什么呢?说的是天地之大德,唯道是从。道之下有象,象中有物,物中有精,精中有信。我们从来就是以此来阅“众甫”的。什么是“众甫”呢?是指万物的开始。我们说物质的存在,没有信息是不可想象的。“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天来了,一切都欣欣向荣,就是有一个“春”的信息存在。《庄子·逍遥游》有“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以息相吹也”,也讲到了这个叫“息”的东西,春讲发陈,夏讲蕃秀,秋讲容平,冬讲闭藏,其中的信与息是不一样的,象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得出结论,我们对“精至”的深度解读是,精是在极上(坎肾)之阴阳合一且存信者也。其是物质、是能量、是信息;亦谓质也、能也、信也、一也。物之同气相求者,亦在其中有信者也。阳的体是精,精里面藏的最基本的信息就是阴阳和,或者是说阳内阴外这样一个本体结构处于和的状态的信息。坎中一阳就是阴阳合一的精,以精的形式出现。如此,我们可以比较深刻地理解郑钦安在《医法圆通》说的:“病有万端,发于一元。一元者,二气浑为一气者也。一气盈缩,病即生焉。”“病也者,病此气也。气也者,周身躯壳之大用也。”所以人生病就是这个精出了问题,这个一出了问题。

3.关于血气流通(用)的解读

血气流通的问题,大家应该很熟悉。《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守气机,各司其属……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素问·调经论》说:“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伤寒杂病论》讲道:“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这些是有代表性的若干条文,讲的是气血流通对保证健康或恢复健康的重要性。血气是一定要通畅的,卢崇汉教授一再强调,用桂枝法和四逆法的目的就是要保证气血的通调。从用上说,血气通调是保障人体健康或康复的基本条件,这是应该反复强调的。什么是“调”?《说文》曰:“调者,和也。”妙乎哉!

4.关于体相用关系的解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这是一段很妙又很深邃的经文,描述了味、精、气、神四者之间复杂的转化关系,里面隐藏着人体气化体相用关系的奥妙,如果结合同一篇的“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来解读,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其中精气的互化,而且对临床施治过程中扶阳的次第问题也可以洞见端倪。经文中所说的“形”,如果理解为脏腑经络等阳气功能活动的场所,或者说是需要阳气气化功能支撑的“机”那就好理解了。总之,在这段经文里,精与气虽然中间有形与味参与的过程,但是归纳起来就是精化气、气化精两个方面。“精归化”是说精的补充和维护需要气在“化”的阶段和状态才能实现,如生长化收藏这个“化”的阶段和状态。在这里强调这一点,是为后面谈培土固精这个中医辨证治疗的终极旨归先做一个铺垫。“气归精”指的则是精化气,“精食气”指的就是气化精。精气互化是动态的,可以通过阴阳和的不同状态和走向来描述。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提示精气互化与天时变化相应,而阴阳呈现出相应的或以气为主,或以精为主的不同的“和”象。如右图所示。

阴阳合的体就是精,是阴阳合一于极上。阴阳合的用就是气的通调状态,讲气的通调,自然是血气的通调,气行则血行故。当然这里还有个阳主阴从的问题。“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所以说精气互化是通过象表现出来的,精气互化于“治”的状态就是阴阳处于“和”的状态,“固”的状态。

5.关于《内经》中“神”概念的一点思考

我们谈人体气化的体相用,以阴阳、精、气相应之,为什么不以大家熟悉的精气神相应呢?这就关系到“神”的概念的分析了。这个问题很深邃,不是能用三五分钟讲清的,但为了把人体气化的体相用谈透一些,又不得不讨论一下,这仅仅是个纯学术的探讨。《内经》及其他经典文献的有关“神”的论述不在少数。“神”这个东西大得不得了。如下面两段经文。《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阴阳之往复,寒暑彰其兆。”《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讲的是什么呢?说天地的动静,神明是以“纪”来描述的。“纪”又是什么呢?一般认为是规律。《尚书·洪范》有五纪:“一曰岁,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历数。”故可以说天地有规律的动静变化,都是神明的体现。而天地的神明与人之“神”是通应的,这里谈到了天人合一,但却是形而上的天人合一,神是超越天地人的,又体现在天地人当中。《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老子·第六章》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素问·五常政大论》有:“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从以上几段经文,可以认为神是形而上的,且具有永恒性,如“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又如“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并不说精神乃绝,与前面“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不同,这里精神与精气一字之差,用意是极深刻的,又是必然的。还有“神去则机息”,“机息”意味着生命的结束,但这里并未说神死则机息啊!这里揭示出的神显然是指“天地根”,显然是讲神的本体。而下面几段经文显然又是讲神的用,如《素问·八正神明论》曰:“血气者,人之神。”《灵枢·平人绝谷》曰:“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我们再来看看《素问·天元纪大论》这句话:“道生智,玄生神。”这句话在《素问》的《天元纪大论》等三篇经文中都有。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高的本体概念,“道生智”,智是知的后起字。知者,从口从矢。段玉裁在《说文》中有:“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这里有得道的人可以将道理脱口而出的意思。“玄生神”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结合老子的《道德经·第一章》来理解。其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的玄是“众妙之门”,是体现道的象。而“玄生神”,就可以把神与道直接联系起来考虑了。如果我们把道认定为天地的本体,即形而上为之道也,那么神只能是道之用,或者认为神是道的一个信用。近代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就认为“神”与“信”古代通用,我认为甚是。神虽然是道之信用,但对于作为人体气化体相用的精、气、阴阳来说,仍是形而上的东西,但它又与“精”概念中诸要素的“信”要素是相通的,这又为将来我们进一步深入讨论人体气化体相用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在理性分析的同时,我们可以发挥想象力,这个神除了与精有关,还与什么有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覆地载,万物方生……阳予之正,阴为之主。”阳予以万物之“正”的实质是什么呢?应该与天道有关,或者说是与“神”相关的具有导正作用的信息。《周易》曰:“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我想这个神一定还应该和这个“大始”有关。不要忘记,自然界任何时候天人合一都是一个顶层设计。再者,就具体的人体来说,神作为形而上的概念,太基本,太“玄”,所以,我们在人体体相用的“相”用阴阳,而不用神,这也与中国经典的以《易经》为代表的象思维相一致,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也”。中医整个理论体系以阴阳作为提纲,以阴阳二元对立统一的形式来讨论种种象的变化,便使对象的深入分析和认识成为可能。而“神者”,是“天地根也”,是形而上层面的把握。广义地说,它可以作为天地之“体”来把握,宋代大儒张载说“神乃天地之体也”,或是作为天地之“用”(相对于“道”而言)的一种概括,它超越了精、气、阴阳,但又包括了精、气、阴阳,所以《易经·说卦》有“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之说。

(二)中医扶阳法则与人体气化体相用相应关系的探讨

关于中医扶阳法则与人体气化体相用相应关系的探讨,是一个很有趣又很深的一个话题。现在我就把这些年来跟师学习的体会及思考,拿出来和大家做个分享。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钦安卢氏医学思想的核心。

1.钦安卢氏医学扶阳思想核心

钦安卢氏医学扶阳思想最基本的观点是“阳主阴从”,这个观点我在第三届扶阳论坛系统论述过,今天就不讨论了。除此之外,扶阳思想至少还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扶阳立论,即“人身立命,在于以火立极;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另一方面是扶阳治则,即“病在阳者,扶阳抑阴;病在阴者,用阳化阴”。我们先从“阴阳和”谈扶阳立论。

2.从“阴阳和”谈扶阳立论

这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来谈。一是从“阴阳和”相应的本体结构来谈。前面我们已经讨论清楚,“阴阳和”相应的本体结构是阳在内阴在外,即内阳外阴结构,而“以火立极”意味着火就是最里面、最原始的那个极那个点,仅有火(阳的一面)是不能成为一个有机体的,所以这个立极的火外面一定是相应的阴,这里也有个阴阳互根的问题。因此说“以火立极”就是“阴阳和”所相应的本体结构的一个根本的缩影,也可以说“阴阳和”是“以火立极”这个极点外延的化现,这种对应性是一个理想模式,也隐含着一个同构性问题,当生命在生长壮老已发展的过程中,这个体,这个对应,这个理想模式就会有不同程度的偏移或破坏,这一点后面还要谈。二是谈谈“阴阳和”的条件,这个条件《黄帝内经》已经给出,即“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从理论上说,阴平阳秘的理想状态,就是坎中一阳处于“密”的状态,精“固”的状态,“以火立极”相应的状态,这自然是健康的状态。那么人体的疾病状态呢?人的疾病状态就是“阴阳和”不同程度的破坏状态,亦“坎中一阳”不同程度“夺”的状态,所谓“精气夺则虚”也。这种状态也是《内经》讲的“阴阳反作”“阴阳内格”的不同程度状态,我们也可以从《易经》的泰卦()到否卦()两卦的变化来说明。泰卦者,阳在里在下,阴在外在上;否卦者,阴在里在下,阳在外在上,“阴阳和”不同程度的破坏状态,也就是泰卦从理想状态偏移或破坏到否卦的状态。关于从“阴阳和”谈扶阳的立论,我们还可以从阴阳的体位及其逆从变化来谈。“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阴阳的本体就是内阳外阴。如果我们的身体由内阳外阴泰卦状态向内阴外阳的否卦状态发展,也就是说阴逐渐地往里面走,阳逐渐地往外面走,而且在体上逐渐成形,就意味着疾病正朝着我们走来,成隐态或显态地发生了。有一个同事跟我说最近他血压挺高的,我告诉他你已经在“否”的状态了,阳浮越在上面,是往外躁动的,这种躁动使血液的流动对血管壁的压力增强了。以火消阴,就是要把“否”的状态恢复到“泰”的状态。以火消阴,使身体最大限度地恢复到内阳外阴的基本状态。如卢氏医学的四逆法是一个收功法,就是要设法用火将里面的阴消掉,让阳回到本位。当然在这个收功之前,必须做好前行的功夫。所以说以火消阴是治病的根本大法,乃论其本也,即通过“以火消阴”以达到《内经》所说的“陈阴阳”,就是使阴与阳各安本位,就是“阴阳和”的本体状态,也就是“精至”的状态。

3.从精气关系谈扶阳法则

我们也从两个方面来谈。首先再深入谈谈四逆法在“病在阴者,用阳化阴”上的运用。我们前面刚介绍过精气互化的一段经文,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在同一篇中还有一段经文,即“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这两段经文有助于我们从精气的关系很好地理解扶阳法则。在这里,让我们首先了解一下“壮火”和“少火”的作用。《素问·六微旨大论》说:“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根据这这段经文我们知道五行气化相承是保证人体五脏气化功能正常的前提,而“少火”即为始终能保持“承”的火,能始终保障五行气化相承(在人体则指以五脏气化为主导的正常脏腑功能)的火;而五行顺承之气化动力(阳气)的来源又在于“精化气”,气化的结果又化生精,即“气化精”,或曰“少火生气”,“气食少火”。故可以说少火是保持精气互化动态平衡的火。壮火是“精化气”异常亢盛的峻火,“亢则害”,即是“壮火”破坏了五行顺承的气化活动,也破坏了“气化精”。金属肺属乾,如气生成过多,“气有余便是火”,形成亢盛之火,导致火克金,金气不降,后天之精不化不藏。故可以说,壮火是亢盛之火,其耗精过度,破坏了精气互化的动态平衡,所谓“壮火食气”,“壮火散气”。少火由木升起,升起来必须能够降下去,才能维持精气互化的动态平衡,如火升上去以后,过于亢盛失去约束怎么办?一定要把它顺承下来。明白了这一点,大小承气汤方名之意则昭然若揭,这是火降不下来的一面。如果火升不及,形成郁火,如中上焦被寒湿或积滞郁遏,或阳虚鼓动不力,均可形成壮火格局,这时便需要用温通为主的方法。郁遏以宣通,阳虚以温补。

下面我们看郑钦安《伤寒恒论》讲的一段话给我们透露出什么信息?“犹其不知姜附乃少阴主药,仲景用之以扶少火而生气者也”,“夫大黄、芒硝乃治壮火食气之症也”,这里讲到“扶少火而生气”,显然这里的少火和气是两个概念,这个气当指元气也,即精也,亦可谓坎中一阳之气也。如果这一点有质疑,则后面一句“治壮火食气之症”所说的气,当指元气无疑,前后逻辑上应是一致的,“扶少火而生气”的气当然就是元气。姜附是通过扶少火引动精中火性,同气相求,即通过造就少火的格局,把坎中一阳,把精里面的火调动起来,再通过五脏正常的气化活动使精气得到补充,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内经》说“精归化”,又说“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还说“夫物之生从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因此可以说,疾病的产生,就是精之“化”出了问题,“体”这个根本出了问题,“一”出了问题。

下面,我们就“气化精”“精化气”做进一步的说明。“精化气”,气化之后通过坎到木,木生火以暖土,土暖便可以生化万物,在人体气化过程中,土暖则生精即气化精也。其实,斯土得化,后天之阴分一概得以化生,唯其中水谷之精气即后天之精归于肾藏之而填补先天之精,与之同化,所以,《灵枢》有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故也有“人身元气系在后天也”一说。精化气,气化精复归于肾,这里面一升一降就蕴动着一个太极。“水土合德”之象其实对应的就是太极,《周易》坤卦卦辞曰:“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这段卦辞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君子就是阳气,或者说天阳在西南方位和土相互勾结,然后结合生化,再从西南的方向慢慢降下来藏于坎,藏于北方,完成阴阳合一,补充先天之精,这就是气化精的过程,到了东北方位,精又化气,又相对分离了,所以说东北丧朋。整个过程完成了气化精、精化气的动态平衡,因此说“安贞吉”。

严格地说,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还完全不是一回事,以后有机会,慢慢展开说,今天没有时间了。两者能够“并而充身”,主要通过同气相求的机制,通过“信”的机制起作用,先天之精其源在肾在坎,后天之精其源在脾在土,这亦是水土合德又一深意也。

上述的道理,我们还可以用下面《素问》的一段经文和师父卢崇汉教授的一段话补充说明,《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声音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卢崇汉教授在第二届扶阳论坛曾说“人体能接受食物水谷精气的多少,取决于什么呢?取决于坎中一元阳气的盛衰”,“先天的阳足了,脾阳自然会旺,这是前提”。

卢崇汉教授在《扶阳讲记》中还说:“在临证上,阴虚的本质仍然是阳的不足,这是由于阳气化生阴精的功能受到影响,才会出现阴阳两者关系失调。”

卢氏医学于桂枝法、四逆法使用石菖蒲、淫羊藿也许能给我们一点启示:按师门卢师说法,石菖蒲可以入海底,引微阳,通清窍;淫羊藿可以引阳入阴,启阴交阳。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二者在用方配伍中能入能出,在出入中配合姜、桂、附完成“气化精”与“精化气”,亦即配合完成精气互动的平衡,完成阴阳在极点上的互动平衡。理解了这一点,精气互化的体用关系会更明晰。

因此,“病在阴者,用阳化阴”,这个“化阴”的根本实质是要解决化精与固精的问题。而化精包括气化精和精化气两个方面,精足了,真气复元了,阴分自然充分,此阳主阴从故也。固精则指这两个方面的发生在本位上保持稳定、常守。这个“固”是指阴阳在极上互根互动的关系,这种关系可归于“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的范畴,这个“固”,显然就是阴阳二者关系之“要”。《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故也可以说精气互动的手段是“调”,目的则是“固”。这个“固”,真应了古人一句话:“一字之要,坚如磐石;一义之出,灿若星辰。”实在是再确切不过了。何谓“调”呢?前面我们说了,《说文》指出“调者,和也”,这又回到了“阴阳和”上面了,真是顺啊!“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精气互动的手段是调,火是大还是小,是壮还是不足,全在调上做功夫。在调之前,“必先去其血脉”,或者我们可以说,以桂枝法为主要方向的治则,主要是“以去其血脉”为主;以四逆法为主要方向的治则,主要是以“调之”为主。卢崇汉教授在第一届扶阳论坛有此论:“宣通与温补是扶阳的两大法门。三阳病中扶阳以宣通为主,但又不拘泥于宣通,若病有伤阳之候,温补亦必不可少,如太阳病误伤中阳,见胸满微恶寒证,用桂枝汤去芍药加附子,使宣通中兼以温补。在太阳病变证中,不少病证属于损阳伤正而导致的,治疗中温补方法应用相当广泛。三阴病中扶阳以温补为重,亦不拘泥于温补,若阳虚而病理产物瘀阻,常又兼以通阳。”诚哉斯言!四逆法是一个纳下之法,是一个收功之法。纳下的作用、收功的作用就是造就一个“少火”的局面,就是温扶“坎中一阳”,就是造成一个“阳密”的局面,就是造就一个“化精”“固精”的局面,即温了坎,也暖了土,也就是说收功收到“水土合德”这样一个“局”,这样一个“场”上。

师父卢崇汉教授在第四届扶阳论坛上还有这样精妙的论述:“‘四逆’是一个阴阳合一之方,所以‘四逆’就是推极之法,推极之方。它着眼于坎,坎既阴又阳。”“运用四逆法使人体回到生命的原点,使我们神圣的人体自愈机制建立了,恢复了,才能说这个病收功了。”呜呼!妙乎哉论也!

接下来我们简要谈谈桂枝法或桂枝四逆法并用,即在“病在阳者,用阳抑阴”上的运用。“用阳抑阴”的根本实质是通过宣通阳气达到“血气通调”,所谓“宣导之力,以为前驱”。即观其脉证,或温散法,或调枢法,或通阳法,或清下法,不一而足。卢崇汉教授在《扶阳讲记》中曾说:“卢氏医学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崇尚‘阳气宣通’,始终保持在‘通’的状态。卢氏认为,很多疾病的病因病理,都是机体阳气的虚损、郁结导致的。从治疗的角度来看,卢氏强调扶持和温通阳气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治疗原则。”少阴的底面是太阳,太阳的底面是少阴。因此,桂枝法与四逆法应用的承转圆通是根据“观其脉证”而定的。

4.从扶阳的角度谈四逆、承气二方用法的标本问题

下面我们从扶阳的角度谈谈四逆方与承气汤用法的标本问题。

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说:“仲景一生学问,阴阳攸分,即在此二方见之也。”怎么理解呢?我们说,承气方急下保津是治标,用四逆方为主的四逆法纳下化精才是治本。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由阳明腑实证的产生及其自然变化决定的。在阳明腑实证中,壮火伤津化燥于腑,宜用承气急下保津;如果壮火耗气食气进而发展伤精于脏,则宜用四逆纳下化精,此化精又是进一步精化气的前提。即是说,用承气汤好理解,为什么用四逆法呢?因为阳明证出现高热,发展下去会过多地耗气伤津,甚则“津枯亡阳”,或逐渐耗损肾精,引起“壮火食气”过度,精化气过度,造成元阳即真气亏损,就有可能产生三阴证的变证,或者导致元阳亏损,复又寒凉太过,出现阴盛格阳的局面。这时候就要采用四逆法来固精化精。《灵枢·本神》说“是故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素问·生气通天论》也说“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这里所说到的阴虚或者阴气乃绝应该与伤精直接相关。

5.关于附子的使用对“壮火”“少火”的影响问题

我们先看看下面几段引文,《本经》谈附子:“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痿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卢氏本经药物阐述》谈附子:“附子大辛大温大毒,至刚至烈,且刚中有柔,能内能外,能上能下,为药品中最大一个英雄也。”《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马莳说:“气味太厚者,火之壮也,用壮火之品,则吾人之气不能当之而反衰矣,如乌附之类;气味温和者,火之少也,用少火之品,则吾人之气渐尔生旺,血亦旺矣。如参归之类,而气血渐旺者是也。”

从上面几段引文我们知道,附子是大辛大热之品,能内能外,能上能下,是一个温阳的大英雄。因为阳气来源于精,依同气相求的原理,附子要温通和调动阳气必须以消耗精为代价,当然,当附子随证温通,产生少火,而少火是脏腑气化所必需的,少火温通的结果同时也能化精,生成后天之精以补充之,这在前面已经讨论过,指的是一个精气互化的问题。但附子使用不当,还是会极大耗损肾精的。如太阳病兼少阴病,若太阳病表证未解,就用大量附子,并且在方中没有桂枝等宣通药的情况下,附子100g、200g用下来,肯定是耗元精的。附子及姜、桂等,只有温扶起少火时,才是正确的用法。当然,前面马莳讲的也不到位,不完整。马莳是明代大医家,他认为,乌附之类是壮火之品,只有用参归之类才能生少火旺气血。殊不知,“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上古天真论》)。坎中一阳在肾,精化气发生在肾,而唯乌附之类能直入坎中温之化之。事实上,伤寒三阴病等虚寒或者阴盛格阳诸证,非四逆辈莫能举之救之。但附子的使用确实要有次第,且用量要把握好,《伤寒论》凡四逆汤的用法,遇到“强人”则会加大附子和干姜的用量。什么是“强人”?无非是精壮之人,无非是肾精比较充沛的人,是在少阴经受寒时,可以加强精化气,以增强温通的人。而《伤寒论》174条在讨论桂枝附子汤和去桂加白术汤时,则说到“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此虚弱家及产妇,当属精弱之人也。在临床上,使用附子出现一些副作用,往往是由于附子的使用包括配伍用药不当所导致的。我在跟师出诊时,还特别注意到,即便是使用附子经验老到的卢师在遇到初诊病人时,使用附子也非常谨慎,体现出一个临床大家的胆大心细。

四、中医辨证治疗的终极旨归——培土固精

(一)简谈人的本土性

1.什么是人的本土性

我在第三届扶阳论坛曾系统地阐述过这个问题。人的本土性就是人的生命本质在五行属性中属土。为什么呢?我们简要地再重温一下这个问题。先看看经典文献中有关人的本土性的依据。《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认为:“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就是说,天地万物都可以用五行来归类,人也是其中的一个行属。那么,人属于哪一类呢?我们再看《内经》给出的线索,在《素问·五运行大论》和《素问·五常政大论》里有关“五虫”的论述:毛虫(木)、羽虫(火)、倮虫(土)、介虫(金)、鳞虫(水)。古人用虫泛指动物,包括人类。人属哪一种属呢?在《大戴礼记·易本命》中能找到相应的论述:“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有毛之虫三百六十,而麒麟为之长。有甲之虫三百六十,而神龟为之长。有鳞之虫三百六十,而蛟龙为之长。有倮之虫三百六十,而圣人为之长。”根据以上线索,我们可以推论,人的生命本质属于“土”类,属于倮虫。五虫中最后进化的是倮虫,而人在我们这个地球上所有动物中,也是最后进化的。人属倮虫与现代科学所研究的结论基本是一致的。关于人属倮在《道藏》等文献也有记载。天人合一,故天地是一个大五行,而拥有五脏功能系统的人是一个小五行,人的本土性本质要求人的五脏系统,即其属小五行系统的气化活动的结果最终以“土”之性,亦即“平”与“化”为旨归。《素问》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这里这个“胃”应该泛指为土。为了能形象说明,我们将人的“土”性本质图示如右。

2.钦安卢氏医学中有关人与土相关性的描述

下面讨论的问题可能比较复杂和抽象,让我们一起提起精神,慢慢深入。郑钦安在《医理真传》说“乾分一气,落于坤宫,化而为水。阴阳互根,变出后天坎离二卦,人身赖焉。二气往来,化生中土,万物生焉,二气亦依赖焉”,“水土合德,世界大成矣”。卢崇汉教授在第四届扶阳论坛也说道:“坎包含了坤土在里面了。它以坤为体,乾为用。坎在坤体之内,以土伏火,人身才能命根永固。”这两段话的大概意思是什么呢?它是说在乾坤的交感运动过程中,乾()分一气()落入坤中(),化而为水(),这个水,相对于下一步的交感运动是先天的水,或说是先天的先天,这一点后面还会讨论。在进一步的运动中,由于阴阳的互根性,有水必有火,有坎就有离,于是发展出后天的坎离二卦,有了这坎离二卦,人的生命的形成条件就具备了。由于这个先天的坎()是乾()分一气落在坤()形成的,而坤属土,寓意着火伏在土中,或说火伏在水中,这个先天的坎就蕴有水土二性,又由于这个先天的坎能进一步发展成后天坎离二卦,这坎离“二气往来,化生中土,万物生焉,二气亦赖焉”,所以说“水土合德,世界大成”。以上这部分讨论,谈到了先天坎与坤土的关系,内容很深奥,今天时间不够,就不展开了,大家慢慢揣摩,慢慢体会。

我们要稍微强调和展开的是,这先天的坎是经过什么过程,发展出万物,发展出土,发展出人身的呢?

3.关于人体从“乾分一气,落于坤宫,化而为水”发展成“土行(倮虫)”的过程

大家先看看《周易·系辞》一段话:“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再来看看以下这个图示。

这个图表达的是,先天坎形成后,由于其具备了水火的元素,再进一步经过反复的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形成了世界万物,由于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形成的万物自然可以用五行归类。在这个相摩相荡的过程中,中土的形成,人的形成主要由坎离二卦的相摩相荡所决定。为什么呢?郑钦安在《医理真传》这段话也许能给我们启示:“乾坤六子,长少皆得乾坤性情之偏,唯中男中女,独得乾坤性情之正。人秉天地之正气而生,此坎离所以为人生立命之根也。”由于人禀天地之正气而生,归属于性平之土,属倮虫。人这个土又蕴有小五行以统五脏功能系统。这里有一个关系要搞清,对于人体所蕴的小五行来说,土就是人体的先天,是人生命的本质属性:而对于人体在上一层次的五行系统中,人又归属于土,它又是由同一层次的水(坎)发展来的,即人身这个大土是以同一层面的坎水为先天的,所以这个坎水相对于人体小五行而言,就成了先天的先天。由于天人合一,五行系统在自然界中具有同构性,有不同层次的大小五行,不同层次的先后天关系,这就使不同层次的大小五行,不同层次的先后天关系构成了一个超大系统,具有大系统的复杂性。如何处理这种不同层次的大小五行,不同层次的先后天的复杂性呢?《素问·阴阳离合论》给出了一个基本原则,给出了一个我们把握不同层次的大小五行,不同层次的先后天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即“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由于五行的实质即为阴阳的不同交感状态,所以把握阴阳的原则,同样适合把握五行。我们在把握不同层次的大小五行不同层次的先后天关系时,虽然这种层次可以成千上万计,但“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还说“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就是说,考量这个超大系统我们就以“一”来把握,来处理,即以一个五行,一个先后天为原则来处理。如此,我们前面所讨论的大小五行以及系列先后天关系不是没有意义了吗?其实意义很大,它使我们知道天地人系统不是一个简单的彼此孤立的多系统组合,而是一个有必然联系的复杂的超大系统,但却可以以阴阳五行为基本法则来把握。由于“土”之于人的特殊性与关键性,我们在对人的生命活动进行干预时,如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一定要自觉地考虑和重视土的关键性与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当然也必须十分清楚和重视坎肾的重要性以及水与土的关系的处理。

(二)中医辨证治疗的终极旨归

通过以上的系列讨论,中医辨证治疗的终极旨归也就呼之欲出了,应该说这是逻辑的必然推论,我们从以下两方面来讲。

1.人的本土性对治疗的终极要求

由于人在五行归属中属土性,土性还是人身小五行的先天之性,所以在治疗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人的这一本质属性,那么,土性是什么呢?土者,性平,味甘,属“化”。《素问·调经论》说:“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作为属“土”之人,其最重要的特性就是要必须达到“阴阳匀平”,而达到“阴阳匀平”,脏腑功能就处于一种“化”的状态,这是后天之精来源的保证。因此,本土性对治疗的终极要求,即是培养“匀平之气”,即培土也。

2.人的坎水的先天性对治疗的终极要求

坎水的先天性对治疗的终极要求是什么呢?扶坎中一阳之气即真气,为少火温通五脏以相承提供保障,更重要的也为进一步化精提供保障,而先后天之精又可“并而充身”,精化气,气化精,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处于一种“密”的状态,一种“固”的状态,所谓“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只有处于这种“固”的状态,人体才能够生生不息。因此,人的坎水的先天性对治疗的终极要求,就是固精。

综上所述,上下合之,先后天合之,中医辨证治疗的终极旨归,便是培土固精,恢复水土合德的完善状态。如卢崇汉教授在治疗化疗后的癌症病人时,由于化疗药物很伤元气,如果这个病人禀赋较强,食欲尚可,他一般会直接先予培土,以健脾益气为主,先用党参、黄芪、菟丝子、巴戟天等培土填精,待病人体质有所恢复,即用附桂姜直入坎中,即用四逆法,通过精化气去做“阳密”的功夫,去扶少火,又通过少火以生气,即气化精,来维持“阳密乃固”,维持“阴阳之要”。所以,钦安卢氏医学认为四逆法是一个阴阳合一之法,是一个推极之法,收功之法。如病人化疗后很虚弱,即马上用附桂姜,这时就会消耗他本来就受损的元精,这是非常欠考虑的。如病人化疗后,没有食欲,则会采用先行打通中焦,醒脾和胃的方法,待病人食欲稍有恢复则培土益气,再进而温通固精。这里的进退次第,章法严谨。卢师看见一些处方,不问青红皂白,就用大量的附子,总是摇头。在调和精化气、气化精的用药过程中,他对桂枝法和四逆法等的运用,章法严谨,定位精准,可以说是炉火纯青。所以培土和固精方法的运用的次第是个技术性很强的问题,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治疗都是机械地在最后才采用培土固精,而是在通调的过程中,只要脉证相宜,就抓住机会填补,待病人体质有所加强,又视脉证进温通之法,这就是说,在大疗程中又有小疗程。

五、结语

我们对平人气化的体相用的讨论,体与用的问题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问题;相者,是体用之应乎象也。精至,阴阳合,气血通调,是平人气化的三要素,也是人体自愈机制建立之三要素。我们说人体的自愈机制,实为一种深邃而又神圣的自然机制,所谓“道法自然”也。它以体相用三者的完善形式清晰地呈现出来,体现出概念架构在逻辑上的简单性、自洽性和统一性,可以说,中医学人对中医在理性上的深刻要求,在这里也得到了解决,所谓立信者也。

《内经》说:“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吾何以知平人气化圣度之状哉?以此。

吾何以知人体自愈机制之状哉?以此。

吾何以知人体“水土合德”之状哉?以此!

今天,我把一段时间以来的一些思考和认识和大家做一个交流,有的地方或可能而不彰,有的地方或可能而可商。但是请大家相信,这是一个非常真诚的交流。谢谢各位的聆听!也借此机会向师父卢崇汉教授这些年来的教诲和指导表示感谢!

刘力红:非常感谢唐农校长做的这样一个真诚的交流。我在下面听了唐校长给大家的这样一个两个多小时的分享,我不知道大家的感觉怎么样,我的感受是很感动,但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去理解确实又感到很困难。我很深刻地感受到了校长的良苦用心,想用很短的时间把他这些年来的思考全部分享给大家,这个实际上是有一点困难的。从体相用这样一个恢宏的概念,把《内经》里面那么多的东西抽取出来,值得我们大家很好地理解和领悟。

谢谢大家,大家辛苦了,再次感谢唐校长!